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39100000004

第4章 中华文化集大成者——苏轼

文学世家

在我国灿若繁星的文坛上,到北宋仁宗(赵祯)时期,又升起了一颗巨星,这就是一代文豪——苏轼。

宋仁宗景祜三年(公元1036年)阴历十二月十九日,苏轼诞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城内西南隅的纱觳行。

这天清晨,一阵“呱呱”的婴儿啼哭声从屋内传来。一直站在门外冻得浑身直打哆嗦的苏洵,心头忽然一热,急忙推门走进屋里问道:

“夫人,生下来了?”

程夫人只是有气无力地笑了一笑,没有说话。

“苏先生,恭喜!恭喜!夫人给你生了个男孩!”接生婆一面给孩子包裹,一面高兴地说。“好,好,好!苏门大有希望啰!”苏洵俯身看着孩子白嫩的面庞,眼前一亮,忙把两只摊开的手紧紧地攥在一起。

“看把你高兴的,”程夫人缓过气来,看着丈夫兴奋的样子,自己心里自然也是由衷的喜悦,“快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名字嘛,我早就想好了。给他取名叫轼,表字子瞻。轼,是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瞻,是望的意思。”苏洵认真地解释着。

“这名字的出典是不是《左传·庄公十年》?文中说,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程夫人说。

“对,对。”苏洵肯定地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上也说,晋文公‘冯(凭)轼而望之’。”

“看来,你是希望孩子从小就能登高眺远,树立远大的志向,在功名事业上有所建树吧。”程夫人心有所悟地说。

“是啊。”苏洵感慨地说,“夫人既然深知我的意思,那就希望我们都注重对他的教育、促他成才吧!”

“是。”程夫人激动地点了点头。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眉山,正居于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在它的东北200余里处,有四川的名城成都。在它的西南100余里处,有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据专家考证,苏氏之先祖,可以上溯至远古传说中的高阳氏颛顼大帝。高阳氏后裔繁盛,姓氏纷纭,苏氏乃其中的一支。传至汉武帝时代,有名将苏建,苏建有三子:苏嘉、苏武、苏贤。“三苏”系苏嘉一支的后代。苏嘉七代孙苏章,东汉时任冀州刺史,其后人定居赵郡(今河北省赵县)居住下来。所以,苏洵父子三人均称自己的家族为“赵郡苏氏”。

到唐代中宗(李显)神龙初年(705年)时,赵州栾城(今河北省栾城县)的苏味道,被贬为眉州刺史,不久复为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刺史,未及动身就病逝于眉州。苏味道“九岁能属辞,与里人李峤俱以文翰显,时号‘苏李’”(《新唐书·苏味道传》),有文集二十卷行于世。苏味道有一个儿子未回栾城,就在眉山定居下来,于是眉山始有苏氏。

苏洵的高祖名叫苏祜,祖父苏杲,父亲苏序。这三代,虽在仕籍方面“皆不显”,但一直承继着苏家书香门第的传统,均为蜀中名士,如苏序。曾巩在《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中说他的诗“多至千余首”。

苏轼有大伯苏澹,二伯苏涣,他的父亲苏洵排行第三。苏澹,字希白,大约活到40余岁。苏涣(1001—1062),字公解,后改字文甫。苏澹与苏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见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尤其是苏涣中进士以后,在眉山一带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苏辙在《伯父墓表》中回忆当时苏涣中进士返乡时的盛况说:“乡人皆喜,迎者百里不绝”。苏轼的父亲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他自幼“为人聪明,辨智过人”(见曾巩《苏明允哀词》),后来在散文和学术方面的成就都很高,为著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但在27岁以前,他却是终日“游荡不学”的。曾巩在《故霸州文安县主簿墓志铭》中说:在苏家兄弟中,只有苏洵小时候不爱读书学习。一直到20多岁时,他仍然不知读书。他的父亲苏序听任他这样,从来不管不问,乡人亲族对此都感到十分惊奇。有人问苏序说:

“苏老先生,你家明允怎么不爱读书呀?”

苏序只是捻着胡子,笑而不语。

“苏老先生,你家明允今年都20多岁了,怎么还是成天游荡、不理诗书呀?”有人又问苏序。

苏序依然捻着胡子,毫不在意地说:

“这个孩子,你们是不了解的!”

苏轼的母亲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家在眉山一带也是名门望族。就在苏涣中进士的那一年,程家的一个儿子也中了同科进士。程氏既出身于书香之家,自然也颇具文化素养。对于丈夫的游荡不学,她虽然不敢勉强相劝,但心中却是“耿耿不乐”。她唯恐丈夫就这样长此下去,终生无所建树。

苏洵到27岁时才开始发愤读书。第二年,他去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就在这一年,苏轼诞生了。苏洵于一度失望之中,在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他下定决心,一方面自己发愤苦读,一方面精心培养自己的儿子立志成才。于是,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轼,字子瞻。

苏轼就诞生在这样一个有着源远家世的家庭中。就近世的苏门来说,这应该说是一个文学世家。

少怀奇志

苏轼自幼学习勤奋,而胸怀奇志、“奋厉有当世志”,则是他之所以勤奋学习的动力。正如他的弟弟苏辙在《初发彭城有感寄子瞻》诗中所写:“念昔各年少,松筠閟南轩。闭口书史丛,开口治乱根。文章风云起,胸胆渤澥宽。不知身安危,俯仰道所存。”

