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历史,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而日本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生存面临严峻挑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生活水平虽然很低,但安居乐业,比日本强出许多。
毛泽东认为,中国只有超过美国,才能对人类做出大贡献。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文中说:“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毛泽东强调:
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
假如我们再有五十年、六十年,就完全应该赶过它。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叉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
1957年,毛泽东在回应赫鲁晓夫的“苏联要15年赶超美国”说法时,谈到要让中国在15年内赶超英国。毛的提法随后得到刘少奇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发言支持。毛泽东的期望是通过大跃进等群众运动方式,使中国在指标性工农业品在产量上赶超英美发达国家。在三面红旗的精神指导下,中国大陆出现了众多的粮食亩产“卫星”。全国在“以钢为纲”的口号之下又开始了大炼钢铁运动。在受到大跃进浮夸统计数字的鼓舞下,毛本人在1958年则又提出了较为著名的提法“十五年超英,二十年赶美”,甚至更为大胆的“两三年”赶超英国等说法。然而,超英赶美激动了一个时代的中国人,最终却证明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以失败告终,出现了全国经济的全面衰退,而三年困难时期紧接着开始。至今,中国还没有赶上美国,而日本置之死地而后生,化腐朽为神奇,如日中天。由此可见,当时真正超英赶美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日本很快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发达国家。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速,出口增长强劲。有外国媒体称,中国当年的“超英赶美”口号将逐渐变成事实。
就经济增长本身而言,中国GDP超过日本应该令人鼓舞。但从历史纵向观察日本率先超英赶美并且需要中国去追赶的现实,中国经济即将超日只是和日本竞赛许多项目中的一项,真正实现“日本行,中国更行”的全面现实只是万里长征的一步。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2008年跃升至300670亿元。30年间,国民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升至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赶上了英国。2007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3.中国,正在逼近日本!
2010年,和日本逐渐萧条相比,整个中国呈现一片飞速增长的景象,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中国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问题迅速地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实行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通过各项措施积极地开拓国内市场,优化产业结构,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0年4月,北京《法制晚报》统计了中日两国近20个季度的GDP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这样一个振奋国人的预测——超越日本就在二季度,这意味中国GDP终于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这一状况引起世界瞩目,正所谓华灯初放看日落,国际关注大中国。
日本网友言论:
1.什么?中国GDP第一季度增长11.9%,真有人觉得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了吗?太不可思议了~
2.这么高的增长率!是不是就可以说,照这样下去,不久中国就成为“发达国家”了呢?
3.除去日本,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可以说中国是先进国家了吧~而且,历史上中国大概有4000年都是世界的中心呢
4.日本也该加油了!
5.如今,中国打个喷嚏,日本就得感冒
不过英国《金融时报》7月16日文章认为,中国赶超日本有可能暂缓。由于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工业生产增长大为减缓,房地产市场陷入停滞,中国可能不会出现两位数的GDP增幅。同时日元汇率表现又意外强劲,这一点已变得不再那么明朗,日本可能仍将蝉联亚军。
不管如何,中国经济超过日本已经志在必得,只是一瞬间的事了。日本内阁府公布的估算结果显示,中日两国以美元计算的名义GDP(未经季节调整)虽然2010年上半年总体日本仍高于中国,但仅从二季度数据来看,中国已超过日本。这是自1968年日本超过当时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
日本内阁府在估算中采用了上半年平均汇率,结果显示中日两国二季度GDP分别为1.337万亿美元及1.288万亿美元。
日本内阁府政务官津村启介表示,用季度数据做对比容易引起误解,比较2010年度的整体数据更为正确公正,但不可否认的是,2010年全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子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
不过,这并非中国经济第一次超过日本,而是历史上的第三次。我们从沧海桑田的中日经济发展变迁之中,可以看到中国命运的曲折多艰,悟出许多治国安邦的道理和思考,给我们许多启示和经验。
从古到今,中国共有三次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显而易见,从古代到清末,中国一枝独秀于东亚,曾占据世界GDP头把交椅、领先日本至少3000多年。即便甲午战争时,清朝的GDP也数倍于日本。而随着外强入侵、军阀混战、社会凋敝,中国的GDP不断下降,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日本GDP历史性地超过中国,改变了数千年来GDP弱于中国的局面。但是日本GDP领先中国的现实仅仅持续了二十几年时间就由于美国的战略轰炸而终结。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山下奉文中将宣布进攻美军命令,每一个将士都泪流满面,意识到同美国作战的后果。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在闻知偷袭珍珠港成功时,脸上却是失败的愁容。他认识到弱小的日本要与美国作战,简直是发疯。在美军日益加强的空袭和打击下,日本共损失50%的城市建筑,70%的工矿业,85%的军工业,90%的重工业、舰船和生产资料,共损失653亿美元,相当于1940年日本国家预算的10倍,导致经济倒退25年,使日本失去了再战的实力和信心,比军队损失更促使了日本的投降。
不过,尽管中国比日本多打了3年内战,但是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日本经济的打击远远超过中国。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饱经战乱的中国的GDP竟然相当于日本的两倍,由此可见战争对于日本经济的打击之大。新中国成立后的10年间,虽然中国人生活水平很低,但基本上安居乐业,比日本强出许多。
随着日本逐渐崛起,1960年GDP与中国持平。此后几年接连上蹿,连续三年超过传统老牌欧洲强国,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在日本经济鼎盛时期,中国经济规模只不过是日本的11.7%。
