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在北美的美国、加拿大过过年,在南美的巴西、阿根廷过过年;更在自己的祖国—中国过过年。在哪儿过年都不重要,“可圈可点”都是“载不动,许多愁”。前年,我在遥远的美利坚过年,妻儿虽在眼前,可生我养我的双亲却在天边,遥不可及,郁积在我心中的乡愁,无以言说,真个是:“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滔滔的乡愁,有一天终于忍不住喷涌而出,我含泪和着心血写下了获奖作品《乡愁》。我的思绪飞回到了亲爱的祖国,我想象着祖国过年的红火景象: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城里乡下,普天同庆。想着想着,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渴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甚至发誓,再也不想去这落寞孤寂的美国。我甚至愿意在江南某个小山村,围着一盆旺旺的炭火,嗑着当地香喷喷的葵花籽,品着好闻的菊花茶,陪着母亲有一搭没一搭地“唠嗑”,静静地度过除夕之夜。古人说,忠孝不能两全哦,我首先取孝。我想起了1700多年前晋朝李密写的《陈情表》。李密为了伺候他年迈的祖母刘氏,连皇帝—晋武帝召他做官,他都不干。李密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而我呢,却云游到了遥远的美利坚,不能当面向母亲大人恭祝新年,心中的惭愧,无以言说。现在可好,又是过年。我在美国过中国年时想要的一切:南昌温馨的家、母亲在身旁、弟妹在周围,菊花茶、葵花籽、农家菜……应有尽有,可我还是不快乐,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原来是:“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在举国欢腾、合家团圆的欢乐时刻,我不能不想起远在大洋彼岸的妻儿,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度过中国的农历新年的?不知他们是怎样送“金鸡”,迎“旺狗”的?“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这就是现实。太平洋的滚滚波涛,中美间的万里云海,阻隔了我们的骨肉亲情。“悲莫悲兮亲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世界上的悲剧,没有比骨肉分离更让人伤心的。此时,我已生出阵阵悔意,在第一波出国潮汹涌澎湃的时候,我真的不应该把他们母子送出国的。走千里,走万里,还是祖国好啊!
母亲见我唉声叹气,知道我内心的苦处,一直陪着我聊天。我向来是不爱看电视的,连大伙儿吵吵嚷嚷的“春晚”我也不看。这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听着。我不是真想看什么“春晚”,而是想让母亲高兴。母亲高兴了,我也高兴。我又一次想起了李密的《陈情表》。李密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前两句不好说,后两句真是我过年的真实写照。过年7天,除了陪伴我的母亲,就是一本《古文观止》。我甚至从年三十上楼,直到7天长假才下楼。我不感到寂寞,感到的却是内心的无奈和痛苦的煎熬。我知道,我一过四十,人到中年,就属于过去时了,年轻已经不属于我,对未来怎么都抓不住。过不过年不重要,不过年比过年更好。不过年,至少还有朋友在身边;不过年,至少还可以装年轻一点哦。过年对我来说,只有一个含义,那就是:又老了一岁……
“嘀、嘀、嘀”,随着中央电视台的报时,“旺狗”在人们的期盼之中,飘然而至。凌晨的钟声、新的一天、新的一年的开始,正是遥远的美利坚的大白天,妻儿也许在准备点什么,这毕竟是祖国的农历新年啊!也许什么都没有准备,身在异乡为异客,出国经年,中国的年味儿自然也就淡了许多。古诗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对我和家人来说,只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的分量,只是加重了我对妻儿的思念。我不由得想起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叔侄俩从小一块儿长大,一块儿玩耍,情深似海,韩愈和十二郎是死别,我和儿子却是生离。儿子是我的亲骨肉,我不可能不想念儿子。如果一个对儿子都不好的人,你能指望他对祖国的忠诚吗?