8岁前,苏轼和弟弟均以父亲为师。8岁后,入乡塾读书。乡塾设在眉州天庆观北极院,先生名叫张易简,是个道士。当时这个学校收有100多名学生。张易简最赏识的只有两个学生,其中一个就是苏轼。张易简虽然是个道士,却并没有忘怀世事。他很赞成当时的庆历新政,对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十分崇敬。一天,从汴京来了一个人,把石介所作的《庆历圣德诗》拿给张易简看。这首诗是赞颂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的“庆历新政”的。张易简兴奋地看着,连连称赞道:

“好诗,写得好,写得真好!”

看着张易简那兴奋的样子,苏轼感到十分惊奇。出于好奇心,他偷偷地凑到老师身旁观看。他看了几遍,便能把整首诗都背诵下来。这首诗中所赞颂的范、韩、富、欧阳等人,都是苏轼以前没有听说过的。他好奇地问老师:

“先生,这诗中所赞颂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张易简听到问声,急忙转过脸来,一看是苏轼,便随口答道:

“这个嘛——,你还是个小孩子,何必知道呢?”苏轼听了,心中有点不服气,觉得老师有点隔着门缝看人,便一本正经地说:

“先生,我想如果这些人都是天上的人,那我自然是不敢知道他们的,但如果他们也和我一样是地上的人,为什么我就不应该知道他们呢?再说,你现在看我是小孩子,不愿告诉我,我将来长大了,不是也一样会知道的吗?”

张易简听到小小的苏轼竟然能说得出这祥一番大道理来,感到十分惊异。他高兴地把苏轼拉到他的内室里,让苏轼坐下。然后,他把“庆历新政”及诗中所赞颂的范、韩、富、欧阳等人,一一对苏轼作了详细的介绍。最后,他满怀激情地赞叹道:

“范、韩、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听着张易简的讲述,苏轼对范、韩、富、欧阳等人顿时肃然起敬。他一边听着,一边暗暗地攥紧了拳头,在心中想道:

“我也要像他们那样,做一个人中之杰!”

看着苏轼听得出神的样子,张易简意味深长地说:

“我已经老了,唯望你能以此四人为师,做一个有志者。”

苏轼的眼眶里闪着泪花,他激动地说:

“我一定不负先生的厚望。”

在家里,苏轼兄弟仍以父亲为师。每当父亲出游在外时,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便担当起家庭教师的责任来。程夫人平素“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苏轼10岁那年,苏洵游学四方。一天,苏辙由乳母带出去玩了。程夫人把苏轼叫到跟前,对他讲述古今成败之事。接着,又给他读了《后汉书·范滂传》: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读到这里,程夫人看看儿子,见儿子双目圆瞪,心驰神往,知道儿子心有所动,便继续向下读。当读到范滂将自赴刑狱,范滂的母亲与范滂最后诀别时,程夫人也情动于衷,意形于色:

……(范滂)母曰:“汝今得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

读完全传,程夫人情不自禁地说:

“像范滂这样为反对宦官专权而伏身刑场,实在壮烈;而像范滂的母亲这样深明大义的人,又实在令人钦佩之至!”

苏轼听母亲读着范滂的传记,心情一直十分激动,早就坐不住了。这时,他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激动地说:

“轼儿长大后愿做个一像范滂这样有‘澄清天下之志’的人,不知母亲大人可否同意?”

程夫人没有想到儿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欣喜欲狂。她用颤抖的手抚摸着儿子的头,然后用两手端着儿子的脸颊,用泪眼看着儿子,肯定地回答说:

“轼儿,好啊!你既然有志做一个范滂式的名士,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之母吗?”

说着,她把儿子紧紧地搂在怀里……。

宋哲宗(赵煦)元祜元年(1086年),苏轼被召为翰林学士(皇帝的顾问和秘书),知制诰(掌管替皇帝起草诏令)。在《谢对衣、金带、马表二首》其二中,苏轼写道:“慨然揽辔,敢有意于澄清!”由此可知,程夫人读《范滂传》对苏轼的影响是很深的。

为了不使苏轼兄弟养成娇气的毛病,程夫人还让他们“日享三白”:即每天所吃的饭菜是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因为这三样都是白色的,所以就称为“三白”。后来,苏轼被贬官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在经济上极其拮据(经济窘迫)的情况下能痛自节俭;在被流放岭南时,能津津有味地大嚼用粗粮做的胡饼,都与他少年时“日享三白”的经历有关。

说起这“三白”来,还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呢。

苏轼在京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做官时,曾经有一次对他的一位好朋友刘贡父说:“我与小弟苏辙在家读书时,母亲曾让我们每日享用三白饭菜,味道特别美。我们当时吃了这种三白饭,就不再信人间还有比这种三白饭菜更美的什么八珍九味啦!”

