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8200000052

第52章 求贤致治(1)

魏征返回长安,来不及歇息,径直步入东宫正殿显德殿复旨。李世民即命传庞相寿进殿。庞相寿双膝跪倒丹阶,做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含冤叫屈。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跟庞相寿都有旧交情,顿生同情之心,觉得魏征似乎太做过了分。魏征并不心虚,理直气壮地奏道:

“臣踏上濮州的土地,便陆续收到了几份状子,状告庞刺史贪得无厌,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事情非同小可,我不敢妄下结论,于是微服私访,查实证据,获取证词,然后跟他当面对质。他无法抵赖,只得低头认罪。后来又挖出他侵吞税银三千两,罪上加罪。于是撤销了他的官职,遣送回京。”

李世民狠狠瞪了庞相寿一眼:“看你干的好事,还有脸面来见朕!”

“皇上息怒,”庞相寿磕了两个响头,“容臣申述一二。臣的犯罪事实,均发生在武德年间。皇上即位以后,臣决计重新做人,打算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水患,造福于民,将功补过。”

“人心隔肚皮。谁能猜透你的心思?你愿意改过自新,多少还得有所表现呀。”

“臣的贪污都如实作了退赔。治理黄河,初步勘探完毕,已绘制出了图样。”

说罢,庞相寿呈上了治黄图本和奏章。长孙无忌等大臣互相交换了一个眼风,异口同声地为庞相寿求情,帮他说话。

“知错认错,还能改错,很不容易。惩前毖后,无非治病救人。庞相寿在濮州跌倒了,怎么不可以让他在原地爬起来?”

“你们都想保他?”李世民产生了怜悯心,也想借风转舵,让庞相寿官复原职,仍归原位。

“乞请皇上赦免他一次,下不为例。”长孙无忌手捧牙笏,出班奏道。

“不可法外施恩。”魏征昂起凸额头,据理力争,“庞相寿身为一州父母官,上不思报效朝廷,下不思造福万民,反而鱼肉百姓,乱我朝纲,不管功劳多大,毕竟功不抵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若是姑息迁就,替庞相寿网开一面,怕只怕大唐律令日后难以施行啰。”

长孙无忌勃然大怒,眼珠子瞪得拳头大:“魏征你也不要太做绝了!庞相寿不过一念之差,一时之错,犯不着非要一棍子打死不可。”

“他上任三年,黄河两度决口,”魏征也激动起来,“南岸被冲成了百里荒滩,百姓流离失所,逃荒讨米,怨声载道。《治黄图》并非出自他之手,而是前任刺史留下来的。如今交他实施,谁还会听从?”

“另作安排,行么?”李世民综合二者的意见,打算折中处理。

“不行。”魏征寸步不让,“臣并非不晓得他的来历,也晓得因他要担莫大的风险。之所以下狠心整治他,是因为要以此警告地方官吏,一旦腐化堕落,营私舞弊,无论他过去的功劳多大,后台多硬,照样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用朕的脸面保他一次呢?”

“也不行。秦王府的旧僚属,朝廷内外不少,如果都仗恃陛下的私惠恃宠而骄,作威作福,必将使品行端正的人莫名其妙,不知如何是好。”

李世民被魏征说服了,走下御座,俯身对庞相寿说:“我从前当秦王,是一府之主。如今做天子,是四海之主,人人都是朕的子民,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再偏袒旧部了。”

“魏微安抚山东,”庞相寿转守为攻,“见了原东宫和齐王府的人就保,而对待秦王府的人则骨头里面挑刺,从严从重处理,也许别有用意噢。”

“别误会。魏征纯粹是执行朕的旨意,比如说,处分你,就是朕批示的。今日当殿对证,也是朕的安排,主要是想考一考魏征的钢火硬不硬。魏征不愧为良臣,经受住了考验。”

李世民把担子往自己肩上一搁,谁也不敢再反对了。他赐给庞相寿一些金银绸缎,表示抚慰,同时又勉励他改过自新,做一个安分守己的良民。庞相寿流着泪叩辞而去。

魏征得到了李世民的支持,更加壮了胆,只要知道的,从不隐瞒,都一五一十地兜出来。李世民也愿意听他的,多次召入寝殿,询问政治得失,共商国家大计。

“君王怎样做才称得上明,什么叫做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恳切地对答说,“从前尧帝体恤下情,详察民间疾苦,所以能够知道有苗的恶行。舜帝心明眼亮好像长了四只眼睛,耳聪犹如生就四只耳朵,所以共工、鲧驩、都不能掩匿其罪过。秦二世偏信赵高,造成望夷宫杀身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招来饿死台城的耻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导致彭城阁政变。所以,君王垂听各方面的意见,则亲贵大臣就无法阻塞言路,下情也就得以上达。”

