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在位的时候,匈奴大举入侵上郡(今陕西省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于是,皇帝便派了一个宦官随“飞将军”李广训练军队。有一天,这个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奔向前方,遇到三个匈奴人,就和他们打了起来。这三个人转身射箭,把宦官射伤了,并且把他带去的骑兵也都全部射死了。那宦官急忙逃回李广那里。
李广说:“这三人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然后就带领了100多名骑兵,飞速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走了几十里,终于追上了那三个徒步而行的匈奴人。
李广命令部下左右散开,从两边包抄过去。李广拉开弓,只两箭就射死了二人,剩下的一个被活捉了。经审问得知,他们果然是匈奴的射雕人。李广喝令把俘虏绑在马上。正准备回营,远远望见几千个匈奴骑兵飞奔过来,那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但是,那匈奴将领见了李广他们百来人,以为是汉人的诱敌疑兵,恐怕中了埋伏,立刻上山列下了阵势。
再说李广的骑兵见了对方,也是大吃一惊,急忙想要掉转马头往回撤退。但是,李广却阻止道:“匈奴人不敢攻击,反而防御,这说明他们不知我们的虚实。现在我们离开大军有好几十里路,如果慌张逃跑,他们追上来一顿乱箭,我们马上就会被杀光。如果我们留下来不走,敌人一定会认为我们在施诱敌之计,那就绝对不敢来攻击我们。”李广命令部下继续向前进发,直到离匈奴阵地约二里远的地方才停了下来。
李广又命令说:“大家都下马,把马鞍也卸下来!”
有个骑兵问:“敌人是我们的数十倍,又离我们这么近,一个冲锋便到我们眼前,这太危险了。”
李广说:“敌人以为我们会退走,谁想我们偏偏都卸下马鞍,他们就更相信我们确是诱敌的骑兵了。”
在提心吊胆的情况下,部下们都卸下了马鞍,躺在地上休息。果然,匈奴兵没有敢攻击他们。这个时候,有一个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检查他的部下。李广飞身上马,率领十几个骑兵,向那个匈奴将领冲去。李广一箭射死了他,又重回队伍,卸下马鞍休息。
过了一会儿,天色渐渐暗了下去。虽然匈奴人在心里对这种情况十分疑惑,但是始终不敢发起攻击。到了半夜,匈奴人生怕汉军会发动偷袭,就悄悄撤走了。
第二天天刚亮,李广见敌军已不见踪影,才率队返回军营。
下面这个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故事或许大家更熟悉。
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马谡,失去街亭后,只剩2500名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忽然,哨兵飞马来报:“司马懿引大军15万,往西城蜂拥而来!”
这个时候,诸葛亮的身边只有一班文官,没有一员大将,听到这个消息众位官员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军分路向西城县杀来。诸葛亮立即传令道:“将旌旗全部隐藏起来,军士们各守卫在城上巡哨的岗棚,如有随便出入城门及高声讲话的,杀!大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用20个军士,均扮为百姓,打扫街道。如果魏军到时,不可乱动,我自有计谋对付。”
传令下去之后,诸葛亮披鹤氅,戴纶巾,引两个少年携带一张琴,来到城头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演奏。
魏军的前哨把这个情况急忙向司马懿作了报告。听了消息之后,司马懿立刻命令军队停止前进,自己飞马向前了望。果然见诸葛亮在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弹琴。左面一个少年,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少年,手执麈尾。城门内外,仅有20余名百姓,低头打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怀疑城中有重兵,连忙指挥部队撤退。
他的儿子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没有多少兵力,故意这样的?父亲为什么要退兵呢?”
司马懿板着脸说:“诸葛亮平时一向十分谨慎,从不冒险。今天大开城门,必定有重兵埋伏。我们若然冲进去,必定中计。你们懂得什么呢?还不快退!”
见魏军远去,诸葛亮哈哈大笑起来。众官员问他说:“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今统率15万精兵来到这里,见了丞相,慌忙撤退,这是什么原因呢?”