在祖国过年,我想念儿子;在美国过年,我想念母亲。能不能有一个折中的办法呢?让母亲、让妻儿和我都在一起,欢欢喜喜过中国年呢?我想,暂时没有。儿子没法离开美国,母亲无限热爱中国。于是,我想起了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说的忧民忠君跟我说的“今又过年”似乎联系不紧密,但道理却是一个样。这就是我的矛盾和苦处。因为,我是母亲的儿子,也是儿子的父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不能没有母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不能没有儿子。“然则何时而乐耶”?吾必曰:先母亲之忧而忧,后儿子之乐而乐……虽然很难很难,但我还是要期待:来年新年,我们全家人能一起过。
今又过年,说来话长,不是滋味……
选择逃避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逃避婚姻,有人逃避责任,有人逃避城池。我大概属于后种。我在小城6年,心中惴惴不安,虽经种种努力,怎么着都融入不到小城的生活,心里憋得难受,于是,我选择了逃避。远程的数次逃到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欧洲;中程的多次逃到北京、上海、新疆、四川、云南;短程的,每星期不厌其烦地“逃”到南昌。在上海,在北京,在南昌,同是在屋子里,我感到踏实放心、安逸、惬意,好奇怪啊!我在小城不也是按部就班吗?为什么就不快乐呢?不踏实不惬意呢?我不得而知。
我在小城不快乐,我从不掩饰那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感觉真的不爽。当然,不爽的还不止是这些。不爽怎么办,我无可奈何,只能选择逃避。咋样逃啊!我总不能天天驾车逃回南昌,即使精力允许,汽油费都高得吃不消。我还是无可选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破旧的小楼里封闭自己。小楼破旧得四处灌风,墙体斑驳,不堪入目,整座建筑犹如一杆破旗,在寒风中战栗,一如我这颗被伤害过的破碎的心。在文化已经被日益没落化的今天,在读书写作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现在,我在几乎完全封闭的破楼里,用整个身心去烘热它,坚决地去固守它,深情地去相拥它。除了热爱真没别的解释。我在小城,举目无亲,更没有多少挚友,整个一个孤陋寡人。而书、报就是我永远的情人。我之所以能够逃避,而且逃避得比较成功,这都是因为有书有报啊!
我唯一要感谢小城的是,我在被小城边缘化了的同时,我选择了逃避。我在封闭自己的同时,命运把我逼到了只能靠读书写作度日的地步。同是写作,我在洪城写得明快、激昂;我在小城写得却阴霾、低沉。你想一个被人遗忘的旅人,怎么会心情亢奋呢?阴霾就阴霾吧!遗忘就遗忘吧!有书读就行。这已是我唯一的要求。近期,我曾去探望过以前我在省城新闻界的同事、现身陷囹圄的朋友。他见我的第一面便深表惭愧,情绪低落。我对他说:“事已至此,你就得面对它,你何不借这悠闲的时光,多看点书,多写点东西呢。从而在文化上闪耀出人性的光芒。就我而言,我在小城,虽然不是身陷囹圄,虽然没有人限制我自由,但我自己限制自己的自由。说白了,比你强不到哪儿去。”我无可奈何地选择了逃避,逃到哪儿去了?逃到书海里了。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为人性格耿直,性情率真,有话说在明里,眼里揉不得沙子。说心里话,我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融入不到小城的社会。是用心不够,还是小城不接纳我。其实,我是很想融入,但最后却只能选择逃避。俗语说:“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我的岗位在小城,我就得在这儿窝着。窝着就窝着吧。窝着我不正好可以看书写作吗?
综观中国历史上和现代的大文豪,比如说白居易、苏东坡、李煜、李敖、柏杨……不一而足,不胜枚举。莫不是在流放、流浪,甚至是在成为阶下囚的时候,成就其光辉的篇章的。这拨人被流放了,被关起来了,对他的家人来说肯定是不幸的,但对文学来说则是大幸。在中国历史少了一个俗不可耐的小官僚,多了一个光芒四射的文化巨匠。那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情啊!真可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啊!他们被流放了,就是选择了逃避。其实,他们不逃避又能奈何呢!
当然,我没有把自己比作文豪,更没有和这些巨匠相比。我知道,我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文化人都算不上,充其量我只能算个读书人。其实,算什么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选择了逃避,我就可以多读书,这对我则是大幸。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到洪城,一切都顺其自然,我没有苛求过。离开洪城的日子久了,洪城光怪陆离的生活也离我远去。在小城呆久了,小城的日子渐渐适应了一些,没有多少应酬,没有多少饭局,更没有多少享受生活的机会。有的只是孤寂的长夜和空虚的白日。我在读书中打发时光,在苦熬中翻过寂寥。每到夜深人静之时,我总是想,我在小城苦熬时日,何尝又不是一种逃避呢,但愿这几年的逃避,能逃出一点名堂出来,至少在书海中。
当然当我有朝一日,年迈得哪儿也去不了,一遍一遍地回首往事的时候,我希望能看到自己的作品中不光有枯燥的“本报讯”,还有更多的闪耀着人性光芒的美丽篇什。因为,徐志摩说过“美是人间不死的光芒”啊!这也是我矢志不渝的追求。
万事万物都一样,有利就有弊,选择逃避,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啊!我远离了大城市,远离了光荣和梦想,远离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远离灯红酒绿和无尽的喧嚣,我陷入了无尽的孤寂,有时甚至是无聊?这是不好的一面;而另一方面,我有了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力,我有大量的时间可以阅读,甚至写作。我的知识面拓宽了一些,文化积淀深厚了一些,这不也是好事吗?
