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翼王在交代了郑景仁和柳子晗几句之后,就急匆匆的去上朝了。
朝堂之上,安坐龙椅的皇帝明显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遭遇刺杀一事,看起来心情还不错,面带微笑,从容而祥和。
当即有执事太监高声叫道:“有本上奏,无本退朝”,话音未落,翼王已经瞪着血红的眼睛漫天的杀气出班道:“父皇,昨日五弟去洛村亲示农耕之时,遇到刺客袭击,现在重伤在床,请父皇下旨捉拿凶手!”
皇帝一听心爱的儿子居然被人给刺伤了,这实在是他的耳朵不能忍受的听到的事情,当即眼睛圆睁,焦急的站了起来:“什么,你说什么?继仁他遇刺了?现在怎么样?”
这一连串的问号出来,整个朝堂惊呆了。惊呆的臣子中,有些人是知道恒王遇刺一事的,他们也准备上奏的,只是他们惊讶的是,这么大的事,作为父亲的皇帝居然不知道!
太子知道,这个时候,自己是必须要表达态度的,一是为了显示自己兄弟情深,二则是为自己洗脱嫌疑,当即也站了出来,脸上不知是关怀还是侥幸:“三弟,你说什么?五弟遇到刺客了?伤的重不重?你怎么不早告诉我们!”
宣王作为弟弟,在这种情况下,也要立即出班表明态度的:“啊?五哥怎么会遇到刺客呢?我昨天从洛村回来的时候还好好的呢?是谁这么大胆,敢行刺五哥?”
看着太子和宣王争相表态,翼王心中充满了厌恶之情,在他的心中,太子和宣王已经没有什么兄弟情了。
没等翼王回答,皇帝就已经担忧的不行了,当即打断了朝堂议事,急道:“快,老三,快带朕去老五那里,朕要去看看!这好端端的,怎么会出这样的事呢”
说完这句,皇帝着急看儿子的伤势,就直接散朝了。
皇帝对儿子遇刺一事还是十分关切的,当即没有任何耽搁,带着太子等人浩浩荡荡的就去了恒王府,一直到发现恒王伤势虽然严重,但性命无忧之后,皇帝才略略放了心,叮嘱了几句,又安排了在场太医小心谨慎务必治好恒王的伤势之后,就回宫了。
看到恒王居然没死,或者说没能伤残,跟随而来的太子则显得有些闷闷不乐,宣王也不是那么高兴,毕竟,他觉得,穆子成没有成功。
翼王的心中为弟弟也包括死去的叶凌风鸣不平,可是翼王自然要怀疑太子和宣王这两个人,尤其是,宣王这个人,直觉告诉他,他的这个弟弟,野心可不小。
儿子遇刺一事,事关重大,从恒王府出来之后,皇帝没有选择回宫休息,而是重新来到了龙德殿,将散去的朝臣们一一召回,朝会重新开始。
朝堂上,有不少大臣对洛村发生的事都已然知晓的比较清楚了,这件事实在是骇人听闻,诸位臣子也都在议论纷纷。
刑部尚书贺若章是个直性子,和恒王的关系十分密切,此刻,他义愤填膺,当场慷慨激昂陈词:“陛下,那洛村归我京城管辖,在我大宋的国土上,居然发生了光天化日之下行刺皇子之事,真是古往今来,从未发生之恶事,陛下,臣恳请,立即发布海捕公文,诏命天下,缉拿凶手,以正国法。”
贺若章的话掷地有声,不少臣子开始发声要捉拿凶手!
太子也是要发表意见的,他“信誓旦旦”的表示要为兄弟报仇,慷慨陈词请求父皇要他主持捉拿凶手之事。
翼王对于太子是没有好感的,并且也知道很可能这件事真正的主谋,就是太子,因此他怒目圆睁,大声喝道:“太子,为五弟主持公道,抓住幕后真凶之事,还是不劳你了,此事,还是我来做吧。”
太子岂能让翼王去查办此案,因为他一出手,自己就危险了。但看到翼王态度坚定,情知他必然不会让自己插手此事的,当即改变了策略,力荐由宣王主查此事。
宣王也不可能让翼王去查办此案的,得到太子的提议,当即也出班:“父皇,儿臣也请求,由儿臣去查办此案。”
看到面前的三个儿子都如此团结一心为老五主持公道,皇帝的心中非常欣慰,又看到太子和宣王两个人都推荐了宣王,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那翼王是不可能让让宣王去查办此案的,因为那很有可能产生贼喊捉贼最后没有人是贼的结果,最后,恒王被刺案只会不了了之,成为一桩陈年悬案。可是看目前的形势,二比一,自己的处境十分的不利,很可能,皇帝会下旨让宣王来主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