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深,责之切!
打是亲,骂是爱!
这些都是我们常常朗朗上口的话,本来以为只是一些玩笑话,但却发现越来越多人分不清楚,爱人与骂人的差别在哪里,他们总是会说我是爱你,所以希望你好,所以……却没有想到,这样的教育只是让孩子学会骂人的技巧,胜过于让孩子进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不是只有责骂,爱孩子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身教重于言教,记住,别让自己教会自己的孩子骂“三字经”。
太常骂孩子,就像是吃抗生素都会有抗药性一样,孩子渐渐地对你的责骂不痛不痒;对事情责骂不分轻重,孩子分不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事,哪方面是他们需要去遵守去改进的,这就是现在的父母教育的模式。遇到事情,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骂再说。
一天,一个孩子在学校打篮球,我们都知道,打球的时候,免不了碰撞,那一天,他们玩的是最刺激的三对三斗牛。孩子抢篮板时一个没注意,往后跌倒在篮球架上,力道过猛,造成手骨折。球场上的人都停下,来检查他的伤势,大家很紧张地把他送到医院,一到医院,医生帮他处理包扎,当然也通知了他的家长。半个小时后,这个孩子的父亲来到医院,像是来寻仇似的,怒气冲冲,四处望了望,找到了自己的儿子,当时孩子手上还打着厚重的石膏。这位父亲二话不说,揪起孩子的领子,在医院就是一阵毒打,口中不断地冒出三字经及各式咒骂的字眼,在医院的急诊室,把自己的孩子打到躲在椅子底下不敢出来。
这样的例子,也许大家会觉得讶异,我起初也是,但更讶异的是,身边这样教育孩子的父母,不在少数,很多父母亲认为,严加打骂,便是好的教育。所以为了给予最好的教育,不考虑事情如何发生的、孩子的对错,只要骂的尽力、打的用力,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严格与打骂中间可以画上等号吗?
爱人不等于严厉的打骂,但严厉的打骂绝对会破坏任何一份爱!
有一天,亲戚的孙子满周岁了,抱着可爱的小男孩到我的面前,看着小小的生命,我还在思考要怎么跟眼前这位小婴儿打招呼的时候,他爸爸就得意地跟我介绍,他的孩子会说话了。我抱着期待的心情,看着这位父亲逗弄了孩子几下,孩子开口了,天真无邪的脸庞,说了一个令我意外的字眼。他居然骂脏话,也就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那个单字。我尴尬的表情被孩子的父亲察觉了,他笑着说,他刚满周岁,就会骂人,以后,一定不会被人欺负。
是孩子与生俱来就会骂脏话吗?还是有人特地去教他的孩子不雅的三字经呢?孩子的习惯沿袭自父母,教这个孩子骂三字经的,就是他的父母亲,可见言传身教的重要。现在的小朋友,在打打闹闹之中,已经有不少孩子,把三字经挂在自己的嘴上。反观这些孩子的父母,不会骂脏话的真是少之又少,更可怕的是,他们是拿脏话来骂自己的孩子。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以模仿当作学习的直接管道,将眼睛所见的一言一行,COPY进自己的脑中,久而久之,脏话的精髓也被孩子们吸收了。我看过一个矛盾的场景,有一个孩子在学校有骂脏话的习惯,情形颇为严重,学校的老师打电话请家长到学校详谈,希望可以帮助孩子改掉这个习惯。家长一到学校,便是扯耳朵拧手臂地骂出一连串不停止的三字经,先把自己的孩子臭骂一顿。那么,骂脏话到底是孩子不对,还是父母的错呢?
