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莹连忙磕头认错。
“太太!都是奴婢的错!”
“行了!别动不动又跪又磕,赶紧起来回话!”王惠惠说道。
红莹欣喜起身,回道:“是!奴婢以前只是知道西院有个西厢院,具体事情也是最近几年才听说一二。
当时奴婢有心想给太太说,可,西厢院存在已久。奴婢寻思也许太太知晓,没多嘴。”
说到这里,又偷瞄着王惠惠神色,松口气,接着说道。
“西厢院里不止有女人!还有些孩子,男女都有!奴婢刚听说那会,心里感叹二少爷、三小姐命好。
同样是庶子女,太太都不知道他们存在。至于老爷那,奴婢不敢乱猜。”
王惠惠瞧这刚修好手指甲不那么满意,越看越来气,沉声道:“继续说!”
“后…后来,奴婢…奴婢听说…那些不是…不一定是老爷的孩子。还…还…”
红莹磕磕碰碰说着,实在是这话大不敬!
“还什么?”王惠惠眼神一冷,说道。
“还…还有可能…是其他下人!那里…只要有口吃的,就能睡到!”红莹哆哆嗦嗦说完,立刻低头不敢看王惠惠脸色。
“好!好得很!你觉得苏元良会蠢到给人养女人孩子!”王惠惠怒极反笑,说道。
红莹点头又摇头,支支吾吾说道:“就是…奴婢也想到了这点,所以更不敢言!而且…奴婢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奴婢后来寻借口,想去里面查探究竟。可,每次一去,那里又很正常!
而且,那里管事总拿老爷说事!
有一回,奴婢找人帮忙。刚带出来一个七八岁男孩,那管事就带着一个下人急匆匆跑上来。
说那是下人家孩子,奴婢寻思次日再去。
结果,那孩子没了!那管事说孩子昨日下午失足掉井里淹死了。
管事还说之前好好好的,怎么奴婢一去就这么倒霉了。
还问奴婢是不是好会有更倒霉的事发生?
奴婢心里害怕,这些孩童是无辜的!奴婢有心回来与人说,结果…
那管事又差人给奴婢传信,说院里死一个姨娘。
接二连三,给奴婢传信。每一回不是死姨娘就是死孩童。
奴婢忍不了就去问他。他说没啥事,就是府里死了人,支会奴婢一声。好让奴婢给太太说一声。
还有,奴婢…”
红莹说到这里,忽然跪下身去,说道:“奴婢不是怕他,奴婢怕他害大公子、三公子!那日他给奴婢拿一瓶药,在眼前晃一晃。他说这可是好东西,无色无味!
老爷最好这一口!还提到当年,就是太太还没嫁进府前事情。”
王惠惠眸光一紧,说道:“此事就到此为止!你等月娘回来后,告诉她一声。叫她给苏道长带话,就说叫他带上几个武艺高强的徒弟,明日天黑后来找我。
现在起你给我盯紧院子里人,看谁外出,不要阻拦像往日般询问几句即可。”
这事不能同苏元良说道,这里面苏元良到底是纵容还是忌惮什么,尚不可知!
王惠惠又想起当年华夫人母女的事情,公爹不让她查下去。还有苏元良娶她前,已经有庶长子事情。
但是来提亲时候,婆母一口咬定就只有一个庶女。她嫁进宣平侯府后,多方查找也没有找到一丝蛛丝马迹。那些姨娘和庶子们仿佛人间蒸发般。
想到这里,王惠惠微眯起眸子。若说苏元良忌惮什么,不如说宣平侯府忌惮什么!
宣平侯封赐是开国上官老将军,提出来给苏元良爷爷封赐。只是老爷子没等到封赐圣旨下达便战死沙场,最后封赐给苏元良的父亲。
公爹是大周开国以来第一任宣平侯!而且这道封赏也是上官老将军给讨要。
按理来说,上官府和苏府关系应当很好!
但是,事与愿违!
在上官老将军去世后,宣平侯府和上官府还有往来。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有请帖。
可是,渐渐地上官家和苏家来往越来越少,最后连请帖都不曾下过。
尤其到了新任命上官城主,追溯根本,属于上官老将军的旁系子孙后代。
上官将军府和宣平侯府彻底没有任何联系,或者说瓜葛!
苏元良被宣平侯送到东岳县任职,恐怕心里也抱着修复两家关系想法。
只是,自从苏元良在此任职。不论是一开始苏元良一家前去临水城登门拜访,下人直接说上官城主不在临水城。
还是送礼书信,对方都一一退还回来,只回一句“公事公办,没有必要、不要私下联络。上官家和苏家非亲非故,莫要引他人误会!”,这傻子也明白了!
这之后,除非公务否则苏元良也不会主动联系临水城。
王惠惠想到这里,又想起京城上官将军府在朝堂上一直保持中立。
父亲曾经提到过,上官老将军老谋深算。明面上看似保持中立,其实暗度陈仓!上官老将军一直都是摄政王的人!
但是,现任名上官城主一上任。就主动向新帝交出虎符,辞退官职。只是以上官城主身份,永久留守临水城,为新帝镇守边疆。
这么上套的新任上官城主,新帝怎么会为难,又准许上官城主可以操练私兵,只用于守临水城城防。同时,又派遣一千飞骑兵扎营八百里,为临水城守城,以防范他国入侵。
母亲信件里提到过,父亲猜测新任上官城主朝堂上突然反水,将兵权归还于新帝。所有人都以为上官家投靠新帝,新任上官城主却提出分宗,自此以他为宗这一大家。举家搬迁临水城,永不回京,为新帝镇守边疆。
这等同于他也没有完全站在新帝势力范围,而是彻底中立态度宣告世人。
而原上官将军府在朝堂上,比以前更加中立!
新帝派遣一千飞骑扎营临水城郊外八百里,一是监视新任上官城主;二是防止其他国突然进犯;三则是防摄政王的人前来暗杀!
新帝态度摆明告诉新任上官城主,他给出最大谦让。日后,有朝一日,与摄政王明面对上,新任上官城主、要不装聋作哑、待在临水城,要么就帮新帝!
不为己用,又不中立,这一千飞骑便是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