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是一个内心没有什么格局的女孩子。但是这些都发生在18岁以前。
我还清晰的记得,在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我高中时期的闺蜜也在我的家里,所以我们俩都拨打了高考成绩查询热线。我的闺蜜是个学霸,成绩一直很优异,而我,看似努力的外表下却不知道脑子里究竟装了些什么。成绩一门一门的报着,虽然不理想,但确实是我的水平。所以我异常的镇定,也不知道为什么知道了成绩之后反而松了一口气,可能是觉得终于将有一片不一样的天空了吧。接着我把成绩告诉了父母,父母也没多说什么,可能觉得孩子快乐就行了吧。这也是我非常感谢父母的地方,从小到大,他们都无条件的支持我的决定,从来没有强迫过我做任何事情。过了不久后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学校要求十几天之后就要去报道。我的父母立马就去车站买票,那个时候,在我们那样经济落后的小县城里,只能买到坐票,去了之后还要转两次车。当时自己肠胃还不太好,总会担心自己在路上会不会不是很舒服。但其实最终还是比较顺利地到了自己的大学。
我很清楚的记得那时候父母是背着蛇皮袋送我去上学的,那样的情景也不亚于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了。能看得出来他们离开后的不舍,特别是母亲这样单纯的性格,直接就按耐不住眼眶里的眼泪抽泣起来。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天空也万里无云,我很喜欢这样的天气,仿佛能把所有的阴霾都一扫而空。
非常庆幸的是在我父母还没有动身回家的时候就找到了大学里的好朋友,她是甘肃人,我非常喜欢她,也很乐意和她交朋友。可能也是因为自己在上大学之前并没有经历些什么,所以对大学生活也没有任何的畏惧,之后和父母的离别也没有觉得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就这样我开启了自己的大学之旅。说真的,我觉得我的大学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或者说是一个特别适合度假的地方,也是一个非常适合学习的场所,毕竟在冬天,她被称作“鬼城”。在大学周围也几乎没有任何的娱乐场所。在万物复苏的春季,它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炎炎烈日的夏季,咸咸的海风也会给我们带来丝丝凉爽,但似乎秋季和冬季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薄薄的外套不久就会被厚厚的羽绒服代替。还有那令人深刻的“鬼风”,总是让有着一头秀发的女孩子们抓狂。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大学还处在地震带,头两次的“地震山摇”着实把我吓得不轻,但之后也慢慢了解到这是一种常态,也不算什么大地震,我干脆就把它当作一段免费的日本之旅了。现在想来能有那样的人生体验也是不错的事情。
在我的大学阶段,我主要还是想谈谈我的大学生活,包括和朋友的相处以及如何学习。
都说人生难得一知己;酒逢知己千杯少;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能和你琴箫合奏的人又有多少?我觉得我很幸运,身边有很多可以倾诉的伙伴,我们在一起可以一起悲伤逆流成河,也可以一起微微一笑很倾城。
那时候学校比较出名的就是“后村”了。后村是那种有着东北范儿的地方,错落着些小旅馆和饭店,当然还有美发店和服装店,但是这样的布局和大城市里的摩天大楼,高楼耸立相比显然是格格不入的,然而你却能感受到村民的质朴。记得我很喜欢和我的闺蜜去后村瞎逛,这好像是每个女生都愿意做的事情,我们在仅有的一家服装店里挑挑拣拣,试着和店主砍价。虽然每次都无功而返,但我们却怡然自乐。店主是一个年轻的帅小伙,当然了,站在我和我闺蜜这两个差不多一米七的大个子前肯定还是缺点儿气势。(我总爱这样自吹自擂)
