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创新到技术创新
创新概念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和马克思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以及市场之间关系的兴趣,而创新从概念上升到理论要归功于 美 籍 奥 地 利 经 济 学 家 约 瑟 夫 · 阿 罗 斯 · 熊 彼 特(J。A。Schumpeter)。熊彼特在1912年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历经几代学者的发展完善,在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中已自成体系,无论对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还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的进步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最初熊彼特所提到的是创新(innovation)而不是技术创新(technologyinnovation),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具体包括引进新的产品、引入了新的生产方法(新工艺)、开辟了新的市场、发现了新的原材料来源以及企业组织的变革。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熊彼特所认为的创新并非单纯指技术意义上的创新。熊彼特强调创新是一个经济学范畴而不是技术范畴,(技术)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创新则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实施。
由于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日益突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创新理论体系,技术创新成为了创新的代名词。
众多的学者和机构阐述了他们对技术创新的理解,并提出了一系列技术创新的定义:
? 索洛认为: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是新思想来源和后续阶段的实现发展。索洛的“两步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中的重要观点,他注重技术创新的“来源”和“实现”,把技术创新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Lynn指出: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Lynn的定义注重的是技术创新的时序过程,与索洛阐述的技术创新成立条件的提法是一致的。
?Utterback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是:“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这里强调的是技术的有效运用,而且突出了首次应用。
? 弗里曼(Freeman)强调:“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弗里曼突出了“新”和“首次”,而且,弗里曼的技术创新定义范围也很广泛,涉及过程创新和服务创新。
除了学者之外,很多机构和组织也提出了许多对技术创新的界定。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2年的《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中提出:“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产品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工艺创新),那么就说创新完成了。因此创新包括了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的一系列活动”。OECD的定义强调了新产品、新工艺以及它们的“显著技术变化”,同时也隐含着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两个概念的思想。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将技术创新定义为“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这个定义比较宽泛,把“改进”也划入技术创新的范围。
? 美国国会图书馆把技术创新看作“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的活动”。它注重的是“新”和“过程”,并突出了多环节、多因素。
自20世纪80年代技术创新理论引入我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技术创新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相应地也提出了他们对技术创新的认识。
? 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傅家骥等人阐述的技术创新的概念比较全面,既注重内涵,也注重外延,涉及了技术创新的各个方面。
? 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指出“技术创新泛指一种新的思想的形成,得到利用并生产出满足市场用户需要的产品的整个过程。广义而论,它不仅包括一项技术创新成果本身,而且包括成果的推广、扩散和应用过程”。
? 西安交通大学李垣教授对技术创新的界定是“技术创新是创新者借助于技术上的发明与发现,通过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变革,并使变革成果取得商业上成功的一切活动”。
众多的定义表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概念,也说明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对于技术创新内涵把握的难度。但是对于创新相关概念的区分是正确理解创新的前提。综合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侧重点不同,但各方对技术创新的界定有很多方面是一致的。技术创新的本质并非仅仅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进步,而是满足市场需要的商业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技术开发,还包括生产、组织、市场化运作直至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扩散等一系列不同的活动。
技术创新与发明、模仿、研究开发都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创新研究的先驱者熊彼特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阐明了创新与发明的区别,在技术发明运用于实际之前,它只是一个新的设想而已。只有在将其引入生产过程,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才能算是技术创新。从相互关系上来看,发明往往是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但发明并不一定就导致技术创新,未能商业化的技术发明就不是技术创新而仅仅是一项科学活动。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发明是技术创新的一个环节,技术创新并不一定需要发明,发明只有用于经济活动中并且能够带来利润才算是技术创新。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模仿并不算是创新。但是从技术创新实践中可以看到,如果模仿是对原有的技术加以改进,使该项技术更适合于在本国(本企业)的发展,或是提高了该项技术的经济性能、可靠性,那么这种模仿也应该归入技术创新的范畴。现在许多研究技术创新的学者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把改进的模仿和创造性的模仿看作是渐进性创新的组成部分。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无疑有着很强的联系。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在现代生产活动中,技术创新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研究开发活动,研究开发是技术创新取得成功的科学基础,研究开发有利于创新成果的取得,但技术创新并不是必须要进行研究开发,如技术引进形成的创新就不需要研究开发。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明、研究开发、模仿是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表明了技术创新概念在外延上是比较宽泛的,同时也提示了创新的阶段性和过程性。
