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重利轻名,从商传统远大于从政传统。然而温州人却普遍十分关注政治,身为商人而时时不忘潜心研究政治、了解政治动向或政策。
精明的温州人对政治产生兴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他们看来,政治虽然让他们栽了不少跟头,但是仍不失为一笔可贵的财富。他们学习、了解、关注,常常是做成一笔具体的生意所需。
100多年前,奔驰公司的开山鼻祖卡尔·本茨对属下说:“与政府修好,是本公司最大的公关。”看来温州商人对这句话完全无师自通了。私营企业主刘建国入党成了温州商人对上述话的一个写照。
几年之内,刘建国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但是都被以民营企业家不能入党的理由拒绝,刘建国感到不解和不满:“我的入党动机,无非是搞好企业管理,努力服务社会,更好地带动职工拥护党和政府。我年轻、我有钱、我要求进步,这有什么不好?”刘建国聘用的公司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徐志久也表示:“非公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收民营企业主当中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分子入党,是中国经济生活发展和政治生活变化的必然,为什么要把一位先进代表人物‘放在外边’?”
温州“双扣”是温州地方牌类游戏,规则类似普通的“争上游”,不同的是游戏需要两副牌,游戏的方法是配合的两方要尽快将手中的牌出完。游戏的关键是,只要合作的双方利益均衡,为了最终赢得的利益能最大化,双方就联合往对手的痛处出牌。这种牌理已经被温州人玩到了现实生活中,玩到了政治中。
一个好的现代化企业,不仅要紧跟市场、使生产符合价值规律,同时也要建立好的公共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对树立良好品牌亦有重要作用。企业从悄悄地赚钱到借助政策和政府的公关需求(即树立公众形象),巩固企业的根基,已经成了温州商人的“共识”。
温州商人在商言政,时刻不忘通过政治力量来提升自我形象或者利用政治关系来为自己的生意提供捷径。同时,从政的官员也表现出在温州这个重商轻政的地方对商人的充分尊重。政府工作人员对“吃皇粮”的工作并没有过多优越感,官员们对干出一番事业的民营企业主的态度可以用佩服来形容。因此,他们十分愿意结交商人并为商人提供力所能及的一些帮助。这也为温州商人在商言政、与政治密切结合夯实了基础。
曾有机构对温州市260名政府部门的干部、职工进行调查,93%的人认为“致富是当前最大的政治”。调查显示,54%的温州人“不要乌纱要铜板”。温州的普通官员们常常嘲弄自己的官位:“我们这里当官不能有架子,如果企业觉得官员没水平,对其没帮助,是不会理我们的,顶多也不过是给点面子,表面客气。但若企业不给面子,我们也没办法,别说为难企业,就是稍微有点拖延,他们都有可能去告状。他们中好多人是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他们可以直接把意见反映到高层领导那里去。”一位温州服装企业负责公关的经理说,对政府或是官员的公关,不一定就是花钱买路,更重要的是要适应中国“熟人社会”的国情。
据他介绍,温州的企业里都有专人负责和政府的各个分管部门打交道。这些人的工作规律是:隔一段时间,就到对口的部门去坐一坐,和办事人员聊聊天,拉拉近乎,偶尔请他们吃顿饭。还有,就是捐助政府的公益事业,帮助官员树立政府形象。“我不会指望这样就能让政府违反原则替我办事,”一位温州企业的高层说,“但有时候,他们把我当作朋友的话,就能提供给我很多信息。”
商人与政府官员之间应该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温州商人的企业经营模式已经进入一个相对完善成熟的阶段,经济收入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此时经济利益的边际效用要小于政治地位带来的尊重所导致的边际效用,所以温州商人在今天尤其注重关注政治、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政治地位的提高也会提高经济的边际效用。所以温州商人普遍具有很高的政治敏感性并常常自觉地关注和学习政治、“在商言政”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