自从来到大学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有赶集这么一会回事儿,觉得甚是新鲜。这里又该闹笑话了。一开始我总以为赶集就是赶着牛羊回家,但是也没有在后村看到过牛和羊啊,而且都是光秃秃的土地,于是我就怀拽着满满的好奇心去问我的闺蜜,我的闺蜜就拍拍我的脑袋,说:“你怕是傻了吧,赶集就是去赶集市,有很多卖东西的小摊子,哈哈,没事,等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去看看。”我满心欢喜的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终于,我和赶集见面了,一眼望去,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有卖糖果的,卖核桃的,卖菜的,卖衣服的,那时候我好像最爱的是卖酱香饼的摊子,浓郁的酱香味儿实在是让人禁不住诱惑,口水直流。所以之后每次去都会带点回宿舍。说来也是滑稽,有一次,我和我的室友一起从后村买了点猫耳朵,但我必须要承认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吃货,而且脸皮还很厚,哈哈!我嘎嘣嘎嘣了一会儿之后袋子便已经见底了,于是我就向我的室友讨要,没过多久,我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却摸不着袋子里的猫耳朵,原来她的零食也被我扫光了,后来也没少遭受我室友的“唾弃”。不得不说,到目前为止,大学宿舍生活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说起后村,当然少不了提一提当时的鸡蛋灌饼店和炸鸡店了,写到这突然勾起了我对大学生活的回忆,那时候有很多人会来宿舍发传单,但是大多数都是卡片类型的,有寿司,蛋糕,周黑鸭,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我们都会“珍藏”这些卡片,毕竟民以食为天呐。当时的鸡蛋灌饼真的是物美价廉,5块钱就能吃到很多的配菜,比如说,豆腐皮,香肠,土豆,这还是加了鸡蛋的呢,老板娘酿的酱也很是有滋味儿。当然了,后村的炸鸡店可谓是生意红火,我硬生生的把自己90多斤的体重提升到了120斤,这还真是拜“炸鸡”所赐啊,那时候即使是刚吃完晚餐也想点一份炸鸡,不为别的,就是用来看剧,总感觉看剧的时候嘴里少了东西那是一种不完美,是一种遗憾,显然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谬论。要想控制好自己的身材还是得迈开腿,管住嘴啊!后村还有一个我经常去的地方,那就是火锅店!那是唯一一家我的母亲觉得是食材甚是新鲜的地方。我的母亲十分享受那里的海带和羊肉,那家店也受到很多学生的光顾,学生们都爱去那里聚餐,一起在那里划拳喝酒,东北汉子的轮廓也就在这里慢慢现影了。
其实在我们的学校里也有一条街,但十分的狭窄,像是在弄堂里开了几家店。虽然条件比较简陋,但是东西却是一应俱全,货架上都是玲琅满目的。我和我的室友没事儿的时候也会去那里逛一逛,找找乐子。
说到这儿,该聊聊我的宿舍和室友了。当时我们有着一位及其“凶神恶煞”的女辅导员,经常来宿舍“过场子”,每次我们见到这位辅导员都像老鹰眼下的小鸡,畏畏缩缩,微微颤抖。不过庆幸的是我们都还算爱干净,而且也很幸运的抽到了朝向为南的宿舍,当时的宿舍号应该是223。而我的闺蜜也很幸运的被分到了我的隔壁,毕竟我们分班以后不再住在一个宿舍了。然而这样近的距离还是会让我们“藕断丝连”。