选择逃避,其实不叫选择,只是说得好听一些而已,自己觉得心安一些罢了。说白了,就得这样。许多人对自己命运都无法选择,我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我说不上后悔,当然也不一定快乐。当我有朝一日回到省城的时候,我比我的同事们可能无形中多了一段逃避的时光,而这段时光虽然只有孤寂、落寞、甚至可以说是煎熬。但这段时光对我的整个人生的昭示可能是极其有用的。
选择逃避,无可奈何。有苦有甜,有酸有辣……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有一首歌叫做《没有情人的情人节》,我不怎么喜欢,并不是因为它写得不好,而是我对流行歌曲普遍没兴趣。但我觉得这首歌仿佛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恰如我的心境……
有人说,2月14日,是上帝专给有情人安排的一个节日。只给相爱的人,提醒他们重温恋爱的甜蜜,享受爱人的关怀与支持。实际上,这个节日是上帝专给西方人安排的,在这一天,西方所谓的情人包括了夫妻和情人,他们会互相献花,以表爱意。而在我们东方、特别是在我们中国,放在10年前,许多人都不知道有情人节一说,更不要说过情人节了,其意义当然是指配偶以外的情侣了。我身在中国,身在江南小城,我的字典里找不到“情人”,那是因为我的魅力不够所致。所以,我得“捱过”情人节。换句话说,没有情人我也得过情人节啊!
快到情人节的下午5点了,我的手机里预祝我情人节快乐的信息倒不少,可我晚上的“温饱问题”还没有着落,即使在情人节,换谁恐怕也快乐不起来吧!谁都先得生存再快乐不是。这时,恰巧有一个朋友要请我吃饭,原因还是缘于情人节,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在这个浪漫多情的节日里居然有人想起了我,居然我还没有被人完全遗忘,这对我真是太幸福不过的了。我的心为此激烈跳动。我想,在这个讨厌的情人节里,终于有地方可去了,有一拨人在一起,总比一个人“凄凄惨惨戚戚”,“独守空房”强吧!于是,我爽快地答应了,我还邀请了一拨和我一样没有情人的男男女女朋友,欣然赴宴了。当他们欣然答应的时候,我的心感到了一丝慰藉。还好,这个世界上还有一拨跟我一样孤孤单单、没有情人的饮食男女。这里边,有的人是找不到,有的人是不想找,总之是没有。如果有的话,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会有一大拨的人来陪我。否则,那我也显得太狠了点。在对待朋友这一点上,我觉得我做得可以,总会换位思考,从不强人所难。这可能缘于我在美国、加拿大期间养成的所谓“君子”风度吧!朋友们可能是恭维我,但我还是很爱听,因为,我是凡人,吃五谷杂粮,免不了俗,加上耳根子软,我也爱听好话哦。
吃完了饭就去唱歌吧!聊以打发这无聊的情人节。实际上,在娱乐方面,我除了能唱歌跳舞外,我也干不了别的。因为我没有实力,人也笨,只能玩点简单的。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由此可见一斑。
好家伙,吃了饭,再去找歌厅,可是费了老鼻子劲,找了几家都客满,最后经过数次折腾,总算找到了。我真的没想到,西方人过的情人节,咱中国人过的如此红火,以至于在小城都找不到歌厅了,真的让我匪夷所思、大开眼界。小城人啥时候变得如此有文化了,对西方文化消化得如此之快了,难道是昔日租界的“辉煌”又死灰复燃了吗?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只闻小城人是以打“中国牌”闻名,没听说爱过西方人的“情人节”哦,这真应了咱中国的一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开唱不久,一个朋友即唱起了《没有情人的情人节》。我眼睛豁然一亮,就是它了,这就是我随笔的题目。
有朋友发短信来了:“愿每年的每个月有人疼你,每个月的每天有人陪你,每天的每小时有人关心你,每分钟的每一秒有人想你。情人节快乐。”朋友的祝福不可谓不好,呵呵,可我的状况和他的祝福恰恰相反,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哦!每年、每月、每日、每时、每秒都没人疼我、爱我、想我、关心我。365里路哟,从昨天到今天;365里路,我一日行一程;365里长路,我饮尽那份孤独。我孤独、我寂寞、我甚至没人关怀,我是自己自找的,我没有理由后悔什么。我不怨别人,更不怨自己,我默认了命运。人啊,有时候,你就得向命运低头哦……
短信又来了:“工作是船,成绩是帆;节日如岸,家是港湾;洗去征尘,绽开笑脸。”你看看。节日如岸,对他人是幸福,对我却是“苦难”。“家是港湾”,这么多年来,四处流浪,我不知道家在何方?美国、加拿大、上海、南昌;都是,都不是。家在我的心中啊!洗去征尘,倒没有问题;绽开笑脸,却很勉强。说实话,过没有情人的情人节,我真的没法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