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的生活会一帆风顺,在遭受屈辱、挫折时,你是选择逃避,还是选择坚强面对呢?如果是后者,你就能够把屈辱变成力量,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正如诺曼·文森特·皮尔所说:“逆境,要么使人变得更加伟大,要么使人变得非常渺小,从来不会让人保持原样。”的确,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如果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得到我们所追求的东西。
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
霍布斯毕业时,适逢经济不景气,大街上失业的人很多,但他仍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梦想,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他相信凭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霍布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食品公司做业务员。营销系毕业的他对这份工作充满了信心。他想要在这一份工作中大展身手。
为了完成这一个月的推销任务,霍布斯整日四处奔波。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半个月过去了,可是霍布斯居然连一瓶葡萄酒也没有推销出去,当初的激情被无情的现实打消一半,现实和想象完全不一样。
后来,霍布斯又尝试地换了几份工作,但都总是离自己的要求相差甚远。
霍布斯开始怀疑起自己,对自己越来越失望。那段时间,他痛苦极了,人也变得沉默寡言。在姐姐的劝说下,他去看了心理医生。
那个心理医生的诊所是一个二层小楼,一进门,是一楼大厅,非常普通,没有什么特征,唯一不同的是大厅中间有一道楼梯,设计很别致,旋转成一个S型,通向二楼。霍布斯忍不住抬头往二楼看了看,但是看不到什么。
诊所在一楼拐弯处第一个门,霍布斯敲门进去,里面坐着一个气质儒雅的中年人,想必他就是心理医生了!
霍布斯在他对面坐下,讲自己遇到的事、自己的苦恼,讲了将近一个小时。医生只是静静地听,什么也不说。
等他讲完,医生看了看他,问:“你刚才进来前,在想什么?”
霍布斯实话实说:“我想:二楼一定很漂亮,为什么不把诊所设在二楼呢?”
医生笑了笑,说:“好,你现在上二楼去看看吧?”
霍布斯有些莫名其妙,看看医生,转身出去上二楼。
等他回到诊所,医生又问:“二楼怎么样?”
霍布斯点点头:“挺好的,比一楼装修好,阳光也好。”
“你怎么上去的?”医生继续问。
“走上去的?”
“怎么走上去的?”医生跟着追问。
霍布斯看着医生,有点不耐烦:“能怎么走?一步一个台阶走上去的!”
“对,一步一个台阶走上去的!任何事物都是这样,边体验,边完善,边前进,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可是你想省略这些过程,想一步或者两步就跨上去,能做到吗?”
霍布斯不好意思地笑了。
心理医生那句“请上二楼”的话虽然简单,其实却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生如爬楼。不管你是到二层还是到二十层,都要从最底层开始,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走。
习性点拨
要想获得某一方面的成功,我们同样要从最基础的做起,世上没有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哪摔倒,在哪爬起
一位哲人曾说:“成功的人不是从来未曾被困难击倒的人,而是在被击倒后,能够站起来并积极地往成功之路迈进的人。”的确,在获取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会被无数次击倒。但是,遭受打击并不可怕,遭遇厄运也不可悲,可怕的是你在打击面前站不直腰杆,可悲的是你在厄运面前彻底屈服。
我们人类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比动物聪明,但是动物生存的智慧,却常常值得我们人类学习,比如长颈鹿。
在动物王国里,把一只长颈鹿带到世上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长颈鹿胎儿从母亲的子宫里掉出来,落到大约三米以下的地面上,通常后背着地。几秒钟内,小长颈鹿翻过身,把四肢蜷在身体下。依靠这个姿势,它第一次得以审视这个新鲜的但充满危险的世界,并甩掉眼睛和耳朵里最后残存的一点羊水。然后,长颈鹿母亲便用粗暴的方式把它的孩子带到现实生活中。
加里·里士满在他的著作《动物园观察》中描绘了一只新生的长颈鹿是如何学习它的第一课:
胎儿从子宫里落到地面上后,长颈鹿妈妈不是像其他动物那样,立即舔尽胎儿身上的羊水或其他东西,而是低下头,看清小长颈鹿的位置,并将自己确定在小长颈鹿的正上方。
等待了大约一分钟后,长颈鹿妈妈做出最不合常理的事——抬起长长的腿,踢向自己的孩子,让它翻了一个跟斗后,四肢摊开。
如果小长颈鹿不能站起身,这个粗暴的动作就被长颈鹿妈妈不断地重复。
小长颈鹿为站起来,拼命努力。但毕竟是新生儿,力量有限,小长颈鹿有时会停止努力。长颈鹿妈妈看到后,就会再次踢向它,迫使它继续努力。最后,小长颈鹿终于第一次用它颤动的双腿站起身来。
这时,长颈鹿妈妈做出更不合常理的举动——再一次把小长颈鹿踢倒!
为什么?长颈鹿妈妈是想让小长颈鹿记住自己是怎么站起来的。
在充满危险的荒野中,小长颈鹿必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以免使自己与鹿群脱离,在鹿群里它才是安全的。
狮子、猎豹、土狼等食肉动物都喜欢猎食小长颈鹿,如果长颈鹿妈妈不教会自己的孩子尽快站起来,与大部队保持一致,那么它就会成为这些“猎手”们的囊中之物。
长颈鹿妈妈如此做法,看似残酷,实则是对孩子的帮助,因为它不“残忍”,小长颈鹿就不能很快地站起来,而不能站起来,就意味着要遭受灭顶之灾。
习性点拨
与长颈鹿再遭受打击而最终站起来相似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取得巨大成功的伟人们,也曾遭受过类似的打击。如达尔文、弗洛伊德、爱迪生等,在这些杰出人物奋斗的过程中,他们都曾遭遇当头一击,然后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他们走投无路,但是每次被击倒后,他们总会勇敢地站起来!
