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春天来了,三月的春天真是好,迎春花也都开了,寒风也不似往常那般侵人心骨。郑景仁兴冲冲的奔赴了京城,这是他第一次光明正大的出远门,而且去的是大宋国的京城健康!可以说,自打听到要派自己去京城比武消息的那一天起,就兴奋的睡不着觉了。
一路走的非常轻快,很快的,就到了京城郊区一个叫洛村的村庄。此时天已经接近晌午,郑景仁肚子已经开始咕咕作响了,正寻思着到哪里弄点吃的,郑景仁发现前面农田边,密密麻麻的围着好多人,还有有十来个护卫打扮的人在维持秩序。
发生了什么事情?郑景仁心里觉得好奇,三步并作两步,就挤到前面要看个究竟。原来,正是播种的季节,有两个人正穿着农家的衣服,手持农具,正在一丝不苟的干农活。围着的人也是看他们的,并且还指指点点,不时发出赞叹声。
看到满头大汗而又聚精会神地干农活的这两个人,郑景仁心里顿时知道他是赶上皇昭中所说的皇子亲事农桑这件盛事了。因为这两个人他都曾经见过,正是当今皇帝的五皇子恒王刘继仁和宣王刘继瑾。郑景仁看着辛苦劳作的两个王子,心中不由得赞叹道,原来皇子王爷都这么爱民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皇子这样的众所周知的人物做榜样。周围的人也都是充满了赞扬之声,甚至有不少农夫当场表示:我皇如此爱民,连身份尊贵的皇子都这么勤劳,我等一定好好耕作,不再偷懒,争取今年获得个好收成。
太阳开始西斜,早已经过了午饭十分,大概是累了,也或者是怕耽误了众人的饭点,恒王和宣王就纷纷收工,各自启程回府了。围观的众人纷纷散去。
郑景仁在感叹中发觉肚子已经饿的快贴在一起了,可看看当下除了一个破旧的酒馆外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地方,并且京城建康近在眼前,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一个加油,天黑之前就进了建康城。到了城里,第一件事是赶紧填饱了肚子之后,第二件事是简单的安顿了住宿的地方,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是开始四处溜达。
建康的城好大好繁华,郑景仁逛的眼花缭乱。不知不觉天色已经黑了下来,郑景仁刚溜达到宣王府门前,京城的更夫就开始在街上敲锣巡夜,原来京城健康是要宵禁的。
宵禁这两个字,郑景仁实在是太不喜欢了,郑景仁心中颇感到有些晦气,明显还没有玩够呢,怎么就开始宵禁了。正郁闷间,郑景仁的眼神中发现宣王回府了,王府里面有人来迎接,其中的一个人吸引了郑景仁的兴趣,这个人他曾经在天龙寺看见过,就是那个不怎么起眼的老头,看身份,顶多是宣王府的一个幕僚罢了。郑景仁心中奇怪,明明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老头,为何宣王好像对他非常恭敬呢?郑景仁马上想起,师父临走前也特别嘱咐要留心下这个人,反正现在也闲着没事,不如偷偷摸摸进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趁着天黑的当口,找到了一处没人把守的高墙,郑景仁轻松飞身一纵上墙,发现宣王府的护卫虽然不多,但感觉守卫很是森严,似乎暗中藏着不少高手,这让郑景仁小心翼翼起来,不过幸亏郑景仁的轻功足够好,才没被发现。
郑景仁略微观察了一番,大致心中对王府地形有了个基本了解,就朝着最亮的厅堂方向,郑景仁施展轻功,来到屋顶,偷听里面的说话。
郑景仁的直觉很准,找得地方也没错,厅堂里面的确是有两个人说话,而且是他要找的那个老头和宣王。
宣王的话声音不高,但足够郑景仁听的清楚,此刻,他说的是:“穆先生,真要感谢你给出的计策。本王今天虽然忙碌了一天,但看样子赢得了不少的名声。哈哈,五哥出的主意,咱们也要好好利用,将来也能用的上。”
那个穆先生的声音虽然有些老迈,但说话仍然中气十足:“殿下放心,老夫给殿下效力,定当万死不辞。今日之事,殿下亲事农桑,明日必然表彰殿下的奏章都会送到陛下的案头,殿下也是前途光明,只愿殿下能够早日功德圆满,我辈也能跟着沾光。”
“呵呵,穆先生,你太客气了。”宣王的话颇有些感慨:“这些年多亏了你,否则我哪里有登上一品亲王参与朝堂政事的机会啊。”
看到宣王如此感慨,那穆先生脸色露出了笑容:“呵呵,那些都是殿下和娘娘的努力应得,也是太子和皇后的抬爱。”
听到穆先生说这些话,宣王的话有些激动:“哼。太子?他不过生的好罢了!可惜我娘不能得到父皇的宠爱,到现在连个妃都当不上。”
看的出来,那宣王跟随太子,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将来如果自己有了实力,那太子不过就是必要除之的绊脚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