你如果希望孩子是猪,你可以尽管骂自己的孩子是猪,他绝对会比猪还要笨,并且证明你也是一只猪。
报告显示,从小在家庭暴力下长大的孩子,无论在当下他们多么的愤慨,并发誓如果以后自己有小孩,一定会给孩子一个爱跟关怀的家庭。但到头来,等到他们自己组成一个家庭的时候,孩子不听话,他们教育孩子的第一选择还是体罚。从教育的观点来看,体罚与爱的教育是大家长期讨论的一个议题,到底教育孩子,需不需要体罚?爱的教育又要怎么去拿捏分寸?连现在的教育学家都不一定可以正确地回答出这些问题了,更何况是从事与教育并不相关的家长们。现在教育部规定,学校老师禁止体罚学生,新闻上也常常看到报道有关于学校教师体罚学生,学生回家跟父母亲告状,一举告到了教育部,并引来媒体的关注。身为观众的我们,看到了社会上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不同的角度,对于教育的态度也有不同的转变。学校、家长、学生和整体社会,打骂在这些定位之间没有找到平衡,失调与争议模糊了教育中应被关注的焦点。
不同的时代也带来了不同的家长的立场。从前的家长,工作大多以务农为主,本身教育程度低,教育自己的孩子,大多依赖学校老师,所以在从前,老师的社会地位是很崇高的。召开家长座谈会时,总是有很多的家长拉着老师的手,恳切地希望老师可以帮他把孩子教好,最常听到的台词是:“老师!如果孩子不乖,尽管打,打不听你跟我说,我再打,千万不要手软,这个孩子,什么都不怕,就是怕人打……”家长总是以为,勤打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等到孩子大了,打不动了,就没有办法再教导了。
现在的家长,疼爱孩子到让孩子无法无天的地步,孩子在学校不听课,打架生事,老师劝说不听,甚至还辱骂老师。当老师一有动作去体罚学生,回到家,孩子便跟父母告状,不管事情的好坏与发生的经过,一状就告上了媒体,这位老师的未来也抹上了阴影。体罚是一个手段,在教育孩子的方针上,完全的爱的教育,会让孩子不管做错了什么,都不知道事情的轻重,也不知道要改进,但是一味的体罚,会让孩子更加彷徨,不清楚怎么改进。在教训小孩的时候,要怎么拿捏力道,要怎么掌握时机,是父母该去学习的课题。
藤条、热融胶条、扫把等各式各样的道具,我相信陪伴了我们每个人走过成长的那段路。利用道具去打小孩,小孩会痛,但当孩子不小心打翻东西,你是这样打他:当孩子欺骗父母,你也是这么打他;那么久而久之,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如果孩子下一次要骗人,用他心里的天平一秤,会觉得,欺骗父母与不小心打翻东西的严重度是一样的,孩子就无法去衡量所谓是非对错的严重性。
对我们来说,打骂只是一时的,可能本身情绪发泄更大过于教导孩子,试问有哪个家长在打骂孩子的时候,心里会考虑:
“这么一来,孩子学得会吗?”
“这么一来,下次会不会再犯?”
“到底要怎么做,孩子才会记得这件事的严重性?”
我遇过一位特别的老师,一位家长口中所谓的名师,好多家长争相把自己的孩子往他的教室送,只为了他是一位有口皆碑的严师。但就算隔了好几间教室,每天还是会听到这位老师骂学生的声音从他的教室传过来,想要忽略也很难。
“怎么会错呢?这个字教过了吧……”
“考的这是什么成绩,手伸出来,一分10下!”
夹杂了大量的咆哮声,那位老师的怒气透过声音,几近吼叫的咆哮,连大人听了也会吓一跳吧!他教室里的孩子,不论是被骂的那位同学还是其他的学生,大家整齐地把头压在簿子上,振笔疾书地写着每一样作业,气氛低迷的像是个个都做错事一样,连呼吸声也都规律的低调着。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形,还有些意外,但久了,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习惯了这位老师的教育模式,而家长们还公认为这才是所谓的好的教导,孩子要是送给这样的老师管教,成绩一定会进步。
其实如果要论成绩,的确,这位老师班上的学生,成绩都不错,即使有原先程度较差的学生,遇到了这个老师,打也会打到怕,成绩无论如何也会维持在一定的标准。只是,在离开这位老师的班级升上其他年级之后,不但没办法维持,反而成绩掉得更凶,很多家长便更加相信,所谓严师底下出高徒的道理。
教育暴力不只打在学生身上,更一拳打击了家长对孩子的用心!
学生成绩的好坏,取决的因素很多,教育是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念书的方法,给他们正确的态度,至于动辄打骂,甚至失去理性的咆哮,孩子的确是害怕,但除了害怕之外,给得了他们帮助吗?不要让孩子因为害怕而念书,更不要让孩子在这样的言语暴力下学习,久而久之,会发现孩子失去分辨是非程度的严重性,更失去了发展自己天生长处的机会,而兴趣及专长也在压榨下,所剩无几。无形的暴力,比起实质上的体罚,对孩子伤害更大,而父母,就是这个教育暴力的助手,将自己的孩子,推向腐化的教育伤害。
学会爱人,而不要只学会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