没有台词也能成为主角
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种人,总喜欢走到哪里都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在学校里希望自己的学习得到老师的肯定,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会抱怨老师或同学;在家里,希望全家人以自己为“中心”,一旦有家人忽略了他,就认为是不尊重他;和朋友集会时,希望“众星”捧自己这个“月”,当有人表现出不恭时,就会不满,认为没有给自己“面子”。事实上,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不可能永远做主角,但是,我们可以把没有台词的配角当成主角来演。
玛丽是一个10岁的小姑娘,她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这不,机会来了,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玛丽热情地去报了名,对此,她的家人都表示了支持。
定角色那天,玛丽回到家后,径直去了自己的卧室,她的脸上没有了以前的笑容,眉头紧锁,嘴唇紧闭。家里人见状很是担心,便都跟了进去。
“你被选上了吗?”哥哥小心翼翼地问。
“是的。”玛丽的声音极细,那两个字简直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那你为什么不高兴呢?”父亲问。
“因为我的角色!这部短剧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儿子。”玛丽说。
“你的角色是什么?”父亲接着问。
“他们让我演……演一只狗!”玛丽说完,用被子蒙住了头。家里人只好默默地退出了她的房间。
晚饭后,父亲和玛丽谈了很久,但他们没有透露谈话的内容。
除父亲外,全家人都很奇怪玛丽为什么没有退出排练,因为她们认为演一只狗没什么好排练的。
但是,玛丽却练得很认真,很投入,她还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对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痛了。玛丽还告诉家里人,她的动物角色名叫“拉拉”。
演出那天,玛丽的家人早早地到了剧场。当灯光转暗时,演出正式开始了。
最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后,就大声召集家人出来讨论圣诞节的意义。接着“母亲”出场,她优雅地面对观众坐下。然后是一脸幸福的“女儿”和“儿子”,他俩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然后把头倚在“父亲”的大腿上,眼睛却看着慈祥的“母亲”……
这是多么和睦、快乐的一家人啊!观众们想。
在这一家人热烈的讨论声中,玛丽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然而,这不是简单地爬,“拉拉(玛丽)”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用可爱的小鼻子嗅嗅男主人的脚尖,又抬起前脚朝两位小主人做了一个滑稽的动作,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并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人讲圣诞节的故事。他刚说到“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
“拉拉”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有老鼠?”神情和真的小狗一模一样。舞台下玛丽的哥哥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拉拉”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它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
太逼真了!可爱极了!玛丽一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拉拉”。
因为“拉拉”的位置靠后,其他演员又都是面向观众坐着,所以观众可以看见玛丽,其他演员却无法看到她的一举一动。他们的对话还在继续,玛丽幽默精湛的表演也没有间断,台下的笑声更是此起彼伏。
那晚,玛丽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抢了整场戏。
后来,玛丽告诉哥哥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还不如全力以赴,亮出最好的自己。
在人生的舞台上,你是不是经常扮演没有台词的角色?不要紧!如果你全身心地投入剧中,竭尽全力地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你也可能成为舞台上的“焦点”,成为万众瞩目的“主角”,只要你努力,谁说这样的幸运不会降临到你身上呢?
如果因为自己的角色没有台词,而采取应付的态度,那么你就在观众给你下“评语”之前提前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习性点拨
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角色,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你把自己当成主角,就能演出主角的风采。在此,我们有必要记住玛丽父亲的那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把阻力转化为动力
有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寓言:
有两颗绿豆躺在仓库里聊天。
“喂,老弟,听说过两天主人要把我们卖给豆芽加工厂。”甲绿豆对乙绿豆说。
“唉,我正担心此事呢,老哥,你说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呢?”乙绿豆说完,显得无精打采。
“听说有两个豆芽加工厂,但环境截然不同,一处是把我们压在巨石下,让我们发芽生长,另一处是直接放在地上,没有任何压力……”
“那我就选择没有压力的加工厂。”乙绿豆为自己的想法而沾沾自喜。
豆芽加工厂的老板来了,主人把正在聊天的两颗绿豆和其他的伙伴一起卖给了这位老板。
在过秤时,乙绿豆从加工厂老板与主人的对话中了解到将去的加工厂,其采用的是用石块压在地上,强迫绿豆芽生长的那种方法,便找了个机会,偷偷地从筐里溜了出来,躲在墙角边,他看到甲绿豆和同伴们被加工厂的老板带走时,心里偷着乐了。
第二天,主人打扫仓库时,发现了这颗绿豆,便把他捡了起来,丢进了另一筐绿豆中。后来这颗绿豆和其他同伴一起,被卖进了另一家加工豆芽的工厂。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两个老朋友在一个菜摊上相遇了,只是现在他们都由绿豆成长为绿豆芽了。
“喂,老弟,你是营养不良吗?怎么长得又细又黄又长?”甲绿豆芽关切地问。
“哪里,我们的老板把我们往地上一摊,便不管了,我们没有压力,自由自在地生长,别提那日子过得多滋润。你看你,长得又大又肥又白,一定是被巨石加身了吧。”
“对,我们被主人压在一块笨重的巨石下,为了要生长,我们只得加倍地奋斗,艰难地破土而出,所以就长得像现在这样壮硕。”
