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内,当今皇帝刘宏根本无心欣赏彩女们无遮拦的风光,斜躺在胡榻上听着尚书令卢植,给他带来的一个又一个坏消息,
羌族余孽勾结西凉汉族豪强又一次反了,使朝廷欲招前将军董卓回洛阳为少府卿之事,只能就此做罢!
董卓久掌西凉铁骑二十万,时间之长让身为帝王的刘宏很不安,到不是怀疑董卓的忠心,刘宏是相信董卓忠心的,
董卓是御前持戟郎出身,比起皇甫嵩,朱儁等统兵之将,董卓可是真正的嫡系,
所以才能在平冀州黄巾贼失败后依然得到刘宏信任,持掌西凉铁骑,
招董卓回京为少府卿只是刘宏作为皇帝的本能,不能让朝中大将久掌兵权。
卢植依然不停的向刘宏报告着各州刺史,各地郡守上奏的地方各种情况,几乎没有一个是能让刘宏开心的好消息。不是这里饥民造反,就是那里又有地方豪强举兵;
加上前此时候冀州中山相张纯,张举举兵造反称帝,并州南匈奴反,荆州区星造反……,大汉十三州几乎每一个州都有人举兵反抗朝廷威势!
反,又有人反,又有叛臣,又有不知何方小丑敢称帝号!
听的刘宏都不想听了,从他登基以来,这大汉朝就没有平静过几天。
从自己诛大将军窦武使权力重归于上后,光动兵十万以上,耗费以万万计的战争就有伐西凉羌人,破并州匈奴,讨荆扬益三州蛮人,战鲜卑,平黄巾……,
有时候刘宏都在想,他打了这么多战条,平定天下这么多的动乱,斩杀这么多不臣之人,
这些战争中除讨伐鲜卑算是败战,其他每场战争最终都是汉军胜,自己这些年简直可以说是“马上天子”,打完这场对外族战争,又接着戡平下一个国内逆贼!
就这样一场接一场战争,一个胜利接一个胜利,可是天下依然动乱不断,依然有人不肯臣伏于自己赫赫天威之下!
西凉羌人余部依然不畏惧汉军的威慑,又一次和西凉汉族豪强勾结,兵叩关中三辅!
连张纯这样的汉臣也反了,捧出张举这样的小丑称帝号,中原也有黄巾余孽流毒四方……天下不安!
这天下究竟怎么了?为什么这些刁民皆不畏死吗?
刘宏真的不明白,这些年自己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可是反贼逆臣还是杀不尽,还是没完没了的起兵造反,
作为一名自认算是合格的皇帝,刘宏当然不认为,他应该为天下处处烽火负责,因为他觉得自己真的尽了最大的努力来维持汉家的天下,
刘宏当然知道,天下都在说自己是昏君,不理朝政,宠信十常待,打压忠良,卖官鬻爵,修西园,招秀女进宫开无遮拦大会,酒池欲林……自己的罪名多的让人背都背不过来;
不过自认作为一个大度的皇帝,刘宏并没有把这些无知之人的谣言放在心上,他自己心里明白,他在做什么就行,
不打压那些世家大族,朝廷的官都要变成世官世爵,寒门再难出头,到时候才是天下英豪皆思变,汉家天下才是真的危险之时,
现在别看十三州处处烽火,到处都有人反抗朝廷,不过都是些跳梁小丑,朝廷兵马一到众贼兵自乱,贼酋伏首!
这些大乱子这么好平下去,刘宏知道不是因为朝廷兵马真的无敌,百战百胜;只不过是因为朝廷没有被大世族垄断。
依然有天下寒门上进的门路,天下豪杰,地方豪强才皆心向朝廷,这些反贼叛臣,才这么好擒杀,
一旦天下豪杰,地方豪强不站在朝廷这边,那才是汉室末日。
如西凉,地方豪强伙同羌人反抗朝廷,那真是怎么也堪平不了地方叛乱,甚至朝延已经用了最暴力的手段,
“灭其族裔,诛连无数!”,
这些年朝廷每一次把西凉叛乱平下去,朝廷都会在西凉杀的人头滚滚;血洗西凉上下,但这暴戾至极的手段,也没用!
西凉,依然成了朝廷的一个缝合不了,一直流血的伤口,每年朝廷在这里耗费的钱粮兵马无数,西凉简直像无底洞一样吞噬着大汉的身体!