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从不冒险,见我们这样镇定,怀疑有重兵埋伏,所以退去。我并非在冒险,只因为不得不这样啊!”
大家敬佩地说:“丞相的计谋,鬼神也不能预料啊。如果我们来指挥,必定会弃城而走了。”
诸葛亮说:“我们只有2500人,如果弃城而走,必定走不远,不是很快就会被敌人追上吗?”
众人点头称是。
生存之道
在敌强我弱,敌我力量悬殊甚大,却又实在无路可退的情形之下,不妨壮起胆子,以静制动,摆出大架势,糊弄对方一把。对手不知虚实,往往也不敢轻举妄动,说不定会害怕其中有诈而退却。
生存之道44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天理昭昭,循环相报”是中国古人的信条,善恶相报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华民族长生不灭的信条根基。
提起岳飞,无人不晓。他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他曾为保卫南宋的国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女真人南侵,占领北方大片土地,建立了金朝,随后继续南下。为了“精忠报国”,年轻的岳飞应募从军,参加抗金斗争。很快他就成了一名骁勇善战的将领,并组建了“岳家军”。就在岳飞率领军队大败金兵,并准备把金兵赶回其老巢时,皇帝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召他班师回朝。他和将士们收复国土的宏图大志,也不得不半途搁置。却不想这一去不回,被奸臣秦桧在风波亭所害。
秦桧为了掩人耳目,为处死岳飞等人找借口,谎称岳飞、岳云和张宪共同策划谋反。抗金名将韩世忠对此愤愤不平,他质问秦桧:“岳飞抗金,何罪之有?岳飞谋反,证据何在?”秦桧支支吾吾,做出了一个臭名昭着的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的意思,就是“大概有”。欲害良臣,竟然找出如此荒诞的理由。
因为秦桧害死了一代忠臣名将,后世人们把秦桧的墓地称为“秽冢”。据说秦桧刚死没多久,将军孟珙率队过境时故意在其墓地驻营,让广大青年士兵浩浩荡荡地扬起屁股在坟头上拉屎拉尿,场景蔚为壮观,空前绝后于古今中外战史。
岳飞死后二十年,冤案得以平反,老百姓把秦桧等人的跪像一边咒骂、一边抽打、一边唾弃地运到西子湖畔岳飞墓前,意在让其在忠臣面前长跪不起。真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间没到。时间一到,报应就到。一世害人,遭后人唾骂,遗臭万年。
害人之心绝不可有,害人也会害己。祸起必有端,修身自省、助人为乐才是人间正道。
与“害人之心绝不可有”相对应的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说,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信任,信任人是没有错的,但不防人往往却是个致命的错误。在与人交往时,该信任的人要信任,但也要做好防范准备,暗地里要留一手,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什么都晚了。
有人因为太信任别人,并疏于防范,最后招致了杀身之祸。殷通之死就是前车之鉴。
项羽从小失去父母、由叔父项梁抚养,但项羽不读书,也不习武,这使项梁很恼火:“小子,一事无成,你到底有何用?”
项羽不以为然地答道:“学书有什么大用?不过记自己的名字。学剑虽可护身,但仅能敌一人,我要学的是抵挡万人之术。”
于是项梁教他许多用兵的谋略和方法。
到了秦始皇驾崩之时,项羽年逾弱冠,风华正茂,正是干大事业的好时候,于是他在叔父项梁的谋划下干了一件大事:当时会稽太守殷通,为一方豪杰。秦始皇一死,便认定男子汉建功立业的时机已到,故差人召来好友项梁共商大计。殷通找项梁来共商大计,足以证明他对项梁的信任度。
殷通对项梁说:“秦始皇死了,群雄并起,天意要灭秦。我有意趁机起义,你看怎么样?”
