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1897~1971年)中国画画家、美术史学者。浙江宁海人。建国后,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
潘天寿是现代中国画教学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他的画作显示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特色。
潘天寿致力于中国画教学四十多年,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的楷模。早在抗战前夕,潘天寿已是一代宗师,在画界颇有声誉。当时西湖艺专校长林风眠从北平聘请李苦禅来杭任教,他把潘天寿和李苦禅比之为诸葛亮与庞统说,当年有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现在潘、李两先生都在艺专执教,艺专也要兴旺了。
《芥子园画谱》就是我学画的启蒙老师
建国以后,身为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的潘天寿,常常对学生说:要做学问、学画,不拼命努力是不会成功的。他结合学画过程,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要实践,要用笨功夫!要苦干!要耐心!做学问本是苦的,但只有不怕苦的人,才能尝到甜的滋味。”潘天寿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潘天寿七岁读私塾,好学上进,名列前茅。他喜欢写字,开始是描红格习字,每天都比别人多写一张。后来是习老师写的墨写映格,以后又习老师写的墨字空格。为了节省纸墨,他练字时,用清水在土纸上练字,写完晒干,又可重写,从淡到浓,可以多遍使用。这样他整整写了五年,老师只是在所写字边画红圈,从不教如何写字和如何写好字。1910年,十四岁的潘天寿进入家乡浙江宁海城里的一家小学读书,开始习字课仍是按照老师布置写。一天,他路过一家小纸铺,那儿陈列的字帖吸引了他,便买了一本《瘗鹤铭》和一本柳公权《玄秘塔序》,平时一有空,就认真临摹。此后,又买了黄庭坚和明清名家黄道周等人的字贴,不断地临摹、练习,从此,写字大有长进。这使他懂得读字帖、用字帖的好处。若干年后,他感叹道,“这样,我的习字,才开辟了一个出乎意想的新天地。”
潘天寿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临字,一直到年过古稀,仍寒暑无间。他曾说:“可以一天不画画,但不能一天不写字。画还可以改,书法一落笔,就无法补救了。”他认为:学字平心静气,可以锻炼身心。要每天练,不断下功夫,先求熟,熟能生巧,巧则能变。30年代,他在杭州西湖艺专教学生作画,就指导他们须从绘兰竹人手;而学绘兰竹,又必须先学书法。他对学生说,书法是兰竹的基础,书法好,兰竹画来容易人手。他常常说:画笔常从书笔来。
潘天寿的书法中常有画的意境、诗的韵律。这全是他“实践”“苦干”的硕果,亦是他学习态度和方法的一个缩影。
他学画,是偷学自学的。为避免私塾老师的责罚,他在课余时间偷偷地用薄纸认真描摹。《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七侠五义》等小说里的人物插图,为他毕生钻研民族绘画种下了艺术的幼苗。当时,没有老师教画,没有临本可供学习,潘天寿习画是从临摹《芥子园画谱》开始的。他在宁海的小学读书时读到《芥子园画谱》,方才知道画的范围很广,分类复杂,由分部的练习到整体的组成,由简单的基础理论到高深的原则,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他后来说:《芥子园画谱》就是我学画的启蒙老师。凭这种苦下“笨功夫”的精神,他日后终于在绘画上有所成就。
临睡前,通常要读些《诚斋集》、《昌黎先生集》