“哟,受这么大的罪可真不值啊……”乙豆芽还准备说点什么,却听到一个来买菜的人说:“这根豆芽菜又细又长又黄,肯定是没有经过压力生长的,这样的豆芽没有多少人喜欢的。”说罢,这根豆芽就被那个人用两根手指头轻轻夹起,丢到了地上,紧接着,又被过路人踩了一脚。
而那根经过巨石压迫长成的豆芽和他的伙伴们,则被这个人买走,用来招待最尊贵的客人。
有阻力不一定是坏事,在冲破阻力的同时,我们会明白:只有加倍努力的奋斗,方能脱颖而出,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如同两颗绿豆一样,我们人类也经常面临着很多的阻力。面对阻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第一种人,面对嘲笑、愚弄、打击,会灰心丧气,主动退缩;第二种人,面对同样的困难,却不甘心屈服,他们变阻力为动力,不断进取,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因此,你的缺点可能会遭到别人的嘲弄,但是聪明的人会利用这种嘲弄来改进自己,并认为这是一件极为合算的事情。从嘲弄声中逃走是不行的,嘲弄就好像一只狗一样,狗看见你怕它,便更加追赶你,恐吓你。如果某种嘲弄把你吓住了,你便日夜都痛苦不安。但是,如果你回头对着狗,狗便不再吠叫了,反而摇着尾巴,让你来抚摸。
因此,只要你正面迎击对手的嘲弄,到头来,它反而会为你所征服,并转化成你前进的强大动力。
娜纱小学四年级时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她一本精美的世界地图作为奖励。她很高兴,跑回家就开始看这本世界地图。但很不幸,那天轮到她为家天烧洗澡水,她便一边烧水,——边在灶边看地图,看到一张埃及地图,想到埃及很好,有金字塔,有埃及艳后,有尼罗河,有法老,有很多神秘的东西,心想长大后,一定要去埃及。
看得入神的时候,突然脾气暴躁的父亲从浴室中冲了出来,喊道:“你在干什么?”娜纱赶忙收好地图,回答:“我在看地图。”父亲很生气,说:“火都熄了,看什么地图!”她说:“我在看埃及地图。”父亲跑了过去,夺下了地图,扔到一边,说:“赶快生火!看什么埃及地图?我向你保证,你这辈子不可能到那么远的地方!”
娜纱当时看着父亲,呆住了,心想:爸爸怎么给我这么奇怪的保证,真的吗?我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了吗?20年后,娜纱成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著名记者,长年在世界各地作采访。当然,她不会忘了过去的梦想——去埃及。
有一次,她坐在金字塔前面的台阶上,买了张明信片,写信给她的父亲。她写道:“亲爱的爸爸:我现在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面给您写信。记得小时候,您扔了我的地图册,保证我不能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而现在,我就坐在这里。给您写信。您的责怪成全了我!”
一位小学教师给他的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写一个报告,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
其中一个小男孩,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时他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一栋占地1200平方米的豪宅。
小男孩花了很多时间把报告完成了,第二天又给了老师。两天后他拿回了报告,第一页上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
脑中充满幻想的小男孩下课后带着报告去找老师:“为什么不给我及格?”老师回答道:“你年纪轻轻,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没钱,没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马匹,花钱照顾它们,你别太好高骛远了。”
老师又说:“你如果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重打你的分数。”
小男孩回家后,反复思量了几次,然后征询父亲的意见。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拿定主意。”
再三考虑了好几天后,他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大红字,我也不愿放弃梦想。”
若干年后,这个男孩成了世界闻名的大富豪,他按幼时的梦想建了一个大农场。他的名字叫鲍洛奇,是著名的“推销大王”。
习性点拨
把阻力变成动力,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如果一遇阻力就放弃、退缩,成功就会遥遥无期。
把屈辱变成力量
没有人的生活会一帆风顺,在遭受屈辱、挫折时,你是选择逃避、还是选择坚强面对呢?如果是后者,你就能够把屈辱变成力量,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正如诺曼·文森特·皮尔所说:“逆境,要么使人变得更加伟大,要么使人变得非常渺小,从来不会让人保持原样。”的确,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如果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得到我们所追求的东西。
基里奥虽然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但他很有艺术天才。当他正从事一组雕塑的创作时,国家却颁布了一条法律:奴隶从事艺术创作要被判处死刑。但此时,基里奥把他的整个身心、灵魂和生命都投入到这组雕塑上了。
基里奥拉——基里奥的姐姐,和弟弟一样都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她鼓励弟弟说:“到我们房子下面的地窖去,我给你点灯,给你食物,继续工作吧,上帝会保佑我们的!”
在地窖里,基里奥在姐姐的保护和参与下,夜以继日地进行着他那光荣而危险的工作。
不久,在希腊的雅典举行了一个艺术品展览会,由政府显要兼艺术家波力克主持,希腊当时最著名的雕塑家菲狄亚斯、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及其他有名的人物都参加了。
许多大师们的作品都在那儿,但是,有一组雕塑,比其他所有的作品都漂亮得多,它好像是阿波罗神自己的作品。这组大理石雕塑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艺术家们同声赞叹,心服口服,没有一点妒意。
“这组雕塑是谁的作品?”没有人说话,传令官又重复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人回答。“怪了,难道是这一个奴隶的作品吗?”
在一阵剧烈的骚动中,一个衣发散乱的美丽少女被拖了出来,她紧闭着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神情。
“这个姑娘知道这组雕塑,我们肯定这一点,但是她不肯说出雕塑者的名字。”官员们喊道。
人们问基里奥拉,但是她就是不肯说话。人们告诉她,她这样的行为是要被惩处的。但是她还是不说话。
“那么”波力克说,“法律是强制的,我是执法大臣,把她关进地牢里去!”
