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直来直去,光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行,面对困难,需要的是方法、技巧和谋略。而这来自头脑,来自思维,来自思考的威力。做人要有“心机”做人要坦坦荡荡,要表里如一,这是对做人的起码要求,进而上升为更高的要求:做人要诚实、正直。列宁说:“既应该在所有人面前是正直的人,也应该在自己的良心面前是正直的人。”因为,这样的优良品德能够得到大家的赞赏、喜爱、信赖,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诚实、正直并不意味着你就要将自己的心剖开给人看,你就要把心里的所思所想尽数摆在桌面上。这样的诚实和正直是值得商榷的。人心难测,我们无法预知别人的想法,更难以控制别人的想法,所以,我们才要有防人之心。同时,要清楚的是,诚实正直固然可以得到别人的喜爱,但是解决问题光有诚实正直是不行的,解决问题需要的是方法和技巧。这就是做人的“心机”。
秦朝末年,匈奴内部政权变动,人心不稳。邻近一个强大的民族东胡,借机向匈奴勒索。东胡存心挑衅,要匈奴献上国宝千里马。匈奴的将领们都说东胡欺人太甚,国宝决不能轻易送给他们。匈奴单于冒顿却决定:“给他们吧!不能因为一匹马与邻国失和嘛。”
匈奴的将领们都不服气,冒顿却若无其事。东胡见匈奴软弱可欺,又向冒顿要一名妻妾。众将见东胡得寸进尺,个个义愤填膺,冒顿却说:“给他们吧,不能因为舍不得一个女子与邻国失和嘛!”
东胡不费吹灰之力,连连得手,料定匈奴软弱,不堪一击,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里。这正是冒顿单于求之不得的。
不久之后,东胡看中了与匈奴交界处的一片茫茫荒原,这荒原属于匈奴的领土。东胡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以此地相赠。匈奴众将认为冒顿一再忍让,这荒原又是杳无人烟之地,恐怕只得答应割让了。谁知冒顿此次突然说道:“千里荒原,杳无人烟,但也是我匈奴的国土,怎可随便让人?”于是,下令集合部队,进攻东胡。
匈奴将士早就受够了东胡的气,这一下,人人奋勇争先,锐不可当。东胡做梦也没想到那个痴愚的冒顿会突然发兵攻打自己,所以毫无准备。仓促应战,哪里是匈奴的对手。战争的结局是东胡被灭,东胡王被杀于乱军之中。
面对东胡的得寸进尺、厚颜无耻,匈奴人的诚实正直显然不会换得问题的解决,因为东胡人就是故意来挑衅的。而匈奴人自己的实力有限,硬拼也不是办法,那就要用谋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了。于是,匈奴单于冒顿采取了先示弱后打击的策略。示弱是因为自己的实力弱,需要时间来积蓄力量,让一步满足对方能够换得尽可能多的时间。所以,他前两次面对东胡的无理要求都采取了容忍和满足的态度。等到自己有把握战胜对手的时候,他一反常态主动出击,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一雪前两次的羞辱之耻。
此外,匈奴单于冒顿针对东胡的谋略也在客观上对自己的将士产生了作用。前两次的耻辱让匈奴将士感到很愤怒,但是无处发泄,只好在心中淤积,等到第三次的时候,大家以为又要受窝囊气了,没想到单于给了他们一个发泄的机会,于是他们就像拴了很多年、憋了很多年、一朝挣脱缰绳的野马一样,肆意发泄着心中的憋闷,这股力量是势不可挡的。
在这件事情上,与其说是匈奴人实力的胜利,还不如说是谋略的利。或许凭借实力匈奴人也能胜利,但势必损失不小,而利用谋略则既得了胜利,又减少了损失,可谓一举两得。
做人有谋略,体现在做事上就是有策略。而做人的这种谋略,究其本质,就是解决问题,摆脱困境的最优策略。
众所周知,慈禧爱看京戏,并常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可是,他并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你想要什么?”慈禧心情不错,耐心地问。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偏旁上多了一点。”杨小楼一看,这字果然写错了,若是这样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不是对太后不利,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很可能就要了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突然间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难为情,既不想让杨小楼拿走错字,又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写错了再要回来。
旁边的李莲英见此情景脑子一动,笑呵呵地示意杨小楼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你一个奴才怎么能要走呢?”
杨小楼一听,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一场原本尴尬的事情被李莲英很巧妙、很艺术地化解了,得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这就是做人的高超谋略。李莲英的办法是解决这件事情的最优策略,至少在当时那么紧急的情况下算是最优的选择了。当人们能够在面对一件事情,面对一个困境的时候,找到解决的好办法,这就是做人谋略的最好体现了。做人要“善变”
脑筋急转弯是人们喜欢玩的一种思维游戏,它的答案总是那么出人意料,一般都不会是正常思维的结果。也就是说,你用正常思维去思考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这就要求人们打破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用非常规的思维方法来寻找答案。
但是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这虽然能够让人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熟练自如,甚至达到自动化,节省时问和精力。但是,思维定势的存在束缚了人们的思维,使人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就会给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消极影响。
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天资聪颖,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熟悉的汽车修理工。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出道题来考考你的智力,如何?”阿西莫夫同意了。修理工便说道:“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成拳头做敲击状。售货员见了,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给他换了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就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阿西莫夫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便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修理工笑了:“哈哈,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干吗要打手势呀?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会答错,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当然,阿西莫夫回答错误和所受教育多少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是他在思维定势的局限和影响下,习惯于用旧有的、常规的模式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结果。这导致即使外界事物发生了变化,但是人们还是会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样做显然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当人们遭遇困境时,自然是正常思维受限的时候,这时候只有“变化”自已的思考方式,才可能越过“山重:水复”,看到“柳暗花明”。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销路大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机。
逆向思维就是一种求异思维,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反其道而行之,自然就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有一天,法国某照相器材厂来了几位日本客人,在参观实验室时,一位客人俯下身,观看装在玻璃器皿中的一种显影液。实验室主任眼尖,看见这位客人的领带垂下来,很自然地在显影液里浸了一下,尽管只沾了一丁点儿,但拿回去一化验,也很容易知道这种显影液的配方。
实验室主任不动声色,悄悄对一位女服务员交代了几句话。当那位日本客人走出实验室时,女服务员双手捧给那位日本客人一条崭新的领带,笑吟吟地说:“先生,您的领带弄脏了,请换上新的吧!”