刘贡父听苏轼说得神乎其神,就以为这种“三白”饭菜一定是世上稀有的、味道奇美的饭菜,所以很想知道这“三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苏,快给我讲讲这‘三白’是些什么稀罕东西?你这一说,说得我心里痒痒的,嘴里都直流口水。”

“你猜猜吧。”苏轼故意拖延不说。

“这我怎么能猜着呢,我又没有享用过。”

“你猜吧,反正是别人没有享用过的、世上最好吃的东西!你就往这上面想。”

“我越想越流口水,就是猜不出来到底是什么东西,你快说出来吧!”

“还不到垂涎三尺呢!再等等。”苏轼笑着说。

“我自甘认输,实在猜不出来。”刘贡父把两手一摊,摇了摇头。

“好吧,那我就对你说说吧。不过,请你得保密,不可外传。”苏轼压低了声音,神秘地说。

“好,好,一定,一定。”刘贡父点点头,也压低了声音说。接着,又用手指划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最多再加上个小苏(苏辙)知。”

“好,那我就说啦。”苏轼认真地说:“这‘三白’嘛——,就是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因为这三种东西都是白色的,故称‘三白’也!”

刘贡父一听,不觉哈哈大笑起来。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苏轼是在故意捉弄他。

苏轼倒没有笑,他还是十分认真地说:

“母亲大人让我们兄弟日享三白,确实使我们受益不浅,可以说是一生受用不尽啊!”

过了一段时间,刘贡父亲笔写了一封请柬,派人送给苏轼。苏轼一看,原来是刘贡父请他去吃“皛饭”的。苏轼一时没有想到这“皛饭”是什么意思,只想是什么稀奇名贵的饭菜,便对来人说:

“贡父读书多,这皛饭必有出处。回你家大人,我一定如期前往。”

到了约期,苏轼按时来到刘贡父家里,见桌案上摆的只有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他灵机一动,才明白刘贡父请他吃的“皛饭”即“三白饭”。三个“白”字合起来,不就是一个“皛”字吗?

“哦,原来如此。贡父是在‘报复’我呢!好吧,我只装作一本正经,不露声色。”苏轼心中暗想。

刘贡父将苏轼让入席间就坐,笑着说:“这就是你那天说的‘三白饭’,我又给它换了个名字,叫做‘皛饭’。”

苏轼故意装作十分高兴的样子说:

“太好了!我已经有多年没有吃过这种‘三白饭’了。今天有幸又吃到这种饭,使我重温儿时读书的情景,重温母亲大人的教诲,实在太好了!”

说完,他也不让刘贡父,一个人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不一会儿工夫,便把桌案上摆的“三白饭”全给吃光了。吃完以后,他便要起身告辞,并再三再四地向刘贡父表示诚挚的谢意。

其实,按刘贡父的本意,原本不过是和苏轼开个小玩笑,让苏轼少吃一点“三白饭”。只要苏轼说一声“小时候吃着还不错,现在才知道不如山珍海味好吃”,他就马上让人将这“三白饭”撤去,摆上已经准备好的美味佳肴。谁知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苏轼一见这“三白饭”,确实比见那八珍九味还眼馋,竟狼吞虎咽地一会儿工夫把它吃个净光。见此情景,他反倒认为苏轼前些天并不是在有意捉弄他,而是他自己完全误解了苏轼的意思。想到这里,他不觉脸色通红,感到十分尴尬,便急忙拉住苏轼:

“大苏,不要走!这不过是个小意思,是我和你开玩笑的。下面,我还特意为你准备了美味佳肴呢!”

“贡父兄,我已经吃好了。吃了这‘三白饭’,你再让我吃什么八珍九味,我都不想吃了!”说着,他执意要告辞而去。

临分手时,他郑重地对刘贡父说:“贡父兄,为报答你今天的盛情款待,明天我再宴请你一次,请你到小弟家里吃顿毳饭吧!”

刘贡父见苏轼十分诚挚,就不再怀疑苏轼又会出什么点子来捉弄他,当即答应了。

苏轼走后,刘贡父一直在揣摩“毳饭”是什么意思。他想:这“毳”字是由三个“毛”字组合而成的,带“毛”的一定是动物了。“对!一定是大苏从什么偏远地方搞来了三只稀有的动物。先不说那味道能否比得上八珍九味,起码可以尝尝新鲜、长长见识吧。”

第二天,他早早地乘马车来到苏轼家里。苏轼料到刘贡父一定会如期前来,也早在门口相迎。二人相携步入大庭,相让入席,便天南海地、诗词歌赋地谈论起来。

眼看已过午时,还不见摆饭上来,刘贡父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他对苏轼说:

“大苏,快摆饭吧,我的肚子已经饿了。”

苏轼却不动声色地说:

“贡父兄,先别着急,我一早就吩咐过家人了。”

等了一会儿,还不见摆饭上来。刘贡父又催起来:

“大苏,这毳饭……”

没等刘贡父说完,苏轼就接上去说:

“这毳饭是不大好做的,请兄再忍耐片刻。”

又过了一会儿,刘贡父实在饿得忍不住了,竟向苏轼哀求道:

“大苏,我也不吃你那毳饭了。我求求你,快点拿点什么东西叫我吃吃,我实在是已经受不了啦!”

苏轼这才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说:

“盐也毛,萝卜也毛,饭也毛,‘毛’就是没有,这三样东西都毛,这就是‘毳饭’呀!”

