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前院长高季章的看法是,大家反对这个报告并非是因为其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而关键在于他们要求制定一个大家都遵循的原则且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强制实行。
“WCD的报告并不是说不能建坝,而是想要理出一个全世界统一的标准来指导各国建坝,但是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各国情况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不可能有一个严格的规范性的东西,只能是有一个引导性的东西。”高季章说。
报告的反响可以用糟糕来形容,仅仅有少数发达国家赞同和支持。大多数国家甚至都放弃了温文尔雅的外交辞令,直接表达了对报告的质疑,印度、西班牙、土耳其等一些主要建坝国家开始抵制报告,国际水电协会(IHA)和国际排灌委员会也批判了它。
大坝的利益在支持建坝方看来,是很明确的。
作为三角洲的“守护神”,大坝首先充当了防洪“总司令”的角色。以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已经建有大小坝82700多座,其中坝高15米至30米之间的坝有6975座,30米以上的大坝有1749座,水库总库容约为135000亿立方米,其中仅防洪的大坝就有1873座。20世纪密西西比河沿岸防洪堤与航运工程的建设,就是阻止洪水季节水沙向邻近湿地漫流的“功臣”。
水坝还是一台马力强劲的造富机器。
河口三角洲与水坝相互依靠,很重要的一点是,水坝兼顾灌溉、发电等多功能,不仅保障了下游三角洲本身经济的长足发展,还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
伏尔加河流域通过修建大中型水电站实现梯级开发,兼顾航运、防洪、灌溉,成为前苏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据上世纪80年代初统计,该流域工农业总产值占前苏联的25%。法国的罗讷河流域开发始终把充分发挥电力效益和建低水头引水式电站以节约土地作为首要原则,兼顾灌溉、航运及生态建设,其土地节省和环保效益非常显著,被誉为“罗讷河模式”。
因此,当时普遍的观点认为,由大坝产生的利益没有得到重视,世界水坝委员会的指导方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未来大坝的建设。
一个资历更久、影响更大的专业组织——国际大坝委员会的官方回应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2001年2月16日,该组织主席C. V. Varma向WCD公开确认最终立场和结论:“WCD报告对大坝效益的评论失衡且缺乏足够的解释,导致目前反建坝群体要求暂停工程建设。这一意见对发展中国家是致命的;世界水坝委员会建议的项目评价方法过于繁琐,对投资是一个巨大的阻力。需要在不失其本意的情况下进行简化;国际大坝委员会愿意合作,帮助形成适宜的导则,以助于那些明显需要建设的工程尽快上马,并与每一个国家的法律和习惯相一致。”
而国际大坝委员会对于世界水坝委员会报告的公开表态,被广泛地认为是大坝的建设者与反对者在世界范围内的一次正面交锋。
即便连世界大坝委员会最初的核心组织和支持者——世界银行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世界银行是给发展中国家水坝项目提供资金来源的主要贷款银行。
“世界银行之前是支持的,后来因为这个报告停掉了很多水电项目。到2002年后,通过反观和考察最终又开始支持水电发展和水坝的建设。自2003年世界银行明显增大了用于水电开发的贷款。”国际大坝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2002至2004年世界银行水电项目贷款每年不足2.5亿美元,到2005至2007年增至每年5亿美元,2008年贷款额超过了10亿美元。2009年3月,世界银行发布了《水电发展方向》报告(Directions in Hydropower),报告阐明了世界银行促进水电发展的基本观点以及在推动水电建设中的作用。
在具体问题上,世行也有不同意见。比如,对WCD报告谈到的超支问题,世界银行高级水利顾问约翰·布里斯科(John Briscoe)指出,预算超支并不是水坝项目特有的。布里斯科补充说,所有大型土建工程项目都存在预算超支。他说:“建坝不像建校舍,施工中可能会遇到自然灾害,如洪水。而地质问题只有在施工过程中才会发现。”
争议没有结束,对于大坝与三角洲的关系,也依旧没有完美答案。
按照美国研究者的结论,三角洲也依旧还在下沉。
没有放弃的卫道者
无论如何,世界大坝委员会最初的支持者之一——WWF。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声音,该组织2004年发布了《险境中的河流》专题报告,试图延续世界大坝委员会报告的核心,来影响世界各地的大坝建设。
