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巫术中的重要角色――蛇
在上古宗教中,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天地之间往往需要联系的媒介,巫师在巫术活动中需要沟通神与人的工具,而蛇在许多民族的巫术中都是经常被巫师使用的工具、“助手”。这类情况出现的原因是:蛇在生活中虽常见却又显得很神秘,它无足却能疾行;行动灵活,能够盘绕;毒蛇的身体一般不大,却能制强敌于死命;它的活动能预示天气的变化,说不定还能预示人世间的其他事情;它的生命力旺盛,蜕皮后如获新生,它的生殖能力强,等等。有的蛇又可以被驯化耍弄,随着音乐摇摆如舞;蛇极耐饿,却又有极好的胃口。凡此种种,都让原始时期的人们惊诧和不解。而这些能力很适合巫术:能疾行,该去做神与人的媒介,能预示未来晴雨,该去预示更多的事情,蜕皮展示的返老还童和生殖活动中的多产本领,最好能转移到人的身上……就这样,巫术选择了蛇。
前述马家窑文化时期的人首形陶器盖上的蛇,可能就是巫术活动中的蛇。头上附蛇叫做戴蛇。
神话传说中的神人、原始宗教领袖们常常与蛇有着密切关系。还有乘龙的诸神,说明以蛇为主体虚构出来的龙因其能升腾变化,很自然地成为传说中神人们的交通工具。
《山海经》中,有很多戴蛇、珥蛇(以蛇贯耳)、践蛇的神,如:
《海内西经》:“开明西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
《海外北经》:“北方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海外西经》:“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海外东经》:“奢比之尸在其北,兽身人面犬耳,珥两青蛇。”
《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
“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大荒南经》:“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大荒西经》:“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兹。”
《大荒北经》:“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上述诸神,有的可能以原始社会的某些著名宗教领袖为原型,戴蛇、珥蛇、践蛇的做法,当来源于原始宗教中的巫术。那些上古时代的巫师有着包括弄蛇在内的许多常人所不能的本领,有的成为宗教领袖,被后人看做神。
(二)操蛇之神与司蛇之神
由原始宗教中,还产生了以手握蛇的神。中国有操蛇之神,西方有司蛇女神。这类神应当是原始社会的宗教上层人物、巫师被神化的结果。
《山海经》中的操蛇之神有:
《中山经》:“神于儿居之,其状人身而手操两蛇。”
“洞庭之山……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左右手操蛇。”
《海外东经》:“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
《大荒北经》:“又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
据《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张湛注:
“《大荒经》云:山海神皆执蛇。”操蛇之神听到愚公与智叟的一番辩论,知道愚公移山的决心不可动摇,怕他挖山不止,于是报告了上帝。这位操蛇之神确实是人间与上帝之间的媒介,所起的作用就相当于巫师的作用,可见其确为巫师或宗教上层人物被神化的形象。
考古资料中也有一些有着操蛇之神形象的遗存,年代为战国时期,即与《山海经》成书的年代大体一致。此类神的样子一般是摆出一个架势,两手各执一蛇,似在当众表演。符合巫师的形象。
古希腊宗教中也有握蛇的祭司,在诺萨斯发现的一件象牙和金质雕铸女像,双手各握一蛇,应为司蛇女神或事奉圣蛇之女祭。此物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当时希腊也流行对蛇的崇拜。这件雕铸像的姿势与中国操蛇之神相似,两手分开,微上举,两蛇如手中的道具,神态端庄,应是以宗教神职人员如女祭之类为原型的司蛇女神。
操蛇之神和司蛇女神的出现是上古时期人蛇相争与人蛇相对和谐状况的集中表现。因为人与蛇有了和谐的一面,所以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共处,甚至合作。把蛇握在手中,说明人与蛇的斗争中人是胜利者,在上述的图像和雕铸像中,人都是主体,蛇只是道具,充其量不过是助手而已。因此,操蛇之神和司蛇女神既体现了人蛇共处,也体现了人蛇相争,还体现了蛇的重要性和生命力。
另外,操蛇与司蛇也是后世各种降龙、乘龙之类神话故事的雏形。尽管在文献记载中,降龙、豢龙、驭龙等故事的出现并不比操蛇之神的记载更晚,但人与蛇的相处应当与人类的出现基本同时,降伏和控制蛇总会比人们在幻想中乘龙、降龙早,因为龙这种虚构的动物是在蛇已经成为一些人心目中的神灵之后才从蛇家族中分化出来的,尽管它是超自然的,但是它毕竟源于自然。无论操蛇也好,降龙也罢,都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阶段性成果。
史学家吴荣曾先生认为:《山海经》中的神怪中“有不少神灵珥蛇、操蛇、践蛇,蛇作为一种被克制的对象,或者是神身上的装饰物,显然处于附属地位”。而西汉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较为引人瞩目的是,战国时神灵操蛇、践蛇之类的形象已趋于消失,而蛇身人首式的神灵则日益重要,这标志着蛇在神话迷信中地位出现了极大的转变。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和刘氏政权有关。从刘邦斩蛇的神话中看到天帝之子可以化作白蛇,似乎在丰沛一带有崇蛇之俗。从今鲁西到豫东一带,本是上古时期太昊氏的活动地区,而太昊氏是崇拜龙或蛇的民族,人首龙身或人首蛇身神话也多盛行于这一范围之内。”
关于太昊氏的龙蛇崇拜,我们留待后边讨论。吴先生提出的战国至汉代蛇在神话迷信中的地位的大转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个大转变应该是蛇在神话迷信中的地位的第二个大转变。在原始社会时期,蛇由一般动物到被尊崇,后来取得了在神话迷信中的地位。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图腾崇拜只剩残余,而巫术中的蛇继续发挥着作用,蛇的地位下降,虽有灵气、神气,但失去了昔日的大部分灵光。这是第一次大转变。西汉时期,由于最高统治者出生于崇蛇传统根深蒂固的地区,所以发生了第二次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