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果
退休之后,闲暇里总忆念起过去的一些人和事。对王英同志的一些印象总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是一位为人民事业鞠躬尽瘁的好领导,是受人尊敬的一位长者。写一写王英同志是我早就有的想法,近日和老职工周绍新谈起王英,两人都有对故人的忆念之情,周绍新也满怀感情地谈起王英生前的一些事。下面这些文字,我没有逐年逐月地去叙说,只是一个轮廓的回忆。不成体例,点点滴滴,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反映王英同志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即便是点滴的记录,也是对王英在灵武园艺试验场走过的历程的追忆,同时也是对领导、对长辈、对故人的怀念。
王英同志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天津宝坻,农民家庭出身。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曾走过一段弯路,那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发生的事情。在20世纪40年代末他参加起义,投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20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入朝参战成为光荣的志愿军一员。在朝作战期间浴血奋战,多次立功受奖。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归国,后来由部队保送军校学习,主攻炮科。结业后,一直在解放军三十一军担任尉级军官。20世纪60年代初转业到灵武园艺试验场。
王英到园艺场后,初期担任二队队长工作。那时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供应低标准。王英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多吃多占,并要求家属劳动上不能落后。那个时候,单身职工多,都吃集体大食堂,他领着职工挖野菜,到周边农田拾庄稼,要求炊事人员合理安排伙食,农忙农闲调剂,想方设法办好食堂,尽力使职工吃好,渡过困难时期。在他担任二队队长期间,无一例浮肿病例,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场第一。
渡过了暂时困难,国家开始发展经济。园艺场也精心组织,动用大批人力准备扩大林果用地面积,开垦了锅底坑、拱坝、台子等处沙荒地。开荒是一项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任务,当时场内经济紧张,没有机械设备,全凭肩背人挑,工作量大。那时秦渠供水紧张,我场地理位置又处秦渠下游,只要秦渠给配水,不管白天黑夜都要安排人去淌水。白天开荒,夜间还要淌水,水利设施又不配套,缺少涵管跌水,园艺场开垦的全是生荒地,渠坝是沙土筑的,沙土结构松散,淌水时四处跑水、决堤。稍有一处决口,顷刻之间就成为几米,几十米的豁口。淌水人员奔波于渠道上下、田埂地边,煞是辛苦。王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经请示争取场领导同意,给夜班淌水工人加一顿夜餐,以补充体力。那时,我也在淌水职工行列,有时夜间很冷,待水流平稳后,我们点上篝火取暖,请王英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取暖。而王英从来没有坐下来,只是叮咛我们注意渠坝、精心操作的有关事项后,又向下一个渠口,另一个点走去。在淌水中有一次出现了这样一件事,给我和很多职工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一次在夜间淌水时,坝忽然决口,一个水桶般粗的窟窿往出淌水,水流很急,怎么都堵不住。王英情急之下,脱下了他的黄棉衣塞进了窟窿里,但还是没有堵住。焦急中,王英跳进了决口,有的工人赶紧往上拉他,他喊着:“赶紧往我背后扎草,扔土,快一点!不然渠就完了!”大家拼命往他的背后扔土,打坝。在大家的努力下,决口堵住了,把王英同志拉上来时,他冻的脸都成了青紫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在园艺场日常工作中,王英以感人精神,感召着工人们战沙荒、斗严寒的信心。坦率地讲,那时的干部没有私心,带动着大家共同努力。职工们也是为建设家园出力,奋发图强。园艺场开垦生荒地,流沙大,缺肥少水,为了压流沙,增加土壤肥质,园艺场的职工从安家湖挑湖泥到园艺场,在生荒地上压沙改良土壤。经济困难时期,为解决水利设施工程资金,职工在领导的带领下,在山上打麻黄。那些年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因为有王英这些干部的身先士卒,才有园艺场发展的基础。
宽厚待人、知人善用是王英的长处。有一名职工原是园艺场实验室工人,在工作中犯了错误,情绪一度非常低沉。为了团结教育这位职工,王英考虑了很久,主动到场里请示,把他要到自己所在的酒厂队担任副职,而且放手让他干工作。经过王英的努力,很多职工改变了对这名副队长的看法。这名副队长也没有辜负组织、上级的期望,他痛下决心改正错误,早出晚归,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勤奋工作加强管理,年终队里各项生产指标均名列前茅,受到场党委嘉奖。
职工章厚飞同志是一个浙江支宁青年,他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一套经验,尤其是淌水,又快又好,即使是田地整得不平时,他也能叫棵棵树见水,杜绝渠道冲刷、水土流失现象,从不大水漫灌,节水效果好。他的淌水方法被王英发现后,便将他的事情整理成材料报到场部,章厚飞被授予了先进工作者称号。王英号召职工向章厚飞学习,在全场广泛推广他的淌水方法与经验。章厚飞淌水经验推广后,给场里节约了资金,而且减少了职工劳动强度。