我们的宿舍在二楼,里面有五个床位,桌子和床是一体的,有一个不算大的阳台,还有宿舍独立的卫生间。这般条件让我实在是欣慰的很呐。进了宿舍之后我们开始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把桌子擦干净,贴上自己买的壁纸,然后粘上刚买的挂钩,将书整齐的摆放,虽然那时五个人共享一间房,但似乎每个人布置好自己的床位之后那就是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说来那时的“漂泊”也简单,一个柜子,一张桌子,一张床就涵盖了我所有的大学生活。我爱透亮的地方,就选择了离阳台最近的那个床位,似乎每天那是第一缕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地方。说来也是奇怪,我们都是简单的在木板床上垫了薄薄的一层棉絮,但也没有觉得多膈应,每天都睡的很香。
宿舍差不多就是这样了,该介绍介绍我的室友了。那就按照年龄的排序吧,老大是河南人,老二是安徽人,也是我们班唯一的我的“老乡”,老三是山西人,我排行第四,老幺是山东人。
老大真的是老大,个子高,手大,脚也很大(这一段希望她看不见,哈哈),每次我们老大准备买鞋子的时候都很惆怅,女款里很少有适合她的尺寸,所以很有可能她会跑去买男款的鞋子。虽然我和她差不多高,但是我的手非常小,于是老大便会经常“嘲笑”我,说我发育不良。不过我觉得她应该是我们宿舍最顾家的那个女生。从她身上能看到那种对家庭满满的关怀。轮到我的老乡啦,我的老乡是双鱼座女生,非常安静,也非常善良,她可以配得上“宿舍忍者”这个称号。因为她不太爱对别人倾诉内心的不快,可能也是因为是自己的老乡,所以平常聊的多一些。我的老乡非常爱整洁,打开她的柜子往往都是整整齐齐,一打开我的柜子可能就会“山崩地裂”。那个时候回家还没有高铁,我们中途要转好几趟车,坐卧铺。我每次都开玩笑地说,每次回家我都会先把她安全送到家,而我自己却还有一段孤独的旅程。老三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还能记得她行李箱里满满的袋装醋,以前我不怎么喜欢醋的味道,现在却是吃饺子时不可或缺的配料。她是一名星座控,便可以称得上是宿舍卜卦之人了。当时还迎来了不少的“顾客”来听她的解说,哈哈。说起老幺,她虽是我们宿舍最小的孩子,现子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真的为她感到高兴。简单稳定的生活对于她来说应该是最大的幸福了吧。老大和老三也已经结婚,也快要做妈妈了。我真的为他们感到高兴,毕竟能和相爱的人走入婚姻也是莫大的幸福了。
我们在大学时不免会和宿舍的室友发生口角摩擦,但同时也会惺惺相惜,为彼此不公平的待遇挺身而出。从前,我不太相信缘分,不太相信天意。但是后来经历了种种,自己的字典里最终还是出现了“缘分”这样的字眼。所以后来我觉得懂得珍惜你身边的人是很重要的,不管是朋友,恋人,老师,还是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因为即使是时间匆匆,白驹过隙,他们也终将是你生命的某个时段里陪在你身边,不可或缺的人,而且没有一个人的人生能够从头到尾只被一个人分享。从前我不愿自己接触太多杂乱的事情,我总想着什么事情都能够只走一条道就能完成该有多好,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它需要你走完直路之后再画个圈,圆心也许是终点也许就只是一个转折点。所以在这么漫长的路途中,走过每一个点,可能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也只有你走好线上的每一个点,你的路才不会弯,你的圆心才会是你真正想要去的地方。
大学对我来说就意味着快乐,意味着无忧无虑的享受。出门就是海的大学世间也就独此一间了吧,没事儿的时候去沙滩上踩一踩,捡捡贝壳,吹吹海风,和喜欢的人一起手牵手尽情地感受海的味道。学业紧张的时候去宽敞的图书馆坐一坐,看看书,左手一杯咖啡,右手一本书,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感觉。
为什么我开头说我在18岁以前根本就不会学习,看似努力成绩却一直很稳定总是倒数,然而上了大学之后,这种情况就好多了。我给自己总结了一下,认为自己是看清了为什么要学习?究竟为谁学?