刘贡父听了,才知道这“毳饭”原来是“三毛(没有)”的意思。当时,人们俗呼“无”为“模”,又讹读“模”为“毛”,“毳”字即由三个“毛”字组合而成。所谓“毳饭”,就是盐、生萝卜、饭都没有。

刘贡父顿时捧着肚子大笑起来:

“大苏,我说你呀,想得可真绝!我真想不到你会出这样的绝招来捉弄我!”

苏轼也开心地笑了起来。他一边笑着,一边命人即刻摆上了饭菜。

11岁那年,苏轼兄弟被送到西寿昌书院读书,先生叫刘微之(即刘巨),是眉山一带著名的州学教授。他很有才学,特别喜欢作诗。在给学生们讲完当天的功课以后,他让学生们大声朗读,或让学生们默写课文。而他呢,有时和学生们一起抑扬顿挫地吟诵诗文;有时便望着窗外的景色,即兴赋起诗来。

一天,他看着窗外的环湖上飞过几只鹭鸶,遂诗兴大发,当即写了一首《鹭鸶诗》。这首诗,他简直是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心中感到格外满意。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他更感到欣赏。他认为这两句将鹭鸶鸟受惊而飞的情态描摹得十分逼真。再加上“渔人”句又巧用拗句,可以说是妙手偶得。

于是,他马上让学生们停止读书,把这首新作念给大家听。接着,他又把自己写作这首诗的过程讲了一遍。最后,他问学生们:

“你们说,我这首诗写得怎么样?”

“好!”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刘先生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忽然,他看见下面有一只小手在举着,那张小脸上显出不以为然的神情。他再仔细一看,原来是苏轼。他想不出苏轼会说些什么,但他还是让苏轼站了起来。

“先生,”苏轼站起来,大胆地说:“你这首诗写得好是好,不过还有美中不足之处。只是,只是……我不知该说不该说。”

“啊!”刘微之先生顿时吃了一惊。不过,他很快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他不相信像苏轼这样小小的年纪竟能评出他诗中的“不足之处”。于是,他便爽然地说:

“苏轼,你说这诗中还有不足之处?好,你就大胆地说吧,即使说错了我也不会怪罪你的。”

“依我看这诗中的最后两句虽然描摹出了鹭鸶鸟受惊而飞的情态,但并未能交待出它们的归宿。如果能将这两句改为:‘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则不仅可以交待出鹭鸶鸟的归宿,而且可以使人联想到《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名句,这样意境就更优美,诗味也就更觉醇厚了。”

苏轼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心中早已想好了的话一古脑儿都倒了出来。

“改得太好了!”刘微之先生情不自禁地对苏轼大加赞赏起来,“我实在不敢做你的老师了。”

在苏洵夫妇的严格要求和辛勤浇灌下,苏轼这棵幼苗迅速地成长起来了,不时散发出熠熠的神彩和光华。据说,在苏轼十余岁的时候,苏洵让他写作《夏侯太初论》,他竟能出口成章,而且写出了这样的名句:“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还有一次,苏洵让他模拟欧阳修的《谢宣召赴学士院,仍谢赐对衣、金带及马表》一文,他竟又出人意料地写道:“匪伊垂之带有余,非敢后也马不进”。苏洵看后,顿时激动得眼含热泪。他兴奋地拍着儿子的肩膀说:

“轼儿,只要你继续坚持勤学不怠,这些东西(指对衣、金带和马表)以后你自然会得到的。”

到宋哲宗元祜元年,苏轼果然升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皇帝给他“特赐衣一对,金腰带一条,金镀银鞍辔马一匹,被三品之服章”(见苏轼《谢对衣、金带、马表二首》其一)。从这里可以看出,从小看大,苏洵对自己儿子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天才在于勤奋,智慧在于积累。”一般人谈起苏轼来,往往过多地强调他的天赋条件,却恰恰忽略了他之所以成才的根本原因——勤奋。到晚年时,他的侄婿王庠向他请教读书方法。苏轼坦率地说;

“在学习上,实在没有什么捷径,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下苦工夫就行。所谓‘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说到具体的读书方法,苏轼笑着说:

“我的读书法叫做‘八面受敌法’。”

什么叫“八面受敌法”呢?苏轼的解释是:世上的书多得像海水一样,读书就像入海一样,百货俱有。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总不能兼收尽取,只能去求取你所想要知道的知识,所以读书时每次可从一个方面入手。譬如说你想了解古今兴亡治乱及圣贤们所起的作用吧,那你读书时就专门注意这一方面,其余的可以暂且不去管它。第二次,再专门注意事迹故实典章文物这一方面。然后,第三次、第四次……,方法同上。这种方法看似迂钝,但以后学成,则可八面受敌,与一般泛泛涉猎的阅读是大不一样的。(以上参见苏轼《又答王庠书》)

这种读书方法叫做分类读书法或专题读书法。这种方法也适宜于研究问题,叫做分类研究法或专题研究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一次抓住一个主要问题,易求精湛。

