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姓张,闺名张桂琴,一个充满关外风的名字,本人也确实是关外人士。
很小的时候她妈就去世了,那时候她就跟着她爹一起跑江湖,据她爹说,家里已经没有了其他亲人。
父女两相依为命,跑江湖的日子并不好过,没有少吃苦。
她爹是中年得女,四十好几了才有的这个女儿,对女儿特别的疼爱。
但跑江湖耍把式卖艺卖狗皮膏药真不算个好营生,紧巴巴的日子,为了不亏了女儿就只能亏了自己,老头的身体慢慢地被拖垮了。
随着年龄渐渐增长,姑娘慢慢长大,他的身体也差了,开始不太能抵御北方的寒冷。
大方朝幅员辽阔,扛不住北方的寒冷,还可以有南方的温暖。
于是长期行走于关外的父女组合选择了南下。
尽管就气候而言,南方也不是什么乐土,但秋冬没有那么冷却总是真的。
父女两在南方几年来倒也过得不比以前差。
这一个冬日她们来到莲花镇,打尖在悦来客栈。
第二天早上,准备和她爹一起去看看市面上情况的张桂琴发现他爹病了,病得还不轻,便忙去镇上的济世堂请了大夫来看,等到他爹吃过大夫开的药睡着时已经是下午。
病人睡着后,张桂琴考虑到父女两并没有多少存款,还是要挣一点钱才行,便先到街上来找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预备自己一个人摆开场子挣两个医药费。
走在街上的她突然发现一个相貌平平傻乎乎样子的青年总是盯着她看。
心情不好的她忍不住瞪了那家伙一眼,冲对方吼道:“看什么看,再看挖了你的眼睛。”
傻样青年明显吓了一下,有退缩之意,但随后不知道为什么又鼓起勇气回了一句:“看你怎么啦,看都不能看,你别出门呀。”
相貌平平傻乎乎样子的青年就是年轻时候的曹老头。
老头大名曹先生,咋一听,别人还以为他是个文化人,谁能想到这仅仅只是他父母的野望。
在镇上的私塾里同甄仕贵那个小地主一起开蒙的他,一年后迎来了私塾先生的劝退,先生还建议他最好换个名字,以免因为他的存在,而让先生这两个字蒙羞。
换名字是不可能换名字的,这辈子也不可能换名字。
毕竟已经上了族谱,再换的话麻烦不说,万一族人问起原因,难道说是因为蠢被先生要求的,那得多难堪不是。
他爸还要不要脸了,他家里人还要不要脸了,所以名字是坚决不能换的。
据说当时曹先生被领回到家里,要脸的曹爸爸给他一顿好揍。
如果不是曹妈妈拉住,现在有没有福寿安康几兄弟都还两说,更别提老曹家的三代们了。
后来发现曹先生倒不是真的蠢,他只是比其他小孩开窍晚一点点,也不那么有读书的天分而已。
真实智商还比一般人略强,曹爸爸才有点后悔那次打错了人。
曹先生和所有小小年纪就辍学在家里帮忙种地的孩子一样,老实本分,心地善良。
那一个冬日暖阳映照下的下午,已经是个青年的曹先生在莲花镇逛街。
见到街道上走着一个打扮明显区别于本地姑娘的姑娘。
这姑娘的样子其实只有五分,但别有风情的穿着让人看起来很是顺眼。
不由得就盯着人家多看了几眼,每一眼的时间也稍稍长了那么一点点。
谁知道被人家姑娘发现了,还给了他一点颜色。
本来被人家姑娘发现自己在看她,曹先生还是有点不好意思,就是说他两句,他也没准备和人计较。
但姑娘一上来就喊打喊杀的,他就觉得自己也不能太怂了,于是小小的回了一句。
因为她爹生病心情很不好的张桂琴,在曹先生回话后找到了发泄点。
于是二话不说揪住曹先生就是一顿打。
可怜的曹先生因为常年的劳作也是一条精壮汉,在村子里并不会输于哪一个同龄或不同龄的人,却硬是被一个姑娘家收拾得没脾气。
自己的输出没一下能碰到对手,对手的输出自己却总是在结结实实的承受。
吃了亏的曹先生并没有准备报复,打不过姑娘家他还是觉得羞耻,再去报复他会认为很没面子。
只不过莲花镇不大,月塘村离着镇上才五六里路,现在又是农闲,村子里同个时间点在镇上逛街的同龄人还有好几个。
很快他们就听说了这件事,也一起找到了正准备回家的曹先生,众人劝着曹先生一起去报复回来。
曹先生推脱说这么多大男人去打一个姑娘家那不是咱月塘村的人能干的事,真做了会被其他村的人笑死的。
众人说那你总不能白挨一顿打,要不咱们去找那姑娘家的男人争回场子。
于是,曹先生被挟裹着一起转回街上打问那姑娘相关。