朝廷派人征兵,右仆射封德彝上奏道:“中男虽然不满十八岁,但是其中体格健壮的,也可以提前服役。”李世民准其所奏。敕令送到门下省,魏征坚持反对,不肯签署,往返四次。李世民愤然不能自抑,将他召进宫中,责备道:

“中男体格健壮的,实际上都是成丁。奸民在年龄上进行欺骗,用来逃避兵役。提前服役,并无害处,你却从中设阻。”

“军马在于整饬得法。而不在于人数众多。陛下征召健壮的成丁,加强训练,足可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征些还未成年的少年徒增虚数!而且陛下常常说:‘朕以诚信治理天下,冀望臣民都没有欺诈行为。’现在陛下登极不久,却已经多次失信了。”

“朕哪些地方失信了?”李世民露出了愕然的神态。

“陛下刚即位时,就下诏说:‘积欠朝廷的债务,一律免除。’有司以为秦王府的财物不属于朝廷,对于臣民所积欠王府的债务继续追索。陛下由秦王当上了天子,府库里的东西不属朝廷又该属谁?”

“嗯,算你讲出了道理。所有债务一笔勾销。”

“‘关中免收两年的租庸调,关外免除徭役一年。’也是陛下即位时传下的诏书。可是不久又作了更改:‘已纳税和已服徭役的,从下一年开始免除。’把已退还了的税金,又重新征收回来。”

“国家穷,国库空虚,正急需钱用啊。”

“治理国家,首先得取信于民。敕文一经颁发,切切不可朝令夕改。再者,地方官身处国家的基层,朝廷政令都靠他们落实,等到检查役男体格时,却又怀疑他们瞒上欺下。用人而又疑人不是开明的做法。”

“以前朕以为你倔强固执,不通达政务,现在听你谈论国家大政方略,口若悬河,引经据典,言之凿凿,对答如流,都切中要害。你说得很对,朝廷政令如果没有公信力,百姓则不知所从,如何能够治理好国家?”

李世民转怒为喜,露出了笑容。知错即改,收回了征招不满十八岁而体格健壮者入伍的文书。并且赏赐魏征一只金瓮,奖励他畅所欲言。

而立之年的李世民,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神采焕发,英武果决。他那魁伟健壮的体魄,蕴藏着十分充沛的精力。服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胸脯显得厚实而坚硬,仿佛能够承受千斤重压一样。他的肩膀特别宽,膂力强劲,五官就像是由这种膂力用铁锤打造出来的。嘴上的两撇胡髭又浓又黑又粗,翘成八字形。有人形容它可以挂弓。浓浓的眉毛根根竖起,在宽广的前额上向两边平射出去。目光明亮闪烁,赛如两团燃烧着的火,光焰灼灼热得炙人,又似剑刃一般锋利。文武官员觐见时,往往手足无措。他敏悟出自己的威严给朝臣们带来了压力,以后凡遇到人上朝奏事,必定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的直言。有的王公大臣提出了异议。李世民解释说:“人要想看见自己的形象,得借助镜子。君王想了解自己的过失,就要善待正直的忠臣。假设君王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臣属阿谀逢迎,就会失德败国亡家。像虞世基等人拼命谄媚杨广,以求保全富贵,结果杨广被弑,虞世基等人也难逃一死。你们应以此作为鉴戒,谏议朝政得失,不可吝啬言语。”他还用嘉奖之法,鼓励臣工诤谏。元律师轻罪重判死刑,大理少卿孙伏伽谏道:

“根据律令,元律师不该处死。怎么可以滥施酷刑呢?”

“谏得好。”李世民冷静一想,觉得有理,“不错,量刑得以法律为准绳。”当即免除了元律师的死刑,并把兰陵公主的花园赏赐给孙伏伽,价值百万。

萧瑀两眼睁得大大的,上前奏道:“孙伏伽所谏不过是平常的事,奖赏太优厚啦。”

“朕即位以来,从未有过大胆的谏诤,故此特别给予重赏,以资鼓励。”

此后,李世民规定,凡是死刑,都必须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四品以上官员会同尚书省议定,杜绝冤狱滥杀。他表情庄重,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说:

“死刑至关重大,所以必须复议三次,减少差错。古代处决犯人,君王要撤除乐班,减少御膳,朕进膳时没有设音乐,但也不沾酒肉,只是没有明文规定罢了。有关衙门断案判刑,只依据法律条文,即使情有可原,也不敢违背律令。其中难道没有冤枉?”

