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世祖武皇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
琇,景献皇后之从父弟也;后将军王恺,文明皇后之弟也;散骑常侍、侍中石崇,苞之子也。三人皆富于财,竞以奢侈相高。恺以饴澳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崇涂屋以椒,恺用赤石脂。帝每助恺,尝以珊瑚树赐之,高二尺许,恺以示崇,崇便以铁如意碎之;恺怒,以为疾己之宝。崇曰:“不足多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其家珊瑚树,高三四尺者六七株,如恺比者甚众;恺怳然自失。
先说文解字,说到贫富,你得瞅着“贫富”俩字目光呆滞三十秒以上,瞅明白了吧?贫就是上面有八把刀削你,富就是家里有田,也就是土地,以前是种谷子的田,现在是有七十年使用权的商住用地。说到穷,那得瞅繁体字“窮”,就是把身体蜷到蚁穴里,是不是蚁族的真切写照?城市白领最好能变成孙悟空的金箍棒,干活儿的时候威猛无比,歇下来就变成芭比娃娃大小,直接往办公室抽屉里一躺,能省的全省了。
中国普遍的富裕从来没有过,基本上是普遍的贫穷和个别的少数的富裕。生活在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不仅没有富裕,连对富裕的想象也很贫乏,大抵是“皇上每天都吃炸油糕”之类。
司马炎时代,皇族和权贵们展示了一下他们的财富,他们用蜜糖水洗锅,用蜡烛做薪柴,把香料掺在涂墙的泥里,用昂贵的丝织品敷设在道路两旁,效果大概和今天用节日灯挂满树枝差不多,属于光辉灿烂工程。据纺织业的朋友讲,现在装饰广告用布的比例越来越大,但这都沾不上奢侈的边了,要知道当时丝织品就是货币,所以“以锦作障”是一种震撼力已臻极限的炫耀。放在现在,相当于用直升机在空中往下撒人民币,而且面值必须是百元的。
从美国引进的财富榜是一个很文明的东西,有专业的财富排名,不用再劳烦有钱人烧钱斗富了。晋帝国的权贵二代或三代,他们既是功勋之后,也是皇家的姻亲之后,在“竞以奢侈相高”的宽松环境下,先富起来的他们不必藏着掖着,真诚勇敢地公示自己的财产。
羊琇是景皇后(司马师家)的娘家侄;王恺是文明皇后(司马昭家)的兄弟,武帝司马炎的娘舅;石崇是功勋之后。石苞儿子多,虽然死后没有把财产分给小儿子石崇,但是发财的大把机会是可以继承的。
王恺和石崇约好打财富榜,司马炎怕舅舅输了,把宫里二尺高的珊瑚赞助给了王恺,这叫“斗富缺少珊瑚树,皇上亲自来赞助”。王恺把珊瑚展示给石崇,心说,这回你小子没话说了吧。石崇一看,用铁如意把珊瑚敲了个粉碎,王恺大怒:“你嫉妒爷也不能把宝贝毁了呀!”
石崇淡淡一笑:“哥哥,别介,不能生气,生气伤身体,不就一破珊瑚嘛。”石崇随即让家人抬来了六七株,而且每株都高达三四尺。
要是在明清时代,石崇的罪过可就大了。第一你敢砸皇上的东西,这就是欺君大不敬;第二你敢有比皇上还好的东西,这就等于谋逆了;第三你敢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把皇上的比下去,这不就是造反吗?但是这事在司马炎时代不算什么,史书称司马炎“帝宇量弘厚,明达好谋,容纳直言,未尝失色于人”。“未尝失色于人”,就是从来不和人翻脸,因为他是大士族的共和之主。既然大家要共和,共和就是你有我有全都有,你家的珊瑚比我家的大点,大点就大点吧。大家肝胆与共,和谐共处,我不说你篡夺,你也别耍独家老大的威风。
司马炎革了魏国,平了吴国,开创了司马家族基业的新局面。这位老兄也曾意气风发过,但是篡来的江山和打来的江山确实有不同的地方。篡来的就要担心别人说闲话,就要收买旧有的利益集团,让他们闭上鸟嘴,政策上就要宽松,团结面越广越好,当然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让上层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先满足起来。打江山的就有些不同,主人翁意识更强烈也更自信,老子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谁要是不规矩,老子揍他,所以对功臣特别不厚道,刻薄寡恩。
太傅何曾,经常和司马炎一起喝酒。有一次他和儿子闲聊,说皇上每次请这些重臣们一起喝酒,从来不谈国家大事,聊的都是娱乐八卦。“国家应天受禅,创业垂统。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唯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兆也。”
何曾是老臣,也是晋朝第一美食家,“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伙食费日均万钱,但是老人家仍然没有下筷子的地方,就是这么一位享乐至上的老腐败分子,也觉得皇上这么着不行,咱们得一边腐败一边做点人事。何曾对儿子何遵说,好日子可能到你们这一代就完了。
以毁灭的方式炫耀并招致最后的毁灭,这是石崇的个人命运,也是何遵的命运,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精神虚无是那个时代的特点,任诞、简傲、汰侈、忿狷……《世说新语》里这些回目正是这种末世情绪的准确概括。生活在大动乱之后的繁华奢靡之中,却对未来有悲观的预测,司马炎时代确实有股市上那种“预测什么得到什么”的效应。
中国人能够正确对待贫穷,也能很好地适应贫穷,但不能正确对待富裕和适应富裕,正所谓“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中国皇族权贵的奢靡是历朝历代极普遍的事情,概莫能免,只不过魏晋时期更为赤裸裸、更为肆无忌惮而已。原因要说起来也很简单,一是财富来得容易,二是物质匮乏的记忆犹新,三是对将来不抱乐观,这倒和今天有钱人的心态大致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