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雄
20世纪60年代初是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我和郗银川同志1961年在灵武一中毕业后由县民政科安排在灵武新华桥农场工作,1962年灵武园艺场梅林场长和县民政工作人员到农场将我们调到灵武园艺试验场工作。因这时期的工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相当部分职工没有受到过文化教育,从事果树生产技术难度较大。所以梅场长和县民政科先后从吴忠中学和灵武一中下乡的知识青年中选拔了一大批知青。
吴忠来场的有游泳、丁俊喜、贾长文、张成宝、丁月梅、罗稚华、马淑珍、胡素珍、梁秀英、杨建荣、周绍新、王学礼、王安元等。灵武来场的有李梦诚、郗银川、皇虎、毕果、李光宗、夏生国、张其、陈弟、王玉明、马淑琴等同志。加之场园艺中学毕业留场就业的尤生举、杨国柱、王义、李占录、杨汉杰、买雪山等,共计40余人。这批人当时风华正茂,好学上进,特别在以后的果树发展时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从而改变了职工队伍和一线生产人员的文化知识结构。当时果树修剪技术只有个别技术人员掌握,大部分职工只是开荒平田、淌水、修渠、打埂。当时党委书记白凤魁和梅林场长决定请辽宁果树研究所韩、曲两位师傅到场指导,对部分职工和这些知青进行系统的培训。两位师傅在老园子经过1963年~1964年两个修剪时期,在室内进行理论,室外进行实践。手把手,单个练兵,使园艺场职工很快了解掌握了果树修剪的初步知识。
随着事业的发展,场里果树面积扩大到4374亩,这些知青大部分成为了场里的骨干力量,有当队长的,有当科室领导,有的担任了场领导。
另外,当时党中央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发表后,我场迎来了从区农林局、自治区有关厅局、兰州军区62师及灵武县部分干部子女到场接受广大职工再教育和劳动锻炼的一批知青。这些热血青年告别了温暖的家庭来到场插队落户。当时园艺场的知青是:
一队知青:吴昶、李赞林、符华、孙军、白龙、沈灵华、张建军、张慧娥、韩小红、李玉梅、任芳、徐宁贤、吕玉迁、郭根良等。
二队知青:胡安东、吴继智、乔华、王若飞、沈霞、刘文宁、李卫红、唐淑琴、邹益民、杨春霞、桑小红、郭成、唐海军、李红香等。
三队知青:韩金福、解卫平、钟先冰等。
四队知青:王志春、郝建生、郝银生、张继明、赵居山、郝艳丽、丁晓云等。
他们来场后服从分配,工作踏实肯干,努力钻研果树技术,虚心向老工人学习。白天无论是种耕除草还是夜间淌水护园,他们总是表现得很积极。工作之余开展自编的文艺节目,篮球场上也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当时场党委领导也很重视,利用节假日举行文艺、乒乓球、篮球的比赛,对各项第一名进行奖励。因园艺场里的文艺骨干比较多,1969年场里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参加灵武县多次文艺汇演,而且多次获奖,受到了外界的好评。经常被县抽调到马家滩、磁窑堡、盐池、62师部队等单位进行表演。有多人被县文艺宣传队选中,他们的精彩表演也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当时场里的篮球队在灵武县各队名列前茅,其中就有五名队员代表过灵武县多次参加全区篮球联赛,基础比较好。这时又来这批知青,如虎添翼,从中选拔个子高、身体好、基本功扎实的多名球员充实了场篮球队。在多次县篮球比赛中连续三年获得冠军,后又被县体委推荐代表灵武县参加全区基层单位青铜峡铝厂赛区的篮球比赛。场党委十分重视,专门抽调12名队员脱产集训3个月,利用集训这个时机经常主动联系县上的强队,银川苗木场队和区篮球队进行比赛演练。通过短期训练终于在全区联赛中获得第二名。
开展这些文体活动,在当时还没有电视机,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的情况下,无疑给广大职工带来了喜悦,从而丰富了场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侧面反映了职工的精神面貌。这些活动更激励着这批知青,他们努力工作,在果实满树、绿油油的果园里,挥洒汗水,互帮互学,受到了广大职工的好评。通过几年的劳动锻炼,这批回乡和下乡的青年有的被选拔在场子弟学校当老师,有的现在还是场里的骨干,有的留在机关,有的参军,有的被推荐上了大学。现在这批青年已经是人到中年,但部分人还是事业有成。其中吴昶在浙江大学任教授,李赞林任灵武市人大副主任,朱卫兵在解放军驻浙江温州部队医院任医师,田平在区高级人民法院任中层领导……
这两批老、新知青在我场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他们为场里注入了活力,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园艺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果园。他们把美好的青春献给这片热土,这片养育过他们的地方使他们流连忘返。他们为提高园艺场职工的文化思想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园艺场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