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自春秋时代起,经以后历代不断改进与完善,于秦汉时期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其在天文学上的地位。
二十四节气把太阳沿黄经(自零度起)每运行15度,所用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太阳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两个。
这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传统含义和顺序是:立春:春季开始;雨水:降雨开始;惊蛰:开始响雷,冬眠动物复苏;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立夏:夏季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芒种:需种麦类等有芒作物;夏至:夏天到,此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小暑:正当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立秋:秋季开始,气温逐渐下降;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白露:因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气往往凝成露水;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很凉;霜降:开始降霜;立冬:冬季开始;小雪:开始降雪,大雪:降雪较大;冬至:进入“数九”寒天,白天短,夜晚长;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反映着物候特征,说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与节气变化密切相关。人也不能脱离天地气息而存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的机能活动无不受二十四节气变化的影响。所以,养生学家认为,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圣经”,而且是指导人们养生、保健的秘宝。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时无刻不在受春湿、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古典医学名着《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养生观。这种观点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时也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生理活动受自然的影响而不断地调整和适应。大自然阴阳消长的变化,引起了四时寒暑冷凉的变化,并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规律。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指出:“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只有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反之,养生保健若不能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人体生理节律就会受到干扰,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就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会因感外邪而致病,也会因内脏功能的失调而发生病变。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明确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清楚地说明了人在养生中要顺应四时阴阳这个根本。《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里还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也就是说,一旦破坏了五脏适应四时阴阳变化的正常规律,人体难免会因内外环境的平衡失调而发生病变,甚至发生意外。
可见,节气的变化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体,使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不断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因此,进行养生与保健,万万不可忽略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只有顺应时节,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境界。否则,事倍功半不说,还会损害健康。
节气交换之际,气温变化大,是人体致病的主要因素。如果能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各自气候特点,采取有效的养生方案,有重点地进行身体保养和锻炼,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节气与养生》一书,根据二十四节气共分二十四个部分,针对每个节气的时令特点,深入分析了每个节气与养生的关系,分别从饮食,运动、精神、防病保健等方面具体阐述了顺应四季二十四个节气的养生方案。本书贴近生活,实用性强,无论你是谁,都能从中受益。
人的一生中什么最重要?健康。打开本书,让健康伴随你每一年的每一个季节的每一个节气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