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梁成大和慕容文欣定居在冰湖外十余里的小镇,天山童姥教会慕容文欣《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的练功法门便归去天山,自此之后,慈航静斋除了两三丫鬟,便只剩下梁成大和慕容文欣,梁成大原拟待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后,再去取寒铁,慕容文欣已过练功初期,亦也不再需要生饮鲜血,因此两人平日也无甚大事,文欣练习的神功,同梁成大的武功路数不同,但梁成大时刻给她喂招,按照童姥的教导,文欣自知也功力大进。
转眼新年将至,文欣思乡心切,想要回燕子坞去看妈妈,也诚挚邀约梁成大回江南,梁成大心想反正冰雪未融,寒铁非人力可取,便答应了文欣之邀,两人遣散丫鬟,有个叫阿芷的丫鬟却是孤儿,年方十四,无处可去,她又不会武功,文欣自小受人服侍,也只得带了她一路回江南。
文欣和阿芷乘车,梁成大只好充当了两个小丫头的车夫,这日暴雪难行,已到山东泰安。三人到客栈打尖住店避雪。连日赶路,甚是辛苦,文欣要休息几日,梁成大也依了她。
梁成大做起护花使者兼脚夫,替两个小丫头提包开道,三人在泰安城里勾留了两三日,把泰安吃了个遍,什么煎饼火烧蜜三刀,又是糁汤汶鱼三美肴,两个小姑娘就连胭脂花粉也购置了不少。
时节泰安为宋国少有的繁荣,近几有个叫程东灵的年轻人在山东一带的武林中极为有名,直打得齐鲁英雄束手,后来在泰山开宗立派,说这人从了道,飞升成仙,江湖上传的极其邪乎,道号东灵道长,据说其占卜星象、剑法神功,都已天人合一。
泰山自古便为五岳之尊,早在前唐时期,李白杜甫都在泰山留下名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顶,更是成了近年来齐鲁江湖中的高手比武的道场。说那东灵道长,就是学了当时李白在泰山所遇仙人学到的剑法。这剑法,是有名堂的,当年李白身骑白鹿,越过泰山青崖,腰悬长剑,所遇的仙人,就是东岳大帝,东岳大帝点拨李白九套剑法,李白也因此被称“剑法天下第二”,说是第二,其实也是为了顾全当时为李白剑法师父裴旻的颜面。不过这九套剑法,在后来却失传。
梁成大倒是听过程东灵的名头,但是江湖上的事么,以讹传讹的实在太多,梁成大心想泰安已游,唯有泰山未去,更有心去结交一下程东灵,以为将来所用。便和两个小丫头说,带她们去游泰山,两个小姑娘都是小孩心性,一拍即合。
暴雪未停,泰山万峰雪白,冰台霜阶,路险崖深。初时阿芷还能跟上两人脚步,到的后来,梁成大得拉着她才能继续上山,两个小姑娘也没见过如此胜景,一路上走走看看,指指点点。
途径桃花峪时,却遇见了一堆人。
左边两人中,一人脸如冠玉,风度闲雅,看样子约莫四十岁上下,另一人生的孔武有力,俊朗结实,却是个弱冠少年。右边却是一群道人,为首一人方面虬须,一身绛紫色长袍,腰悬短剑,约莫三十五岁上下。
却听那道人说道:“又有贵客临门,道爷今天事儿可真多。”正说着,出手如电,腰间那柄短剑竟往梁成大面门射来,梁成大见来势甚凶,不敢托大,只得双掌相接,那剑并未出鞘,力道却是大得很哩,梁成大接剑退了一步,才定身站住。当即“哈哈哈哈”大笑,将短剑也射向那道人,这才说道:“好说好说,此番上泰山,特来拜访东灵道长。”
那道人飞身一脚,将短剑一停,短剑射向一块大岩石,虽未出鞘,却将短剑定入石中,足有尺深。那道人也知道眼前这人武功高强,不再托大,拱手说道:“贫道道号东灵,阁下好强的内力!敢问尊姓大名?”
