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提到“下海”,除了出海、到海里游玩的普通意思之外,大多数人都会默认同一个意思,即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营商业。然而,经营商业行为本身与海关系并不大,但却为何叫做“下海”了呢?
这还得要从过去在中国影响广泛的梨园界说起。在过去的梨园(戏曲)界,有从小科班出身的职业演员,也有不少戏曲爱好者,他们一般以非职业的身份参与表演,被称为“票友”。票友热爱戏曲艺术,有的研究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专业演员。其中的一些票友颇具天赋,加上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为很有建树的戏曲艺术家。在京剧领域,与谭鑫培齐名的著名老生演员孙菊仙,就是半途转业,在三十岁以后才由票友而成为职业京剧演员的著名艺人。此外还有京剧老生名家刘鸿声、言菊朋等,都是半路出家成为职业演员的。
由于传统戏曲历史之悠久、剧种之繁多、剧目之丰富、表演之讲究、人物形象之丰满、传神写意之美妙,可谓深奥无比,只有用大海的广阔才能囊括这诸多的技艺。同时,由于大海往往深不可测,并隐藏着无法预测的危机,而过去的戏曲演员想唱红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要获得社会的认可更是困难。因此,在戏曲界,往往将这些由票友转为职业演员的行为称为“下海”,意为投身于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同时也选择了一条艰难而无法预知前途的道路。一旦选择退出职业演员的行列,则称为“上岸”。
“下海”被用作指称改行做生意的意思,则是在中国刚开放时开始使用的。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开始繁荣,一个新的自由空间正在出现。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放弃传统体制内的工作,转而到这一新的自由空间中创业经商、谋求发展,这样的行为类似于玩票性质的戏曲票友转为职业演员,前途同样隐藏着无法预测的危机,而经商也是相当有讲究的一门学问,所以就被叫作“下海”,有时也叫做“下海经商”。
曹操陵墓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来自环球网的消息称,尽管官方已经认定“河南安阳县西高穴曹魏高陵”即为曹操墓,但是由于至今争议不断,最终并未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由此却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如果河南安阳的曹操墓是假的,那么真的又在哪里呢?
其实,关于曹操陵墓的位置,早就有所争议,比较典型的有故乡说、漳河说、安阳说和七十二疑冢说等四种。这四种说法都有确凿的证据认为,曹操墓就在本地。
持“故乡说”者认为,曹操于建安二十三年正月在洛阳病逝,二月初二入葬,葬于故里谯陵,以魏文帝曹丕不去邺城而返故里为证。
持“漳河说”者认为,顺治初年漳河干涸,一渔夫见河中有大石板,旁有一隙,以碑文明记此乃曹操。
持“安阳说”者根据《彰德府志》中的记载,认为魏武帝曹操陵在今河南安阳灵芝村与今河北临漳习文村一带;
由于千百年来,民间关于曹操墓的传说一直是七十二疑冢,因此这对于持“七十二疑冢说”的人来说是重要的证据。但是由于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因此“七十二疑冢说”早已自动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