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指西南维为立秋,
阴意出地始杀万物,
按秋训示,
谷熟也。
立秋暑未消,养收要记牢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至9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度。
过了立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历书日:“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根据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各地进入秋季的时间根本不可能相同。除常年皆冬区和无夏区之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首都北京的人们一般在9月初才能感觉到凉爽的秋风;秦淮一带的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才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带;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能到达雷州半岛;当秋的脚步到达海南的“天涯海角”时已经快到元旦了。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很多地区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天气,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但立秋后,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日夜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
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和“咬春”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日咬秋,可免腹泻。”
四川东、西部有喝“立秋水”的习俗,即在立秋之时,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水,据说可消除积暑,秋天不闹肚子。山东有些地方则流行立秋吃“渣”(用豆沫和青菜做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民对秋季防病保健的重视。
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立秋时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此时万物成熟收获,人体阴阳代谢也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收。”因此秋季养生,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
秋内应于肺。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更易滋生悲忧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一定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
立秋之后,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立秋乃初秋,暑热未尽,虽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出:“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立秋之后,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以求从根本上增强体质,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小贴士
立秋虽有“贴秋膘”的习俗,但如果刚立秋就忙着进补,非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生出诸多弊端。
经历了酷暑难耐的夏季,由于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机体无病三分虚,此时如果大量进补滋腻的养阴之品,往往会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从而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为更好地接受秋冬进补做好准备。
调理脾胃要因人而异,但一般情况下须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不妨多吃一点绿豆、扁豆、薏米等,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随小便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立秋日渐凉,防病保安康
立秋后,日渐变凉的气候,反差大的气温,使抵抗力相对较差的老年人、婴幼儿及久病体弱的人常发生各种疾病。对于立秋时节的多发疾病,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宜防热伤风
刚到立秋,有不少人唯恐天气凉了,会伤风感冒,早早就添加衣服,这很容易患热伤风。
常言道“春捂秋冻”、“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这是因为,人体体温调节是靠皮下毛细管的收缩与扩张来实现的,不急于多加衣服,让机体逐渐适应环境,往往能减少伤风感冒的发生。
宜防胃病
立秋时节,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的适应性下降。加之天气转凉,人的食欲随之旺盛,食量增加,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导致胃病复发,重症还会引起胃出血、胃溃疡等并发症。
胃病患者一方面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另一方面应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戒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宜防湿气
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湿邪过盛,很容易伤人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热蒸水湿上腾,不断地侵袭身体,而导致生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化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
因此,在夏秋之交,应特别注意不要在树下、河边及其他阴暗潮湿的地方长时间坐卧休息和露宿。居室和工作场所应注意通风,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衣。在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之品;忌暴食。此外,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
立秋开始冷水浴,持之以恒身体棒
所谓冷水浴,就是用温度在5℃~20℃之间的冷水洗澡。冷水浴是一种特殊的健身运动方法。
洗冷水浴对人体的益处很多,下面简单加以介绍。
首先,冷水浴可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当肌肤遇到冷水时,寒冷的刺激使大脑立刻调动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加强活动,以对抗寒冷的侵袭,全身的组织和系统也会因此得到锻炼。所以,冷水浴后人一般会感觉精神焕发,头脑特别清醒。
其次,冷水浴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受到冷水刺激后,皮肤血管很快收缩,将大量血液驱入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内脏血管也随之扩张。稍停一会儿,再用冷水刺激,使皮肤血管再度扩张,大量血液又从内脏血管流向体表。这样一张一缩,反复循环,能提高血管的承受能力,使血管弹性增强,有助于预防血管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有人把冷水浴称为“血管体操”。
最后,冷水欲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使人食欲旺盛,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初练冷水浴的开始时间以秋季为最好,这不仅因为秋高气爽,自然水质清纯,更因为冷水浴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可逐渐适应,这样到了数九寒天,冷水浴时就不会感觉太冷。
冷水浴的循序渐进还应包括洗浴部位的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渐低,以及洗浴时间的由短渐长。进行冷水浴运动可按以下步骤分阶段进行。
第一步:洗浴
洗浴是冷水锻炼的初期阶段。与水接触的体位由敏感度较高的脸部和脚部开始。水温则由微温逐渐降低,由25℃~35℃降至15℃~25℃,再降至自来水水温。
冷水洗浴前,先揉搓脸、耳、颈及脚部,再用冷水洗脸并摩擦至面部发红,然后抹去水分。
冷水洗脚宜将脚浸泡于冷水1-2分钟,同时用两手或双脚互相搓擦,再用毛巾擦至发红。脚部冷浴后可再用热水泡脚,至脚发红、发热,此时上床不怕冷被窝(不用电热毯),这种冷热交替的足浴方式,利于防治脚病。脚部有全身代表性穴位,故又可健身强体。
第二步:擦浴
冷水洗浴后,多次用湿毛巾从上肢开始,轻轻顺沿肩、背、胸、腹和腿部擦洗。为保持冷度,毛巾要不断地在冷水中浸泡。擦洗肢体要顺着向心方向操作,这样有助于静脉血回流于心脏。擦时宜循序渐进,湿擦时间不超过27分钟。随后用柔软毛巾用力擦至皮肤发红,这样可以促进体温恢复,也能起到“血管操”的作用。
第三步:淋浴
习惯冷水擦浴后,可开始冷水淋浴。浴前需做暖身活动,不要带着寒意接受冷水淋浴。刚开始淋浴,可用喷水器给全身喷少量水,先四肢,再躯干,水温可自调,以可容忍的冷度为宜,然后再逐渐降低至自来水温。喷水量也宜逐渐增多。
冲洗的同时,用毛巾强力擦身,以促进皮下血管迅速扩张而生热,起到“血管操”的作用。擦时动作要敏捷,同样要用干毛巾把皮肤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