梁成大拱手说了姓名,东灵道长自然没有听过,只点点头,指着左边那两人,说:“这位是逍遥派无崖子先生和他刚刚在鲁东收的爱徒丁春秋,我们已经以武会友,比过一局,无崖子先生神功盖世,阁下刚才露这一手功夫,我看是极其精妙,但在无崖子先生眼中,只怕不值一哂。”
由于逍遥子并没给梁成大说太多门派内的事,是以梁成大并不知道天山童姥、李秋水、无崖子等人,其实逍遥子三个徒弟之中,武功第一当属童姥,博众广学当属无崖子,无崖子虽然对占卜星象、武功内力、琴棋书画、奇门遁甲等等都有涉猎,但一人之心,哪能多用?逍遥派所生经典,实如大海,任其一项,精研后都足以名垂千古。无崖子年轻时随逍遥子学奇门遁甲,最有建树,后又专研《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再后来学琴学画,杂七杂八,几十年来,又同巫行云、李秋水、李沧海纠缠不清,一生经历丰富非常。巫行云性格暴戾,李秋水阴险狡诈,无崖子虽勘不破女色,但逍遥派又不是建寺院剃头当和尚,三人之中唯他最属逍遥,是以逍遥子最终将掌门之位还是传给了无崖子。
无崖子后来收了个弟子,叫苏星河,这人也贪恋多学博众,要将其中一项达到绝顶境界,那是此生无望。无崖子只得四处云游,在鲁东见到一个叫丁春秋的年轻人,出自绿林,却能通晓大义。身为地痞,却勤奋好学。无爹无娘,还能尊师重道。便收录为弟子,至于来到泰山,却不是因为慕东灵道长之名,以他年纪足矣做得程东灵的父亲;以他武学自然也不会输于天下任何人;以他逍遥派之旨,也不是好勇斗狠之辈;甚至他都不知道有东灵道长这号人物,来泰山却是因为受了李白杜甫的毒,要来一观泰山之雄,学杜工部那一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李太白“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的浪漫。岂知,在半山被泰山派的拦住,要他缴纳十两银子的游览费。
无崖子生性与世无争,对钱财也不怎么看重,本来是要交钱的,但他身上仅有些碎银子,集合丁春秋身上所有的钱,加起来也才四两不到,泰山派的小喽啰便扣下了两人。丁春秋少年心气,牛脾气一上来,醋钵大的拳头丢出一套“蛮牛之怒”,直接打翻了五六人。好家伙,这可了不得,泰山派早就敲锣打鼓,咋咋乎乎的来了一百多人,给师徒俩围在中间,人群里蹦出个管事,叫卜来势,这直接放话了:雏儿么,直接下了手脚挂树上打秋千,老鳖孙就留在树下数数,不打个五百圈,那是绝不放人。
无崖子就地打坐,似乎对眼前的事情若不关心。丁春秋见对面来了一百多人,刀剑出鞘,寒光闪闪,师父又入定了,自己拜师刚过,还没有从师父这里学到一招半式,面临这么大阵仗,一时也不知道是先打拿刀的,还是拿剑的。
卜来势招呼小道士们摆开了阵型,吼起来:“那两个兔孙,也不知道是眼睛让裤衩捂住了,还是生在**上!没点眼力见!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这话都传了几百年了,从我家主上老祖卢国公开始,就兴起这个规矩,几百年来在这一片儿,那就没有人说一个不字。”说罢衣服一脱,那是左臂青龙,右臂白虎,腰间缠老牛,胸口有狼头。左手大砍刀,右手粗铁链,甩起来是铮铮作响。在这暴雪天气里,红紫红紫的皮肤被冻得直冒白烟——正是杀气腾腾,要拿这小老头和小年轻祭刀。
丁春秋当然不是善茬,从小在市井长大的他,打架那是习以为常,托个铜鼎,扯棵杨柳,都是小事儿,最高战绩是在后庭被狼牙棒顶着的情况下还能血战十六人,什么狗屁纹身的大彪汉子,在他眼里,不就跟撸个猫一样?只看他先手跳入人群,左右几个抓拿,丢出六七个到山溪里,那几个小道士毕竟修为有限,不像卜来势那般横练,挂着一身冰雪渣子就在一边瑟瑟发抖;丁春秋右手几个薅扯,又给六七个小道士放倒,其他小道士看这雏儿难搞,就动身去砍入定的老炮儿,哪知刀剑相加之中,砍到离入定的无崖子还有尺许,却被一股无形的天罡正气反弹,有的连牙齿都被刀背弹掉;拿剑的就比较惨了,直接砍得自己鲜血满面,风雪里一时间哀嚎连连,丁春秋空手放倒十几人后,手里已有一刀一剑,刀砍剑劈,四处虐杀,只打得那些小道士抱头鼠窜。