因此,技术创新作为一个过程既不是一个纯经济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纯技术的过程,而是一个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过程。技术创新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涵。首先就是技术本身的创新过程,既包含单项技术开发、完善过程,又包括与该项技术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的结合,即技术体系化的过程。其次是创新的各个参与者的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过程,在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一系列的经济决策与经济行为。最后是创新过程的管理。由于创新存在多个参与者,创新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必然要求对这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生产体系中的各个要素的协调、平衡和有效配置。
目前对创新的理解已不仅仅局限于熊彼特的创新观,Vande Ven(1986)提出了对创新的一个内涵丰富的定义:发展和实施各种新思想,包括技术、产品、工艺和管理创新。在我国针对创新也有多种提法,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还有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甚至营销创新等多种多样的创新。可以说,只要有新的意义的行为或者是变革都可以称为创新。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如何来界定技术创新的范畴?要区分技术创新与其他创新首先就要确定技术的内涵。从前面列举的各种技术创新定义来看,各方对于技术含义的理解并不一致。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比较广,不仅包含技术性变化带来的创新,还包括管理方面的创新。弗里曼、傅家骥等人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也持有类似观点,他们扩展了技术创新的外延,不仅包含了纯粹技术性的活动,还把管理、组织等非技术性要素包含在内。美国国会图书馆把技术上的改进也看作技术创新,它们定义的技术创新内容也比较宽泛。也有些学者把技术创新局限于纯技术活动。从这些定义来看,技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操作方法和技能。而广义的技术除此之外,还把物质设备、组织管理也包括在内。显然,作为企业存在的两个基础,技术与管理关系非常密切。对企业来说,技术的根本作用是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因而可以这样来界定技术与管理:与企业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价值创造活动直接有关的技能、手段、方法就是技术,技术主要包括产品和工艺过程(流程)。除了制造业之外,还有大量的服务企业以及IT企业,它们为顾客创造价值所依赖的技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制造技术,而是一些服务技能、软件开发程序等,所以企业的技术可以划分为制造技术、服务技术、信息技术等。管理则主要涉及管理程序、方法、制度和流程等,与企业组织创造价值的基本活动间接相关,如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虽然技术和管理活动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我们要强调的是与技术变革直接相关的管理活动才是技术创新的组成部分,否则就把技术创新概念泛化了。
除了对技术本身的理解之外,对技术创新概念的把握还有创新程度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只是第一次应用的技术(根本性的创新)才能看作技术创新,这显然过于狭隘。无论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对一个企业,只要能够创造效益,哪怕是很小的技术改进也是有意义的创新。英国苏塞克斯(Sussex)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PolicyResearchUnit,简称SPRU)在20世纪80年代基于重要性把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技术系统的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渐进性创新是对现有技术进行局部性改进所产生的技术创新,多为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根本性创新是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往往意味着观念上的根本突破,常常伴有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连锁反应;技术系统的变革会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这种创新常常导致新兴产业的出现,不但有根本性的、渐进性的创新,还会有技术上有关联的创新群的出现;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既伴随着许多根本性的创新群,又包含有许多技术系统的变更,几乎影响到经济的每一个部门,并改变人们的知识体系,其兴衰表现为经济周期。
另外,创新总是针对特定的对象而言的,也许对一个国家、地区、企业来说是新的技术,对另一个国家、地区、企业来说已经过时,但并不妨碍这个国家、地区、企业接受并运用这个技术形成创新。所以在界定技术创新时常常并不是指普遍意义上抽象的创新,而是针对特定对象来说的。
二、技术创新的分类
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分类:
1.按创新来源分类
从创新来源来看,组织层次上的创新可以分为外部来源、内部来源两类。
外部来源可以是引进(购买或者得到特许权等方式)其他企业的技术或者管理模式、引入关键人才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通过学习(反求工程)等方式模仿其他企业的创新,甚至可以是为了得到一项关键技术而兼并了一个企业。这些创新的来源都是来自企业外部。企业通过招聘关键技术人才,收购、兼并其他企业或研究开发单位,把企业外部的技术资源引入到企业内部,在新技术资源与原有技术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其实质是一种“能力移植”。
