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一笑,十年少”,风趣幽默是我们生活大餐中不可或缺的一剂调味品,它能舒缓我们紧绷的神经,放松我们烦躁的心情,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彩多姿。
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学会幽默,学会大度,否则生活就成了一个“大一点的牢狱”。在现实中,空间与时间制约着快乐的发生,幽默则可以通过自身的特殊作用将现实中偶然的“快乐”变成必然,因此幽默便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调味剂。而我们要讨论的则是这份调味剂的质量和我们用它来调剂生活大餐时的用量。
生活是一份大餐,而这份大餐是否美味就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在这道菜中对幽默这种调味剂的把握了。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愿幽默陪伴我们每一个人,一路走好!
随机应变巧幽默
幽默不是深思熟虑的产物,而是随机应变,自然而成的结晶。幽默往往与快捷、奇巧相连。
开往日内瓦的列车上,列车员正在检票。一位先生手忙脚乱地寻找自己的车票,他翻遍所有的口袋,终于找到了。他自言自语地说:“感谢上帝,总算找到了。”
“找不到也不要紧!”旁边一位绅士说,“我到日内瓦去过二十次都没买车票。”
他的话正好被一旁的列车员听到,于是列车到日内瓦车站后,这位绅士被带到了拘留所,受到严厉的审问。
“您说过,您曾二十次无票乘车来到日内瓦。”
“是的,我说过!”
“您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
“我不这么认为。”
“那么,无票乘车怎么解释?”
“很简单,我是开着汽车来的。”
这位先生真是有“把稻草说成金条”的本事。无可非议,他以前做过无票乘车者,但能巧妙地运用幽默为自己开脱,列车员能拿他怎么办?这就是幽默的力量。
事事都求“自然成文”为好,幽默也是如此。有准备的幽默当然能应付一些场合,但难免有人工斧凿之嫌;临场发挥的幽默才是最精粹、最具有生命力的,也是最难把握的至高境界。
俄国学者罗蒙诺索夫生活简朴,不大讲究穿着。有一次,有位衣冠楚楚但又不学无术的德国人,看到他膝盖部位有一个破洞,便指着那里挖苦他说:“在这个破洞里,我看到了您的聪明才智。”罗蒙诺索夫毫不客气地回敬:“先生,从这里我却看到了另一个人的愚蠢。”
德国人借衣服破洞,小题大作、贬损别人,反映了他的无耻和恶劣的品质。罗蒙诺索夫抓住这点,机敏地选择了与聪明相对的词语“愚蠢”,准确地回敬了对方,使其自食恶果。
周恩来总理也是一个智慧的幽默大师,他的幽默绝无哗众取宠、故弄玄虚之嫌,无论是情感的流露,还是自信的表述,无不是随机应变,嫁接自然,使人在轻松自然中领悟其中的真谛。
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八十岁的庆祝会上,周恩来就巧妙抓住西方女士喜欢别人说她们年龄小的特点,并与中国特有的计量单位“公斤、公里”都比国际通用的“斤、里”数值小一半的情况联系起来。他笑着建议大家为斯特朗女士四十“公岁”举杯庆贺。满座来宾听到他这幽默的话语,皆捧腹大笑,斯特朗更是笑出了眼泪。
从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随机应变的幽默也要借助其他一些事物。罗蒙诺索夫借助的是膝盖部位衣服的一个破洞,周恩来借助的是中国特有的“公斤、公里”的“公”字。下面这个例子中幽默的制造者则是借助了自己的职业。
英国作家狄更斯爱钓鱼。有一次,他正在一条河里钓鱼。
一个陌生人走到他跟前问:“先生,您在钓鱼?”
“是啊,”狄更斯毫不迟疑地回答,“今天钓了半天了,也没一条鱼上钩;可是在昨天,也是在这个地方,我却钓到了15条鱼!”
“是吗?”陌生人问,“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这条河的管理人员,这段河面上是严禁钓鱼的!”说着,那陌生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发票簿,要记下眼前这个垂钓者的名字并罚款。
见此情景,狄更斯连忙反问:“那么,你知道我是谁吗?”