在《险境中的河流》报告中,WWF描绘了水坝对于生态的侵害,该报告显示,列入世界长河前227名的河流中超过60%被水坝割裂得支离破碎,导致了湿地破坏、豚类和鱼类等水生生物减少、鸟类灭绝及上千万移民流离失所等恶果。报告并指出,大肆建坝正在对地球上一些最大最重要的河流造成威胁,中国的长江、南美的拉普拉塔河和中东地区的底格拉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是水坝的最大受害者。
报告也反复强调说,许多国家的政府在规划其水坝工程时并未采纳世界水坝委员会的建议,结果水坝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常常大于其在水电、灌溉和防洪等方面带来的益处。
在这方面,美国格伦峡谷大坝是常常被谈到的例子。
格伦峡谷大坝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大坝之一,包含于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之中。众所周知,作为世界上著名的自然奇观,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地球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美国作家约翰·缪尔1890 年游历了大峡谷后写道:“不管你走过多少路,看过多少名山大川,你都会觉得大峡谷仿佛只能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星球。”
大坝改变了生态,在美国,受到指责最多的是科罗拉多河的开发与利用,争议最多、情况最复杂的也是科罗拉多河。其中,对格伦峡谷水坝(鲍威尔水电站)的争议则最激烈。
格伦峡谷大坝高216米,位于亚利桑那州,大坝截取科罗拉多河流中的淡水后,形成186英里(合300公里)长的鲍威尔湖。科罗拉多河中的淡水提供给美国3000万民众生活所需的淡水资源。
在建设格伦峡谷大坝前,科罗拉多河每天携带泥沙500万吨通过格林峡谷。建设格伦峡谷大坝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在胡佛水坝库区中的格兰德峡谷中沉积泥沙。
由于泥沙的缘故,河水呈现为泥红色。每年春天,当洛基山上的冰雪融化,河水的温度会低到接近0℃;到了夏天,水温又能高达32℃。大坝建成以后,90%以上的泥沙淤积在格伦峡谷大坝身后的鲍威尔湖(Lake Powell),科罗拉多河的河水变得清澈,终年缓缓流动,水温也基本保持在9℃。
人改造了自然,一切似乎很美好。
人们也惊喜于格伦峡谷大坝巨大的经济效应:向全美15个州输送电力,同时为科罗拉多、犹他、新墨西哥及怀俄明州贮存丰富的水源。
到了1980年,也就是大坝建成17年之后,鲍威尔湖的储水到了最高水位,大坝对环境的负效应渐渐出现。1971年一位土木工程师的那句“科罗拉多河的沙洲与沙滩将最终消失”一语成谶。
更惨烈的是,河滩和沙洲的消失,使栖身其中的鱼类遭受灭种。原本畅游在科罗拉多河中的8种本地鱼,有3种已经消失了,其中珍稀品种弓背鲑(humpback chub),在性情多变的科罗拉多河中,生活长达200多万年,因无法适应突然温顺清澈的环境,从8000条剧减到约2000条。
在这种背景下,当格伦峡谷水坝发电机组扩容方案被提出时,美国国会要求对格伦峡谷水坝的环境生态作全面的评估,从而促使环境科学家对格伦峡谷水坝进行环境研究。
这似乎可以看作是对世界大坝委员会的一种回应。
2005年,活跃的WWF继续呼吁之路,这一年发布的《是否建坝——世界水坝委员会报告发表5周年后的回顾》专题报告,WWF坦言,世界水坝委员会的报告未能改变水坝建设的局面,过去5年中兴建的6座水坝,没有一座采纳了世界水坝委员会的建议。
WWF继续重申大坝的负面影响,并在报告中再次向决策者们发出倡议,敦促他们重新检视世界水坝委员会的研究发现,重新考虑他们的政策,以期符合委员会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美国国家电力协会(该协会是一行业组织,代表美国国内61%的非联邦水电发电量)执行董事琳达·丘奇·乔齐(Linda Church Ciocci),指出了世界水坝委员会报告不受“欢迎”的原因。
