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育专家认为: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方法,如赏识、激励、批评、惩罚等。当你亲近或崇敬的人表扬你时你会欣喜不已,他批评你时,你会格外愧疚。优秀的孩子与妈妈既有母子之情,更有挚友之情。因此,学会与孩子沟通是教育孩子的核心问题,调整亲子关系则是教子成功的奥秘所在。
生活中,妈妈在和孩子说的话中,“快”“认真点”“细心点”“做作业”“你真笨”……这些词或话使用的次数、重复的频率最多。这些提醒和唠叨根本就不是在和孩子交流,长此以往,孩子对此则置若罔闻、不理不睬。出现这些问题不但不应单纯责怪孩子,而且应当在妈妈身上找原因。
妈妈希望孩子用功读书,希望孩子遵守纪律,希望孩子品德优良等。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妈妈看到孩子一点不顺眼的地方,不是用“你就是没毅力”“你永远没出息”等话语训斥孩子,就是用“你为什么不……”“你赶快给我……”这样的话语对孩子发号施令。妈妈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可以任意训斥和打骂。
强迫的方法无法赢得孩子真正的合作,相反会损伤其自尊心,使其产生逆反情绪,造成与妈妈情感上的对立。
妈妈需要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居高临下做孩子的审判官。
传统的“长幼有序”和“师道尊严”,使得我们的社会常常在家庭中树立起妈妈的威严形象,妈妈总是习惯于摆出一副长者的架子,对孩子动辄打骂斥责,认为我是老子你就得听我的。还有的妈妈以孩子害怕自己为荣,以为孩子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以踏踏实实地凭这一点教育孩子。长此以往,这种被强力压制而屈服的孩子,要么形成自卑、怯弱的性格,对其一生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要么忍耐到一定限度,会奋力反击,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孩子和妈妈之间就会形成对话上的距离,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
亮亮很不喜欢逛超市,即使是跟着爸爸到了超市,也很不耐烦,吵着要早点儿回去。亮亮的爸爸一直不太理解。
有一次,他带飞飞在超市里选购,忽然飞飞哭了起来。不论爸爸怎么劝,飞飞就是哭个不停,吵着要回家。无奈之下,爸爸蹲下来安慰他。
这时候,爸爸突然发现,孩子所能看到的只是大人拥挤的腿和低矮的货架,凌乱不堪。
于是爸爸抱起飞飞,让他骑在自己的脖子上逛超市,这下飞飞止住了哭声,脸上露出了笑容:“爸爸,超市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呀,我以前从来不知道!”
如果妈妈能“屈尊”和孩子平等对话,就会有许多新发现。只有这样,妈妈和孩子才能有沟通的平台,才能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在家庭里,妈妈应当把孩子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尊重孩子的想法,遇到问题时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协商解决,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形成孩子对妈妈的情感依恋和亲密接触。
根据一些专家的研究,缺少家庭交流、从来没有亲情依恋感的孩子长大后可能成为只顾自己而对别人毫无感情的人,也可能成为缺乏安全感或对人过分猜疑的人,还可能成为具有破坏性和攻击性的人。因此,家庭的关爱对孩子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妈一定要适度地表现出来。
与孩子建立在平等和理解基础上的沟通是最有效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塑造健康良好性格的良好环境,便是为他开辟了一条走向成功、幸福的大道,这远胜于留下万贯家财。
下面几点建议,可以让妈妈与孩子更平等地交流与沟通。
第一,孩子绝对不是妈妈的出气筒。当妈妈情绪不好的时候,最好向他人寻求心理援助,和朋友倾诉或者做一下户外运动,先不要和孩子面对面,因为心情不好的时候,坏情绪就会很容易爆发。
第二,做孩子的朋友。如果你有心事,无论是喜或忧,希望找人分享或分担时,第一个想到的,往往不是你的妈妈,而是最了解你的朋友。因此妈妈在孩子出生后,便要培养他成为你无所不谈的最要好的朋友。和孩子做朋友,就要和孩子交心。你可以将自己失败和挫折的经历向孩子坦白出来,自己曾有过什么抱负、梦想和目标,为何不能达成;怎样从许多失败、痛苦中积累到经验,终于步向成功等。这样当孩子遇到烦恼、失败与挫折时,也会向妈妈坦诚倾诉。
第三,为孩子做表率。许多妈妈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将孩子养育成人,即使偶尔打骂孩子也无妨,况且大多数情况下是为孩子着想。妈妈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妈妈的一言一行,会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有良好的品行操守,孩子就会拥有良好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