一行人很快就问到了悦来客栈,却发现姑娘家的男人是她爹,老头六七十岁的样子,还病了。
关键是一开始不知道,月塘村的小伙子们耀武扬威地把正睡着的老头吵醒了。
尽管众人在见到老头后都及时收了声,但老头还是隐约知道是女儿惹了事,心里一着急竟晕了过去。
吓得曹先生赶快跑去济世堂请了大夫过来,大夫一把脉,老头是本来病体虚弱再加上对女儿的担心和忧急自己此时的无能为力,才晕过去的。
不用开药,一针就扎醒了。
曹先生送走了大夫,一起离开的还有村里的同伴们。
曹先生让他们先回村。
他自己则回来安抚老头,再三保证他姑娘没惹事,他先前肯定是听错了。
自己几个人就是来客栈玩儿,听说有个耍把式的才过来看看,没想到把他给吵醒了。
老头见小伙子一脸的忠厚老实样子,姑且相信了他。
曹先生就在房子里陪着老头,偶尔搭几句话,帮老头递个水什么的。
老头身子虚弱,先前喝的药药力还在,没多久就又睡着了。
曹先生才和客栈老板打过招呼后回家。
且说张桂琴在和曹先生打了一架后,心里是不郁结了,却也有一丢丢的后悔。
要说姑娘久走江湖,当然不是那种火爆性子。
脾气差和压不住性子的江湖人,基本上不是早早退出江湖就是坟头长草了。
真混得长的,一个没有。
假如有,那多半是个演员,有时候人设就只是个人设,和事实毫无关联。
但人有时候会有那种莫名其妙特别烦躁特别想发泄的状态,一点小事就能炸。
张桂琴当时估计就是处在这种情况下,没能压住脾气。
姑娘心生悔意,却也没想去寻人道歉,只是在心里告诫自己,再不能有下次,不然,惹上麻烦就坏了。
调整好心态的张姑娘继续在莲花镇的街道上寻找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并在找到后原地摆开场子耍把式卖艺卖狗皮膏药。
晚饭前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客栈。
人生经验丰富的老头几句话就套出了下午小伙子找过来的原委,不由庆幸幸亏小伙子是个忠厚人。
不然,真的很难想象后果会有多糟。
地头蛇哪里是那么好惹的,以前自己身体好还可以一走了之,如今病成这样动都动不了,对方要是想报复,女儿一个人哪里应付得了。
本来想说女儿几句,可是见到她疲惫的样子和对自己那关切担忧的眼神,责备的话终究没能出口。
只得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和女儿说起下午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小伙子带着一群人来过,对自己挺好的。
张桂琴不傻,她当然猜到曹先生过来不可能是搞联谊的,应该还是想找麻烦,只是见到病老头后动了恻隐之心,没有继续搞事。
这时候,她和她爹有了同样的庆幸感,还好曹先生是个忠厚人。
想起自己下午对曹先生做的事,她已经不只是后悔,还有了对当事人的愧疚感。
之后发生的事让当时一起去客栈找麻烦的同村伙伴们心里五味杂陈。
老头的病恢复缓慢,因为冬天农闲有很多时间的曹先生每天都会去看望老头,陪着老头聊天,并带上各种他妈或他嫂子做的好吃的。
期间张姑娘也对曹先生道过歉,双方更是慢慢地熟悉。
曹先生发现张姑娘性格原来很好,完全不是那天初次见面表现的坏脾气,而且为人孝顺又坚强,能干,见多识广,基本什么都懂。
张桂琴也发现曹先生一点也不傻,关键是还忠厚老实,待人真诚,善良有同情心,对老人有耐心。
对曹先生更满意的是张桂琴她爹,老头自己身体不行后,更操心的是闺女,总要见到闺女有个好归宿才放心闭眼。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觉得曹先生是闺女可以托付终身的好小伙,并在一次聊天中问到小伙子的终身大事,曹先生苦笑着说自己是因为未婚妻婚前病逝才拖到现在还没成家的。
接下来在老头的有意撮合下,两个本来就彼此心动的年轻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并于当年过年前主办了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