背书,特别是抄书,从表面上看起来是很笨的,但对于记忆力惊人的童年、少年来说,却是十分必要的。少年儿童的记忆力特强,理解能力却较差,我们正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他们的优势,让他们多背、多记一些东西。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的苏洵,自然是深深懂得这个道理的。苏轼在少年时期,就能够把洋洋大观的《汉书》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为了加深记忆,苏轼曾经用毛笔将《汉书》手抄两遍。后来,在被贬谪黄州的时候,他又第三遍手抄《汉书》。在背诵《汉书》的时候,他先以三字为题,然后以二字为题,最后以一字为题。当时,一位名叫朱载上的人到黄州去拜访他,他让朱载上来考他。朱载上随便从《汉书》中挑出一册来,任意举出每段开头的一个字,苏轼马上就能够滔滔不绝地将整个一大段背诵出来,没有一点错漏之处。朱载上一连换了几册,都是一样,不觉啧啧称赏,叹服不已。

抄书,除了可以加深记忆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练习书法。苏轼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为“颜(真卿)、柳(公权)、欧(欧阳洵)、苏(轼)”唐宋四大家之一,又独占“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代四大家之首,这是与他少年时期两次手抄《汉书》分不开的。

苏轼在读书方面还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就是他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他从不盲目地崇拜古人、迷信古人。对于所学的东西,他都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决定其正确与否。哪怕是古代的圣贤,或者是自己的老师,他都决不盲从。如他敢于大胆地改刘微之先生的《鹭鸶诗》,就是一例。久而久之,他养成了一种习惯:凡事都要经过自己缜密的思考,形成自己确定的见解。而一旦这种见解确立之后,他是决不轻易改变或放弃的。这正是他后来在王安石变法和元祜党争中,既不同意王安石的一些做法,又不同意司马光等人的顽固保守的根本原因所在。有人说,他徘徊在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是个两面派。其实不然。他自有一套基本的、一贯的、确定的见解,这种见解自始至终没有根本地改变。

苏轼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充满着天真、活泼和稚气的色彩。他和一般求知欲旺盛的孩子们一样,有着特别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他从小就是一个旅游家。他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蜀中一带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他曾经和小伙伴们一起登上乐山(今四川省乐山市)的凌云山,乐而忘返。那里至今还留有他的题字。他又曾怀着极大的兴趣登临游览天下名山之一的峨眉山,那里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

他又是一位植树的能手。少年苏轼,人小志大,尤其喜欢那直干劲枝、凌然青云的松树。在苏家祖坟附近的山上山下,栽种有几万株松树,据说都是由苏轼兄弟和小伙伴们一起栽种的。在实践中,他还积累了一套种植松树、保种保活的方法,竟有人专门来向他请教呢。后来,陈师道在《后山谈丛》这本书中,还专门记载了“东坡居士种松法”。

春天到来的时候,苏轼喜欢和少年朋友们一起出去踏青游春,陶醉在明媚的春光里。阴历二月十五日“蚕市”时,他拉着弟弟苏辙出去看热闹,同时了解世俗人情。到年终守岁时,更是大人们忙碌、小孩子们欢乐的时刻。有时候,充满稚气的苏轼却像个小大人一样,执意地要和大人们一起守岁熬夜,等到通宵达旦。

除了正常的学业之外,苏轼又喜欢绘画。后来,他尤善于画梅、竹、木(树)、石,是“文与可(文同)竹派”中的一位著名画家。

据说,当时文同的墨竹颇有名气,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搞得他一时难于应付。一次,他生气了,竟然把别人送来请他作画的绢扔在地上,恨恨地说:“谁敢再送绢来让我作画,我就把他的绢做成袜子来穿!”没过多久,苏轼调任徐州太守。文同脑子一转,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每当有人来请他画竹时,他便对来人说:

“我们画墨竹一派画得最好的,现在已经不是我了,而是新任徐州太守、大名鼎鼎的苏子瞻!你们不如到他那里去求画吧。”

这一说果然灵验,许多人都跑到徐州去请苏轼画竹了。苏轼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管有求必应,挥笔作画。后来,他接到文同的一封来信,方才明白。文同在信中说明了情况,最后开玩笑地说:

“老朋友,实在对不起,现在做袜子的材料都要送到你那里去了!”

苏轼还和父亲一样,喜欢弹琴,精通音律。张右衮《琴经·大雅嗣音》中曾说道:

“古代多以琴世家,最著者……眉山三苏。”

“骥驹学步嫌路窄,雏鹰展翅恨天低”。经过童年、少年时期的勤奋学习之后,苏轼满腹经纶、学业成就,便离开蜀地,像千里马一样驰骋大漠,像雄鹰一样翱翔高天……

名动天下

到20岁时,苏轼已经能够“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见《宋史·苏轼传》)。为了测试一下苏轼兄弟的学业水平,苏洵决定带着他们去成都拜访张方平。

张方平小时候十分聪颖,但由于家中贫困,买不起书,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所以,他对于勤奋好学的青年人特别喜欢,十分乐于帮助他们成才。

他非常热情地接待了苏洵父子。他和苏洵在一起谈论了古今治乱的原因,谈论了历史人物、当今名士。二人的看法竟不谋而合,谈得十分投机。之后,他和苏轼兄弟交谈了几句,更惊奇地发觉这两个青年人和苏洵一样出语不凡,便对他们格外器重,以国士之礼相待,把他们安排在一所清净的斋舍住下。

