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王招英升任中共漠河县委书记才半年时间,而且在火势蔓延的那些严峻的日子里,她出生入死,一直奔波在灭火第一线。有一次,金沟林场施业区内森林起火,双鸭山市的30多名灭火队员被围困在火中,生命危在旦夕,是她冒着危险,亲自带领营救车辆迅捷地从正面冲进火场,硬是把灭火队员们全部救了出来。可是功不掩过,王招英因为失察受到纪律处分是完全应该的。
王招英受到党内撤职处分后,在省里和其他城市里的熟人纷纷表示可以为她另外安排工作。有的单位还提出要高薪聘请她当工程师或顾问。王招英是70年代初从浙江来边疆插队的知识青年,大兴安岭火灾后不久,恰遇她母亲在杭州病逝,丧事办完,许多亲人和家乡的熟人、老同学都劝她留在内地。但是王招英谢绝了亲人、熟人和老同学的好意,又来到了漠河县。
当时,有人问王招英这么做的原因。王招英回答说:“我欠了漠河人民的债,决不能扔下无家可归的群众去找自己的出路。我什么地方也不去,一定要留在漠河,和群众一起重建家园。”
王招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几年来,她以一个普通干部的身份,遵照组织的安排和群众干在一起,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不怕苦,不怕累,为漠河人民重建家园和恢复生产出力流汗,尽责尽力。因而又受到了群众的拥戴。
1992年,中共大兴安岭地委根据王招英的表现,再次提拔她为县级干部,暂留漠河任副县长。1994年漠河县政府换届选举时,王招英正在省委党校学习,因为实行差额选举,有些人劝她回去走一走,和县人大代表们见个面,这样选票就会多一些。但是王招英没有因此事向党校请假,没有回县里竞选,得的票数却是最多的。同年召开了中共漠河县党代表大会,当选举县委委员时,王招英又得了满票。
黄公略大义灭亲
任何势力不应凌驾于法律之上。
——西塞罗
黄公略(1898~1931),湖南湘乡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指挥员,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与组织者之一。
1931年夏天,红军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后,蒋介石想出—条诡计,委任黄公略的堂叔黄汉湘为宣抚使,以此来分裂红军。一天,有两个人.顶着烈日,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进苏区境内。黄昏时来到村镇前,两个正在巡逻的红军战士走过来询问:“你们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找谁?”其中一个年纪大的连忙弯腰回答:“我们是来探亲的,从湖南湘乡县来找红军军长黄公略先生,我们是他的兄弟,分别多年,特地从家乡来看望他。”
红军战士仔细将这两个陌生人打量了一番,觉得没什么疑点,才把他们送到团部。团部立即用电话向上级作了汇报。
第二天,这两个人被送到三军军部指挥所。原来,当时黄公略率领的红三军并不在这里。三军的一些负责人早就听黄军长说过他哥哥在乡下不是个正派人,于是对这两个人加以仔细盘问,然后设便宴,由首长彭德怀出面接待。
经过宴会上的一番盘问,这两个人交待了这次来苏区的使命。那个年纪大的叫黄枚庄,是黄公略的大哥,是个十足的大流氓。黄汉湘派他做说客,并交给他一封蒋介石致黄公略的亲笔信,让他们到苏区劝黄公略投降。
黄公略接到彭德怀、滕代远来电:“令兄黄枚庄来黎川,为蒋介石充当说客,如何处置,请电示。”黄公略看完电文,激愤异常,立即回电:“大义灭亲,就地正法!”
对于这样一个利用亲属关系分裂红军、破坏革命的奸细的处理关系重大。三军的负责人立即电告前委毛委员、朱总司令。毛委员回答:“这个问题由公略同志自己处理吧。”黄公略给毛泽东写了一封电报稿,“在红军的沉重打击下,蒋介石为了挽救他的失败,采取分裂红军的可耻阴谋。我黄公略坚信革命必定成功,对蒋介石不抱任何幻想。我义无返顾,与黄枚庄一刀两断,并请求将黄枚庄处以死刑,将黄枚庄的口供印发各军,借以教育部队提高革命警惕。”
根据黄公略的要求,黄枚庄立即被处以死刑。事后,在青塘召开的军民动员大会上,会议执行主席向大家宣布:“前几天,蒋介石派黄军长的哥哥来诱降他,可是黄军长毫不动摇,大义灭亲,把那个反革命哥哥杀了。这充分表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革命坚定性,我们的事业有这样的同志为之奋斗,还能不成功吗?”
