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学舍书怀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与锺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赏析:
这首诗是青年范仲淹就读于睢阳学舍时所作,表达了自己在贫困中仍积极进取的志向。诗中典故很多。“歌凤鸟”是指春秋时楚国隐士接舆所唱的《凤鸟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意思是及时退隐。这就是“接舆歌凤”典故的由来。“赋鹪鹩”是指西晋张华所作《鹪鹩赋》,表达不得志的情绪。“瓢思颜子”指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琴与钟君”句,指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为人们熟知。“涧松”句,典出西晋左思的《咏史》诗:“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意思是生长在山涧之中的高大松树,还不如山顶的小苗位置高呢!暗讽无能之辈和世家大族占据高位,真正的人才却遭到埋没。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将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此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边塞,虽然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触下,却依然留着相同的印迹。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发的是凄切之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纵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广阔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暮时分的秋景。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芳草”历来也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如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
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回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离人相思的词,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即从这里脱胎。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赏析:
范仲淹的这首词写的是对历史的评价、对人生的看法,是为词之别调。然而,作者尚未完全摆脱词为“小道”、“末技”的世俗之见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本篇的风格必然是戏谑的。
上片大意是,昨天夜里读《三国志》,不禁笑话起曹操、孙权、刘备来。他们用尽权谋机巧,不过是枉费心力,只闹了个天下鼎足三分的局面。与其像这样瞎折腾,还不如什么也别干,索性和刘伶一块儿喝他个醺醺大醉呢。下片则化用了白居易《狂歌词》的诗意,人生一世,总没有活到一百岁的。小的时候不懂事,老了又衰弱不堪。只有中间一点点青年时代最可宝贵,怎忍心用来追求功名利禄呢!就算做到了一品大官、百万富翁,难辞白发老年将至的命运!全篇纯用口语写成,笔调很诙谐,似乎是赤裸裸宣扬消极无为的历史观、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和一派颓废情绪。实际上它是词人因政治改革徒劳无功而极度苦闷之心境的一个雪泥鸿爪式的记录。胸中块垒难去,故须用酒浇之。愤激之际,酒酣耳热,对老友发牢骚、说醉话,颇有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难言况味。
定风波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繁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赏析:
范仲淹的这首《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词作于庆历六年(1046),当时庆历新政失败,他被贬知邓州。
百花洲位于邓州古城东南隅,碧水泱泱,繁花似锦,竹木苍翠,百鸟争喧,是迁客骚人游览的胜地。范仲淹知邓后,在前人营建的基础上,重整了百花洲、览秀亭,新建了春风阁、文昌阁和花洲书院。范仲淹在知邓期间所写的诸多诗词作品中,多次赞颂百花洲。
这首词是写他与游人去百花洲赏花的情景,表达了范仲淹与民同乐的喜悦之情。上阕写景叙事。“罗绮满城春欲暮”这个倒装句是说,暮春时节城内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身穿节日盛装的游春人群。
紧接着叙述游人的行踪。这时候的游人干什么去了呢?“百花洲上寻芳去”。百花洲是邓州城的游览胜地,那些满城游春的人们自然要去那里游览,所以诗人就要去百花洲上赏花,这自然是与民同乐,从而也告知人们范仲淹营建百花洲,就是为了给当地百姓开辟一个游玩的好地方。
百花洲名副其实,这里最诱人的景色便是看不尽的“浦映繁花花映浦”,诗人置身于此情此景中,有何具体感想呢?他的回答是“恍然身入桃源路”。范仲淹一生四次遭贬,尤其是经历了庆历新政失败的打击之后,深感“卑飞尘土味诚薄,达宦风波忧更深”,而来到邓州这个距京城偏远之地当地方长官,“政事绝简”,悠闲自得,顿觉轻松,又身入百花洲这么个景色幽静之地,如同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这种感慨的产生既是触景生情,更是思想深处感情的流露,并为下阕的抒怀做好了过渡。
下阙即景抒怀。“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莫怪,即不要埋怨、责怪;逸豫,享受安乐之意;时数,指当时的运气,亦即当时的客观条件和机遇。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请诸位不要责怪我甘愿享受清闲。我以为,功名的得来与丧失,都是与当时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我如今来知邓州,也不算是大不了的事,在朝任参知政事,在边关任帅,与来邓州任知州,都是形势需要,升也好,降也罢,在我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可谓“宠辱不惊”。
范仲淹此说,事出有因,当时不少朋友和知交为范仲淹遭贬知邓州气愤不过,为之鸣不平,这些不平与愤慨常常流露在给范公的书信与诗词中。范仲淹借回信或酬唱作答复,或正面解说或寓理于事,表明自己的看法:“出处曾无致主功,南阳为守地犹雄。醉醒往日惭渔父,得失今朝贺塞翁”,不仅毫无怨言,还产生了提前退隐的打算:“附郭田园能置否,与君乘健早归休。”
为了进一步表达自己此时的平静心态,他还用眼前莺歌蝶舞的自然景观作阐释:“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意思是说,我此时的平和心态好比鸟儿在这大好春光里婉转歌喉,蝴蝶在这百花丛中翩翩起舞一般,都是非常自然的,一点也不奇怪。
所以,最后作结道:“争教我辈无欢绪。”大自然中的鸟蝶啊尚且如此,那么像我们这些感情丰富又明事理之人,怎么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欢乐的情绪呢?
