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越学术”到“超越宗教”:观复斋教学的新进展
应济南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的邀请,十月份的最后两天在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报告厅做了连续四场专题讲座,每天上下午各一场,每一场又分为两个半场,每次两讲,一共讲了八讲,在三十一日晚上又与听众进行了两小时的交流,答疑解惑。这次讲座的题目是《修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八次演讲构建了修道思想体系的初步轮廓,涵盖了最重要的修道思想与修道方法的精髓。整个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给听众带来了心灵的启迪与精神享受;还有一些听众不辞辛苦远道而来,给本次讲座带来了新的活力。
去年在香港道教学院的系列讲座,是我首次“超越学术”而做的“讲道”式的演讲,但因为面对的是道教学院的听众,演讲的主题还是在道教的思想框架里面,整个讨论是以《乐育堂语录》的相关章节为线索、以丹道为中心;此次讲座则实现了新的突破,不再是以经典为媒介,不再局限于某一种宗教的话语体系,而是以自己的方式综合阐释修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不仅“超越学术”,而且“超越宗教”。
“超越学术”不是否定学术,而是在学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直探其基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理论旨趣;“超越宗教”不是否定宗教,而是不再拘执于宗教的外层表现形式,揭示诸宗教的核心精神要义。此次因为面对的听众没有特定的宗教背景,我不需要在佛教或道教的体系中来讲解,而是基于自己的体验和理解,用自己独到的方式对修道思想的精义做出现代意义的表达与诠释。
这一次讲座不仅在主题思想与表达形式上较上次香港的讲座有所突破,而且在演讲的艺术表现上也渐入佳境,整个讲座气势恢宏,一气贯通,在心态上更加从容,在表达上更加自如,在节奏上更加自然。这次讲座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展示了真实的自己,而且一以贯之,整个八讲都是一气呵成,前后一贯。我并没有觉得费力,相反我很享受整个的演讲过程,我已经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角色。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比较喜欢自己静修,现在对我来说弘道与静修都没有差别。
在演讲的过程中,比较觉知,自觉地进入体道的状态,在“道”的境界中展示“道”,就有一种灵感自然地呈现,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演讲的体会。不是预先思想好了再来讲,而是在演讲的时候当下呈现自己的思想,虽然我没有做太多的准备,只有一份粗线条的提纲,但由于演讲的主题是自己多年以来一直在关心在探索的领域,演讲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做这样的一次系列演讲,应该说是我心里的一种“隐秘的渴望”,我一直有这样一种设想与愿心,但一直没有放到“议事日程”上来。济南市传统文化研究会赵卫东博士的邀请,成为了一种“催化剂”,促使我不再考虑条件是否成熟,给了我一次“心灵探险”的历练。这次讲座的录音记录将成为观复斋教学体系中的一部重要的基础教材,它将成为我在现代社会面对社会上的一般人士弘扬修道真理的一个最初的成果,这也是观复斋教学体系的一个新进展、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