第二天一早,张方平忽然出了6个题目,命吏卒送到斋舍中。吏卒对苏轼兄弟说:

“大人出了六个题目,请二位学士试拟。”

这时,张方平便偷偷地躲在墙壁隙间观察他们。苏轼兄弟接到试题以后,各自坐在桌前沉思。苏辙对第一个题目的出处有疑,指着让苏轼看。苏轼料到会有人在暗处监视他们,便不动声色。停了一会儿,他把手中的毛笔倒过来,用笔管敲了敲自已的椅子。苏辙顿时心有所悟,由笔管而想到《管子》,知道第一个题的出处是《管子注》。

他答完第一个题以后,再看第二个题目,对其出处还是不很清楚,又指着让苏轼看。苏轼还是不动声色,只是用笔将自己试卷上的第二个题目用力勾去。苏辙一看,知道这个题目一定是没有出处,也照样将这个题目勾去。

测试以后,张方平认真批阅了苏轼兄弟的试卷,他越看越高兴。第二天,他对苏洵夸赞说:

“你这两个孩子都是奇才呀!你这个大儿子文思聪慧敏捷,尤觉可爱。不过,你这个小儿子却谨慎持重,将来在功名进仕方面说不定还要超过他哥哥呢!”

“大人过奖了,”苏洵嘴里虽然这样说着,但心里却像喝了蜂蜜一样甜美。“两个小儿初出茅庐,还有待大人着意栽培才是。”

“需要帮忙之处,你只管直言相告就是。”张方平高兴地说。

经过这次测试,苏洵对两个儿子充满了信心。第二年年初,苏洵给张方平写了一封信,说他准备于三月份带着两个儿子赴京城应试。

张方平接信后,便立即给在京城任职的元老重臣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等人一一写了信,并在物质上也给苏洵以资助。同时,雅州(今四川省雅安县)太守雷简夫也给韩琦、欧阳修等人写了几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

这年三月,苏洵带着两个儿子离别家乡,经陕西,路过长安、沼阳,于五月到达北宋的京城汴京,住在兴国寺的浴室院。苏轼兄弟在这里继续日夜攻读,积极地准备应考。

宋朝当时的进士考试,要先经过礼部初试,即举人考试。接着是礼部考试、礼部复试和皇帝御试。按照原来的规定,礼部初试的时间就在这一年的八月中旬。但不巧的是,考期将临,苏辙却忽然得了重病。看样子,苏辙这种病不是三几天就能治好的。如果不想别的办法,苏辙显然是不可能参加这次考试了。

苏洵见此情状,真是心急如焚。他一面到处延请名医,寻求偏方,给苏辙治病;一面拿着张方平、雷简夫的信和苏轼兄弟写的文章去找韩琦。

韩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后拜右仆射,封魏国公,人称“韩魏公”。他也是一位善识人才的“伯乐”。《宋史·韩琦传》中说他“天资朴忠,折节下士(屈己下人),无贵贱(不分贵贱),礼之如一(对他们一样以礼相待)。尤以奖拔(推许提拔)人才为急……故得人为多”。当时,韩琦看了张方平、雷简夫给他的信及苏轼兄弟的文章后,对苏轼兄弟大为叹赏,并答应第二天便向仁宗皇帝奏明此事,请求恩准推迟考期。

第二天,他早早起床,上朝向仁宗皇帝奏道:“今岁召制科之士,只有苏轼、苏辙两兄弟最有声望。今闻苏辙偶得一病,恐怕不能如期参加考试。能否将考试日期向后推迟几日,等苏辙病愈后再举行,乞请皇上恩准。”

宋仁宗一向爱惜人才,当时便予准奏,下诏推迟考期。至于何时开始,由韩琦决定。

在苏辙患病期间,韩琦曾多次派人前往探视。等到苏辙的病痊愈以后,韩琦才决定考试正式开始。这样一来,考试日期就比原定的时间向后推迟了20天。从此以后,每届礼部初试的时间就改在九月举行了。苏轼、苏辙没有辜负韩琦等人的期望,十分顺利地通过了这次礼部初试。

据《师友谈记》所载,当时还有这样的传说。这一年,全国各地来参加礼部初试的人很多。一次,韩琦与一位客人闲谈,话题扯到这次考试上。韩琦说:

“有二苏(苏轼、苏辙)在此,还有谁能和他们较量呢?”

据说,韩琦这话传出去以后,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考生都纷纷离京,不敢再参加这次考试了。

后来,吕大防任宰相时,曾问苏轼这一年礼部初试为什么延期,苏轼便把当时的情况如实相告。吕大防听了,极为钦佩地说:

“韩忠献(韩琦)之贤,实在令人钦佩和敬慕啊!”

深秋,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风,越刮越大;雨,越下越猛。时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映现出大殿和佛塔的身影。

四更时分,苏轼、苏辙都被风雨惊醒了。苏轼从床上坐起来,把灯点着。他一转眼,只见弟弟也坐起来了:

“子由(苏辙字子由),你也被惊醒了?”

