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8400000043

第43章 友谊的哲学(1)

28. 朋友vs.爱人或家人

我们在第三部分结束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我们可以通过向婚姻中注入友谊的一些关键特质,把现代婚姻转变为更有吸引力的、更成功的文化建制。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与常规婚姻联系得更为紧密的,是浪漫爱情以及两性间的吸引,而不是友谊。而在传统社会中,婚姻是亲族关系的扩展:谁与谁结为夫妇完全由双方的家庭来决定,丈夫和妻子往往在婚前几乎素不相识。因此,“婚姻应该是友谊的表达”这种提法一定会引起争议。然而,在判定这种提法是否合理之前,我们必须先进一步理解友谊究竟是什么。

大多数人都认为,在爱的各种表现形式中,友谊是最容易理解的。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太熟悉它了。对很多人而言,对爱的理念之本质进行反思太技术化了,就像是理解H2O这个化学表达式那么抽象;而性爱太热烈了,就好像把手放在蒸汽滚滚的热水壶上,常驻其中难免心生恐惧,担心被它灼伤;婚姻则是充满矛盾的现实,仿佛在冬天里外出,空中满载着冰雪的蒸汽云层随时准备倾泻而下,让很多人望而生畏;大多数人会觉得友谊像是一剂放松的药方,把人从爱的考验中解脱出来,让人耳目一新,就像在干燥的正午饮下一杯清凉的水,又像是悠闲地走在一条安静的河流的岸边。的确,友谊实在太平常了,很多人甚至没觉得它是一种爱。而其实它是。

我想你们每个人都有朋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友谊有哪些特点?我想让你们谈的不是你们觉得友谊是什么,而是友谊的独特之处。跟你和家人、和恋人的关系相比,友谊有什么不同?换言之,今天这一讲要讨论的主要是友谊跟亲情和爱情的区别。既然人们对婚姻的看法往往是由后两者决定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有充足的理由来考虑一下这个假设:对友谊的强调也许可以转变我们对待婚姻的方式。我们将在第四部分晚些时候对这个假设进行评估。

那么,做朋友和做爱人或亲人有什么不同?

学生T:你问的是友谊跟这两者都不一样的地方,还是我只要说出它跟其中一个的区别就可以了?

这三种关系肯定有很多互相重叠、互相交叉的部分。除了友谊跟爱情和亲情都不相同的部分,友谊的某些特征也许会更像亲情,而另外一些特征也许会更像爱情。因此这几种差异都在考虑之内。你是不是想到了一种差异?

学生T:是的。我想到的是性方面的吸引。我们会觉得这是恋人关系的一部分,但它不应该存在于家庭成员之间。在这一点上友谊更像是亲情。我们不会跟朋友或家人发生性关系。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然而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例如,恋爱的人会称对方为“男朋友”和“女朋友”——尽管我们后面会看到,就“朋友”这个词的最真实的含义而言,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朋友。但确实也有好朋友最后结为夫妻的例子。这就出现了朋友(因为他们刚好是夫妻,所以也是家庭成员)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情形。但另一方面,如果别人误以为你和另一个人处在恋爱关系里,你通常会说:“我们只是朋友。”这表明友谊和性吸引不是两个完全互斥的范畴:我们会觉得有些朋友对我们有性吸引力,而大多数朋友不属于这种情况;而你的朋友也不会因为变成了你的恋人或配偶就不再是你的朋友了。除了夫妻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发生性关系的例外(乱伦),但这一点跟这个问题的相关性比较小,因为几乎所有的社会都将乱伦视为反常。但无论如何,你仍然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要点:就性关系而言,友谊与亲情很相似,但与爱情有显著的不同。我们将在第十二周对这个问题进行更详细的讨论,到那时我们会特别谈到一个有趣的事实:当两个朋友成为恋人后,友谊的很多典型特征往往会不再适用。

关于这三种身份的差异,谁还有其他想法?你们可以引用我在以前的课程中提到过的线索。

学生U:我记得有几次你提到过“占有”所扮演的角色。当恋人们说“我的男朋友”或“我的女朋友”时,他们似乎认为自己有权拥有对方,这一点与已婚夫妇很相像。但普通朋友通常不会表现出这样的占有倾向。

很好。但亲属之间又是怎样的?家庭成员之间更像恋人那样有占有倾向,还是更像普通朋友那样没有占有倾向?