外部来源实际上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我为主的方式和合作创新的方式。以我为主就意味着虽然最初的思想来自外部,但仍然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实现了创新,典型的是模仿创新;合作的方式不仅是企业单方面的学习接受,而且有其他企业或组织的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了创新,如现代企业的技术联盟、产学研合作开发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内部来源意味着该项创新源自企业中的某一个人或者部门,正如Damanpour(1998)所谓的孵化方式产生于企业内部。从纵向看可以分为来自高层、中层和基层等几个层次。从创新的起源一开始是否得到企业组织的正式批准或者认可我们还可以把内部来源的创新分为正式(官方)的创新和非正式(非官方)的创新两类。这样内部来源的创新就有自上而下的创新和自下而上的创新以及上下互动的创新等不同的方式。
2.按创新程度分类
虽然SPRU对创新程度已经有了分类,但他们是从宏观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分类的,在企业层次上VandeVen等人(1986)认为大部分的创新是以已经存在的状态为基础,仅仅是对技术进行完善和修正,但是另一些创新则完全改变了技术的性质,是对原有技术的一种彻底改变。这样,从创新程度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分类通常可以划分为根本性创新(radicalinnovation)和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Dewar和Dutton,1986;Ellilie等,1984)。还有一些学者使用常规还是根本性(routineorradical)、核心的或者外围的(centralorperipheral)等术语来区分创新程度。
根本性创新是革命性的变革,与企业现有实践存在显著的差异(Ettlie,1985),所采用的技术或者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全新的,或者同时要求生产能力以及产出(产品或者服务)的巨大变化,渐进性创新则表现为企业在技术或管理上的微小或者简单的调整,这种创新对产品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具有积累性效益。
对创新程度的划分除了创新深度(如根本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之外,还有创新速度(如突变性创新和渐变性创新)的不同。实际上,创新速度和创新深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创新之所以是突变性的根源就在于其相对企业现有实践的深刻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创新的程度是针对特定的企业而言的。对某个企业是根本性的创新,对另一个企业却可能是渐进的。或者创新的结果相同,但是不同企业中实现这一结果的过程却不相同(Rosan-na和Roger,2002)。
3.按创新对象分类
就技术创新而言,按照创新对象的不同可以把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类。产品创新是指在产品技术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既包括在技术发生较大变化的基础上推出新产品,也包括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改进而推出的改进型产品;工艺创新也叫做过程创新,包括在技术较大变化基础上采用全新工艺的创新和对原有工艺的改进所形成的创新。
4.按技术变动的方式分类
技术创新意味着技术的变动,技术变动可分为结构性变动和模式变动两种,结构性变动是指技术(产品或工艺)要素结构或连接方式的变动,如彩色电视机屏幕尺寸的增大就是结构性变动;模式变动是指技术原理的变动,如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就是模式变动。
按技术变动方式的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分为四类:
(1)局部性创新。指在技术结构和模式均未变动条件下的局部技术改进所形成的创新。
(2)模式性创新。指在技术原理发生变动基础上的技术创新。
(3)结构性创新。指技术结构变动所形成的技术创新。
(4)全面性创新。指技术结构和模式均发生变动所形成的创新。
5.其他分类
美国市场学学者托马斯·罗宾逊根据创新产品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顾客的消费习惯把技术创新分为连续性创新产品、间断性创新产品和跳跃性创新产品三类。连续性创新产品是在产品组成中仅发生次要变化,对于已形成的消费行为影响很小的创新产品;间断性创新产品是在产品组成中产生了某些突变性变化,包括产品功能和用途方面的重要变化的创新产品;跳跃性创新产品是在功能相近的同类产品中产生了实质性变化的产品。这种分类在本质上与前述的创新程度分类相同,只不过是针对顾客来说的,更加突出了技术创新的商业性。
此外,还有英国学者希克斯从创新对资本和劳动的影响角度把创新分为节省资本的创新、节省劳动的创新和中性的创新等。
随着创新研究的深入,对创新还会产生新的分类方法,但所有的分类都要能够描述所研究的创新特征。对企业组织来说,最基本的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其中,技术创新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
三、技术创新模式
为什么会产生技术创新,或者说什么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按照各个生产要素及外部环境因素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许多探讨并形成了不同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式,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五代创新模式的划分。
1.技术推动模式
技术推动模式作为第一代创新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熊彼特首先提出来的,这种线性的创新模式认为“科学发现导致新技术的产生,新技术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推动模式认为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推动了技术创新,所以研究开发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市场只是创新成果的被动接受者。在当时的背景下,如计算机、晶体管的发明确实带来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推动了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但这种模式无法解释有些创新并不是重大的科学发现,而只是由于有市场需求使用比较简单的现成技术实现的,如创可贴、拉链等,于是就有学者提出了市场拉动的技术创新模式。
2.需求拉动模式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施穆克勒教授(J。Schmookler)在1966年出版的《发明与经济增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市场增长和市场潜力是决定发明活动的速度与方向的主要因素的观点,并构建了市场需求拉动的发明模式。
施穆克勒认为技术创新源自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后来有学者在施穆克勒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市场拉动模式。实际上,对技术创新的拉动不仅有市场需求,还有生产中的需要,所以我们可以把它总结为需求拉动模式,需求拉动模式是第二代创新模式。这种简单的线性模式与技术推动模式相对应,认为市场需求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市场需求对产品和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出适合这种需求的产品从而满足需求。但市场拉动模式同样无法解释某些产品创新并非由直接的市场需求所引起,如飞机、计算机等,也无法解释有些市场需求并未引起技术创新。这说明上述两种模式都有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这就促成了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模式的提出。