“是啊,”苏辙用手擦了擦惺忪的眼睛说,“这么大的风雨谁还能睡得着呢?”

苏轼从书案上拿起一本《韦苏州集》,翻开来,朗诵着:

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示全真元常》

读完全诗,苏轼颇有感慨地对苏辙说:

“子由,我们这次来京应考,如果功名不遂,自将离京归乡;如果功成名遂,但愿我们在为国家为人民建树了大的功业以后,及早退身还乡,且莫要贪恋高官厚禄啊!”

苏辙带有几分稚气地说:

“哥哥,你说得对!到时候咱们俩一道离京还乡,还睡在一张床上,好吧?”

“好,好!”苏轼听弟弟说得天真,不由地笑了。

停了一会儿,苏轼又严肃地说:

“子由,古人云:君子无戏言。让我们永远记住现在这夜雨对床之言。”

苏辙马上也严肃起来,郑重其事地说:

“哥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只要一想起这风雨之夜,一想起韦苏州这两句诗,就不会忘记今天夜里咱们说的话。”

“那就让咱们一起再把韦苏州这两句诗诵读一遍吧。”苏轼激动地说。

“好。”显然,苏辙的神情也十分激动。

于是,兄弟二人又一起诵读着: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嘉祜二年(1057年)正月,宋仁宗任命欧阳修为主考官。负责这次考试的还有韩绛、王珪、范镇、梅公仪、梅尧臣等。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晚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仁宗天圣年间中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嘉祜二年时,欧阳修在朝任礼部待郎兼翰林侍读学士。欧阳修是北宋诗文运动的领袖,尤喜奖引后进。但是,苏洵初到汴京时,并没有去找欧阳修。

礼部考试于这一年二月正式开始。考试这天,苏轼、苏辙半夜时就起床了。他们在天亮时赶到皇宫,然后分别进入试场,被关在隔室里,外面有卫士看守。

考试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文章仅有553个字。

梅尧臣看到这份试卷后,认为这篇文章气势充沛,行若流水,纵横驰骋,雄辩有力,“有孟轲之风”,遂把它马上推荐给主考官欧阳修。

欧阳修一看,大为叹赏,认为这位考生一定是个“异人”。他本来想把这位考生取为第一名,但忽然又想到,他的门生曾巩也参加了这次考试。他怀疑这份试卷可能是曾巩的。于是,为了避免由此可能招来的不必要的麻烦,他便将这位考生取为第二名。待考卷揭晓以后,才知道这位考生原来是苏轼。

苏轼的文章中有“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杀他,有三条理由)。’尧曰:‘宥之三(赦免他,有三条理由)。’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严),而乐尧用刑之宽。”梅尧臣看后,不知这几句出于何书。统观全文,自非寻常,心想这位考生所引尧和皋陶的话一定是有出处的,不敢妄加臆断。因为天下的书籍,浩如瀚海,自己当然不能尽读。这位考生的考卷中所引尧和皋陶的话,或许就在自己未读之书中。

欧阳修看了以后,也不知这个典故的出处。他问梅尧臣说:

“圣俞(梅尧臣字圣俞)兄,这个典故出于什么书中?”

梅尧臣不说自已不知其出处,只说:

“只要用得好,何须出处!”

欧阳修点点头,表示赞同。

出榜之后,被录取的考生照例要拜主考官为“恩师”。于是,苏轼、苏辙便和欧阳修成了师生关系。一天,苏洵带着苏轼兄弟去登门拜谢欧阳修。谈话之中,欧阳修顺便问苏轼:

“你在试卷中所说的帝尧和皋陶的典故出于何书?”

“事在《三国志·崔琰传》孔融注。”苏轼回答说。

苏洵父子走后,欧阳修随即把《三国志》从书架上抽出来。他翻阅了一遍,在《崔琰传》孔融注中却没有找到这几句话。

过了几天,苏轼有事到欧阳修家里去。欧阳修又向苏轼问起此事。

苏轼从容地说:“《三国志·崔琰传》孔融注引《魏氏春秋》中说,袁绍败后,孔融给曹操写信说:‘周武王伐纣,将殷灭亡后,把妲己赐周公。’曹操因为想到孔融学识渊博,以为这个事载于典籍。后来,曹操见到孔融,向他问起这个典故的出处,孔融说:‘我以现在的情况来推测古代的情况,是想其当然耳!’我在试卷中用帝尧和皋陶一事,也像孔融一样,是想其当然耳!”

“你这个‘想其当然耳’,用得可真是恰如其分!竟把我和梅公都给蒙住了。”欧阳修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

后来,欧阳修与人谈到苏轼时,曾叹美地说:

“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然要独步天下!”(见《诚斋诗话》)

当时,苏轼还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一开始,便以简明而准确的语言批评了宋初的文风。接着,称颂欧阳修所倡导的诗文改革运动。最后,申明谢恩之意,表示自己愿意拜于欧阳修门下,能够得到欧阳修的教导启发,以便有所长进。

欧阳修看了苏轼的信以后,曾对人说:

“我读了苏轼这封信,不由地出了一头汗。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他出一头地!”

一次,他又曾对人预言道:

“再过三十年,就没有人再说着我啦。那时候,天下文章,当推苏轼!”