所以刘宏身为皇帝,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卖官鬻爵,怎么有钱维持汉家军队战斗力,打赢一场又一场战争,灭掉一个又一个的窃视帝座的反贼逆臣;
大军出征,黄金万两;每一场战争,所需钱粮,都需要朝廷真金白银的拿出来,
大司农的太仓从先帝起早己无余钱,自己不想办法多卖一些官,把官卖贵点,这些年朝廷早就打不起战争,维持不了军心。
“军无饷,则不稳!”
所以作为一个在民间长大的皇帝,刘宏知道,只要汉军不乱,忠于汉室;天下再乱也能收拾;所以刘宏千方百计的搜刮钱粮,维持军队忠诚和士气。
至于自己宠幸十常待,招天下秀女进宫,修西园来亨乐,在刘宏看来,自己身为皇帝,这些完全都是些小问题,
没十常侍,谁来为他收刮钱财来维持朝廷运转,年年兴兵征战的经费?
至于招秀女,修西园;又能花得了多少钱?
他又不是长于深宫,不知鸡蛋几文的皇帝,西园不过是天下大世家,随便那家都能修的起园子,只不过自己修的大一点,奢侈一点的罢了!
主要还有自己修的不是时候,让天下士人又找到一条理由来证明朕是昏君!
至于招秀女进宫进行无遮拦大会,刘宏真觉得不算什么,那些大臣士人管得太宽,作为皇帝,多招一点秀女进宫伺候自己又招惹谁了?
这些秀女进了宫就是他的女人,他想让她们怎么穿就怎么穿,碍着谁了,他又没有强抢民女,都是自愿进宫的。
真要强抢,当年“才华横溢,艳压洛阳城”的蔡文姬,自己早就让她进宫伺候自己,那能便宜卫家那短命鬼。
刘宏越想越觉得自己委屈,天下无人理解自己!
这时堂下说的口干舌燥,为天下动乱不堪,忧心不己的尚书令卢植看着又一次魂游天外,不知在想什么的皇帝。
心里面都有些无语,这位帝王无疑是一名聪慧之主,现在天下是什么情况,
他也一清二楚,可是偏偏疑心太重,既不相信士族官员,也不愿意重用外戚勋贵,只信任阉人;
任由阉党肆虐朝堂,使天下世族离心,卢植作为一代大儒,当然知道大汉为什么可以从王莽之乱后迅速重建起来,
这东汉从一开始就是“帝与世族同天下!”几代君王想改变这个局面,都因为在位时间不长就驾崩归去,使的人走政熄!
东汉一朝不但没能办法改变大世族把持朝延大部分官职之位的现象,世家反而在东汉一朝越发壮大起来,
世家大族己经渗透进大汉朝廷方方面面,已是顽疾,难以拔除,动世家就是在动东汉王朝的根基。
今上却疏远世族,重用阉党寒门,这天下如何好的起来。
卢植报告完后,就一直静静的等着,他很清楚,这位背负着昏君名号的君王,并不喜欢问策于人,
“独断!”
“政出于上!”
自己只需要把帝王的决意变成政策,通告朝廷、天下各方就行了,说实话,卢植并不喜欢自己这个传令官角色。
他可是朝廷事权皆规于尚书台的尚书令,大汉朝真正的隐形宰相,位卑权重;
卢植身为能马上治军,马下治民的儒臣,自然也有儒家理想,欲用自己的智慧,能力致天下太平,可惜在当今皇上的眼里自己就是个的传令官,
当然卢植自认自己是个出色的传令官,但在刘宏眼里,这个传令官却不是个听话的,总有自己的小心思,
老想着把他辛辛苦苦,讨价还价卖官所得用来养军亨乐的钱,拿去救助什么灾民,劝自己免什么赋税……!
刘宏想到这里冷哼一声,卢植真是太想当然了,朝廷如果没有足够的财赋维持军队的稳定,天下立马就是秦末之世。
不过做一个宽宏的皇帝,自己对卢植还是信任的,毕竟是自己千挑万选出来,执掌朝廷政务的尚书令。
刘宏斜瞟了卢植一眼,看见卢植不言不语,依然保持着无可挑剔的风度礼仪静等自己发话,
虽然如此,但刘宏可以肯定他挑选的这位尚书令现在想的,肯定是怎样把少府内仓的钱变成朝廷太仓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