潘天寿还是一个杰出的艺术理论家,早在上海美专任教时,他讲授中国绘画史,并编撰出版了《中国绘画史》(1926年版)。这部书稿,凝结着早年潘天寿读书和从事艺术理论研究的结晶。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的历代秘史、笔记、画家著录,可以窥见他读书的辛勤。他鼓励年轻师生要多学习多研究,他说:“画跟画理是分不开的,……理论要与实践结合起来,互相启发才会有进步。……画画不单是技巧问题,有各方面的关系……要多读书,又要用心读,不要小和尚念经,读一条要理解一条。”1963年,潘天寿为杭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室开《中国画的欣赏》讲座。与参加者谈话时,他特别提到要全面掌握知识。他说,“要能够欣赏一种画,必须具有有关画这一领域的丰富而全面的知识。”他说,正如同欣赏诗词一样,“仅懂得一点文学知识,不懂得平仄格律,不懂得艺术性,是难以欣赏的。也只有有了丰富而全面的知识,才能够避免别的偏见。”
潘天寿平时很注重文化修养,他的诗、书、画、印浑为一体,就是得益于平时的好读书。他从年轻时候起,就熟读诗词。他很喜欢读李白、李贺的诗,他对两李的诗也有独特的见解,主张读诗应由二李入手。“为什么要从二李人手呢?李白的诗天才横溢,脱口成章,仿佛黄河之水,奔腾万状,不可阻抑,有一泻千里之势,但如果不渗透长吉的诘屈聱牙,呕心沥血,可能太直爽,难免流于浮滑。没有含蓄、蕴藉、曲折等诗味。”后来他又力主师杜(甫)尊韩(愈),转到杜、韩一路;晚年,又醉心于宋杨万里。潘天寿最大乐趣就是读诗,尤其是在临睡前,通常总要读些《诚斋集》、《昌黎先生集》,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熟读唐宋诗,使其诗能兼雄奇、奔放与清新、俊逸的特色,格律精严、气势壮阔,变化丰富,从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上题诗,也是诗画融和、相得益彰。只有“多读书”、“用心读”的画家,才能具备卓越的才华及深厚的素养。画家和画匠的分界线就在于此。
沿于古,通于今,审于物
潘天寿在绘画上富于创新。他读书也着眼于应用。1963年,他读了《雷锋日记》,感慨系之,就连夜创作了国画《雷锋品质》,力图以传统国画形式,推陈出新,表现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他说:“任何一种学问,腹中有多少学识修养,反映在笔下非常清楚,具有高深学问的艺术家,其作品一定超神入化。”潘天寿一生孜孜不倦,深入钻研,老而弥笃。他博古通今,不仅注重于书本知识和笔墨技法,也重视生活中的事物,连山花野草也留心观察、研究其生长规律和形态特征,通过格物致知,为国画艺术提供丰富而生动的内涵。
潘天寿读书治学的特点是:沿于古、通于今、审于物。“沿于古”,即作为中国画画家,他强调学习传统,继承传统。他对历史、哲学、文学、诗词、画论、画史、金石、书法以及敦煌壁画,出土文物等文化遗产无不给于关注,广泛吸收古人之长。有段时期,他要学生临摹“四王”作品,尤其是王石谷山水。他说,“四王”功夫很深,规矩,严谨,对打基础是很有好处的。
“通于今”:学习和吸收古人之长,目的是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一切文艺作品都应具有时代精神和时代思想”,“如一意摹拟古人,无丝毫推陈出新,足以光宗耀祖者,是一笨子孙。”潘天寿虽在学习下“笨功夫”,但不是“笨子孙”,他接受传统,是为了更好地发扬光大。他的作品,不仅富于传统特色,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独树一帜。
“审于物”:潘天寿平生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重视写生,提倡到生活中去,反对闭门造车。他以大自然为“大书”而认真读,细心看,不放过每一平凡的景色。“荒村古渡,断涧寒流,怪岩丑树,一峦半岭,高低上下,欹斜正侧,无处不是诗材,亦无处不是画材。穷乡绝壑,篱落水边,幽花杂卉,乱石丛篁,随水摇曳,无处不是诗意,亦无处不是画意。有待慧眼慧心人随意拾取之耳。”潘天寿自己就是位慧眼慧心之人。他的《雁荡山花》、《鹰石山花》、《灵岩洞一角》等作品,化平凡为神奇,成为烩炙人口的杰作。钱朝阳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