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家乡既勤奋苦读,修炼自己的德行,同时又仰观天下,俯视八方,视野开阔,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紧跟时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屈原在青少年时代对辩论的重视,就是他紧紧追随时代潮流的结果。
在屈原所生活的时代,士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他们能言善辩,具备各种知识能力,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都不甘寂寞,奔走各国,以雄辩为利器,力争把自己的知识用于治世。李斯说:“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就是强调了游士在政治斗争中“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举足轻重的政治作用。这是一个有雄辩之才的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时代。正如西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所处的时代一样,国家到处都是雄辩者的讲坛,能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有些人因为有辩才而一日成名天下知。如当时的稷下学宫就是自由发表议论的场所,也是雄辩家的舞台。当时有一位田巴曾“毁五帝,罪三王”,一天之内使得千人为之折服,可见其雄辩风采何其了得。
在当时各国的政治斗争中,连横与合纵是两条不同的政治道路,许多游士都为这两条不同的道路而奔波,苏秦就是一个杰出的游士。他具有雄辩之才,正游说六国合纵,共同对付秦国,这给屈原以很大的激励。而与此同时,另一巧舌如簧的游士张仪则正游说秦国,实行连横策略,企图一统天下。连横与合纵的辩士们都有一副伶牙俐嘴,他们能言善辩,说服君主,从而对天下政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以形势利害游说于各国君主,纵横离合,以口辩取得卿相位置,如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苏代、苏厉等,还有那些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老子等,虽然不像前者那么活跃于政治舞台,但也常常游说君主,推行自己的一套治国思想,也表现出了卓越的雄辩才能。
这时,屈原已经十五岁了,正是该知晓天下大势的年龄。屈原敏而好学,视野开阔,对外边游说之士的才能很是看重。但当时景先生并没有教学生辩论之道,屈原觉得有必要向景先生建议,于是有一天,屈原就对景先生说:
“先生,当今天下,游说之士纵横捭阖,所在国重,所去国轻。苏秦、张仪一个要合纵,一个要连横。他们说服君主,游说天下,成就大业,何以能有如此之魅力?”
景先生说:“这些士人,虽身无权柄,但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是所以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屈原就说:“先生,您教我们把笨拙的舌头也变成那三寸不烂之舌吧,要是楚国的士子们都有那样的不烂之舌,那么楚国就可以称雄于天下了。”
景先生说:“老夫恐怕没有张仪、苏秦那样的舌头啊。不过,你既然愿意学,老夫以后讲课时,就重点讲辩论之道吧!”
景先生于是教屈原和学生们辩论演说之道,多角度地启发他们的辩论之才,还将很多天下大事以及当前的国家政治拿来让学生分析辩驳。屈原在这些学生中,思维是最活跃敏锐的一个,常常在辩论中舌战群雄,使同学们和景先生都特别佩服。
到了屈原十八岁的时候,景先生认为,屈原已经学到了他所有的知识,在知识与学问上要超过自己了。于是景先生便想让屈原和其他一些大龄学生毕业,只是得通过他出的一道考题。
这些学生们一听说先生准予他们毕业,都非常兴奋,想出去大展宏图,为国效力。但同时又想,先生一向严厉,这回出的毕业考题,肯定是不好通过的。那些平时学得不好的学生,心里不觉有些发慌。私下里纷纷请教屈原,请他猜测先生将出的考题。
屈原说:“先生学识渊博,他要出的考题我也猜不出。但我相信,要是我们学问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则肯定能通过先生的问题。如果我们学问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则侥幸通过了也没有用处,对自己和国家都没有好处。所以我们只要尽我们平生所学回答就是了。”
同学们也都说是。
很快,毕业考试那天到了,先生出的考题是:“谁能走出这个教室的门,谁就可以毕业了。”
同学们都很诧异,谁也没有猜到先生会问这么一个问题。屈原也感觉很惊讶,但先生既然问这么个问题,就有问这个问题的理由。于是屈原开始冥思苦想起来。
这时,陆续有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先生,我家的房子着火了,我得回去!”有同学说。
先生恨恨地瞪着学生,摇摇头。
“先生,我父亲快要死了,父亲临终前儿子不在跟前,是为不孝。”
景先生温和地看着这位学生,仍然不许出去。
“先生,看,秦国的士兵攻打到我们这里来了,您还不快放我们出去,好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去共同抵御敌人,为国效力,保卫家乡。”
景先生很欣赏地看着这位学生,但仍然不肯放学生出去。一个又一个的回答都让先生驳回了,学生们感到很无奈,有种黔驴技穷的感觉。
突然,同学们听见屈原非常生气地对先生说:“先生,你出的考题太刁难我们了,你不放我们毕业,对你有什么好处呢!你这人私心太重了,只不过让我们多给你每年交纳几两银子而已,你好拿回去养你那懒婆娘,你这怕老婆的软骨头,你不配当我们的先生,你快些滚回去吧!”
景先生被屈原的一顿叫骂弄糊涂了。他想不到他最心爱的学生,竟然会在毕业前对他如此无礼,将他这些年来的教育之恩全部抛却在脑后了。他想,他没有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不配做他的学生,他要叫这个学生滚出去,他的教室里不再有这个学生。
景先生怒火冲天地揪住屈原,说:“你给我滚出去,你给我滚出去!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说完景先生就与屈原扭打起来,学生们一时乱糟糟的。这时景先生也顾不得先生的颜面,把屈原直往外推。屈原最好的两个同学景阳和宋灵赶上来劝他们,于是老师将屈原、宋灵、景阳三人一同推到了教室外边。
屈原一看三人都到了外边,于是兴奋地大声喊道:“先生,我们三人都通过了您的毕业考试,我们这下可以毕业了!”
先生一下子愣住了,原来这是屈原对自己交的一份答卷。先生想到屈原的机智,于是转怒为喜,允许屈原和其他两人毕业,并对其他人说:“你们都没有雄辩之才,惟独屈原既有雄辩之才,又能适时而变,灵活机动。其他两人,如宋灵和景阳,虽然没有屈原的雄辩之才,却也头脑灵活,善于应变,所以也允许毕业。”
于是屈原和景阳、宋灵二人一起向老师道别,高兴地走出了学堂,走向人生大舞台。
后来宋灵和景阳的儿子宋玉和景差,都很崇拜屈原的文学才华,师从屈原学习楚辞,也都在辞赋上继承了屈原的衣钵,在文学上很有成就。
屈原灵活地回答老师的毕业考试题目,展示了自己的出色辩才。后来,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应对诸侯,应付自如,表现出了出色的外交辩才,这都是他从小重视辩论打下的基础。屈原在后来的外交和政治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他的善辩才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娴于辞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就是说屈原能言善辩,在外交场合如鱼得水,这种外交才能的取得,都是与屈原从小潜心研究辩论之学分不开的。
从屈原祖先的历史功绩可以看出,屈氏是颇有文化传统的世族,历代祖先也都是很有雄辩才能的。召陵之役,屈完对齐侯的应答,有理有节,不卑不亢,可谓善于辞令,显示了屈氏家族善于雄辩的文化本色。屈原作为屈氏家族中的一员,向祖先学习,继承了这一雄辩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