这话正中项梁下怀,于是表示愿助殷通一臂之力,并商量再把当时一个很着名的英雄桓楚找来一起干。
项梁说:“可惜我不知道桓楚的下落。因为他犯了罪,已逃往他乡。不过,我的侄儿项羽也许知道,我明天把他带来,您亲自问他好了。”
第二天,项梁嘱项羽带剑相随,前往殷通的屋前,项梁向项羽交代几句,项羽唯命是听。项梁见了殷通,声称侄儿已经带到,听候太守召见。
殷通便要左右带项羽进来。只见那项羽昂首阔步,进入衙内,气宇轩昂,殷通好不欢喜,对项梁说:“果然是一位壮士,真不愧是项君令侄。”便同项羽讲起找桓楚的事。
项梁趁着殷通说话时,低声对项羽说:“可以行动了。”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项羽抽出佩剑,一个箭步上前,“嗖”的一声,那殷通的头颅便铿然落地。
项梁就这样取而代之,当上了会稽太守。侄儿项羽统率八千精兵,举旗起义。以后队伍不断扩大,终于形成了可与当时另一支最大的起义队伍刘邦争霸天下的势力。
殷通太信任项梁了,对于项羽也就疏于防范(也许正是项羽明佩而非暗藏凶器,欺骗了殷通,所以成功了),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生存之道
人活一世心要正,害人之心不可有。如果一个人整天都想着怎样去害别人,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已经慢慢地踏上了不归之路。一个人害人的事做得多了,迟早会将自己葬送掉的,还会留下千古骂名。同时,防人之心不可无,不防人容易导致上当受骗,甚至会导致大祸临头。不害人但要防人,是为人处世必须应遵守的一条准则。
生存之道45
巧妙应对陷害之言,避免受到伤害
有的人喜欢造谣生事,他们的造谣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是以造谣生事为乐。这些人喜欢挑拨离间,是为了某种目的——他们可以用离间法挑拨别人间的感情,制造别人之间的不合,好从中取利。这种人大都很受上司宠爱,所以敢在上司面前说别人的坏话。
战国时候,张仪和陈轸都投靠至秦惠王门下,受到重用。不久张仪便产生了嫉妒心,因为他发现陈轸很有才干,比自己强得多,担心日子一长,秦王会冷落自己,喜欢陈轸。于是他便找机会在秦王面前说陈轸的坏话,进谗言。
一天,张仪对秦惠王说:“大王经常让陈轸往来于秦国和楚国之间,可现在楚国对秦国并不比以前友好,但对陈轸却特别好。可见,陈轸的所作所为全是为了他自己,并不是诚心诚意为我们秦国办事,听说陈轸还常常把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国。作为大王您的臣子,怎么能这样做呢?我不愿再同这样的人在一起做事。最近我又听说他打算离开秦国到楚国去。要是这样,大王还不如杀掉他。”
听了张仪的这番话,秦王自然很生气,马上传令召见陈轸。一见面,秦王就对陈轸说:“听说你想离开我这儿,准备上哪儿去呢?告诉我吧,我好为你准备车马呀!”
陈轸一听,莫名其妙,两眼直盯着秦王。但他很快明白了,这里面话中有话,于是镇定地回答:“我准备到楚国去。”
果然如此,秦王对张仪的话更加相信了,于是慢条斯理地说:“那张仪的话是真的。”
“原来是张仪在捣鬼!”陈轸心里完全清楚了。他没有马上回答秦王的话,而是定了定神,然后不慌不忙地解释说:“这事不单是张仪知道,连过路的人都知道。从前,殷高宗的儿子孝己非常孝敬自己的后母,因而天下人都希望孝己做自己的儿子;吴国的大夫伍子胥对吴王忠心耿耿,以至天下的君王都希望伍子胥做自己的臣子。所以,俗话说,出卖奴仆和小妾,如果左右邻居争着要,这就说明她是个好仆好妾,因为邻里人了解他们才买;一个女子出嫁,如果同乡的小伙子争着要娶她,这就说明她是个好女子,因为同乡的人了解她。我如果不忠于大王您,楚王又怎么会要我做他的臣子呢?我一片忠心,却被怀疑,我不去楚国又到哪里去呢?”