以下为有关国际组织进行的不同年份中日美三国GDP排名,也许有些出入,但是大体可以看出三国经济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迅猛,在2007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强国。到了2008年,虽然由于日元急剧升值保持住了世界第二强的宝座,但是中国GDP已经上升到相当于日本的92.6%了,超过日本也只是一瞬之间的事了。
日本政府表示,2009年亚洲主要市场需求推动了日本出口增长,政府支出计划也刺激了国内消费增加,但日本经济依然处于严重通缩状态,复苏陷入停滞。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保持年增长率接近10%的高速发展,原因有三点:劳动力受过教育、勤勉且丰富;政府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外资;中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尤其是外资企业进驻中国。2009年国家出台了4万亿救市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加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日本曾被视为“经济奇迹”,具有同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相抗衡的潜力。近年来,有关日本提前交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的舆论呼声越来越多。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分析文章指出,日本驾驭经济的艰难,以及中国的崛起,日本可能得提前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拱手让给中国。
按照中日两国增长速度来看,2010年中国经济超过日本已是不争的事实。连日本内阁也坦然承认:“目前可以基本肯定,2010年日本将被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超越。”日本终于也在心理上让出保持了约40年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2010年日本GDP54742亿美元,中国58786亿美元,超过日本54044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
其实,如果不按市场汇率而是按购买力平价测算经济规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中国自2001年起便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该计算方式试图减少市场汇率波动影响,校正穷富国家之间的价格差异。
在许多具体经济领域,中国早就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乃至跃居世界第一。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份额达到15.6%,日本为15.4%,美国以19%的份额仍是全球首位。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许多行业或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被称为“世界工厂”。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粗钢产量为5.68亿吨,占世界47%;水泥产销16.5亿吨,占世界60%以上;港口吞吐量70亿吨,占世界50%以上。
日本和中国两国之间又出现了具有象征性的逆转现象。对金属零部件进行加工的机床产业是所有制造业的基础产业,也是日本一直自豪地说“即使组装产业可能被追赶,机械产业也不会被超越”的“看家特技”。其生产额常被视为设备投资的先行指标。日本机床生产额在1982年超过美国,坐上世界第一的宝座,长期以来支撑着全球产品的生产制造。但是近年来,世界主要机床生产国普遍陷于低迷,中国机床生产在政府经济政策的有力支援下,迅速脱离困境实现复苏,异军突起。2009年实现同比增长8.9%,生产额达109.5亿美元,接近日本的2倍,并由2008年的第三位上升至世界第一。受全球经济萧条和日元升值的影响,内需和出口均减少,从而使日本制造企业削减设备投资。27年来位居榜首的日本机床生产额为59亿美元,比2008年锐减56.5%,被中国赶超。日本不仅落后于中国,还落后于德国,排名下滑到第三位。不过应该注意到,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
中国许多大企业也逐渐成为世界第一。2009年,中石油公司生产原油8.4亿桶,销售天然气596亿立方米,实现净利润1033.9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天仍赚2.83亿。中石油还以3531亿美元的市值成功打榜,荣膺2009年度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第一名,超过排名第二的埃克森美孚(3237亿美元)。
从存款总量上看,截至2009年末,工商银行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7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成为全球客户存款第一的商业银行;在2009年12月31日,工行股票市值达到2689.82亿美元,盈利和市值均居全球银行业之首。
中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在2006年2月底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中国2009年外储增幅超过23%,占全球储备比重达到30.7%,突破2万亿美元,达到2.399万亿美元,日本储备约有1万亿美元。
作为一个成熟经济体,日本深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其主要增长动力出口遭受重创,同时外国投资者大批撤离。2009年3月份创下26年来新低,与1989年的峰值相比,仍跌去了四分之三。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以人民币计价的)A股市场注定要成为亚洲领先的证券市场。由于投资者加大对快速增长经济体的投资,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推出规模5900亿美元的刺激方案,中国股票市场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股市。截至2009年7月15日,中国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3.21万亿美元,而日本为3.20万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在进行新一轮改革,未来中国在IMF的投票权比重有望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IMF总裁卡恩也表示,现在正是调整成员国投票权比例的时机,而变化和调整最大的国家应该就是中国,中国的投票权肯定要大幅增加。
由此可见,中国在诸多经济指标上已经超过日本乃至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GDP三次超过日本的历程,是一部血泪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衰落和挫折。也是一部奋进史,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进和复兴。以GDP第三次超过日本为契机,中国人需要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不过日本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和日本的通货紧缩共同作用,造成了统计上的假象。日本虽然在GDP上被中国超越,但如果扣除通货膨胀的水分按实际GDP来计算,仍是中国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