当陌生人惊讶之际,狄更斯直言不讳地说:“我是作家狄更斯。你不能罚我的款,因为虚构故事是我的职业。”
狄更斯在这里用变而又变的幽默手法,表现出了非凡的灵敏和机智。
幽默是一种生活艺术,是一种气质,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幽默从机智出发,赋予机智以新的动力,同时也对幽默自身的意念、态度和手法产生影响。当机智在幽默中以其理性姿态出现时,则构成了机智性幽默这一新生物。
偷换概念制造幽默
“偷换概念”之所以能造成幽默效果,是因为幽默的思维主要不是实用型的、理智型的,而是情感型的。因此,对于一般性思维来说是破坏性的东西,对于幽默来说则可能是建设性的。请看下面这样一段一个家教老师和一个孩子的对话:
老师:“今天我们来温习昨天教的减法。比如说,如果你哥哥有五个苹果,你从他那儿拿走三个,结果怎样?”
孩子:“结果嘛,结果他肯定会揍我一顿。”
从数学科学的角度来看,孩子的这种回答是十分愚蠢的,因为老师问的“结果怎样”很明显是“苹果还剩下多少”的意思,属于数量关系的范畴,可是孩子却把它转移到未经哥哥允许拿走了他的苹果的生活逻辑关系上去。不过,恰恰是因为偷换了概念才使这段对话产生了一种幽默的效果。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小强:“你说踢足球和打冰球比较,哪个门好守?”
旺才:“要我说哪个门也没有对方的门好守。”
常理上来说,小强问的“哪个门好守”应该是指在足球和冰球的比赛中,对守门员来说本方的球门哪个更容易守,而旺才的回答一下子转移到比赛中本方球门和对方球门的比较上去了。又如:
“先生,打扰您一下,请问怎样走才能去医院?”
“这很容易,只要你闭上眼睛,横穿马路,8分钟以后,你准会到的。”
概念被偷换了以后道理上讲得通,显然这种“通”不是“常理”上的通,而是另一种角度上的通,但正是这种新角度的观察,显示了说话者的机智和幽默。
通常情况下,概念被偷换得越是离谱,所引起的预期的失落、意外的震惊就越强,概念之间的差距掩盖得越是隐秘,发现越是自然,可接受的程度也就越高。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当你在与人分享笑的欢乐,尤其是在取笑自己的失误和弱点时,你同时也向人们证明,不必为生活琐事上的不如意而烦恼。幽默能够帮助你和周围的人们卸下心头的负担,好好地享受生活。因为,幽默能帮助你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女喜剧演员卡洛·柏妮有一次坐在餐厅里用午餐。这时,一位刁钻古怪的老妇人走向她的餐桌,当着许多人的面用手摸卡洛的脸庞。她的手指滑过卡洛的五官,然后带着歉意说:“对不起,我摸不出有多好。”
“省下你的祝福吧!”卡洛说,“我看起来也没有多好看。”
老妇人又仔细看看卡洛的五官,说:“不错,是没有多好看。”
这时卡洛笑起来,说:“又摸又看的,新的也变旧了。”
在场的人不由得全笑了。
卡洛不愧是喜剧演员,她的神色自若是来自心理上的平衡。
如果我们想在社会生活中给人好印象,就应该像卡洛那样,把自己活泼的生命带进这场合中去。一个面带怒容、缺乏幽默或是神情忧郁的人,是不会比一个面露微笑、看起来健康快乐的人更受人欢迎的。
一个初学乍练的理发师,在顾客的脑袋上划破了好几个口子。每出现一个流血的口子,他就撕一块棉花一捂。
后来,顾客疼痛难忍,便大声嚷道:“行啦!我的半个脑袋让你种上了棉花,剩下的地方让我种点亚麻吧!”