秦王听了,觉得有理,点头称是,但又想起张仪讲的泄密的事,便又问:“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将我秦国的机密泄漏给楚国呢?”
陈轸坦然一笑,对秦王说:“大王,我这样做,正是为了顺从张仪的计谋,用来证明我是不是楚国的同党呀!”
秦王一听,却糊涂了,望着陈轸发愣。
陈轸不紧不慢地说:“据说楚国有个人有两个妾。有人勾引那个年纪大一些的妾,却被那个妾大骂一顿。他又去勾引那个年轻一点的妾,年轻的妾对他很友好。后来,楚国人死了。有人就问那个勾引他的妾的人:‘如果你要娶她们做妻子的话,是娶那个年纪大的呢,还是娶那个年纪轻的呢?’他回答说:‘娶那个年纪大些的。’这个人又问他:‘年纪大的骂你,年纪轻的喜欢你,你为什么要娶那个年纪大的呢?’他说:‘处在她那时地位,我当然希望她答应我。她骂我,说明她对丈夫很忠诚,现在要做我的妻子了,我当然也希望她对我忠贞不二,而对那些勾引他的人破口大骂。’大王您想想看,我身为楚国的臣子,如果我常把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国,楚国会信任我、重用我吗?楚国会收留我吗?我是不是楚国的同党,大王您该明白了吧!”
秦惠王听陈轸这么一说,不仅消除了疑虑,而且更加信任陈轸,给了他更优厚的待遇。
陈轸遭遇张仪这样的小人时,并不与张仪发生正面冲突,而是用巧妙的一席话,既击破了谗言,又保全了自己,而且还没有加深张仪对自己的进一步嫉恨,可谓收到了“一箭双雕”的神奇功效。试想,如果陈轸公然与张仪撕破脸皮,进而对簿公堂,只会中了张仪的奸计。因为在本已心存怀疑的秦王面前,强辩只会越描越黑。因此,对待谗言,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迎头去“硬碰”,而是用巧言妙语法击破它。
生存之道
遭遇卑鄙之人的陷害时该怎么办?多数人肯定会与卑鄙之人对着干。其实,这不是个好方法,因为这很容易导致矛盾恶化,甚至引来更大的祸害。凡是陷害之言都是有漏洞的,只要找出漏洞所在,再加以巧妙的言辞委婉地表明自己,陷害之言就会不攻而破。这才是保身的上上之策。
生存之道46
小人以谤人为能,以防人谤言为要
奸诈小人时刻不忘“保身”二字,他们从来不进诤言,更不为别人荐言。因为他们觉得,直接规劝别人难免招人不喜。而举荐别人,不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好处,若是因此让别人高过自己,显出自己的平庸,就更得不偿失了。小人正是在这一心理基础上行事的。小人以谤人为能,却以防人谤言为要,这正是小人的奸猾之处,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元世祖忽必烈对奸臣阿合马的重用,令朝廷中的忠勇之士日夜担忧。国子祭酒许衡曾经当面对忽必烈说:“阿合马实属奸佞,陛下何以宠信他呢?所谓‘大奸若忠’,陛下万不可被他的谄媚之言欺骗了。”
听了此话,忽必烈脸上顿时不悦,说道:“朕一生英明,何人能骗得了朕?阿合马虽有小过,却有大功,你言过于偏激,莫非你与他有仇不成?”
许衡连连叩首道:“陛下当知,国家事权,兵权民权财权三者而已。阿合马管民与财,其子领兵权,他们父子三者皆据,陛下就不以为忧吗?”
忽必烈问他说:“你是担心他们会造反?”
许衡直言说:“他们即使不造反,也已违反正道了,陛下不该坐视不理。”
忽必烈对阿合马的信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又自觉离不开这位巧言善辩的理财能手,所以,他虽然觉得许衡言之无误,却依然对阿合马施以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