“三次复议嫌少,”长孙无忌奏请道,“最好再增加两次,做到慎之又慎。”

“朕怕就怕受喜怒哀乐的影响,妄加赏罚。”

一阵沉默之后,魏征说:“隋炀帝朝曾经发生过一桩盗窃案,于士澄搜捕窃贼,稍有疑点即严刑拷打,屈打成招扩大到二千多人。炀帝下令一律处斩。大理寺丞张元济感到奇怪,试着查考其诉状,发现其中仅五人曾有前科,其余均是无辜平民。可是,他不敢据实奏报,最后仍是全部处决。”

“咳,岂止是杨广昏庸,”李世民感叹道,“臣工也没有尽职尽责尽忠。君臣稀里糊涂,国家怎能不灭亡。”

朝廷下达制文规定:“判死刑的囚犯,在执行前二日之内,要五次奏报;由州府执行的,刑前也要复议三次;惟独犯‘十恶’中‘叛逆’罪的,只复奏一次。行刑的当天,尚食局不得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寺不得奏乐。如有依律当处死而情有可原的,应专案奏报。”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与弘文馆学士、立法官、司法官,共同重新议定律令,从宽减少绞刑五十条,又把断趾改为加重流刑。兵部郎中戴胄忠贞清廉,公平正直,李世民提升他当大理少卿。戴胄多次冒犯天威,坚持维护法律的尊严,对答时如同急涌而出的泉水,顺流直下。李世民非常信任他。

贞观序幕拉开,唐朝进入了一个方兴未艾的历史发展时期。就在这时候,天节将军、燕郡王李艺占据泾州,反叛朝廷。

李艺在调进京都长安做左翊卫大将军时,明显倒向李建成一边。秦王府的人到了他的营地,无缘无故加以殴打。李渊怕他在京滋事,且因突厥常犯边境,特命其兼任天节将军,出镇泾州。李世民即位,李艺惶恐不安,其妻孟氏请来曹州巫师李五戒跟李艺看相。李五戒信口开河:“大王尊贵的气色已经显露,中兴定然一帆风顺,指日当有异兆。”李艺信以为真,谎称奉皇上密旨,去增援都城,亲自带领兵马从驻防地宜州进抵郴州。郴州治中赵慈皓一面出城迎接,一面紧急派人飞奏朝廷,同时与统军杨岌密谋诛杀李艺。李世民接到密奏,即命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率军讨伐。李艺查明系赵慈皓告的密,将他拘捕关进狱中。杨岌在城外召集州军,出其不意攻破城池。李艺抛下妻室儿女,仅带数百骑投奔突厥。行至乌氏城,骑卒次第溃散,仅剩下几十人。他们料定李艺不可能再度振作起来,便将他刺死,枭首送至京师。李艺之弟李寿,担任利州都督,也受株连被处斩。

大变故之后的余波仍在延续,幽州接连发生了两起叛乱事件。开头是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反叛朝廷。李瑗是太祖的孙儿,李渊的堂弟。他比李神通还要无能,曾经和赵郡王李孝恭共同讨伐萧铣,无功可述。调任沼州总管,刘黑闼还没攻到城下,他便弃城而逃。后来李艺调入长安,李渊又任命他接替幽州大都督的职务。因为他懦弱无能,并非帅才,便让王君廓做他的副手。王君廓本是强盗出身,凶悍而又阴险,李瑗诚心实意地依赖他,并承诺两家结成姻亲。李建成谋害李世民,秘密跟李瑗结交。李建成死后,李渊派通事舍人崔敦礼乘坐驿站车马前去召回李瑗。李瑗惊慌失色,跟王君廓商量。王君廓内心盘算着如何出卖李瑗,捉住他邀功请赏,表面上却故弄玄虚吓唬他:

“大王如果入朝,肯定难保性命。现在大王拥有数万人马,为什么要接受一个单身使者的传唤,去自投罗网?”

“那么,该怎么办?”李瑗吓得心脏狂跳。

“干脆反了。”

“有没有把握?”

“一切听我的,都包在我身上。”

二人抱着哭了一通。李瑗战战兢兢地哑声说:“我今天把什么都托付给你,起兵反叛朝廷。”

李瑗扣住崔敦礼,遁问京师机密。崔敦礼拒不答复,李瑗便把他囚禁起来,然后派人乘驿马到各地调集军马,并召唤燕州刺史王诜前来蓟城,共商叛逆事宜。兵曹参军王利涉对李瑗说:“王君廓变化无常,居心叵测,不可把兵权交给他,最好让王诜接管过来。”李瑗决断不下。王君廓得到消息,走到王诜的住处。王诜正在洗头,用手握着打湿了的头发出来迎接他。王君廓一把抓住王诜,挥刀砍下他的脑袋,提着人头,向部众宣布说:

“李瑗和王诜共同谋反,囚禁钦差,擅自征调军马。现在王诜被诛戮,只剩下叛贼李瑗。你们是追随李瑗而遭受灭族呢,还是跟着我谋取荣华富贵?”

