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最终没有能够活着回来,客死于秦,灵柩被运送回国。楚国人都非常同情怀王,一致谴责子兰,对屈原的忠肝义胆非常佩服和崇敬。
楚怀王死,顷襄王继位,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上任之后,他并没有发奋图强,为怀王报仇雪恨,在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一伙佞臣的怂恿之下,他忠奸不分、是非不明,不但不执行屈原的联齐抗秦的正确政治路线,而且疏远屈原,且认贼做父,当了秦王的乘龙快婿。
顷襄王的倒行逆施,引发了楚国人民极大的愤慨与社会骚动,人民责骂子兰,要求顷襄王执行联齐抗秦的政策,并要求顷襄王重用屈原,但顷襄王对人民的意愿置之不理。子兰害怕屈原揭发他唆使怀王去秦赴约的事情,于是恶人先告状,向顷襄王进谗言说:
“大王,屈原不被大王所重用,就煽动百姓起来声援他,想破坏咱们楚国的安定,有阴谋篡位之嫌。”
靳尚附和着说:“屈原早在怀王时,就对怀王心存不满,而今怀王客死于秦,屈原反倒获得了人民的同情。这屈原就好利用人民来声援自己,而与大王做对。怀王在位时也是一样。”
顷襄王愤愤地说:“那屈原自以为是,以联齐抗秦之策略来批评本王,利用民心,来反对寡人的联秦之策,百姓都是愚笨之人,能懂得什么政治。要注意屈原的举动,不能让他讽喻朝廷,败坏朝廷的声誉。”
由于顷襄王也不满于屈原,非但不重用,而且听信子兰、上官大夫等人的谗言,疏远了屈原,还免去了他的三闾大夫的职位,而任命子兰为令尹。
屈原对顷襄王、子兰和上官大夫等人的逆行倒施感到无比的悲愤,无比的沉痛。他憎恨这些卖国的昏君佞臣们,于是抑制不住自己的一腔爱国之情,不顾群小对他的肆意打击与陷害,给顷襄王写了一份奏章。
在奏章里,屈原批评了顷襄王所执行的错误政策,揭露了几年来群小与秦国勾结、狼狈为奸的种种罪行,正是在这些小人的蛊惑之下,使怀王执行了错误的政策,结果导致了客死于秦、丧师失地的可悲结局。屈原劝谏顷襄王坚决清除身边的小人,为楚国、为怀王报仇雪恨。
这份奏章是屈原对楚国旧贵族们卖国求荣嘴脸的深刻揭露。在奸佞当权的世界里,屈原能够不避嫌,大胆揭露怀王客死、楚国丧师失地的内在原因,他刚直不阿的气节令朝中奸佞群小胆寒。正因为如此,他的奏章根本就没有到达顷襄王手中。奏章落到了子兰、靳尚一伙奸佞之臣的手里,他们将屈原的奏章加以巧妙的改造,去掉那些对他们自己不利的东西,乔装改扮之后,一齐拿着上殿面君,参奏屈原。顷襄王连看也不看,直问所奏何事。
靳尚说:“屈平以出身贵族,与王同姓为恃,自官降三闾大夫之后,一直对先王怀恨在心,近来又斗胆攻击大王,胡说大王名为秦之快婿,实则傀儡也。”勒尚故意停顿,假装读奏章说:“大王请听,屈平于奏章内写道:‘大王忘记先父之仇不报,即为不孝;不派兵收复失地,便为不忠’……”他故意将屈原在奏章里规劝顷襄王不忘家仇国恨、民生艰难的话歪曲成指责顷襄王不忠不孝。
顷襄王气急败坏地拍案而起:“疯子,简直是疯子!即刻将他放逐江南,没有寡人的命令永不得归!”
屈原再次踏上了流放之路,他回头看着郢都,内心无比悲愤与愁苦。想着这些年在郢都,政治风暴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比一个沉重的打击向他袭来,也向多灾多难的楚国袭来。他望着烟雨苍茫中的郢都,想着这媚外求荣的君臣依旧在那里荒淫取乐,想着昏君佞臣统治下的百姓的艰难生活,想到身死异国的怀王,想到自己无法施展的政治理想与抱负,想着个人的不幸命运,不禁心痛欲裂,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