这时,一个留着长发、面容憔悴,然而眼中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年轻人冲到了波力克面前:“放了她吧,我是雕塑者。那组雕塑是我的作品,一个奴隶双手的劳动。”
人们鼓噪起来,他们呼喊着:“下地牢!下地牢!处死这个该死的奴隶!”
但是,波力克站了起来:“不!只要我还活着,就要保护那组雕塑!是阿波罗神用这组雕塑告诉我们,在希腊,有比一条不公正的法律更崇高的东西。法律最崇高的目标就是保护和发展美好的事物。雅典之所以能闻名世界,那就是因为她对不朽艺术的贡献。这位年轻人不应该下地牢,而应该站在我的身边!”
终于,在人们的面前,波力克的助手阿士巴莎把手里标志胜利的橄榄枝桂冠戴到了基里奥头上,而且,在许多人的拍手赞同声中,阿士巴莎亲吻了基里奥那勇敢而深情的姐姐。
习性点拨
在挫折与磨难面前,我们不应该畏缩,而应该奋勇前进。唯有与厄运做不懈抗争的人,才有希望看见成功女神高擎着的橄榄枝。
在困难面前要迎难而上
一天,罗克斯走在美国佐治亚州某个森林里的小路上,看见前面的路当中有个小水坑。他只好略微改变一下方向从侧翼绕过去,就在接近水坑时,他遭到突然袭击!
这次袭击是多么出乎意料!而且攻击者也是那么出人意料。尽管罗克斯受到四五次的攻击还没有受伤,但他还是大为震惊。他往后退了一步,攻击者随即停止了进攻。那是一只蝴蝶,它正凭借优美的翅膀在他面前作空中盘旋。
罗杰斯要是受了伤的话,他就不会发现个中情趣;但他没有受伤,所以反倒觉得好玩,于是他笑了起来。他遭到的攻击毕竟是来自一只蝴蝶,而它的攻击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罗杰斯收住笑,又向前跨了一步。攻击者又开始向他俯冲过来。它用头和身体撞击他的胸脯,用尽全部力量一遍又一遍地击打他。
罗杰斯再一次退后一步,他的攻击者因此也再一次延缓了攻击。当他试图再次前进的时候,他的攻击者又一次投入战斗。它一次又一次地撞击在他的胸脯上,他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好第三次退后。不管怎么说,一个人不会每天碰上蝴蝶的袭击,但这一次,他退后了好几步,以便仔细观察一下敌情。他的攻击者也相应后撤,栖息在地上。就在这时他才弄明白它刚才为什么要袭击他。
原来蝴蝶有个伴侣,就停在水坑边上它着陆的地方,但它好像受伤了。攻击罗杰斯的那只蝴蝶呆在伴侣的身边,翅膀一张一合,好像在给伴侣扇风。罗杰斯对蝴蝶在关心它的伴侣时所表达出的爱和勇气深表敬意。尽管它的伴侣快要死去了,而来者又是那么庞大,但为了伴侣,它依然责无旁贷地向他发起进攻。它这样做,是怕他走过时不经意地踩到它的伴侣,它在争取给予伴侣尽可能多一点生命的珍贵时光。
现在,罗杰斯总算了解了它战斗的原因和目标。留给他的只有一种选择,他小心翼翼地绕过水坑到小路的另一边,顾不得那里只有几寸宽的路埂,而且非常泥泞。它为了它的伴侣在向大于自己几千倍的敌人进攻时所表现出的大无畏气概值得罗杰斯这么做。
它最终赢得了和伴侣厮守在一起的最后时光,静静地,不受打扰。罗杰斯为了让它们安宁地享受在一起的最后时刻,直到回到车上才清理皮靴上的泥巴。
这件事深深地影响了罗杰斯。从那以后,每当面临巨大的压力时,罗杰斯总是想起那只蝴蝶的勇气。他经常用那只蝴蝶的勇猛气概激励自己、提醒自己:美好的东西值得你去抗争,这是一种最难能可贵的个性!
面对困难,有勇气的人会迎难而上,而那些丧失斗志的人则会绕着困难走。所以,生活中的成功者大多是前一种人。勇敢不是鲁莽,而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它鄙薄、蔑视恐吓我们的东西。
习性点拨
勇敢是一种力量,但不是腿部和臀部的力量,而是心灵的力量,这种力量存在于我们自身之中。
在逆境中寻找第二条出路
“我出生在农村,家里没钱供我上大学。”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我没有任何靠山,而没有后台是做不成任何大事的。”
以上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那些失败者为自己找的借口。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你努力,永不放弃,那么不管人生多么坎坷,你都不会被生活击垮。
在中国,肯德基快餐店几乎家喻户晓。在许多人眼里,其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是幸运儿,是成功人士。但是,又有几个人知道他成功前的艰辛呢?
