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树立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第四条是“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蕴含着社会的责任和对未来的希望。它表现为长者对年幼者的关怀和尊重,也表现为教师对小学生成长、进步的渴望和期待,以及真诚的帮助和严格的要求。师爱是育人的情感基础。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师爱唤起学生的尊敬、爱戴和信赖感情的时候,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会无条件地听他的话,相信他讲的道理,接受他的劝勉、批评或要求;喜爱上他的课和参与他组织的一切活动。甚至以这位教师行为举止作为自己模仿和效仿的榜样。
3.理解、探究和相互协作的工作意识。教育者缺乏理解探究和相互协作意识,是当前德育工作成效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增强理解和探究的意识,就是要克服思维上的惰性,减少盲目袭用各种固定模式的习惯倾向。在工作中要敏于体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有的校长要求教师做“有心人”,并用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教师深入思考德育过程中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目标与条件;措施与效果;学生行为与内外影响因素等等就是这个用意。有的校长在工作中率先垂范,要求自己和其他干部在决策中,对比较重要的教育措施提出“质疑”,并力求把实施过程当作检验最初设想是否正确的探究过程。有的校长则十分重视培养教师的童心、童趣,使他们善于站在儿童而不是成人的立场上体察学生。这些都是强调理解和探究德育工作的对象以及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客观规律的有效做法。可以说,这种理解探究意识是推动教师学习德育理论、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的动力,也是创造性地搞好德育工作的条件。
4.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修养,帮助他们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技能。德育工作质量的提高,需要广大干部、教师不断地用德育理论充实自己,用它来自觉地分析、指导自己的工作。此外,还应使教师掌握一些做好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例如,观察、了解、分析学生的方法;进行说服教育的方法;组织学生集体和各种活动的方法;转变差生的方法;制定德育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的方法,等等。
(三)培养与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
在集体中和通过集体进行教育是共产主义品德教育的基本原理。建立目标明确、组织团结、纪律严明、气氛和谐,蓬勃向上的学生集体,是组织实施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条件。没有良好的学生集体,各种教育的努力就会收效甚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良好的学生集体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量。在一个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集体中,每个学生不仅受到其他个别学生的影响,而且受到群体及其特性的影响。置身于其中的学生会感受到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和评价;大家都这样想、这样说和这样做的风气与惯例;以及作为集体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共同意志、观念、情感和行为方式,都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其影响,并且按照集体的要求、期望和共同经验去形成、调整、改变、约束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来适应这一集体的环境,保持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地位。例如在一个以勤学上进为主导风气的班级或学校里,一个懒散的孩子会感到与环境格格不入;在一个充满友爱互助气氛的集体中,一个任性、自私的学生会感到孤立、受谴责、没人理。因此,努力把德育目标所确定的各项要求、变成为班集体的共同意志,变成占有主导地位的风气和传统,是通过集体进行德育的重要前提。
此外,集体的组织结构、生活制度、责任机制、各个班级集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信赖、集体中的气氛等,也都影响着学生集体责任感、荣誉心、进取精神等这些积极品质的发展。很多有经验的校长,都十分重视良好班集体的培养,重视良好校风和传统的形成,重视学校集体的共同活动和交往;并把班级集体和少先队集体的建设,作为对班主任、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要求和强化德育管理的内容。
学生集体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学校集体;少先队集体或跨班和年级的各种课外活动集体;班级集体。班级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本结构和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具有最直接、最经常、最有力的组织形式。学校集体则是在班级集体之间相互联系中,在全校学生的共同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良好的学生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校长、班主任、辅导员要发挥主导作用,倾注心血,加强引导,使学校和班级建立起良好的集体,发挥这一集体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作用。
(四)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小学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德育工作计划的实施,不仅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良好的学生集体去实现,而且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来保证。常规制度就是一套有系统的行为规则,它确定着对儿童行为活动规范的方式和标准。常规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教育影响的经常性、稳定性和一贯性。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各地和广大中小学校一定要按照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常规制度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常规性的教育活动制度,例如升国旗制度,劳动制度,社会实践活动制度,传统节日或学校庆典等教育制度。这些教育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以及活动内容、程序的规范化、标准化,对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是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如《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这是我们要着重讨论的内容。
制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小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要根据国家教委已经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规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更为常规性的具体要求,固定在学校规章制度之中,认真地加以贯彻实施。努力做到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循循善诱,形成习惯。许多小学在以《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整体改革实验中体会到:既要严格训练,又要循循善诱,提高思想认识。在低年级,他们侧重抓好正面灌输,情感熏陶;中年级则通过行为辨析,提高认识;对高年级学生则开展道德行为评价的讨论来增强其分析辨别的能力等。这些经验体会是可以用作参考的。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这些规范、规则的制订和讲解上面,更重要的是贯彻在日常的行为举止方面来。