诗人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境界是多么高迈啊!
严先生祠堂记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译文:
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后来光武帝得到兵权,乘驾着六龙的阳气,获得了登极称帝的时机。那时他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天下有谁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够以节操方面来尊崇他。后来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触动了天上的星象,后来又归隐江湖,回到富春江畔隐居,清操自守,鄙弃禄位,达到了圣人自然清静的境界。先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又有谁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够用礼节对待他。
在《盅》卦的“上九”爻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偏偏显示“不侍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屯》卦的:“初九”爻辞中说,阳气(帝德)正开始亨通,因而能够显示“以高贵的身份交结卑贱的人,深得民心。”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
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
“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赏析: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正月,46岁的范仲淹贬知睦州(治今浙江富阳、桐庐一带)。建造严光祠堂。严光,字子陵,东汉初年名士。光武帝十分钦佩严子陵的人品才学,要他担任谏议大夫,这是一个很高的职位,但他还是不肯接受。后来干脆不辞而别,回到家乡余姚隐居。
光武帝又派使者到了余姚请严子陵进京做官。他听到消息,赶紧躲避起来,使者只得泱泱而返。为了避免朝廷再找麻烦,他索性带着家人,迁居桐庐富春江边种田、钓鱼。他钓鱼的地方后人称之为“子陵滩”。“严子陵钓台”至今遗迹犹在。严子陵回到余姚直至终老,享年80,死后葬于余姚陈山。
严子陵视富贵如浮云的气节,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北宋名臣范仲淹仰慕严子陵高节,特意为他造了祠堂,并写了一篇传颂千古的《严先生祠堂记》,赞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像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慨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就像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像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像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廷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赏析: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岳阳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
庆历六年(1046)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一文,这都是看图写的。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老友的鼓励和安慰。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文章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不朽的散文精品。其“先忧后乐”精神已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树立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目中。
邠州建学记
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人曷尝而乏哉?天地灵粹,赋予万物,非昔醇而今漓。吾观物有秀于类者,曾不减于古,岂人之秀而贤者独下于古欤?诚教有所未格,器有所未就而然也!庠序可不兴乎?庠序者,俊乂所由出焉。三王有天下各数百年,并用此道以长养人才。材不乏而天下治,天下治而王室安,斯明著之效矣。
庆历甲申岁,予参贰国政,亲奉圣谟,诏天下建郡县之学,俾岁贡群士,一由此出。明年春,予得请为邠城守。署事之三日,谒夫子庙。通守太常王博士稷告予曰:“奉诏建学,其材出于诸生备矣。今夫子庙隘甚,群士无所安”。因议改卜于府之东南隅。地为高明,遂以建学,并其庙迁焉。以兵马监押刘保、节度推官杨承用共掌其役事,博士朝夕视之。明年,厥功告毕。
增其庙度,重师礼也;广其学宫,优生员也。谈经于堂,藏书于库,长廊四回,室从而周,总一百四十楹。广厦高轩,处之显明。士人洋洋,其来如归。且曰:“吾党居后稷、公刘之区,被二帝三王之风,其吾君之大赐,吾道之盛节欤!敢不拳拳服膺,以树其德业哉?”