5岁的时候,哈伦德就失去了父亲。由于家庭困难,14岁那年,他被迫从格林伍德学校辍学,成了一名靠自己劳动去糊口的少年。由于年龄小,力气小,最初哈伦德只能在农场干杂活,接着又到电车上当售票员,但上苍似乎赋予了他比常人更多的苦难。
两年后,他又失业了。
16岁时,哈伦德谎报年龄参了军,但是军旅生涯对于他来说糟透了。一年的服役期满后,哈伦德去了阿拉巴马州,在那里他开了一家铁匠铺,但不久就倒闭了。无奈之下,哈伦德又开始了另一份工作——在南方铁路公司当机车司炉工,他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并全心全意地去做好。
哈伦德在工作稳定下来后,于18岁时结了婚。但仅仅过了几个月,他被莫明其妙地解雇了。当他拿着解聘书回家时,妻子交给了他一张医院的化验单——妻子怀孕了。
哈伦德开始疯狂地找工作,只要能赚到钱,再苦再累的活他都乐意去干。但是,无法忍受贫寒的妻子趁他在外奔波时,席卷他们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
紧接着,大萧条开始了,到处都是失业者。但是,哈伦德没有因为一连串的失败而放弃,别人也是这么说的,他确实非常努力了,但幸福女神总是没有眷顾他。
接下来的日子里,哈伦德边打零工边通过函授学习法律。但因生计所迫,他再一次放弃了学业。这期间,他卖过保险,推销过轮胎,经营过一条渡船,还开过一家加油站,但无论他怎么努力,最终都失败了。
“你就认命吧!你永远也成功不了,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含着失败的基因。”
“不,我不相信!我要努力!”哈伦德反驳道。
这一次,哈伦德计划着一次绑架行动,将要被绑架的人则是他自己的女儿。他观察过女儿的习惯,知道她每天下午两点到三点之间,总会从外公的家里出来玩,尽管自己的日子过得很糟糕,但是,哈伦德仍想从离家出走的妻子那里夺回自己的女儿。虽然绑架的行为很可耻,他也痛恨自己的行为,但他不愿意放弃,他太希望得到自己的女儿了。
但是,命运之神又与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一整个下午,他的女儿都未出来玩。
至此,哈伦德还是没有突破他一连串的失败。
后来,哈伦德成了一家小餐厅的主厨。当哈伦德喘一口气,以为命运女神已为他戴上花环的时候,一条新修的公路刚好穿过那家餐厅,他又一次失业了。
接着,哈伦德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当然,他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到了晚年还没有做过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的人。日子在平淡中一天天过去,眼看一辈子都要结束了,但此时的哈伦德依然一无所有。
一天,邮差为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
“什么?养老支票!我老了吗?”哈伦德愤怒了,也觉醒了。哈伦德收下支票后,并用它开创了新的事业。
而今,肯德基快餐连锁店遍布全球。哈伦德·山德士也终于在88岁高龄时迈上了成功之路。
哈伦德成功的故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即使上帝关上了所有的门,也会给你留一扇窗。而你自己一定要努力,要有永不言弃的精神,这样就会创造出奇迹。
习性点拨
成功之路往往是由失败铺成的。当一条路被堵死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继续寻找第二条路,第三条路……直到找到成功的正确途径。
成功没有捷径
珍贵的东西总是得来不易,要想获得成功,就得付出昂贵的代价。换句话说,成功没有任何捷径,你想得到多少,就得付出多少。审视成功者的生活,你将会发现,他们付出了与所取得的成就相对等的代价。在取得成就之前,必须花上许多年的努力与准备,这是想要在不论艺术、医学、科学或商业等任何领域出人头地的不变法则。
许多人之所以与成功无缘,正是因为他们不想付出代价。美国女高音歌唱家席尔丝说:“没有一条捷径会通往值得你去的地方。”如果你渴望成功,就应该知道成功的基础是专注,是付出,是持续的努力。如果你想寻找简易的捷径帮你达到目的,那么无论目标是减轻体重、获得财富、晋升职位,你都会大失所望。
罗伯顿是一家大型工厂的员工。一天,老板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罗伯顿,鉴于公司目前的市场销售情况很不理想,我决定把你从总裁办公室调到销售部,让你去德州开拓新的销售市场。”
“可是,先生,你让我去从事销售工作,这与我的专业不对口啊!”罗伯顿不满地抗议道。
“我知道,你现正年轻,我也希望你能到销售一线去锻炼一下,再说,公司的确需要增加销售人手。”老板耐心地向罗伯顿解释道。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派克鲁斯去呢?他或许比我更合适。”罗伯顿推脱说。
“哦,克鲁斯,我将派他去加利福尼亚州。”
“那……假如公司已决定我非去销售部不可,那就让秘书处给我准备好去德州要用的所有资料吧,否则,我是无法去的,到那里开拓新的销售市场,实在是太困难了。而且,那里的条件远不如总部好……”罗伯顿在老板面前找出了诸多不愿意去的理由。
最后,老板只好同意罗伯顿留在公司总部。但从此以后直到退休,罗伯顿一直在总裁办公室从事一般性的文字工作,昔日他身边的同事们要么高升,要么到外地分部任经理了。
罗伯顿有时也对自己的境遇表示不满,甚至认为老板不公平,才导致他终身从事一种平凡的工作,以致自身的潜能无法得到发挥。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今天的境遇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因为他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付出比别人多的辛劳,而是找理由、找借口拒绝有挑战性的工作。
习性点拨
当你决定了自己的目标,也想清楚了愿意为目标付出的代价后,你就得准备,在所有投资有所回收之前,慷慨而长期地付出你的时间和才智。那些所谓一夜成名的人,在众人肯定他们的成就之前,也都曾默默无闻地奋斗过许多年。
视挫折为人生的财富
拉尔夫曾说:“挫折是成功的前奏曲,因挫折而一蹶不振的人,是生活的失败者,视挫折为人生财富的人,才会获得成功的桂冠。”的确,很多成功者都是在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获取成功的。
英国著名学者、作家迪士累利是在遭受了一系列失败的打击之后,才在文学领域取得了人生历程的第一个成就。他的作品《阿尔罗伊的神奇传说》和《革命的史诗》遭到了人们的冷嘲热讽,甚至有人骂他是个精神病患者,他的作品也被人们视为神经错乱的标志。但他毫不气馁,依然继续坚持不解地从事文学创作,后来终于写出了《康宁斯比》、《西比尔》和《坦康雷德》等优秀作品,被人们誉为文学精品,深受读者喜爱。
迪士累利作为一个杰出的演说家,但他在国会下院的首次演讲却以失败而告终,被人戏称为“比阿德尔菲的滑稽剧还要厉害的尖锐叫嚷声而已。”迪士累利曾在乐队担任词曲作者,他雄心勃勃,一心想创作出一流的词曲作品来,可是他所创作的每一句词曲都得到了人们的“哄堂大笑”,悲剧《哈姆雷特》被他演奏成了与原剧的风格风马牛不相及的喜剧。
面对自己那充满学识的演说屡次遭到人们的冷嘲热讽,迪士累利苦恼之际,举起双臂大声向人们喊道:“我已多次尝试过很多事情了,这些事情部是在你们的嘲讽下最终取得了成功。我坚信今天的嘲讽只会令我更加努力。总有一天,你们听到我演说的时机会再次来到,到那时,也许该嘲笑的是你们!”
