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长沙市开福区的小李子在一家医药公司做会计工作,工薪不菲,有个温馨的家庭。可是,小李子近段时间,总是处于莫名其妙的忧虑与郁闷之中。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郁郁寡欢,他不甘心就在医药公司每天和数字、计算机打交道。又不舍得现在不错的收入;一想到这样在枯燥无味的数字堆里一成不变地过一辈子,他就惶恐不安。他眼见周围的人,一个个当了官,升了职,买了车,购了房,出了国,他心里就不平衡,就不快乐。不满意现状。原本工作出色的他,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了。更不可思议的是,小李子还把这种情绪带回家,无端地向家人向孩子发脾气……他有时觉得自己真好笑,他不知问题出在哪?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杨德森教授认为,这是一种主动焦虑。在都市人群中,至少有90%以上的人,或多或少有这种焦虑情绪或处于焦虑状态,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寻烦恼,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就本质而言,这是一种积极上进的表现。但上进心和焦虑感不一样,有上进心的人,有很高的职业目标,可以转化一种急迫感,它是有序的、目标明晰的压力感,而不是惊慌失措的混乱感。有人生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的人,心灵充实些。生活中最让人忧虑的是,你对自己所做的一切,看不到它的价值。
在我国,“官本位”意识比较浓的国度,人们衡量一个人成功的价值标准,就是看你当了多大的官,而不是看你为社会所作多少贡献。比较集中单一的价值观,让自己的心往“一”处想:高考挤独木桥;求职只想考公务员……别人成功了,你就干着急,就跟着人家屁股转,跟着人家后面赶。一项精神研究表明,当一群人一窝蜂地去做同一件事时候,就会出现群体性的焦虑,这不是一两个人能改变的,需要社会的调整,需要人生观和价值观长时间的渗透。
花花绿绿的当代生活,电视上的搞笑之风,娱乐界的愚人节目,近乎癫狂的追星族,打破了以往的宁静与平和。这让我想起了撒哈拉沙漠的沙鼠,每当旱季来临之际,沙鼠忙得不可开交,它们在自家的洞口进进出出囤积草根,从早忙到夜晚,马不停蹄。而实际情况是,一只沙鼠在旱季里只需要吃掉两公斤草根,而沙鼠一般都要运回十公斤草根才能踏实,大部分草根最后都腐烂掉了,沙鼠还得将腐烂的草根清理出洞。
有不少医学界的人士想用沙鼠来代替小白鼠做医学实验,因为沙鼠的个头很大,更能准确地反映出药物的特性,但所有的医生在实践中都觉得沙鼠并不好用,其问题在于沙鼠一到笼子里,就表现出一种不适的反映,尽管在笼子里的沙鼠可以用“丰衣足食”来形容他们的生活,但他们还是一个个地很快就死去了。医生发现,这些沙鼠是因为没有囤积到足够草根的缘故,这是他们头脑中的一种潜意识决定的,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威胁存在,确切地说,他们是因为极度的焦虑而死亡,是来自一种自我心理的威胁。
这就很像是我们现代人了,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孩子还在幼儿园,做家长的就想得好远好远,担心孩子以后上小学中学的问题,担心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能不能找到工作?能不能娶到媳妇?对于孩子的未来,他们的焦虑多于现实的成长。而一般人的当下都是有吃有穿,不愁什么的、甚至没有任何事情能在当下威胁人们,但人们总是不能踏实的原因,还在不断地增长。人们总是为了将来的所需和将来会如何而发愁,是这种担心,令人深深地感到不安。
这也正像医学界的实验所一再证明的那样,焦虑是使人寿命减短的最大因素之一。因为焦虑与抑郁、紧张和惊恐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对人类的伤害超过了许多疾病,许多疾病都来自焦虑和紧张。活在当下是先哲们一再告诉我们的名言,因为只有活在当下,才是最愉快最幸福的一种活法。
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活得像沙鼠,为明天而焦虑,甚至为明天而死去。纵观人的一生,有许多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是多余的!人世无常,谁也说不准明天的事情,我们何必要为明天自寻烦恼,自找苦吃呢!
留言荟萃
秋高气爽:人是有从众心理的。当人们对某事无法判断对错的时候,会选择从众;当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与个人的价值观念相悖时,会选择从众。但是,选择了从众不等于能和众人得到同样的结果,这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好方法。
飞扬天使:焦虑有时候是很简单的一种心情,只是人们把它复杂化。把生活简单化,一切都放下,或许这世上也不存在焦虑的人。可世人毕竟俗人居多,能放下一切,开悟像老师您这样的少之又少。
风荷晚香:人要活得开心快乐呀,就要像烧水壶一样,屁股烧得滚烫,还有心思吹口哨。
%%%:凡事不要强求,平常心对待就好。
芳草青青:活在当下,心存感恩,快乐就在眼前。
快乐如风:美国有个大片里说:明年会是“世界末日”,所以,就不要想那么多,开心每一天,不要为明天自寻烦恼,自找苦吃。有吃、有喝、有玩、有牌打,有朋友喝酒、有朋友说笑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