日本客人无可奈何,只好乖乖从命,还一再鞠躬称谢。
很显然,虽然对方错在先,不该试图用不道德的手段窃取样品,但是如果生硬地指出,会让对方的自尊心受挫,失掉面子,也就多了一个敌人。实验室主任此时的“善变”,巧妙地运用了明拍暗打的策略,设法替对方保住了面子,维持了表面的和谐,还赢得了好口碑,实在是高明至极。
一个人的常规思维也会是很多人的共识,所以你能想到的,别人也差不多都能想到。你只有放弃常规思维,变化思维方式,才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方法。而如果能做到经常变、善变,就能创意层出不穷、奇思妙想源源不断,难题对你来说也就不再难了。思考,让你离成功更近
遇到问题和挫折时,善于思考的人即使最终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至少他们会因为思考而有所收获,这种收获是认识、了解,是考验,是体验。相反,那些选择放弃的人什么也没有得到。事实上,成功者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超越失败的结果。而放弃思考的人也就放弃了提升、完善自己的机会,离成功自然也就越来越远了。
在全世界IBM管理人员的桌上,都摆着一块金属板,上面写着“Think”(想)。这个字的精粹,是IBM创始人华特森(ThomasWatson)创造的。
有一天,寒风刺骨,阴雨霏霏,华特森一大早就主持了一项销售会议。会议一直进行到下午,气氛沉闷,无人发言,大家逐渐显得焦躁不安。
突然,华特森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Think”,然后对大家说:“我们共同缺少的是,对每一个问题充分地去思考,别忘了,我们都是靠脑筋赚得薪水的。”
从此,“Think”成为了华特森和公司的座右铭。
人类的脑细胞约有165亿个,一般人只用了不到1000万个,专家认为最少也要用1/10,所以我们真应该动动脑,好好地去思考。
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只是一扔了事,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而如果有人做了,那就会有惊人的发现。
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有!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之后你会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O。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发现了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于考古或天体研究,即:只要有这_个规律在,便可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从而迅速恢复它们本来的面貌!
这就是思考的威力!这位聪明人就是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
事实上,很多科学发明都源于一次意外或者事故,但是在发明问世之前,这样类似的意外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他们之所以没有成为发明者,就是因为他们只是简单地选择了“倒掉”,而没有选择思考。
思考有正面思考和负面思考之分。所谓正面思考,指的是在遇到挑战或挫折时,人们会产生“解决问题”的企图心,并开动脑筋去找出方法正面迎接挑战;负面思考就是一遇到挫折,人们就被负面情绪打败,而责怪自己、环境,最后选择退缩、放弃或报复。
例如,赶不上公交车时,负面思考者的第一反应是“为何我会这么慢”“公交车为何开这么快”,怪罪自己或环境,做出“不去上班”的决定。而正面思考的人却思索,“找出替代方案,例如坐出租车”,或者“告诉对方自己会晚点到”,然后继续完成计划。
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激励理论”学者寇菲研究指出,当人们遇到挫折时,高达九成以上的人会选择五种反应:攻击、退化、压抑、固执与退却,而正面思考者的比率低于10%。
而在医学上,一个人性格乐观或悲观,五成因素来自遗传,甚至包含体质。一般来说,乐观者容易正面思考,悲观者则较易陷入负面思考,尤其若不自知形成思考惯性,负面思考程度将越来越严重,甚至引发忧郁症。
对于负面思考的人,《哈佛商业评论》指出:“越来越多的实证显示,不论是儿童、集中营的幸存者,或是东山再起的公司,正面思考的复原力是可以学习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生庸庸碌碌、难以成功的原因了,他们做了太多的负面思考,甚至根本就没做思考,而很少做正面思考。一旦做了正面思考,就能有大的收获。
美国宾州大学教授赛利格曼,是正向心理学的权威。他从美国大都会人寿的15000名营销员中筛选出1100名作为观察对象,在对其进行5年的追踪后发现:正面思考的营销员业绩比负面思考的高出88%,而负面思考者离职率是乐观者的3倍。正面思考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当一个人面对问题时,无论是他灵活变通,还是运用逆向思维、创新思维,他都能找到解决的好办法的原因,就在于他进行了正面思考。事实上,只要能够加强正面思考,多改变思路,就能有效地遏制负面思考、及其带来的影响。
事实上,对一个人来说,遭遇挫折并不是一件坏事,除了我们通常认为的:增加经验教训、得到锻炼、敲响警钟等积极作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积极作用是,只要你能保持正面思考,那你就能更快成功,而且成功的概率会很高。
由此,我们也认识到:做人是需要思考的,而且要善于思考,善于发挥思考的积极、正面作用,避免负面思考,这样就能使思维活跃起来,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这就是思考的威力,也是大脑给人的馈赠。但这种馈赠只有发现,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