记得我在高中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应该怎么学,总是老师布置下作业我就开始冥思苦想应该到底怎么写。而且上课的时候虽然听得很认真,但是课后从来没有自己进行过总结。所以我对待高中时期的学习非常被动,可能也是因为当时还不是很懂事儿,没有认真的用心去学。现在,在我看来“用心”真的非常重要,换句话说其实就是提高你的专注力。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非常优秀的同学,她在高中的时候成绩非常好,我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说学习就要专注。她告诉我她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想做某件事情就一定能够很好地投入进去,我非常佩服她。世间真的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大风刮来的。我们与其纠结为什么自己不够好,倒不如把这些时间拿来提升自己。
回过头来说说我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吧。刚刚进入大学那会儿自己的专业是商务英语,毕竟自己的高考成绩里也只有英语能够瞥一眼了,加上自己对语言类也比较感兴趣,认为做个翻译也很高大上。后来学校有意开设一个翻译班,但需要同学们报名考试,并且只有前30名才能够进这个班,于是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报名参加考试了。过了几天成绩贴在了学校的公告栏上,我惊喜的发现我被“录取”啦!而且还是班上的前十,口语成绩还第一!顿时自己心花怒放,自信心马上爆棚了。当时内心的想法就是:我的天哪!高中的时候从来没有哪一次看到过这样的成绩,以前看成绩排名都要从后往前看,现在可以从上往下看了!如果那个时候德云社就像现在这么火,我一定会做出和小岳岳一样的表情,那就是“我的天哪”!哈哈。
自从那以后,我就感觉自己像是吃了幸运丸一样,成绩蹭蹭地往上冒,也时常成为老师们口中有优秀的学生。(但现在的我还是认为那时候并没有完全通透地理解学习)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的“宿舍文化”,如果我的宿舍没有很好的学习氛围,我不清楚之后的我是否还像现在这样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还是只是像一艘纸船随波逐流。
很清晰地记得那时候因为大学新生是不能在本校考四六级的,我的室友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齐鲁大学作为考点,那应该是非常炎热的夏季,然而我却毫不知趣儿的穿了双当时很流行的高帮鞋,而且我们预定的学校附近的小旅馆还没有空调,当时的感觉就像是住在了正在炖药的汤炉里。等我们考完试回到学校,我的脚已经无法走路了,脚底长的“毒瘤”让我“痛不欲生”。不过后来的四级成绩总算是给了我莫大安慰,觉得这苦算是没白受。
后来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张贴了自考报名的通知,这还是老大和我们说的,我们那时候特别像一群诗社里的知青,总是聚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格局。经过老大的“怂恿”,宿舍里的四个人都报名参加了这段漫长的学习和考试。平常我们周一到周五几乎全天满课,这也是为什么我当初想要加入这个“精英班”,人总要对自己狠一点,这样你才会看到自己身上的无限可能。记得那时候早上学校还会集合学生们跑操,而且因为宿舍一共有5个人,我又不喜欢和别人去抢时间,我就把闹铃设置到5点,所以一般早上我是最早起床的那个人,跑完操之后我们就去食堂买早饭带回宿舍,吃完没多久就该去上课了。上完工作日的课程,周末就要上自学考试的课程了,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必须要利用好自己的课余时间总结做模拟卷,并且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作业。但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觉得这样的生活有多苦,反而过得有滋有味,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慢慢地爱上了咖啡的味道。有时候因为喝了咖啡半夜睡不着就起来开着台灯看看书,因为这还被们宿舍“卜卦大仙投诉”,所以集体生活也让我们学到了如何和一个屋檐下的人生活,懂得如何为别人考虑,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话说在参加自学考试的那段期间,有时可能一晚上都睡不了5个小时,但我发自内心的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充实,最喜爱的生活方式。正因为有了室友们的并肩作战,我们的宿舍文化也成了老师口中的“大家比着学”,甚至我们的班主任也会在课上提到我们宿舍,夸赞我们的宿舍文化,我很是受宠若惊。