真的,正如迪士累利所说,这一天果真来了。最终,迪士累利在世界第一次绅士大会上那扣人心弦的演讲,向人们展示了勇往直前的力量和决心将会干出多么杰出的成就,因为迪士累利就是靠辛劳和汗水获得了这样的成功。成功就是最大的报复。他不像许多年轻人那样,遇到失败和挫折就一蹶不振,就躲到阴暗的角落里再也不敢见人。
迪士累利不是这样的人,他遭受失败的打击后依然继续努力,愈加奋斗不止,勇往直前。他认真地反思自己,抛弃过去身上存在的缺陷,发扬受公众欢迎的长处,孜孜不倦地练习演说的艺术,刻苦学习议会知识。为了成功,一次次地用“成功就是最大的报复”来鼓励自己。最后成功终于来了,虽然来得确实慢了点:最后议会同他一起欢笑,而不是嘲笑。早年失败的记忆自此从头脑里烟消云散,此时公众一致认为,他是议会里最成功和最有感染力的议长之一。
迪士累利在遭受挫折的打击后,不是消沉,而是愈加奋斗,直到取得成功。他的经历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成功只属于生活的强者!”而要做生活的强者,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必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克服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坎坷。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创始人托马斯·约翰·沃森生于美国纽约州北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是来自英国的移民,靠伐木和种地谋生。
17岁时,沃森便赶着马车替老板到农户家推销缝纫机、钢琴和风琴。他整天奔波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挨门挨户兜售。开始,他对老板付给他每星期12美元的工资还挺满意。后来,他从另一个推销员那里得知,他实际上被老板骗了,因为其他推销员通常拿的是佣金,而不是工资,如果按佣金计算,他每个星期应得65美元。当他找到老板要求补发薪水时,却被告之公司已解雇了他,理由是他工作不努力。沃森虽然不服气,却又找不到说理的地方,他只好带着受挫的心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布法罗,希望能找到按佣金付酬的推销员工作。
当时正是经济萧条时期,城里工作也相当难找。2个月过去了,沃森才被一家公司录取为推销缝纫机的推销员。后来,他又推销股票,好不容易积攒一笔钱,开了一家肉铺。但好景不长,他的合伙人在一个早上把他的全部资金席卷一空溜走了。肉铺倒闭,沃森破产了,只好又干起推销的老本行。他在国民收银机公司当一名推销员。几经挫折的沃森,怎么也没想到,这正是他把握自己命运、走上成功之路的起点。
国民收银机公司的总裁约翰·亨利·帕特森是一个杰出的现代商业先驱,也是现代销售术的鼻祖。沃森在他手下干了18年,他的推销艺术和经营之道对沃森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帕特森的严格训练下,沃森如鱼得水,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进入国民收银机公司仅仅3年后,沃森就成了公司的明星推销员,其佣金破纪录地达到一星期1225美元。后来,沃森被提升为分公司经理。
到1910年,他已经成为公司中仅次于帕特森的第二号人物。但在那以后,厄运又一次向他袭来。
以独裁专横闻名的帕特森,总是解雇虽有功绩但可能对他造成威胁的雇员。1913年夏天,帕特森听信一个副总裁的谗言,认为沃森拉帮结伙、扶植亲信,便决定要辞退他。
沃森努力为自己申辩,但毫无结果,无奈于次年4月愤而辞职。他发誓要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就在走出公司办公大厦时,他转身对一个朋友说:“这里的全部大楼都是我协助筹建的。现在我要去另外创建一家企业,一定要比帕特森的还要大!”