“愿意跟随将军讨贼。”众人纷纷表态。

“诸位安静,听我的调遣。”

王君廓带领一千多军士,从西面翻越城墙,进入内城。李瑗没有发觉。王君廓到监狱放出崔敦礼,李瑗才接到报告,仓促间率左右侍卫数百人披挂上阵,在府门外跟王君廓相遇。王君廓伸手指着李瑗,疾言厉色地向侍卫喊话道:

“逆贼背叛朝廷,死有余辜。你们何必跟着他往悬崖下跳!”

“啊——嗬——嗬——嗬,散——啰——”

同类推荐
  • 第六帝国(下)

    第六帝国(下)

    十九世纪,欧洲有六大势力,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8世纪中期,其创始人是梅耶·阿姆斯洛·鲍尔(MayerAmschelBauer),后更名为梅耶·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
  • 绍兴名媛传略

    绍兴名媛传略

    《绍兴名媛传略》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翔实的材料,如椽的笔力,生动形象地为绍兴地区两百多位名媛树碑立传,似有读其传如见其人之感。此书问世,必能使广大读者受益,特别是有助于女性读者更好地继承发扬绍兴历代妇女的优秀传统美德,牢固树立自爱、自信、自主、自强的意识,与时俱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本书汇集了从秦到汉23位帝王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陛。秦汉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杜鲁门

    杜鲁门

    本书共分九章,包括:拓荒者的后代、开始从政、“意外的总统”、和平时期的总统、与苏联较量、反败为胜、内外交困、最后的努力等。
  • 棠棣之殇:曹植传

    棠棣之殇:曹植传

    才高八斗,诗成七步,谁人不识曹子建?然而人生定位上的错谬,使文才陷入政争,*终酿成一代英才的悲剧。作者将传主置诸三国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置诸曹氏父子特殊而微妙的关系之中,以蘸满感情的笔触,抒写传主嵚崟磊落的人生。——文史专家郭启宏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诡秘的历史风云、险恶的环境命运,将置身其中的曹植表现得真切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文学专家白烨本书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都市之超级股神

    都市之超级股神

    一个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年轻人,自小接受了贫困是宿命的观点,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无意中赚到一小笔钱,这也使他完全改变了观念,认为赚钱不再是难事,并以他过人的经济头脑与锐利的商业目光,开始涉足商界,开始了纵横商界的征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暴走逃犯

    暴走逃犯

    新纪532年,海上之都君王城大暴乱!无数穷凶极恶的罪犯逃出了阿兹霍尔中央监狱,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风暴即将席卷世界!疯子科学家掀翻科技侧,将枪炮瞄准诸神的领域;女巫背负日月的诅咒行走人间;不死的守棺人在迷雾之森起舞;流浪的信徒只为追寻史前文明的信仰。从阿兹霍尔逃狱的费格,觉醒超凡,他的眼睛,连接世间一切黑暗。阴影之瞳,窥伺诸神的奥秘,探索纪元的历史。混乱与秩序的碰撞中,他走上化神之路。他是逃犯,一个注定掀翻世界格局的大逃犯!于全世界暴走,为旧时代送终!
  • 侯圆圈

    侯圆圈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我和老和尚我让老和尚讲故事老和尚讲: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一个封印石封印石里有一个能穿越时空的冤魂一天冤魂挣脱了封印冤魂到了未来取走了一名女孩的灵魂将她赋予更加强大黑暗的能力不料天神下凡封印住了冤魂女孩灵魂得以解救天神告诉她灵魂只能存在24小时接受了天神的传送清除一部分记忆附到了一个人身上……我:你也太能鬍焎了吧……
  • 某死宅变身狂三后的异世界生活

    某死宅变身狂三后的异世界生活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穿越到一个二次元世界,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我变成时崎狂三了啊!!!(开学了随缘更新)
  • tfboys与三位少女的爱恋

    tfboys与三位少女的爱恋

    女主是-----忽冷忽热的李萱,活泼可爱的彭莉,霸气外露的杨梓盺。男主当然是我们的三小只啦~
  • Penelope's Posts

    Penelope's Po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牌救世主

    王牌救世主

    黎启明:讲道理,要有逆天能力的人才能拯救世界啊,让我这纯种非洲酋长靠运气去拯救世界是什么意思?
  • 隐秘的岁月

    隐秘的岁月

    这是一部关于信仰和追求的长篇小说。解放战争初期,由于国民党大举反攻解放区,许多解放区遭到破坏,与上级失去联系,小龙山区委书记赵俊林带领张二江、小胖子、杜小春踏上了寻找组织的征程。对党的忠诚,对革命的崇敬,让他们在历经失散、牺牲、被俘和蒙冤之后,终于找到了组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