苏区广大军民从这件事中受到教育和鼓舞,信心百倍地投入到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去,不久,反“围剿”战斗又一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路易十六被判处死刑
公则四通八达,私则偏向一隅。
——《薛瑄全集·读书录》
1789年5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的代表超过了参会代表总数的1/2,代表着全国96%以上的平民,但却倍受国王和特权等级代表的轻视和侮辱。这些代表为了争得平等和自由,决定另开“国民议会”(7月9日改称制宪议会),制定宪法,在法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路易十六闻讯怒不可遏,决定调集军队,用强力对抗。
巴黎民众为了保卫制宪议会,决定组织国民自卫军,拿起武器进行战斗。7月14日,新组建的国民自卫军在广大民众的积极配合下一举攻克虎视巴黎的巴士底狱,进驻市政厅,控制了整个巴黎市区。
路易十六情知寡不敌众,便假意宣布承认制宪议会,并批准任命了新的巴黎市长和国民自卫军司令等官职。自此以后,巴黎民众的义举得到国王的认可,制宪议会成了法定的立法机关。法国的其他城市,也以巴黎为榜样,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和新的市政府,宣布听命于制宪议会。乡间的农民也起来革命,这使法国的封建制度在城里乡里都呈士崩瓦解之势。
在全国革命浪潮滚滚而来的形势下,制宪议会通过了“将封建制度全部废除”的八月法令,路易十六勉强同意颁布。不久,制宪议会又通过《人权宣言》,明文宣示国家的主权全在国民。为使国民主权得以行使,规定以法治国,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法律面前全体公民尽皆平等”,而财产权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人权宣言》以“民权”取代了“君权”,将“君命难违”换作了“法律至上”,将“听命于上”变作了“自由平等”,实在是震古铄(shuò)今之举。路易十六深知《人权宣言》的厉害,因此不予批准。这时,巴黎民众再次动员起来进军凡尔赛宫,迫使路易十六在《人权宣言》上签了字。
根据《人权宣言》的原则,制宪议会又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法令,路易十六被迫批准颁布。1791年上半年,整部法兰西宪法也草拟出来了。路易十六虽然当众宣誓效忠宪法,可暗地里却多方寻求外国支持,请求外国派军队直接干涉法国内政。这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与王后等人密谋逃离法国未遂。于是在民众中出现了责骂路易十六“背弃誓言,不信不义”的舆论,有的人还提出了“审判国王”的要求。
1792年,在路易十六的暗中要求下,奥地利、普鲁士等外国军队入侵法国。法国各地民众纷纷组织义勇军,开赴前线奋勇杀敌。此时,路易十六的叛国活动已经被民众察觉,因此,8月10日遭到废黜。不久法军在前线打了大胜仗。由普选产生的法国国民公会遂于9月21日在巴黎召开会议,翌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
1792年10月1日,有人向国民公会提供证据,指控路易十六犯了叛国罪,主张对他进行审判,但相当一部分人仍以“证据不足”为理由加以袒护。11月20日,路易十六的一个旧友揭发,在凡尔赛宫的铁壁厨柜中,藏了许多极度机密的文件。由此获得了路易十六里通外国、敌视革命的大量罪证。于是决定以整个国民公会为法庭,对国王路易十六进行公开审判。
在审判中,尽管路易十六处处狡辩,但在大量的人证、物证面前,也不得不低头认罪。1793年1月16日,国民公会采取“公开唱票”的办法,就对路易十六如何量刑的问题进行表决。700余名代表均一一走上讲台,公开宣布自己对路易十六的量刑主张。表决进行了1天1夜,有超过半数的代表主张判处路易十六死刑。少数服从多数,于是在1月21日将路易十六押赴刑场,推上了断头台。
林肯替受冤人洗掉罪名
君子至公引类,小人徇私立党。
——何坦
威廉是个诚实本分的青年,却被人诬告犯了杀人罪。由于证人讲得头头是道,所以大家虽然觉得威廉十分冤枉,但怎样才能给他讨回公道呢?有人提议请林肯来想点办法。
阿拉伯罕·林肯这时还没有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工作,常常免费替受冤人辩护,平反了不少冤案、错案,因而获得了“公正廉洁”的美誉。这次,当他得知威廉的冤情后,就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做辩护律师,一定要尽力替威廉洗掉罪名。
作为辩护律师,林肯很快地到法院查阅了有关这个案件的材料,会见了当事人和见证人,还到出事地点亲自察看,为进行辩护做了充分的准备。
法院开庭的日子来到了。原告、被告、证人和双方的律师各就其位。旁听席上也坐满了人。当例行的程序告一段落后,接着就传唤证人到庭作证。
证人福尔逊伶牙俐齿。他有色有声地讲述着威廉行凶杀人的经过,一口咬定是威廉在10月18日夜里杀的人。
林肯站起来询问证人:“你说的话确实吗?”
“是的,这是我亲眼看到的。”
“你是怎样看到的呢?”林肯又一次发问。
“当时我正站在草堆后面,威廉是在大树底下开枪的。”
“草堆和大树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呢?”
“有20多米。”证人福尔逊作了肯定的回答。
“那么远的距离,你能看得清楚吗?”
“完全能看清楚。因为那天的月亮是很亮的。”
“你是看见威廉的背影呢,还是看见威廉的脸了?”
“自然是看清了威廉的脸。当时,月亮正照在他的脸上。我看到威廉开枪时的凶相,真是可怕极了。”
“你能肯定威廉开枪杀人的时间吗?”
“大约是在夜里10点多钟。因为我看到这个杀人的惨状后,就吓得立即跑回了家。我在家特意看了一下表,还不到10点半。”
“你上面讲的话都是事实吗?”
证人福尔逊回答说:“我可以发誓,我讲的都是事实。”
这时,法庭上鸦雀无声,因为证人的证词中似乎没有破绽,林肯怎样才能给威廉洗掉罪名呢?
只见林肯用很果断的语气提请法庭注意:福尔逊提供的是伪证!
“伪证?”法庭里的人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我是有证据的。”林肯不慌不忙地翻开记载气象情况的报告书,继续说:“气象报告书上讲得很明白,10月18日那天虽然天气晴朗,但月亮正在下弦,夜里10点多钟根本没有月亮,也就是说,站在20多米外的福尔逊根本看不见开枪的人是谁。”
“对啊!对啊!”法官连忙表态。
“冤案!冤案!”旁听席上的人也大声呼叫。
法官立即质问证人:“你为什么要做伪证?”
证人福尔逊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低下了头,只好交待说:“是真正的凶手用金钱雇佣他来做伪证的”。
真相大白。威廉的罪名终于被林肯洗刷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