后来,他果然创办了具有国际声誉的IBM公司。
由此可见,只有在挫折面前不退缩,百折不挠,才能为自己开创光辉的未来。
习性点拨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会遭受失败,但如果我们能像迪士累利和沃森那样,在遭受打击时,仍然对生活,对事业抱着坚定的信念,那么我们就踏上了成功的第一步。
失败是胜利的前奏
尼克松在未登上总统宝座前,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他都遭受了一系列失败。但是,尼克松在失败面前没有一味抱怨命运不公平,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从失败中站起来,鼓足勇气再一次前进。经过一系列磨难后,他终于修成“正果”——登上了权力最高峰,成为了美国的总统。
小时候,尼克松常常为家里的店铺干活,早晨四点起床,赶着马车来回走两个小时的路,买回新鲜的蔬菜水果。并把它们洗净、分开。然后再去上学。即使是假期,他也要给游泳池当看门人,为鸡鸭店拔毛。幼小的尼克松就在这样的磨练中一天天地成长。
1934年大学毕业后,尼克松进入了条件比较艰苦的杜克大学深造。在一间小木屋里,四人合睡两张铁架床,寒天烧废纸取暖。为节约钱,他早上只吃一块糖。为此,他在学校里找了些事做,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毕业后紧接而来的就是找工作,成绩名列前茅的他此时并未得到命运之神的恩宠,在纽约,他四处碰壁,只好回到了惠蒂尔,在老家当律师。为了获得州律师资格,他花了6个星期准备,学习那些他从未学过却要考试的东西。几经周折后,他获得了录取通知书,命运之神终于向他敞开了大门。
但是,尼克松在后来的日子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1960年,尼克松在总统竞选中遭到了令他遗憾终生的惨败。竞选双方的选票是有史以来最接近的一次。如果能在伊利诺、密苏里、特拉华和夏威夷再获得11085张选票,那么美国历史就会改写。这使尼克松一想起来就觉得不是滋味。
两年后,尼克松又遭到了一次更惨重的失败——竞选加州州长的失败。尼克松责骂了新闻界,同时,也遭到了以美国广播公司为首的新闻界的报复。新闻媒介的宣传几乎结束了他的政治生命和前途。
历经了失败后,尼克松并未因此而气馁。他挂牌开张当律师,加强对金融界和企业界的了解;几次亲赴越南了解局势;撰文发表自己对内对外政策的看法。
经过多年的磨砺后,尼克松终于获得了成功。他充满信心地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在失败面前,如果尼克松一蹶不振,那么在美国的历史上,就绝不会有尼克松这位总统的名字。因此可以这样说:尼克松的胜利,是“超越失败”的胜利。
很多时候,失败可能是变相的胜利,最低潮就是最高潮的开始。然而,很多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在工作中一遭受失败就放弃,或是坐下来叹息,却从没有想办法去克服眼前的难关,而且对前途也失去了信心。
面对这些失败,你是选择继续奋斗,还是放弃,从此彻底被失败击垮呢?如果是前者,你一定能获得成功;如果是后者,你则会给自己永远贴上失败的“标签”。
艾柯卡曾是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后来又成为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座右铭是:“奋力向前,即使时运不济,也永不绝望,哪怕天崩地裂。”
艾柯卡靠自己的奋斗,在福特公司由一名普通的推销员,终于当上了总经理。但是后来被大老板亨利·福特开除了。
此时,艾柯卡在福特已工作了32年,并且当了8年的总经理,他的事业很顺利,从来没有在别的地方工作过,突然间失业了。昨天他还是英雄,今天却好像成了麻风病患者,人人都远远避开他,过去公司里的所有朋友都抛弃了他,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打击。“艰苦的日子一旦来临,除了做个深呼吸,咬紧牙关尽其所能外,实在也别无选择。”艾柯卡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他没有倒下去。他接受了一个新的挑战——应聘到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出任总经理。
艾柯卡,这位在世界第二大汽车公司当了8年总经理的事业上的强者,凭他的智慧、胆识和魄力,大刀阔斧地对企业进行了整顿、改革,并向政府求援,舌战国会议员,最终取得了巨额贷款,重新拯救了克莱斯勒汽车。
1983年8月15日,艾柯卡把面额高达81348亿多美元的支票,交给银行代表手里。至此,克莱斯勒还清了所有债务。而恰恰是5年前的这一天,亨利·福特开除了他。
对于那些有积极心态的人来说,每一种逆境都令人渴望的挑战。有时。那些看似很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有信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事实上,失败是有教导性的。真正懂得思考,懂得运用积极思维方法的人,能从失败中学到很多有益于自己的东西。
习性点拨
记住罗曼·罗兰曾说的这句话吧,它会使你受益终生:“失败可以锻炼一般优秀人物,它挑出一批心灵,把纯洁和强壮的放在一起,使他们变得更纯洁,更强壮;但它把其余的心灵加速它们的堕落,或是斩断它们飞跃的力量。”
磨难是人生财富
生活中的磨难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也可以将我们打倒,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处理。美国著名作家罗威尔曾说:“人世中不幸的事如同一把刀,它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把我们割伤,那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还是刀柄。”在这里,刀柄就是指把不幸转化为幸运的一面。
一位神父到欧洲大陆旅行,住在某城市的一个旅店里。
一天早上,他起床后呆在自己的房间,这时楼下传来的口哨声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悠扬的声调让他为之一振。
起初,神父以为那是一种善啼的鸟类发出的声音,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因为口哨声听来婉转细腻,极具穿透力。
于是,神父跑下楼去,想看看演奏者的庐山真面目。神父仔细打量每一个他遇见的人,但似乎都不是他们发出口哨声。
最后,神父只好问旅店服务员:“是谁吹出如此美妙的哨声呢?”