毕竟在过去几年中我已经习惯了老师们的不褒不贬,这突如其来的赞赏让我们宿舍蓬荜生辉啊,当时还有同学告诉我她很羡慕我们宿舍,要是她也是我们宿舍的一员该有多好。我心里乐开了花,想着我这是何德何能啊,哈哈。就这样,我们踏上了自考的这条漫漫长路,日复一日地做着总结和习题,参加一场场考试,幸运的是我们好像都是逢考必过,后来还拿到继续教育学院的一等奖学金。唯一遗憾的是因为我后来的出国留学让我没能参加完全部的考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也是一种不得不选择的放弃吧。虽然最终没能拿到自考的学位证书,可能学院的老师也会有点觉得惋惜吧。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不禁想起何炅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放弃的权利,但是放弃了就不要去纠结自己为什么没有得到。人生中有很多选择,而你必须能够有承担起做完每个选择之后的勇气和责任。自考在我眼里不仅仅是一场场考试,而是它教会了我应该怎么去学习,为什么要学习,你到底是在为谁学习。也许有些人可能很早就懂得了这些道理,而我却在18岁才真正理解到学习的含义,但我觉得成长从来不会晚。
因为大学时成绩优异,老师们也会“厚待”些,加上我这大大咧咧的性格总爱和老师们打成一片,还经常去老师的宿舍蹭饭。后来也有幸能够和老师们一起工作,谈不上实习,最多也就打打下手吧。那时候说话也不懂得圆滑,感觉“冒犯”过不少老师,哈哈,不过老师们都是大人有大量,从来不和我这个小孩子计较。所以我一直感觉老师们是我的保护伞,他们就像朋友一样,我很感谢能够在我的人生里遇到这般好的老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亦师亦友,这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珍贵的回忆。也正是因为当时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就被老师推荐去做家教,这里特别想说一说一件很搞笑的事情,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吃货,有一次学生的奶奶让我留下来吃饺子,我是一个不会拒绝有机会蹭饭的人,然后我看着这位奶奶端来饺子和辣子,真的太香了!作为一个南方人,我在上大学之前没有见过这种辣酱,我们小县城里的辣酱是那种新鲜的辣椒片腌制而成的,并不像我在大学里吃到这种浓稠的红油辣子。说来我也是一个能吃辣的人,但那回吃饺子我可是铆足了劲儿辣并快乐着。并且我一吃辣就爱流鼻涕,学生家的垃圾桶都快被我塞满了。满满的一盘饺子被我三下五除二的就解决了。学生的奶奶看着我这么能吃也没说什么,只是一直在笑,红彤彤的两颊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热情和淳朴。之后我回到宿舍才觉的自己好像总是不把自己当客人,是不是脸皮太厚啦?哈哈。
接下来我还是想写一些大学时期的逸闻趣事。
那时候唯一的放松好像就是放假乘坐公交车去市里吃自助牛排和逛街。大家肯定都认为自助牛排价格不菲吧,其实不然,好像是40多块钱一份,记不太清了。每次去市里必带货物就是绝味鸭脖,可能还有一些大型超市里打折季的商品。市里有一个比较大市场,有点像夜市那种街,一家店挨着一家店,我亲爱的室友们十分爱逛服装店,我好像不怎么感冒,我最大的兴趣就是—吃。每次我的室友们带回宿舍的可能是衣服,鞋子,帽子或者是化妆品之类的,但是我的袋子里塞的满满的都是零食。回到宿舍就是啃啃啃,哈哈。说到逛市场,还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深刻,那是去济南答辩论文的时候,趁着好不容易去了一趟外地,室友们都很激动,又开始找各种商场逛街,这回我们去的是一家地下批发市场,本着室友们爱砍价的优良传统,我也试着和老板娘讨价还价,谁知老板娘着急火了,说要找人打我,写到这我自己都忍不住发出了猪叫声。那段时间真的是对地下市场有阴影了,之后再也没有踏足过。
同时我也很想写一写和我一起度过自考时光的一位男老师。我特别爱欺负他,因为他在我一米七的个子面前总是显得很好被“欺负”,所以我总爱开他玩笑,但是不得不说他是一位非常善良的老师。一副清秀的面孔,带着老师专属的那种黑色细边金属框眼镜,白白净净的,说话慢条斯理还夹杂着一层家乡话的口音。他总爱骑他的红色小电驴,这辆电瓶车被我借过很多次,当然除了用来去远一点的超市买零食,还用来搬东西。我也曾霸占着司机的位置,让我的这位老师享受着我带他在校园里兜风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这个画面,还是会会心一笑。这位老师吃饭的时候也很有趣,我曾经肆无忌惮地“嘲笑”他,说他是不是非洲难民,感觉很久都没有吃过干粮了,因为他总爱在嘴里已经塞满馒头的时候还尝试着往鼓着的腮帮里投食。现在想来大学里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有多不容易。心里顿时暖暖的。这也为我原本就幸福的大学生活又增添了几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