她认为,世界大坝委员会的这份报告过分侧重于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能源。“他们在报告中提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使用再生能源,”她说,“如果是寻求少量能源供应,这也许是可行的。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他们的能源需求量非常巨大,所需要的是能够大规模提供能源的方式。我们相信水力发电对他们来说,还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很明显,决策框架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对第三世界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数据显示,1975年以前,大坝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目前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率平均已经达到60%以上,其中美国水电资源已开发约82%,日本约84%,加拿大约65%,德国约73%,法国、挪威、瑞士也均在8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高达90%以上,水资源开发已接近饱和。
根据世界银行高级水利顾问布里斯科的说法,工业化国家已经开发了的水电潜力已超过75%,而发展中国家仅为10%。发展中国家就很有理由对此提出质疑,为什么他们在饱受电力不足之苦时,要对他们的水电发展加以限制。
世界水坝委员会以及WWF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事实上,即便是WWF也承认“水坝是一把双刃剑”。
对三角洲而言,也是如此。一方面水坝将危害城市安全的洪水拒之门外,又获得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赢得发展先机的一妙招;而另一方面,水坝截留了流向下游三角洲的泥沙,是遏制三角洲城市文明的黑手。
水坝的存在对一次比一次来势汹涌的天灾面前,并非一劳永逸,它引发的问题是当时造坝的人们所始料未及的。
后水坝时代左右为难
对于大坝侵害生存环境的讨论,似乎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去影响所有人的行动,尤其是决策者。
然而,新的推动力出现了。2009年科罗拉多大学关于三角洲警钟的报告,将致命威胁之源直接与大坝挂钩,可能会引起新一轮的大坝“斗争”高潮。
上海沉没、纽约沉没、伦敦沉没……在世界名城面临毁灭威胁的名义下,这次的思考也可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一些。
文明逐水而居,许多文明常常沿着一条水源发迹,三角洲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位于大河河口的三角洲,是地质变迁、沧海桑田的历史见证者,也是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有黄金三角洲之称。世界上著名的三角洲诸如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等,有些地区不仅是良好的农耕区,而且对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也相当有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油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区,因此,各三角洲在形成之初就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人群聚集地。
因而,人类是无法接受最文明地区沦丧的。
出路在何方?不管人们有多么不愿意,这个难以面对的问题已经与所有人相遇。
埃及在三角洲之外另建家园,是一种方法。但可能不会成为唯一的方法。
专家们指出,如今在美国要新建一座大坝,已经很难得到各方的认可。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诞生,在经历了对大坝这样的大型工程顶礼膜拜的时期以后,在世界范围内,人们终于开始重新审视和认真反思大坝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一些有条件的国家开始放弃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是解决水资源问题唯一方法的概念。
2001年10月,加纳政府宣布搁置伏尔塔河上的布尔水坝工程。因为该工程将会淹没部分国家公园的土地,破坏河马的栖息地,并影响数千人的生活。在乌干达的维多利亚尼罗河上,富有争议性的布扎加里水库被制止,拯救了世界著名的布扎加里瀑布。
主坝派和反坝派之争,实际是“关注并保护一条自然的河流”与传统的“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观念之争,在两种观念中寻找平衡,成为后水坝时代的一种趋势。
在近年来的各种运动中,反坝者和环保人士发起的拆坝行动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现象。他们行动的依据是,大坝大国美国的率先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