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烈祖明皇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
太子即位,年八岁;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加曹爽、司马懿侍中,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诸所兴作宫室之役,皆以遗诏罢之。爽、懿各领兵三千人更宿殿内,爽以懿年位素高,常父事之,每事谘访,不敢专行。
继承曹叡的曹芳传说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彰的孙子,曹操的曾孙子。曹家第四代,对于魏帝国来说,是第三代领导人。
曹芳八岁登基,发得比较早,十一年以后,也就是249年,司马懿干掉了掌权的曹爽,曹芳改年号为嘉平,嘉平元年也是司马氏掌权元年。又过了五年,曹芳就被废了,废他的不是司马懿,那时第一代司马已经死了,第二代的司马师废掉了曹芳,立了曹髦。曹芳被贬回齐王时才二十三岁,晋代魏(公元265年),曹芳再降为邵陵县公,曹芳于274年去世,享年四十四岁。
东晋史学家孙盛评论曹叡,说他“沉毅好断”、“政自己出”,“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也”。就是有大臣虽然说话戗声,但是他也优容不杀,不杀就是伟量,这个犬儒逻辑一直盛行着。
孙盛认为曹叡的历史责任是没有“建德垂风”,而东汉最初的几位皇帝能够“建德垂风”,所以,政治烂到一塌糊涂。曹操这样的枭雄虽然有很多顾虑,相对之下,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都没有做什么精神文明方面的工作,没有抓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司马氏搞起篡党夺权来就很容易。
翻阅《晋书》,里面好多人物的传记都有一个特征,就是爷爷在汉朝做官,父亲在曹魏做官,自己在晋朝做官,儿子又跑到五胡那里做官,“忠诚”这俩字在当时严重贬值。
曹魏为什么没有巩固好自己的政权、没过三代就“大权偏据”?
且不讨论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就政权的运作层面而言,曹叡所托非人是肯定的。首先,他不该把政权交给八岁的孩子,这个孩子既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宗室子弟里年龄偏大一些、德行才能稍强一些的,应该不乏其人。当然这对曹叡来说不是简单的这么一句话。一,他收养曹芳已经有了父子感情;二,他不会想到一个不能自己掌权的孩子会把整个曹氏的天下给弄丢了。
其次,他为小皇帝找的托孤大臣,从结果看都是不合格的。但是,从当时情况看,这样的安排也有道理,曹爽是亲近宗室,司马懿是元老级重臣。刚开始,曹爽和司马懿还能相处,曹爽对司马懿老伯伯执子弟礼,相当尊重,表面上看起来也是和谐得一塌糊涂。
不过,权力这个东西,具有很多神通。一个当权者是不会门庭冷落的,何况曹爽是一个喜欢炫耀权力的人。曹爽身边于是聚集了一批朋友,他们是毕轨、邓飏、李胜、何晏、丁谧等,曹爽和他们关系亲善,也形成一个小集团,共同推戴曹爽为领袖。史书称他们“趋时附势”,这样说有点苛刻,在朝廷上下都缺乏社会理想的环境里,趋时附势就像今天多吃多占、公款消费一样,只是普通或普遍的情况,不是什么特别恶劣的状况。
权力可以吸附很多人来为你出谋划策。如果你成功了,这叫广纳贤才;如果失败了,这叫拉拢小山头。曹爽的小山头上人才济济,人才挤挤也说得通。他们说,权力这个东西,只宜独占,不可分享:丁谧建议,司马懿这个老家伙,应该让他稍息立正向后转,给他找个凉快的地方。曹爽弟弟曹羲文笔不错,上表称颂司马懿功劳比天高比海深,然后不由分说让他荣升太傅,当木偶一样敬供起来了。
官场上争权夺利是正常的,但一般情况下不至于弄到不共戴天。什么时候不共戴天?天有二日的时候不共戴天。顾命大臣是代小皇帝掌权,掌的是天下万权之权的君权,这个权力只能一个人掌,不存在分享,也不存在共治。诸葛亮和李严尿不到一个壶里,曹爽和司马懿不共戴天。在之前之后所有的时代,托孤时设计的相互制约的预案都不能实现,最后能实现的是托孤大臣们全部进入淘汰赛,八个杀成四个,四个杀成两个,两个杀成一个。凡是超过两个以上,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其他人都是摆设了,权柄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君权是不能用“集体领导”来替代的,这是关于君权的铁律。
曹爽这个时期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