卜来势见这雏儿虽然凶猛,弟兄们再上个几十人,那是一定拿下得了。但那老炮儿,刀砍不进,剑刺不穿,这才真的邪门了,那就不是眼前这几个阿猫阿狗能够拾掇下来的,立刻命小道士飞报师父。
程东灵一听无崖子不受刀砍剑劈,知道是武林高手来了,泰山这一带,他程东灵最出名,自他祖上程咬金闯出名头之后,这一片儿,那就是他家的世袭之地,唐灭之后,程家中落,只好落草为寇,朝廷剿匪得力,程家好歹最后留下个血脉,传到他这一辈儿的时候,家里早就只剩个独苗。好不容易在泰山学了李白留下的九套剑法,从此光大门楣,开宗立派,加之近年来朝廷同辽国大战,没能管到他这里来,山头来人一多,全是嘴巴,吃饭就成了问题。他所学的这九套剑法,视之如珍,当然不可轻易教徒,只好招呼众人,做起他祖上的勾当,名是道观,实为山贼。后来恶名既出,来泰山游览的也就越少,收入有限,听了狗头军师的管理法子,只能降低利润,扩大受益,狗头军师出招,大肆宣传泰山有人得道成仙,能治百病,什么疑难杂症,不孕不育,在他东灵道长的手中,可谓伸手必解。如此一来,到泰山拜山求医、游览赏玩的人便又多了起来。
兄弟们自然也不能再有匪气,便都换了劲装,改行做了道士,小道士们就在山道上截客索要游览费,钱给得足了,还能各种泰山导游,又对东灵道长大肆宣传,又是卖符水,又是售药膏。近年来大敛钱财,招兵买马,将齐鲁各地的黑帮地痞大肆收编,再勾结朝廷贪官,活活形成了极具泰山当地特色的产业链,他程东灵自然也就声名远扬。
程东灵早有计较,既是高手现身,包里摸不出十两银子,一老一少,八成是冲着自己来的,他仗着自己学过九套剑法,自己取名为“岱宗如何”,近年来未逢敌手,是以来到就干,下手就没留情。
同无崖子过了近百招,却未能伤他分毫,程东灵这才惊讶,遂收剑入鞘,相互通报姓名,以礼相待。
梁成大来时,他以为是无崖子的帮手,这才出手试试梁成大的武功。
无崖子听程东灵有意将事情往自己身上揽,却也不辩,对丁春秋说,“秋儿,咱们走吧。耽搁了这一会儿,只怕晚上未必能在南天门投宿。”
程东灵听得无崖子和梁成大并不相识,心下放心,便大笑道:“今日难得有高手到泰山来,也应该让贫道一尽地主之谊,来来来,咱们都一同上山,到玉皇顶去设宴开席,为几位接风,尝尝泰山特产!”
无崖子摇摇头,说:“阁下好意心领,老夫只为游览泰山风光而来,不敢叨扰道长清修。”说罢欲走。程东灵脸上极不好看,他一句话,足以让整个齐鲁英雄听令,哪知眼前这小老头,仗着自己有几分本事,就目无泰山之主,尴尬的收不了场,倒让手下的狗头军师看出情形,那狗头军师相貌猥琐,当即拱手向无崖子说道:“先生是当世高人,既是游览泰山,没个向导定然不行,小人本来想毛遂自荐,替先生讲解万年泰山,只怕班门弄斧,师父的玉皇顶上,有古今泰山经典,我泰山派能有先生这样的高人莅临,当然蓬荜生辉!”
无崖子犹爱诗文经典,眼中发亮,问道:“李太白的真迹,可在泰山有存?”
那狗头军师知道化解得秒,当即笑道:“玉皇顶上,不仅有李太白的真迹,还有他当年以剑为笔,在崖上题的一首绝句!”
无崖子微笑着点点头,说道:“我早知道,李太白游了泰山,不该只留下那么点诗篇,好吧,老夫同你们走一遭。”
梁成大本想着来了解程东灵,自然也去,至于文欣和阿芷,那是对他言听计从,如此,众人便一同上泰山玉皇顶去,两个小道士甚至拿来滑竿,抬着两个姑娘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