3.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模式
无论是技术推动模式还是市场拉动模式都是把技术创新看作前一环节向后一环节单向推进的线性过程,这种对创新动力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同时又过于绝对化。到了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又提出了第三代创新模式也就是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技术创新模式。这一模式是在综合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强调二者的配合与协调,认为创新既要寻找技术上的可能性即技术支持,又要确定是否存在市场机会即市场需求支持,技术创新活动是在这两方面的支持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技术与市场交互模式比前两种模式更加地全面地揭示了技术创新的动因,但它也忽视了技术创新主体(也就是企业)自身的内在因素,仅仅看到了外部因素,对技术创新产生原因的解释也是不完全的。
上面三种模式的共同特点是着重研究技术创新的引导机制,重视创新过程的启动环节,对中间过程的描述都比较粗略。也可以说,这些模式既是过程描述模型,也是诱导机制模型。
4.一体化模式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第四代也就是技术创新一体化模式意味着从过去把技术创新过程看作是序列式的从一个职能到另一个职能转移的依次开发活动,向把技术创新看作研究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职能部门同时交互进行的一体化模式的转变。一体化模式不仅注重研究开发—制造界面的一体化,而且强调跨部门的合作,以及与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密切协作,以便更好地完成创新,取得更大的成效。
5.系统集成网络模式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大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技术创新的组织和实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诞生了第五代创新模式,其核心是创新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网络活动,不仅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在现代表现得更加明显。技术创新的系统集成网络模式把技术创新从一体化的职能交叉过程进一步扩展为多机构系统集成网络联结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技术创新过程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且是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创新网络。创新过程中更多地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利用仿真模型替代实物进行开发设计,实现产品设计与生产制造的同步进行。网络化创新模式表明现代技术创新越来越强调速度、灵活和效率,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第五代创新中,企业不仅需要一般意义上的组织和管理柔性,而且需要设计“创新友好”的组织结构,同时创新更加需要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合作,在企业战略中凸现了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性。实际上,在第五代创新概念中已经开始强调组织因素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在一个组织内,结构应服从战略,但在一个创新型的组织中,其战略实际上与组织结构、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是相互影响的。并且,战略的形成也必须以充分了解创新的性质为前提。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新技术的影响日益明显,技术变化速度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激烈,企业内部和企业间一体化和网络化程度不断增加,更加强调企业的技术和知识积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司战略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的合作、组织的灵活性和设计与生产的一体化,即网络组织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罗斯韦尔认为影响第五代创新成败的因素除了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管理和组织因素。第五代创新不仅要求企业内部组织一体化,而且要求将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一体化,这种一体化的表现是通过信息技术将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关因素网络化。如水平化的战略联盟(同行业企业的一体化)以及供应商和客户在企业创新中的广泛参与(垂直一体化)。在第五代创新活动中更多地将依赖管理技术、方法以及组织形式的创新,如果说在早期的创新活动中,组织是技术创新的一种手段和技术的话,则在第五代创新活动中,组织的变革与重组已经具备了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的作用,这充分表明了技术创新与组织因素的密切关系。
6.其他技术创新模式
除了上述模式之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
(1)技术规范———技术轨道模式
这一模式是英国经济学家道西提出来的。他认为根本性创新会带来某种新的观念,这一观念一旦模式化,就成了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就固化为特定的技术轨道。一旦形成技术轨道。在这条轨道上就会有持续的创新涌现。技术规范———技术轨道模式与技术推动模式类似,都是仅仅从科学技术本身去寻找技术创新的动因,并且不能提示最初的根本性创新源于何处,因而是不完善的。
(2)N—R关系模式
N—R关系模式是日本学者希腾优提出来的。他认为技术创新的动因在于社会需求(need)和社会资源(resources)之间的矛盾或“瓶颈”。N—R关系模式与市场拉引模式类似,都是从社会需求入手,认为技术创新是对社会需求的一种适应,显然也不能对持续的技术创新做出充分的解释。
(3)组织行为模式
前述的理论模式,过多地强调创新的外部因素,虽然也涉及了企业内的一些生产要素如技术等,但并未探讨企业在创新中的能动作用。因此,有学者又试图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根据主体对行为的选择、对需要的满足程度等来建立创新主体的动力分析模式,如项保华(1994)的创新主体需求分析模式,根据创新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及时性和合意性、主体内在需要集合、技术创新活动集合以及源于内外环境的刺激及压力所构成的外在激励集合等因素构造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这种探索已经深入到企业内部分析创新主体的行为,但由于心理因素以及建立在心理因素基础上的组织行为因素属于主观范畴,涉及的因素众多,组织行为模式仍然不能从一般意义上解释企业创新的动力问题,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和客观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