“文革”前几年,园艺场开垦速度加快,但水利配套始终跟不上进展,砌跌水、做渠口需要石料,场里拉石料的马拉板车清晨进山拉一趟石头,回来后就日落西山了,且一趟仅能拉一方多一点,石料远远供不应求,时常造成工程等料窝工的现象。而且闸门、跌水完工后,还不能使用,要养护一段时期。延误淌水工序给生产造成不便,心系园艺场事业的王英陷入了沉思。他想:“等石料,养护时间长,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呀,配套水利一定要跟上垦荒速度。”王英经过反复思索,决定进行试验。他带领几名职工在田口、渠口处挖出跌水模样来,再用泥抹子把混凝土砂浆抹上去,做成跌水渠口,然后用土把跌口埋住,两天以后渠口、跌水便非常结实,可以正式投入使用。这项试验成功后既方便了使用也不要人工养护,大大地节约了时间、料石、水泥。后来由于生地开荒面积更大,淌水时间紧迫,他干脆叫机务队用白铁皮做成一种移动式涵管。淌水时人到什么地方淌水,就携带这个移动涵管到什么地方,用土一压便可淌水,淌完水就拿回去,这样一来便解了燃眉之急。
很多健在的职工们回忆起王英时,都说在春剪、春植、夏锄、夏淌、秋摘、秋运一线工作忙时,办公室根本找不到王英的人影,他和工人一身泥一身水一起干活,在劳动生产中就地解决问题。职工们都说他是干部不像干部,是一名让人竖拇指称赞的呱呱叫的职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的率先垂范、吃苦耐劳影响带动着职工。用现在的话来讲,他在职工中有一种感染力、号召力和公信力。
王英同志艰苦朴素,甘守寂寞,甘守清贫,为人宽厚,严于律己。很多老职工还回忆起过去年代的一些事——园艺场开展“四清”运动后,很多干部落马,而王英各方面清清白白,群众口碑好,被评为可放手使用的干部。在群众的提议下,由生产室副主任提拔为场办公室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大多数职工、干部停产闹革命。而王英指挥着几台从林建三师租来的推土机在307国道旁的路北开荒整地,“文革”结束前夕到“三结合”时,他又被园艺场广大群众选为革委会副主任。
我记得有个作家说过一句话:“向旧世界开过枪,打过炮,而没有中途蜕变的人都是美丽之花。”王英同志从不放松世界观的改造。严于律己,身为园艺场中层干部,从不多吃多占,在工作和生活中能自警、自立。特别是在那个“七斗八斗”的日子里,他坚信革命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不参与害人整人的活动,而是带领职工坚持垦荒、种树、开渠引水,支持科技人员搞科研、培育引进树木,他默默地奉献着、工作着,勤劳吃苦的品质诠释着大写的人生道路。
最让人难记的是在1973年园艺场基干民兵排到山区黄草坡附近搞民兵训练,课目是八二迫击炮实弹射击,一门迫击炮填装后击发没有爆炸,身为民兵营营长的王英,立即疏散在场的民兵,让他们隐蔽,他独自一人前去排除险情。我们都知道迫击炮击发靠底火,没有爆炸是底火哑了,不等于引信哑了。如果从炮口里倒出炮弹是相当危险的,引信一触地极有可能发生爆炸。我们趴在远处,只见他手托着炮身一点一点缓慢地向远处移动着,时间过得真慢,大家都为他捏把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安静得能听到腕上手表走动的声音,谁都不敢说一句话,直到看见他手里捧着炮弹离开炮身,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当时他的政治身份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他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生的条件留给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这是王英同志高尚品质的体现。
王英在当队领导时,在抓生产的同时时刻关心着群众,他从每一件小事做好做起。当时没有公交车,很多职工进城办事很不方便。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里,购买自行车是凭票证购买,再说那么高的价格一般也买不起,于是王英就把他自己的自行车拿出来,放在队部供大家骑用。这辆车极大地方便了职工,大家都说王英的自行车成了公用车。他经常步行从酒厂(今天的灵州花园小区)到场部开会汇报工作。
那个年代,园艺场年轻人在生产上是主力军,大多数来自浙江、陕西、山西及吴忠、灵武本地,空闲时一些青年无所事事很无聊,王英便找来了几块旧木板、几根旧电杆,让懂技术的干部李梦诚制成篮球架,让锻工出身的王福成锻造篮球筐,立装在酒厂队院中央,让年轻人打篮球。他还组织不愿跑跳的年轻人下象棋、玩扑克牌。他想方设法活跃职工文体生活,真是耗费心思。
王英在二队任职时,为了给职工增加福利待遇,他还画出一片土地种上西瓜等经济作物,西瓜成熟后分给职工消渴解暑。葵花子成熟后也分给职工,一些职工用分到的葵花子换食油。很多职工都说王队长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人。上级下拨困难职工补助费,他的分配让群众心服口服,真正让困难职工得到实惠。王英的生活是很朴素的,一生中无不良嗜好,常年穿一身洗白了的军装,但仪表整洁,从不邋遢。妻子煮什么饭,吃什么饭,从不挑剔。给人的感觉是,王英同志是一个行伍出身、生活有序、工作投入、干什么不打折扣、主动性强,又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老军人、好干部。
等闲不识春风面,万紫千红才是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王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主管全场生产(副处级干部),他毕生的工作成绩得到充分肯定。
20世纪80年代后期,王英调到宁夏大学任后勤总务处长。自古以来众口难调,司务长是不好干的工作,宁夏大学又是一个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王英同志毫无退缩,工作出色,得到师生交口称赞。几十年里,克己奉公是他一生的信条,干工作不等、不靠、不要,一生在勤奋中、困难里、逆境中凸显自己的价值。
园艺场很多老干部、老职工都忆念着王英同志,很多人都这样说,鹰有时飞的和鸡一样低,但是鸡永远不能飞的和鹰一样高,王英同志是雄鹰,是灵武园艺试验场中一棵郁郁葱葱、伟岸硕挺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