不出欧阳修所料,后来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确实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跃而超过了欧阳修,继欧阳修之后,成为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苏洵见两个儿子同时名标红榜,高兴得热泪盈眶。他逢人便说:

“不要说红榜高中很容易,对老夫我说来可真是比登天还难;不要说红榜高中很难,我这两个小儿真如从地上拾棵小草一般!”

宋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在《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一诗中也写道: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文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苏洵见两个儿子均登高第,心中也跃跃欲试,不甘落后。一次,他单独去拜访了欧阳修,并献上自己精心构思、反复推敲修改的20篇论文。

欧阳修看了苏洵的文章以后,非常高兴,连连称颂苏洵的文章立论高拔、组织缜密,文辞繁茂,长于说理,同时风格浑厚,善于运用类比和引证的方法,实有荀子的雄辩之风。于是,欧阳修遂将苏洵的论文上奏朝廷,宋仁宗阅后,也不禁大为赞赏。

这样一来,苏洵和苏轼兄弟一样名声大震,公卿大夫争相传诵他们父子三人的论文。

于是,一时之间,“三人(苏洵、苏轼、苏辙)之文章,盛传于世”。得到他们的文章的人,阅读以后都为之惊奇,或自叹赶不上他们,或钦慕他们,效仿他们的文风。遂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同类推荐
  • 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下)

    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下)

    《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为您掀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画卷:从“九一八事变”到红军长征;从抗日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十年文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新中国的外交与国防到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变化。既有历史事件的细节描述,又有关键历史人物轶闻趣事的挖掘,还有表象之下历史真相的探讨,从而让您的历史课堂更加丰满,更加充实。
  •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实事、好事。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农村要小康,科技做大梁;农民要致富,知识来开路。本书的出版发行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书主要介绍了家政服务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家政服务人员面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家政服务人员择业的注意事项、如何做好家政服务、家政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常见家政技能须知、家政服务涉及的工作范围、如何照顾老年人等知识。
  • 小学生开窍作文

    小学生开窍作文

    许多同学能按老师教给的观察方法去观察事物,但所观察的只是一些皮毛,写出来的文章空洞,不具体。原因是你对所观察的事物没有理解,认识不深刻。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三物理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三物理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契诃夫作品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契诃夫作品选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伟大的种子

    伟大的种子

    伟大的种子:10本播撒心灵种子的励志经典。本书主要内容:财富之路、礼仪准则与行为规范、奋斗的人生、财富的福音、做个思考者、钻石就在你家后院、致加西亚的信、不诚实的十二个诱因、听巴比伦首富讲故事、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等。
  • 盗墓三十年

    盗墓三十年

    远古的文明,失落的宝藏,无所不能的预言家,夸张到极致的描写手法,跟随者主人公展开惊心动魄的冒险,波澜壮阔的经历,带给你前所未有的刺激。本书就是这样一个系列形式的文字冒险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祖上是有名的盗贼,可他却成了倒霉的官二代,命运的轮回,又让他混迹于了形形色色的各类贼人之中,跟随他们一起探寻离奇诡异未知世界。
  • 一个狗男人

    一个狗男人

    这是一个颠倒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与狗熊并立的年代!!!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站到了最后...在这个早已腐朽的世界.谁能打破了腐朽...在这段纵情声色的岁月,一响贪欢总归梦...直到那个从大山里出来的农民青年开始踏上征程.自此岁月完结......
  • 须弥武神

    须弥武神

    〔2016最值得一看的玄幻小说〕平凡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颗甘愿平凡的心!不想做平凡人就看《须弥武神》,看了你会懂得很多!热血,霸道,幽默,催泪……
  • 发梢轻绾迷迭香

    发梢轻绾迷迭香

    回国后,她转入了帝樱贵族学院,认识了他,他放下矜持追她,可她却迟迟不肯松口。终于,她同意试着交往了,但对于那些绿茶婊的一次次陷害,一次次的意外,她失去了他的信任,她真的遭到危险了,当他知道她是被另一个他救出来的,后悔莫及……
  • tfboys穿越之千年相恋

    tfboys穿越之千年相恋

    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不要介意本文讲述了来自21世纪的女青年在参加演唱会的途中不幸穿越遇到了三位让她朝思暮想的少年这三位少年是不是和她来自同一个地方呢
  •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初之恋人

    初之恋人

    “你好,我是你的前同桌,我叫林汐,林是林汐的林,汐是林汐的汐。”林汐故作大方的自我介绍着,掩饰着内心的小鹿乱撞。面对着这不寻常的介绍,顾致宠溺的笑了笑,说:“你好,我是你的后同桌,我叫顾致,顾是顾致的顾,致是顾致的致。”两人相视一笑……
  • 豪婿之神婿天下

    豪婿之神婿天下

    慕容昊这样说,只为让周玥和苏情雅尴尬。然而,周玥对顾凡的怨恨远胜于尴尬。如果不是这个废物,女儿早嫁到慕容家当少妇,哪有天天忙于创业那么辛苦的?在你的闺蜜朋友面前你也可以抬头看。
  • 咒怨诗

    咒怨诗

    站在荒野上遥望这片土地,我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