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0日,第20个教师节。塞上银川,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刚刚竣工的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洋溢着节日的喜庆与欢乐。耸立在大门两侧的大红色的充气立柱和巨大的拱门形成一道美丽的弧形的礼宾通道,五颜六色的气球在校园上空飘浮,红底白字的庆祝标语、祝贺条幅从综合楼的七层顶端瀑布般铺展下来,数千盆鲜花摆放成各种造型装点着校园……
在欢快喜庆的迎宾曲中,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政协主席任启兴,自治区纪检委书记刘丰富,自治区人大副主任余今晓,自治区副主席王正伟、刘仲,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金晓昀,以及有关厅局领导,宁夏南部山区各县负责人等各级领导、嘉宾步入会场……
上午九时,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新校区落成典礼隆重开始。
大会由教育厅厅长蔡国英主持。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后,自治区教育厅厅长蔡国英宣布:“请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自治区政协主席任启兴同志为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落成揭幕!”
披盖在校牌上的红色幕布徐徐被揭起,“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九个金色大字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会场上,身着节日服装的两千多名师生和嘉宾自发起立,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息,回荡在学校上空。
典礼仪式上,自治区副主席刘仲发表了讲话,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韩梅源汇报了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建设工作情况,徐彦平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建设工程建筑单位代表先后发言。
从此,一座设计理念先进、功能齐全、温馨舒适的新学校屹立在了银川市金凤区美丽的艾依河畔……
六盘山高中新校区占地145亩,由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科技楼、宿舍楼、教师公寓、食堂、体育馆、400米标准塑胶跑道、门房共十项风格独特的主体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建设工程实际投资1.19亿元,可以容纳60个教学班级3000名学生学习、生活。是一座完全按照自治区示范性重点高中的标准建设而成的寄宿制普通高中。
新校区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进行施工。整个校园规划结构形成“一轴、一带、四心、五区”的结构特点。
一轴——即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的入口景观轴线,是学校的形象节点,是学校的门户景观。轴线景观庄重,但又不失活泼。采用大台阶和有一定序列机理的建筑处理,形成学校严谨庄重的氛围。
一带——即开放空间带,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进行空间转换的流动路径。它将生活区、教学区和运动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小环境的塑造和座椅、灯具、花坛、报栏、信息栏、亭台等设施的完善,形成了舒适惬意又充实的校园生活环境。
四心——即学校的生活中心、运动中心、教学中心和行政中心。生活中心围绕着食堂、开水房、浴室展开,向东西延伸至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运动中心围绕着体育馆向东南延伸至运动场和各类球场,渗透至教学区;教学中心包括三栋教学楼和一栋实验楼,是主教学区;行政中心包括综合楼和科技楼,是学校行政和后勤服务区,设有学校部门办公室、教师工作室,以及图书阅览室、语音室、计算机室和校园网络中心。
五区——即学校的五个功能区。生活区、运动区、教学区、行政区和开放空间区。规划时把时间作为学校的标志,在学校的主要建筑综合楼上设计了标志性建筑——钟楼,以它为学校的制高点,象征着学校分秒必争、与时俱进,同时,又包含着学校随着时针运转而不断发展的寓意。
六盘山高级中学的建设工程是自治区政府于2002年10月立项的。当时,计划在宁夏农业学校现有校舍设施的基础上计划投资约8000万元改建,充分利用宁夏农业学校现有土地资源一次性做好总体规划,分区建设教学区、生活区和培训区。
后来,自治区人民政府搭台承担兴办六盘山高级中学新校区的主体责任,自治区各厅局、企业、外省区友好城市等鼎力支持六盘山高级中学新校区的建设。其中,自治区发改委出资1800万元,财政厅出资1800万元,扶贫办出资1800万元,教育厅出资800万元(包括邵逸夫先生捐赠的200万元),民委出资600万元,区电力总公司(热电厂)捐助200万元,山东省东营市政府捐助40万元,交通厅负责改造修通通往学校东门的道路,水利厅负责铺设水管,电力公司负责通电,还有建设厅、人事厅、银川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妇联、宁夏红十字会、爱委会等,为六盘山高中的顺利建设提供了各种便利,给予了大力支持。
2003年5月1日,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六盘山高中新校区正式开工建设。
参加建设的施工单位有宁夏第一建筑公司,宁夏第二建筑集团,宁夏第五建筑公司,中国第三建设工程局,江苏苏中建设集团。负责工程监理的有北京建研凯博咨询公司,宁夏建设咨询工程公司,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当时,正值“非典”最严重的时期,但六盘山高中的建设工地却热火朝天。为了工程如期竣工,施工单位冒着高温酷暑加班加点,同时还要和“非典”疫情作战。早晨,每个进入施工区的工人被仔细检查一遍身体;施工中,要求工人避开人群,严格避免近距离吸入飞沫……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
可以说,六盘山高中新校区是工人们在“非典”最严重的时期冒着生命危险建设的,她凝聚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深切关怀和各级领导的心血,也凝聚着建筑工人们的汗水。
新校区建设期间,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自治区主席马启智一年中多次来到工地视察。不要记者跟随,不带下属随行,头戴安全帽穿行在工地,与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建筑工人交谈,仔细询问施工进度,查看工程质量。
自治区副主席刘仲经常在六盘山高中新校区建设工地现场办公,一年中数不清多少次来往于工地。建设中遇到问题、困难,他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这里,召集自治区各厅局领导现场办公、组织协调。如今,已经退休的他每次经过六盘山高中的时候,总要深情地驻足欣赏一番,有时还来学校和学生共进午餐,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来自大山的孩子一直是他的牵挂。这里,凝聚着他的智慧和辛劳。
王正伟、刘兴中、余今晓、冯炯华、赵廷杰、金晓昀等自治区领导先后多次亲临施工现场视察……
时任教育厅厅长的蔡国英,对于建设中的六盘山高中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力求将工作做到最细最好,唯恐哪个环节出现差错。在六盘山高中的建设中,在学校的创业发展中,大至工程建设庆典,小至学生毕业典礼,作为厅长的他是来得最多的一位领导。六盘山高中的创办与发展凝聚着他的智慧和汗水。
学校建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设施哪里来,自治区领导、教育厅领导为之忧虑。
天上掉下了馅饼。2003年9月27日,历时8天的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在银川落下帷幕。在刘仲副主席的亲自协调安排下,民族运动员村里的部分物品,电视机、床和被褥、桌椅、食堂用具等无偿划拨给六盘山高中。全校600多名师生分成装卸两组用一星期时间才将这些物品搬运完毕。
这些物品,当时由学校登记后分配于中专部(农业学校)和高中部(六盘山高中),解决了学校师生教学、办公、生活等方面的燃眉之急。电视机安装在教室用于学生们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大事。
自治区党委、政府、各厅局等各级组织、单位和领导,对六盘山高中的关怀支持,值得每一位享受到温暖的六盘山儿女牢记和珍惜。
2004年,国家大力扶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宁夏,开始整合高中职业教育和中等专业以上的职业教育,自治区在银川市西夏区专门建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园地,宁夏农业学校的未来发展重新被定位。
2005年11月3日,教育厅厅长蔡国英、副厅长吴世彩、副巡视员张广平、人事处处长周学峰、财务处处长孟祥云来到六盘山高级中学,召开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大会,宣布:宁夏农业学校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合并,与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分离,徐彦平同志不再担任校长、总支书记,金存钰同志负责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的全面工作。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全寄宿制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