学生U:这取决于不同的家庭。我有一些朋友,他们的父母想要控制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孩子有时几乎被当成财产来对待。但在西方社会的家庭里,孩子一旦长大成人,父母就不那么有占有倾向了。我的父母很好,他们对待我就像对待朋友一样。

当我们作出一般性的论断时,应该始终记住,事情总有很多例外。这一点也适用于你刚才对中国父母和西方父母的倾向的描述。但总的来说,我认为你是对的。任何文化中的父母在孩子年幼时,都容易有占有倾向。在传统文化中,父母往往一辈子都会保持着对孩子的占有感;而现代西方社会鼓励父母们,当孩子成熟时,主动放弃这种占有倾向。有时,父母和孩子真的变成了朋友。然而也有的时候,他们干脆失去了联系,几乎成了陌生人。

就占有性而言,友谊和爱情(包括常规婚姻)处于两个相反的极端,亲情则可能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任何一个位置上。但有意思的是,当父母去世时,他们通常的做法是把自己占有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他们的朋友即便得到一点遗产,数目也往往很少。因此我认为,即便是在西方社会(或西化的社会),就占有性而言,以共同的血缘为基础的亲情也更接近于爱情,而不是友情。

有谁能谈谈,这个问题跟我们上星期花了很长时间讨论的“嫉妒”有什么关系?

学生V:任何人都可能感到嫉妒,无论是情人、家庭成员还是朋友。这往往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想要占有一个人。我想这意味着恋人之间更容易感到嫉妒,而在家庭成员和朋友之间,这种感觉要弱一些。

是的,我同意。一个有趣的区别还在于,恋人、家人和朋友这三种身份的人是否觉得他们的嫉妒是应该的。上星期,我对所有形式的嫉妒都提出了疑问。而在大多数人看来,爱情中的嫉妒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可以接受的,而“普通”朋友之间却不应该有嫉妒。按我的经验,在家庭中,嫉妒的情绪往往是由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引起的(就像该隐与亚伯的故事,上帝在故事中相当于父亲的角色[《创世记》4:1—16]),而不是由家庭成员与家庭之外的人的关系引起的(除了与外人的友谊威胁到夫妻间的纽带这种情况)。同样,这些情况也因人而异。但一般而言,我们的亲人要比恋人和以爱情为基础而结合的配偶更能接受(更不容易嫉妒)我们与朋友的友谊。

学生W:所以,这也是友情、爱情、亲情三者在排他性上的区别,是吗?

是的。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关系到我上周提到的“多方忠诚”。你觉得就“排他”与“多方忠诚”而言,爱的这三种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W:友谊有时可能是排他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而爱情则相反,它几乎总是排他的。我最好的朋友去年开始谈恋爱了,我们从那以后几乎再也没说过话。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有些恋人不那么排斥其他的友谊,有些人甚至会鼓励对方发展其他的关系。但一般规律是,爱情越是热烈,越是想要与其他的朋友关系竞争,甚至会完全排挤掉其他的朋友关系——尤其是与异性之间的友谊。好朋友却相反,他(她)从来不会坚持成为你唯一的朋友。这关系到一个问题。可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两个异性好友,一开始没有感到彼此之间有性方面的吸引,但最后却爱上了对方,于是发展出更加排他的关系?我们将在第十二周详细讨论这个有趣的问题。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排他性这个问题上来,因为我们还没有把它跟亲情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你们认为家庭关系是排他的吗?

