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易越是这般想,心中越是揪痛万分。
他强迫自己去忽视这些,毕竟事成定局,再来后悔又有何益?他与石墨终归成了路人,只是枉费了她这些年的精心照料,罢了,若有来世,自己再一并偿还吧。
郑易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入了宫,石墨没有来见他最后一面,也没有去求司洛笙收回成命,仿佛这只是一件平淡无奇的小事。
“公子可是在等石小姐?”楚风看着心事重重的自家公子问道。
“啊?没有,没什么。”
楚风没有接话,也没有提及公子刚刚分明一直在无意间看向车窗外。
那日司洛笙等了石墨一天,无果。她曾十分笃定石墨的心意,并打算亲口告诉她这只是权宜之计,她不会碰郑易,更是打算之后再暗地里神不知鬼不觉地送他回去,可这些,她都没能说出口。
石墨这一躲,就是四个月,任凭司洛笙如何传唤,都没能见她一面,直到“司洛笙”到来。
显然,“司洛笙”对这一段的记忆并不是特别清晰,而一直以来石墨并不知晓郑易当初为了入宫是如何百般努力的。故而幸运的是,此时,除郑易外唯一知晓实情的司洛笙,忘记了。
入宫后郑易很少能得到外面的消息,关于石家更是一无所知,有时楚风会带些消息回来,但大多他都不感兴趣,时间久了,岐阳宫开始越来越冷清,连太监们都不愿意多停留。
那日之后,郑易再没有见过司洛笙,关于入宫前的一切也再无人提及,那段不择手段的过往好像真真地被埋藏了起来,只有在寒冷而无眠的夜晚偶然间会涌上心头,彼时空荡荡的景仁轩里便会响起低低地啜泣声……
话说此刻,石墨与郑易一前一后从绛逍馆出来,因是私下出宫,所以五人都没有带侍从。
郑易知道她在身后,只要他转头……不,不可以,郑淮南你不可以那么坏,是你先放弃她的,如今又怎么可以做出一副情深几许的样子!
“淮南。”身后的石墨突然开口,郑易身子一僵,然后听她继续说道,“这段时间你过得开心吗?”
他不知如何回答,因为这四个月来,他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今晚见到她的瞬间。
许是经历了太多个孤寂难眠的夜晚,或者是太久没有她陪在身边,郑易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那所谓地报复了郑晓和陈氏的快感,早已淹没在自己对石墨的愧疚和思念中了。
过往数十年,不知何时起,他对她的心思由利用转换为了爱,可这份醒悟来的太迟,迟到他此刻竟没有一丝勇气回头看看她。
“嗯。”他短促地嗯了一声,心底却将“这段时间”自动归为与她重逢的那刻到现在。
“如此,甚好。”石墨脸上的笑容有些惨淡,幸好,幸好他没有回头。
郑易在前面磨磨蹭蹭地走着,思绪不时地翻飞,几次被人撞得趔趄。石墨依旧没有上前,而是胆战心惊地护在身后,看着他明显消瘦的身形,暗自懊恼。
当司洛笙看到郑易拿着糖葫芦在王佯的带领下出现在酒楼时,她下意识去寻石墨,可对方并没有一同归来。
“石墨呢?”她摆摆手示意王佯退下,继而转头询问郑易。
“回去了。”郑易的心情明显不好,一回来就灌自己闷酒。
“慢点喝。”言可出手阻拦,“吃点菜。”
司洛笙一边吃糖葫芦一边看着他们互动,没有继续追问郑易缘由,反正这次不成功还有下次,她原也不指望能一次到位。
司洛笙咂咂嘴在心里默默地盘算着,今日姑且算得上收获颇丰,绛逍馆一事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郑易和石墨见了面,还与言可相谈甚欢,如此一来,也称得上是个伴,漫漫深宫,一起打发日子吧。
司洛笙派去的人在最后关头将李姝带了出来,然后交由吴老板差人送回了丞相府。
第二日,朝堂之上,昨晚喝到醉醺醺的李姝如料想中的一样按时上了朝,只不过酒意仍有残留,迷迷糊糊地站在百官之首的位置。
“丞相今日似乎身体状况不佳,不知是何缘故?可有请大夫诊治?”司洛笙好整以暇地看着她。
李姝被点名后骤然清醒了几分,此刻,她满脑子都是昨晚司洛笙临走前看向她时脸上的那个邪恶的笑容,她就知道对方绝不会轻易地放过自己。
“回陛下的话,臣无碍。”李姝在官服下偷偷地掐了自己一把,才勉强地打起些许精神来应付眼前这显而易见的刁难。
“哦,看来是近日太累了,本皇知道,突然将丞相一职交到你手上,是有些强人所难了。”李姝刚想开口辩驳,就被司洛笙抬手制止了,那位周大人则担忧地看向另一位前丞相的门生,司洛笙面上不动声色,实则将她们的小动作尽收眼底。
突如其来的沉默令许多人感到忐忑不安,她们生怕司洛笙的下一句就是罢免李姝,届时还真不知该如何向老师交代。
“嘶~不过本皇昨晚细想了一下,觉着周大人所言颇有些道理。相信众位都清楚,我大信的立业之本,在于百姓,那么请问这百姓从何而来?”司洛笙起身行至群臣之中,而后站在周大人面前接着说,“归功于女子辛劳,无畏九死一生地绵延子嗣,可此事并非本皇一人之事,这不,本皇记着李丞相就尚未婚配,嗯?”
司洛笙转头看向李姝,她猛然响起昨日在绛逍馆时司洛笙说过的话,果不其然,喝酒误事,否则这么重要的事自己定会在事前与母亲商量出对策,而不是忘得干干净净!
“是。”李姝的语气稍显泄气。
“既是如此,想来李丞相是断然不会拒绝本皇的赐婚了,这样,身边有人照料,爱卿也可全身心地为本皇分忧,对吗?”这话虽是对李姝说的,但司洛笙的眼神并不在李姝身上,她在观察,观察每一位大臣得知此事时的反应。
“是,臣,多谢陛下厚爱。”如今除了谢恩,她别无选择。
“无妨,各家若有推荐人选便将画像及生辰八字一并呈来,本皇定要好好地为李爱卿——选一选。”后三个字她咬得极重,李姝肉眼可见地抖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