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书记载,在关东联军中,唯一与董卓正面交战的就是曹操和孙坚,正是这样的记载让后世认定这两个人格局高于其他诸侯。不过遗憾的是,曹操和孙坚之所以和董卓开战,却并非仅仅是因为他们二人心忧天下,而是一系列因素所导致的。
导致他们二人出战的主要因素就是奉命行事。因为曹操当时是袁绍的部下,而孙坚是袁术的部下。史书上为了美化曹操和孙坚,自然不好说曹操和孙坚是接受了袁绍、袁术的命令,才去攻打董卓,而是自己忧国忧民,主动去攻打董卓的。而且曹操和孙坚最后还跟袁绍、袁术翻脸了,因此这一层关系就更加不可以说破,而事实上是,曹操、孙坚这个时候就是听命于袁绍、袁术的。
所以历史实情就是,袁氏兄弟收到自己家族宗室被董卓屠杀的消息,立马就坐不住了,要去和董卓拼命,于是袁绍派遣曹操、鲍信,袁术调动孙坚,共同对董卓发起了进攻。
这是关东联军成立以来,首次对董卓方面发起进攻,然而这一次进攻,却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关东联军的士兵大都是新招募的士兵,和董卓的西凉兵、并州兵战斗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而且董卓早就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洛阳的所作所为会招致关东联军对他采取报复行动,所以他是有所准备的。再加上董卓纵横西北疆场几十年,而袁氏兄弟、曹操这些人,战斗经验并不丰富,因此作战不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曹操为什么愿意接受袁绍的指挥,曹操也是天下枭雄,他的五千士兵都是他自己招募的,为什么不选择独立,而是听命于袁绍。而且前文中提到,曹操一开始起兵是投靠在陈留太守张邈的麾下,怎么这个时候又听从袁绍的指挥了?
实际上,曹操这样的选择,完全是当时的时局决定的。正如前文中所说,曹操在刘辩和刘协中因为家族关系是支持刘辩的。而现在曹操所依赖的宦官势力被干掉了,他所支持的皇帝刘辩也被废了,曹操同学在中央可以说成了彻底的孤儿。史书上说曹操看到董卓倒行逆施,不愿意与董卓合作,因此逃离洛阳。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曹操也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如果跟着董卓有好处,实在是没必要跑回老家,曹操也是看到董卓这个人没有前途,怕跟着董卓以后会受牵连,所以才离开了董卓。不过按说曹操回到老家后,应该是安安分分的在家里养老,怎么又非要冒着生命危险出来造反呢?其实,曹操本来的确是想养老的,但是,有一个阴霾却一直笼罩在他的头顶,而这个阴霾就是刘协。
曹操支持的是刘辩,不是刘协。所以,如果曹操逃离雒阳之后,在老家养尊处优,万一董卓方面解决了关东联军的问题,不论是武力解决还是和平解决,那么对于他曹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以曹家和宦官们关系之密切,以刘协、董卓等人对宦官的仇恨,说不上哪天就会旧事重提,把屠刀架在曹氏宗族的脖子上。
因此,曹操起兵反抗董卓,其根本目的是反对汉献帝继续做皇帝,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曹操的父亲曹嵩才勉为其难的拿出钱财来资助曹操。就这样,曹操拿着老爹的养老钱,准备招募士兵和董卓玩命了。当然了,曹操的父亲曹嵩在中央担任了多年的重要职位,其中就包括大司农这种肥到不行的差事,所以曹家的家底是很厚的。
曹操一旦举起了讨董大旗,那他的政治立场就彻底倒向袁氏兄弟了。毕竟,造反这个事情,风险还是很高的,人多力量大,曹操也加入了关东联军。然而我们都知道,打仗就是打钱,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钱没粮是打不了仗的。
曹操起兵后也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钱不够用。虽然曹操的部队不过只有五千多人,然而这五千人每天需要的钱粮那也是数量巨大,自己老爸给的那些资助,没几天就吃完了。军队一旦没了粮食,那可是非常危险的,说不上还没去打董卓,就先哗变把曹操自己给杀了。然而,曹操绝对不可能一直依靠父亲的资助生活,曹家也不是无底洞,这么巨大的物资消耗,再有钱也扛不住。所以,曹操就投靠到了张邈的门下,因为张邈是陈留太守,掌握着整个陈留一郡的物资使用权,曹操加入张邈算是为自己的五千部队领到了一张饭票。
然而张邈的这张饭票,却是一个短期饭票,因为张邈所控制的陈留郡,地方比较小,人口也不是很多,而且当时许多关东联军的部队都需要张邈方面接济,没几天张邈也遇到经济危机了。张邈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自然就更不可能接济曹操了,于是曹操就又要重新去拜大哥,找老板。
这一次,曹操找到的投资大佬,就是袁绍。袁绍当时虽然还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地盘,但是凭借着自己家族在官场的地位,可以获得许多其他诸侯们的粮草资助。同时,他的弟弟袁术,此时已经占据了南阳郡,南阳郡当时可是号称“天下第一大郡”,人口众多,储备丰富,供给个曹操不成问题。
所以,不管是在东汉时期,还是当今社会,给你发工资的,就是你的老板。曹操的老板是袁绍,孙坚的老板是袁术,那么这两个人听从老板的指挥去打仗,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曹操、孙坚这两个人去打董卓,除了外部因素之外,其实也有内部因素。先说曹操,曹操此时寄人篱下,需要有人给他饭吃,他才能活,这样的处境让他深刻的认识到,在这样一个乱世,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底盘,不断的为自己提供补助,否则就是四处浪流,给人打工,而且说不上哪天就要完蛋。因此,曹操积极的去攻打董卓,其实也是为了能够尽快给自己抢一块地盘。
再说孙坚,孙坚积极参与对董卓的作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孙坚和董卓本来就有过节,这个前文中已经阐述了。另外一方面就是孙坚这个人确实勇猛善战,喜欢在沙场上建功立业,他曾经就说过,自己不善于治理政务,就善于行军打仗,因此孙坚参加对董卓的作战,实际上就是他提升自身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以曹操、孙坚为主将的关东联军,在与董卓第一回合的作战中失利,大败而归。在这场战斗中,曹操的失败特别惨烈,他自己也差点死于战场,幸好他的弟弟曹洪将马匹让给他,他才得以逃脱,而他所招募的几千士兵,基本上这一仗就打光了。而孙坚方面情况则相对好一点,而且孙坚这个人也是久经沙场,首次作战失败后,他的部队并没有彻底溃散,于是他立马集结并整顿部队,准备继续和董卓血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