(第八十九回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第九十回失绵衣贫女耐嗷áo嘈cáo送果品小郎惊叵pǒ测)
(注贫女邢岫xiù烟丢了棉衣还要忍耐老仆女的叫嚷。宝蟾送来果品让薛蝌大惊其居心难测)
对于困守大观园中的林黛玉,爱情是她最后的、唯一的寄托。如果贾母她们连这份简单的爱情都不能捧给黛玉,那就等于故意逼死林妹妹:
雪雁……悄悄儿的道:“姐姐,你听见了么?宝玉定了亲了。”紫鹃……吓了一跳……“……只怕不真罢(吧)?”雪雁道:“怎么不真……大概……就只咱们没听见。”……“我听见侍书(探春仆女)说的,是个什么知府家……”……谁知黛玉……已听得了七八分……
次日,黛玉清早起来……对着镜子,只管呆呆的自看……正是:瘦影正临春水(此喻镜子)照,卿(你。爱称)须怜我我怜卿!
这首诗是明代才女冯小青的作品,用在此处天衣无缝。
紫鹃道:“姑娘……不是要写经?”黛玉点点头儿。紫鹃道:“姑娘今日醒得太早……只怕太劳神了罢(吧)?”黛玉道:“不怕。早完了早好……借着写字解解闷儿。以后你们见了我的字迹,就算见了我的面儿了。”说着,那泪直流下来。紫鹃……也掌(同撑)不住滴下泪来。
原来黛玉立定主意,自此以后,有意糟蹋身子,茶饭无心,每日渐减下来……一日竟是绝粒,粥也不喝,恹恹一息,垂毙殆尽。(以上见第八十九回)
黛玉临死前,还在应鸳鸯之请,辛辛苦苦抄写佛经,为的是给贾母增寿。这真是绝妙的讽刺。此时的贾母,正准备给黛玉最后一击。
就在黛玉“立意自戕qiāng(伤害)……渐渐不支”之时,“希望”又出现了一线:
侍书道:“……老太太心里早有了人了,就在咱们园子里的……二奶奶说‘宝玉的事,老太太总是要亲上作亲……’”……雪雁……也忘了神了,因说道:“这是怎么说!白白的送了我们这一位的命了。”
宝玉、宝钗定亲之事,只传达到了李纨这一级,探春并不清楚。但侍书所言的“咱们园子里的”“亲上作亲”的条件,让黛玉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不幸的是,宝钗也具备同样的条件)“众人也都知道黛玉病也病得奇怪,好也好得奇怪……倒是贾母略猜着了八九。”
贾母猜着不足为奇,关键是她下一步怎么办。如果她是善良而明智的,她应该让黛玉嫁与宝玉,从而救下一条珍贵的生命。佛家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损人一命,又该减寿多少呢?
决定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命运的最后时刻到来了,贾母几句话就定下了三个青年人的生死命运:
贾母道:“……宝玉和林丫头……若尽着搁在一块儿,毕竟不成体统。你们怎么说?”王夫人听了,便呆了一呆,只得答应道:“林姑娘是个有心计儿的。至于宝玉,呆头呆脑,不避嫌疑是有的……‘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老太太想,倒是赶着把他们的事办办也罢了。”
贾母皱了一皱眉,说道:“林丫头的乖僻……我的心里不把林丫头配他,也是为这点子。况且林丫头这样虚弱,恐不是有寿的。只有宝丫头最妥。”
贾母说话很残忍,其逻辑更混蛋:林黛玉虚弱,恐怕难以长寿,所以不如放弃她,任她去死。贾母年事已高也没有多少活头了吧?那她为何不赶快去死呢?
贾母还假惺惺地问“你们怎么说”,王夫人只好说出了贾母的心里话。对于黛玉的人生鉴定,王夫人用了个中性词“有心计”,贾母用了个贬义词“乖僻”。
王夫人也清楚,此举等于害了黛玉的命,好在她还多少有点良知,又害怕黛玉在关键时刻大闹,于是提出了如下建议:
王夫人道:“……但林姑娘也得给他(她)说了人家儿才好……若知道宝玉定下宝丫头,那倒不成事了。”
贾母道:“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况且林丫头年纪到底比宝玉小两岁……倒是宝玉定亲的话,不许叫他(她)知道倒罢了。”
凤姐便吩咐众丫头们道:“你们听见了?宝二爷定亲的话,不许混吵嚷;若有多嘴的,提防着他的皮!”贾母又向凤姐道:“凤哥儿,你如今自从身上不大好,也不大管园里的事了;我告诉你,须得经点心……我看他们也就只还服你。”(以上见第九十回)
贾母根本没有把外孙女黛玉放在眼里,她把“外人”与“自己人”分得很清;她的要求与当今官员的思维并无二致:只要瞒住当事人,一切大吉。而且,贾母再三捧高王熙凤,至于探春等人,早就不入其法眼了。
王凤姐配合得最吻合,执行得最到位,表演得最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