如果你面对着来者蓄意挑衅的举动,则应该运用幽默予以回击。我们提倡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尊重,无疑是正确的,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攀上道德修养的理想层次的。
善于运用敌意幽默
敌意幽默是一种通过表面上表达敌意或者不满,而达到实际上表达赞美、认同的一种幽默手法。这种幽默因其表达的问题和表达的方式的敏感性而不易运用,而且如果对方不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人,那么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还有可能引起误会,造成不愉快。
事实上有关幽默力量本身的许多矛盾之处,都显示我们只有对所爱、所关心的人运用时,才能使敌意的幽默得到有效运用,并产生好的结果。这种敌意的幽默常常以女性为对象。例如:
公司里的职员有时开玩笑说到太太们的奢侈。一个说:“就算皮包里层是捕蝇纸做的,我太太的钱也不可能留在皮包里。”一个说:“据我太太告诉我,她承认她喜欢花钱,但是不要用‘奢侈’这个字眼来说她,另找个新字好了。”
这类幽默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很损人。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职员其实都很爱自己的太太,并且以她们为荣,他们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是自己的太太比别的妇女穿着更好,更具魅力。他们以太太的奢侈为幽默的素材来表示对太太的爱和以她为荣,并且以此代替直白的夸耀。或者你也可以这样说:
“我们的孩子也应该和我们从前一样去学习性知识——从厕所墙壁上。”这句带有讽刺意味的妙语,能帮助他人了解并接受你话中的含意:“有性教育总比错误的性知识来得好。”
敌意幽默的效果在于使他人能集中注意力听你说话,记住你所说的,并且也能使谈话活泼进行,便于意见的表达。
不过,运用敌意幽默一定要谨慎。有时候,我们需要用到一些理智的思考,但还是很容易流于残忍和刻薄。而且更有甚者,敌意幽默表面所带有的轻微的侮辱也极易刺伤他人的心,使人陷入焦虑之中。
也有人善于恰当把握敌意幽默并有效运用它。例如格鲁丘马克思称得州人为“他妈的北佬”,使得州人听了哈哈大笑,因为他深谙敌意幽默之道。但是即使是此中老手,偶尔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并因此造成听者极不愉快。所以,敌意幽默要尽量少用,初学幽默者更要慎用。
自相矛盾,彰显智慧
“矛盾”这个词本源于《韩非子》中那位卖矛和盾的生意人,表示事物之间的强烈冲突,有很强的喜剧色彩。现代生活中,我们常说的自相矛盾是指人物言行不一,言语前后冲突,行为相互抵触。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十分常见。这样的自我矛盾已经令人好笑了,但还缺少一种强烈的对比性。为了使戏剧性更强,取得更好的幽默效果,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就是在矛盾对转以前把即将转化的矛盾加以强调,以耸动别人视听。
有一小孩饿得直哭。父亲安慰他说:“你要吃什么?尽管告诉我,哪怕是龙肝凤胆也好,我都拿来给你吃。”孩子说:“那些我都不要,我只要饭吃。”父亲骂道:“不懂事的家伙,只拣家里没有的要。”
这位父亲真是好笑,穷得连饭都吃不上,还要振振有词地说给孩子吃龙肝凤胆,真是矛盾得可以。
生活中,有些人别出心裁,利用矛盾技法造句,为人们喜闻乐见。如:
“缺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缺钱。”
“什么都应有,就是不能有病。”
体现幽默艺术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都洋溢着幽默的气息。
一个嗜赌如命的赌徒,他为了从赌场上赢回输掉的钱财,熬更守夜,孤注一掷,最后连裤子也输掉了。这时候他醒悟过来了,发誓戒赌。
他用笔写上“坚决戒赌”四个字贴在床头。一天,一位好朋友看到了床头这条诫示后,嘲讽地问:“你真的戒赌了?”
“真的!”
“我不信。”
“不信?”赌徒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睛,大声说,“咱们赌三瓶二锅头!”
这里,用自相矛盾的方式展示了幽默的艺术,取得了鲜明、强烈的效果,让矛盾活了起来。矛盾若在不经意中产生,更为可笑和逗人。在运用自相矛盾的幽默技巧时,一定要沉住气,平稳自然,幽默效果更佳。
夜大正在上课,突然停电了。
黑暗中,老师对同学说:“停电了,我们无法继续上课,请同学们稍候,电铃一响就放学。”
明明停电了,可还要等电铃响,艺术的效果油然而生。
由于自相矛盾的幽默有很强的表演性,所以利用此法幽默的最佳方式是实况展示。因此,喜剧作家往往根据生活素材,创造矛盾人物。自相矛盾会使喜剧角色为掩饰自己千疮百孔的纰漏而疲于奔命,又顾此失彼,笑料迭出。也难怪类似“矛盾”、“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故事经常被搬上舞台,且经久不衰。
处世的幽默技巧:做生活中的主角
人生在世间,难免要为这样或那样的琐事而烦恼,会有种种关系要顾虑。在荣誉、地位、金钱面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在这种时候,把人看得友善一些,总想到他人好的一面,那么即使过去是仇敌也是可以原谅的。
成功处世需要良好的应变能力。有关心理测验证实,缺乏幽默感的人其应变能力的测验成绩往往很一般,有的甚至明显缺乏应变能力;而幽默感测试成绩较高的人,其应变能力的测验成绩则较高。
缺乏幽默感的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往,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会使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而具有幽默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人缘都比较好,他们能在短时间内缩短人际交往的距离,在第一时间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能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赖。
幽默处世,你就能在纷杂的世事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