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中,立冬时要吃饺子的。据说是因为饺子的“长相”类似于人的耳朵,所以立冬吃饺子,为的是冬天耳朵才不会被冻掉。至今我国部分地区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然而,立冬吃饺子真的是这个原因吗?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便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古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然而,为何要用饺子来“补嘴空”呢?
饺子的谐音为“交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所以“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不过,关于立冬之日吃饺子的来历,还有一段与我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有关的民间传说。在东汉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来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他返乡的季节正好是冬季,他看到家乡的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于是率人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人们都学着张仲景做的“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被人们叫做“饺子”,也叫“扁食”。根据这一民间传说,人们冬至时吃饺子,一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二是适当地滋补身体,健康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立冬”是怎么来的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其实,我国幅员广阔,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在立冬这一天同时开始。
对于“立冬”这一节气,顾名思义,便是冬天的开始。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是“冬”字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据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为:“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