因此,需要进行大量艰苦细致和长期耐心的教育工作。实践经验表明,这一过程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使师生员王和学生家长形成统一的认识,提高各方面教育者和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努力促使各个教育途径的要求协调一致。一些小学为此特别举办了“家长咨询日”活动,建立起与家长定期联系的制度,由各班班主任向家长介绍《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并请家长参与对学生表现的评价,用以取得家长支持与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二,强化行为规范的指导和训练。如激励学生履行行为规范的愿望,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有时,还可以约请高年级学生给低年级学生示范、表演,或按《规范》的要求编练角色游戏等。同时,在具体实施中,要求一经提出,就要准确而严格地执行,不含糊,不迁就。否则,有令不行,就会使学生养成不遵守要求或降低要求的不良后果。为此,一些学校设立由师生共同组成的监督岗,逐条地进行检查,加强班级同学生个人间的总结评比,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带头作用和集体舆论的作用。
第三,要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校风、整洁清新的校容校貌,以及严格周密的管理制度和生活秩序,都会成为培养、练习、巩固与发展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课堂。
(五)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整洁、优美、富于教育性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而且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乃至个性的形成起着积极的影响。同时,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过程本身,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潜能。在实践中,很多有经验的校长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他们认为优美的环境会使儿童心情愉快,精神焕发。通过改变校容、校貌,影响师生的精神风貌;利用校园建设和管理过程,培养学生讲文明、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利用校园中花草树木、橱窗走廊的精心设计和布置,扩展教育阵地,扩充教育内容,创造教育气氛;有些后进学校,还以创设良好校园环境为突破口,全面改善学校的落后状况。
因此,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实施德育过程提供重要的条件,而且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三、德育工作的检查指导
检查指导是实施德育工作计划、推动工作顺利进展、增强工作实效的重要环节,是德育工作管理过程中的中心任务。没有认真而及时的检查和指导,也就没有具有实效的德育管理。
检查有经常性检查和定期的检查。一般采用的方式有听取汇报、组织座谈、个别了解、听课、参加班队活动或其他教育活动等。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情况,改进工作,肯定成绩,克服不足,并适时地调整原有的计划和措施,使之更加符合实际。因此,要尽可能地把检查与指导结合起来。一些学校把经常性的检查与具体的指导结合在广起,要求学校领导在检查工作的同时,具体指导帮助教师修订德育计划,分析学生的思想问题,组织班级活动等等,并在期末根据他们的进步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又例如,一些基础较好的学校,针对检查中提出的德育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干部教师在科研、教研人员指导下进行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研究,如“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研究”、“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研究”、“表扬与批评方式的研究”等等。这些做法都会强化科学育人的意识,提高德育管理工作的效能。有的校长在检查中潜心搜集教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和经验,组织干部教师开展“大家都来写德育工作中《十万个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活动,结合理论学习,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的办法。或者,结合检查,组织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调查和个案研究,以便采取措施,改进德育工作。在检查中,有的学校还根据一定的专题或主题组织班队会、思想品德课的观摩、评比和研讨。这种把检查与指导密切结合的管理活动是取得德育工作实际效果的保证。
四、德育工作的总结评价德育工作的总结评价,是德育工作管理过程的终结环节,也是德育工作管理的重要手段。
德育工作的评价总结主要涉及有三个因素,一是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要求;二是德育工作过程和相应的教育措施;三是德育工作的结果。当一项德育活动、某一阶段或一个学期的德育工作告一段落时,只有把最初的设想和要求同工作产生的实际结果加以比较才能作出判断,哪些预定的目标实现了,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哪些没有实现,或出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由此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计划确定的目标是否恰当、可行?二是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恰当?三是如果目标和要求是恰当的,那么实际结果与目标还有哪些差距?对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和总结,对于我们吸取经验和教训,深化对德育工作认识和确定下一阶段工作方向均有重要的意义。这是第一。
其次,评价总结有助于强化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促使大家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要求完成工作任务,总结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吸取不成功的教训,共同探索工作规律,增强改进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评价小学德育工作的标准或依据,因评价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学校德育工作各部门和德育工作者工作状况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要求的制订制订这类标准的主要依据有二:第一,党和政府有关的“通知”、“要求”与“规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第二,各部门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提出的一般要求。
例如,关于对行政领导德育工作的评价在国家教委《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中,就列举有德育的位置;德育工作管理体制与队伍建设;德育工作的计划与实施;各项工作渗透德育;(教书育人、管理育入、服务育人,学校、社会、家庭的配合)校容校风校纪;德育研究与改革,等等。
又如,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估就应该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参照《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确定班主任德育工作责任制;并结合学校工作计划中提出的德育工作任务和要求,确定考核评估的具体指标。它通常包括有三个方面:①班级工作的规划、设想。具体要素如:有学期教育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每周工作有要求,重点突出,安排具体;有实施“行为规范”的切实措施等。②班级管理工作。具体要素如:经常了解和分析研究学生情况,有学生情况的记录;有健全的班级组织,注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能发挥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活动质量较高;班级有制度化的经常性工作,重视常规训练;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注意做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措施有力,效果明显;经常与任课教师、家长保持联系,协调一致地做好教育工作等。
③教育效果。如:组织纪律好;学习认真;精神面貌、班级风气好;学生身体健康;环境整洁;劳动习惯好;等等。这三个方面,既包括有工作过程,也包括有工作效果,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