学生X:可以是,也可以不是,这取决于你所说的“排他”的含义。在一种意义上,你可以说亲情绝对是排他的,因为它只存在于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但如果你所说的“排他”指的是“只存在于两个人之间”,那么它绝对是不排他的,因为所有的家庭都有很多人。

你的区分做得很好。亲情在家庭内部是不排他的,因此家庭也许是要求多方忠诚关系的最佳场所。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忠诚叫做“忠心”(loyalty),在中国文化中,人们称其为“孝悌”;无论怎样称呼,它都是爱的一种类型,它要求我们同时爱很多人,对他们都保持忠诚。有些家庭对外也不排他,他们欢迎朋友就像欢迎自己的家人一样。但很多家庭没有这么开放,他们往往不太愿意家庭成员之外的人闯入他们的私人空间。请记住夫妇之爱的矛盾之处:当两个恋人结为夫妇时,他们成了彼此的家庭的一部分,然而却不是血亲。有些家庭极度排外,他们甚至做不到心甘情愿地接受家庭成员的配偶成为自己的家庭的一员,尤其是当这位配偶来自不同的民族背景的时候。有些夫妇坚持让自己的孩子跟有相同背景的人结婚;但今天有很多人认为这种极度排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它违背了我们的理念:婚姻应该以爱情为前奏——而民族差异是引发爱情的最佳障碍之一。

学生Y:障碍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是否也是三者之间的一种差异?爱情要求障碍。障碍越大,爱情越强烈。但友谊或亲情似乎跟障碍无关。

是的,这是又一个很重要的差异,而且我同意你对友谊的说法。其实,英语中的“friend”(朋友)这个词来自古英语的“freond”,意思是“被爱的人”,而这个词跟“freo”一词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者的意思是“自由”。这意味着,在本质上,朋友就是与我们有着自由而开放的关系的人,既没有障碍的阻隔,也不受制于排他性的约束。如你所言,这种自由也经常存在于家庭成员之间,因为血缘关系让他们能够克服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其他差异。尽管如此,我仍然不会这么轻易地认为在这一点上亲情和友情是完全一样的。我认为,亲情在这方面更像是介于友情和爱情之间。因为亲属关系中的确存在着其他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例如,父母与孩子的年龄上的鸿沟,甚至兄弟姐妹之间的年龄差异——如果他们生出的年份间隔很长。至少对孩子来说,这些障碍是不能由他们自己决定的,但它们却有可能对一个人能否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产生不可消除的影响。

今天我已经有几次暗示了友谊跟爱情和亲情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区别。我们现在列举出来的差异,都表明友谊更像亲情而不是爱情。而我想到的这最后一种区别,更多地存在于友情和亲情之间,而爱情在这方面却与友谊接近得多。有谁想到了吗?友谊在哪方面更像爱情而不像亲情?

学生Z: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和爱人,但不能选择自己的亲人。

完全正确!对于自己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我们完全没有发言权,但在选择朋友上我们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我们中有很多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让环境来决定自己跟谁做朋友:谁住得离我们近,谁刚好在班上跟我们坐在一起,或者谁跟我们有共同的爱好,等等。然而,哪怕我们没有有意识地去想选谁做我们的朋友,我们也总是有选择的。如果觉得一个人不再适合自己,我们可以不让他继续做我们的朋友。

就有无选择这个问题上,爱情介于友情和亲情之间,因为很多人都会说,他们并没有选择去爱自己的爱人,它只是发生了。在很多情况下这当然是真的,然而以下情况也是真的:陷入爱情的人必须自己去选择是否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感受,而且必须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他们的关系才可能成长、盛开。如果爱情最终走向婚姻,当他们要在婚礼上说“我愿意”时,对很多人而言,这意味着要求他们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爱情也许会以夺走了我们的自由意志的、无法控制的力量开始,但最后必然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在这一点上,它更接近友谊而不是亲情。然而有意思的是,婚礼上作出的选择,是一个把爱情关系转变为亲情关系的选择,在这里,亲情关系变成了可以自由选择的(即,选择自己的配偶)。

现在我们看到,友谊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些地方更像爱情、有些地方更像亲情就把它跟爱的这种或那种形式简单地等同起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友谊的“存在论”(ontology)的缘故。存在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人类的一些特殊经验的“存在”(being)(即,实在的、实存的表现),这些经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特殊的意义(见《树》第28讲)。这门课的整个第四部分所关心的,就是要理解:在最深的意义上,作为朋友而存在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当我们把朋友跟爱人或亲人相比较时(但我们的讨论并不局限于此),朋友意味着什么?