余既改南阳郡,博士移书请为之记。予尝观《易》之大象,在小畜曰:“君子以懿文德”。谓其道未通,则畜于文德,俟时而行矣。在兑曰:“君子以朋友讲习”。谓相说之道,必利乎正,莫大于讲习也。诸生其能知吾君建学,圣人大易之旨,则庶几乎。故书之。
译文:
国家的忧患没有比缺乏人才更大的了。人才为何会缺乏呢?天地之间的灵光精气分配给万物,并非昔日厚今日薄,我观察万物有比同类茂盛的,曾经不比古代减少,难道优秀而贤明的人才,却比古代少吗?实在是教化没有达到,人才没有造就而形成的,学校怎么能不兴建呢?学校是优秀人才产生的地方。夏商周三代享有天下,各自几百年,全都采用这种办法来增加培养人才。人才不缺乏天下就会大治,天下大治王室就会安定,这就是明显的效果。
庆历甲申年(1044),我参与决定枢密院、中书二府大政,亲自遵照圣上旨意,下诏书命令天下州县兴建学校,使每年推举的士人全部出自州县学堂。第二年春天,我请求担任邠州知州。处理公事第三天拜谒了孔夫子庙,邠州通判负责祭祀的博士王稷告诉我说:“奉圣旨兴建学堂,才俊从诸位士子中产生,已经齐备了,如今孔夫子庙太狭小,读书人无安身之处”。于是商议改动(庙址),选择在州府的东南角,地势高光线明的地方用来建学堂,连同夫子庙一块迁移到这儿。任用兵马监押刘保、节度推官杨承用,共同掌管这项工程,王博士早晚视察工程。第二年,该工程宣告完毕。
增大庙的尺度,这是推重师礼;扩大学宫,这是优待生员。在大堂谈论经书,在书库珍藏书籍。长廊迂回曲折,环绕学舍四周,总计一百四十个柱子。宽广的厦房高高的窗户,置身其中感觉光线明亮。众位学子高高兴兴来到如同回到家中,都说:“我们这些人居住在后稷、公刘创业的地方,沐浴唐尧、虞舜、夏商周三王的醇厚风俗,岂不是我圣君的赐福,我文道的盛大节日吗?怎么敢不铭刻于心不忘,来树立其厚德大业啊”!
我改任南阳郡后,王博士捎来书信,请我为邠州建学作篇记叙性的文章。我曾经看《易经》的大象,小畜卦上说:“君子应当蓄养和完善自己的美德”。认为世道不通达,就积聚文德,等待时机而行事。兑卦上说:“君子在朋友之间讲习学问,交流知识”。认为相互喜欢的途径,一定有利于正道,没有大于讲习经书。诸位生员岂能懂得我朝国君兴建学堂与圣人在《易经》中的主旨差不多啊!所以,记下这件事。
赏析:
此文是庆历六年范仲淹应邠州博士王稷之约,为邠州建学写的一篇记述性文章。作者在本篇中借记为论,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胸襟。
全文共有四段。第一段阐明了建校兴学、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从对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高度,作者先是提出国家最大的忧患在于缺乏人才的论断,进而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教育(教化)没有达到,自然而然的引出建学的重要作用。第二段简述自己邠州建学的时代背景和建学过程。先从“庆历新政”亲自参与州县建学起笔,简要记述了邠州建学的缘起、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人物,表达了作者兴学育才的政治理想。第三段记述改建一新的邠州庙学的规模布局及邠州士人的喜悦心情。第四段交代做记的缘起,并勉励读书人积蓄文德以利大道。
文章以人才引出兴学,以庆历兴学引出邠州建学,最后以作者改任南阳为邠州建学做记收笔,结构完整,行文严谨。首段设问反问句式承上启下,使问题分析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文脉通畅。二、三两段记述事件仅300余字,简洁明快,刻画人物,惜墨如金。寥寥数语就突出王稷博士对建学一事的急切和邠州士人在新建学堂学习的莫大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