同类推荐
  •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大任务,是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激活我们自己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将其由历史的包袱变成现代化的动力,并使中华民族普遍地确立起主体性。作者从事的民航工作属于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在运用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同时,特别注意从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特别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庄子品读

    庄子品读

    庄子的哲学让人们追思_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_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道家之老庄,实在是能够关照人的本真、使心灵可以自由遨游的精神家园。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成就了多少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平民之道

    平民之道

    本书讲解了《道德经》的前26章,每一章包括原文、释文两部分,讲述了做人的道理。
  • 哲学的故事

    哲学的故事

    本书作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丛书的一种,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哲学知识。近50个精彩故事独立成篇,连缀起来又共同组成一幅精彩的哲学画卷,清晰地呈现出哲学发展的脉络。此外,还增设了“哲学辞典”、“哲学家小传”、“名人名言”、“名人评说”、“著作列表”等辅助栏目,以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 西洋文明的本质

    西洋文明的本质

    本书收录了胡适先生的《西洋文明的本质》、《论中西文化》、《西洋哲学史大纲》、《人文运动》、《近代精神的先驱者——培根》等文章。
热门推荐
  • 花心王爷,不准太坏

    花心王爷,不准太坏

    她恨他将自己抛弃!他,恨她为了钱和荣华出卖自己!皇室的勾心斗角,皇位的争夺……葬送了多少少年的帝王梦!心力交瘁的两人最后才发现一切只不过是一个误会!知道真相的两人又该何去何从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情帝少:夫人,快回来!

    无情帝少:夫人,快回来!

    她,生于光明,却被黑暗吞噬。他,生于黑暗,却被光明吸引。因一场阴谋,他与她纠缠在一起,遍体鳞伤。然而当阴谋变得支离破碎,过往的真相浮出水面,她已决意离开。再次见面,她待他如陌生人。再次见面,他对她似手中宝。精简版:这就是两个人纠缠不休,她带球跑,他在后追的故事。她说:“将一切恩怨情仇斩断你我再无瓜葛。”他说:“女人,这辈子你都只能是我的。”男女主身心纯洁,绝对1∨1。
  • 忆槿花盛开

    忆槿花盛开

    一次回眸,换我一次情深。那不经意间,我迷失在他的眸深似海之中。却不知,这到底是故事的开头,还是故事的结尾。我和他,相识于游戏,也,相忘于游戏。
  • 快穿,为你

    快穿,为你

    我是谁?一个快穿任务者?心中有个人始终支撑着我,就算不去想他也会永存于心。世界上最美的情话,不是天长地久的誓言。而是:你若死了,那便一起。不能同生,但求同死。死了便一了百了,若真爱那该多痛?萧止,我早已没有退路……曾经有人说他爱我,没我不能活,我信了。费尽心思,最后得到一句‘我不能再自欺欺人’他从来不说爱我,一直默默守着我。我杀人,他递刀;我做尽一切恶事,爱着别的男人。
  • 百年诅咒

    百年诅咒

    一个突然裂开的洞口,十几个有去无回的失踪人员,一个临时组成的营救队,一场扑朔迷离的诡异之旅。存在与虚无,恐怖与惊悚,人与人斗,鬼与鬼斗,一切都在预料之外,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无法理解。为了揭开真相,为了毁灭邪恶,情与爱,生与死,看起来是那么脆弱,又是那么坚强!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 梨花开落

    梨花开落

    她,是离国的灾星,被视为不详。他,是命定的君主,高高在上。那段悄无声息的日子里,有太多太多没有说清……因为仇恨的鸿沟,终将是一场殊途……
  • 寻找船长的岁月

    寻找船长的岁月

    作者从70后的角度看到社会的变迁,环境的变化,人民生活的改变。
  • 凡尘凡尘

    凡尘凡尘

    上世纪开始的“大开放”从食物、服装、语言、音乐、个人习惯、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本书以80年代北京,90年代初上海,90年代后深圳,新千年成都,湖南等不同视角观察三十年来人民由贫变富,土地从弱变强的各阶段特点。本书共八章,附大纲与内容简介。第一章启蒙与开放第二章潮流与反潮流第三章窘迫与激荡第四章健壮与虚胖第五章青青与蓝蓝第六章恶梦与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