服务员听后哈哈大笑,指了指挂在大厅内笼子里的鸟。那是一只个头很小的金丝雀,看上去毫不起眼,然而发出哨声的正是它。
“究竟用了什么方法,能让它吹出如此美妙的哨声?”这位神父不解地问。
服务员介绍说:“在这只鸟很小的时候,就要对它进行训练,而且每次训练前不给它进食,把它饿得有气无力,然后将它关在一个漆黑的密闭房间里。在这种环境下,除了自己发出的哨声,鸟听不到任何其他的声音。这样才使得它心无旁骛,不受外部世界的干扰,几天甚至十几天地重复吹唱同样的哨声。日复一日,它的发声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变得适合吹出动听的口哨声。经过这种近乎残酷的折磨后,这只鸟最终练就了一副金嗓子。”
人生中能够遇到一些磨难,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如果没有了这些,人生就不能称其为人生。虽然困境有其令人难以接受的一面,但人们在成长中却又不可缺少困难的磨练。
习性点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鸟儿要练成一幅金嗓子,得经过黑暗、饥饿、孤独等的煎熬。同样的道理,要想获得成功,我们也得经历一番磨练才能有所收获。
敢于背水一战
法国作家大仲马最开始的工作并不是写作。当时迫于生计,他在奥尔良府上做书记员。但大仲马没有忘记当作家的初衷,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写出了《亨利第三和他的宫廷》。看过他剧本的人无不为之赞叹叫绝,当时的法兰西剧院不顾剧本可能招致的政治冲突,破例接下了这个戏。
第二天,消息便传到了公爵总管那里。总管以不务正业为由,怒传大仲马到办公室,让大仲马在剧作者和书记员两种职业中选择一个。
面对权贵的威胁,大仲马不卑不亢:“我是不会辞职的。至于我的薪水,如果那每月125法郎对于公爵殿下的预算是一种负担,我可以放弃。”
大仲马冷静而自尊地结束了这次离职对话。次日,他的薪水被停发了。
当时,这位从小镇的败落名门走出来的年轻人颇费了一番周折才谋到这个差事,他很清楚丢了工作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为了创作事业他毅然选择了生存危机。
不过,大仲马还是幸运的,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与一位银行家谈妥,用剧作的一个副本作抵押,存入银行金库,贷款3000法郎,并保证剧本上演后将连本带息一次还清。在银行的支持下,大仲马绝处逢生。
由于大仲马巧妙地自荐与力争,《亨利第三和他的宫廷》在法兰西剧院首演的包厢被奥尔良公爵预订一空,二三十位亲王、公主的出席使整个剧院一派豪门华光。
自帷幕升起,惊心动魄的新式剧情便不断赢得观众们热烈的掌声。大仲马曾担心第三幕情节过激,看惯了传统剧的观众会难以接受,没想到竟招来满堂喝彩。演到第四场,全场观众兴奋地起立欢呼。
当剧终宣布剧作者的姓名时,全场观众再一次起立向大仲马致敬,文坛巨匠维克多·雨果也在其中。
这次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大仲马一夜之间成为法国著名的作家。
大仲马的成功是靠“背水一战”换来的,他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和顶住了外界的压力,结果“起死回生”。可见,有些“禁区”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怕,鼓起勇气走进去,反而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致。
习性点拨
同样,如果我们像大仲马一样,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不怕坎坷,多一些对艰辛的忍耐,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挫折是成功的垫脚石
在我们的人生中,很少有一帆风顺的,总是坎坎坷坷,充满磕磕碰碰的时候多,但只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的人生就必定是一个辉煌、灿烂的人生。
普瑞尔是盲人阅读凸点系统的创始人,他生于巴黎附近一个小镇。普瑞尔的父亲开了一家皮革店。他常常带普瑞尔到店里,给他小块皮毛玩耍。一天,父亲有事要离开店铺,留下3岁的普瑞尔一个人在店里玩。普瑞尔学着父亲平日工作的模样,拿起小刀割皮子,却不幸划伤了左眼,普瑞尔的左眼就这样失明了。祸不单行,后来普瑞尔的左眼发炎,蔓延到右眼。结果才3岁的普瑞尔便失去了用眼睛看世界的能力。
然而,普瑞尔并没有因此变得沉默、郁闷,他仍然像未失明时那样活跃快乐。
他6岁时也和其他小孩一起去学校上课。
普瑞尔10岁时,老师告诉他在巴黎有一所国立启明青年学院。普瑞尔非常兴奋,请求父亲让他到巴黎读书,父亲答应了。
在巴黎启明青年学院,普瑞尔开始读大凸字(当时专为盲人设计的阅读方式,将字母放大同时凸出纸面,方便盲人以手触摸)的书。不过,由于字母非常大且凸出纸面,一本小书往往有几寸厚;书虽然十分厚重,内容却不多。很快的,普瑞尔便把学院内所有的书读完,且铭记在心。
普瑞尔常常对自己说:“一定有方法可以让盲人像正常人一样学习,一定有方法让盲人能更方便地阅读。我一定要找出这个方法来,一定要!”
15岁时,他听说陆军上尉巴比业发明了一种方法,让军人在晚上也能读军令。这个消息引起了普瑞众很大的好奇,普瑞尔心想:“人在黑暗中什么都看不见,怎么能读军令呢?这不是像盲人能看书一样吗?”于是,普瑞尔决心请教巴比业上尉。
几经周折,普瑞尔终于拜会了巴比业。巴比业对普瑞尔的遭遇十分同情,对他的决心更是肃然起敬。他把自己发明的方法详细地告诉普瑞尔。原来他是利用尖刀在纸上刻出点和线,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组成了军令的暗码。普瑞尔深受启发和鼓励,并坚信这个方法便是他一直在找寻的能让盲人读、写的方法。
此后,普瑞尔经常思索如何让点和线在纸上凸出排列。他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组合,终于将字母以不同的点和位置组合表示出来,盲人只需用手指触摸这些不同点、位的组合,就可以读出字母甚至文章(以下我们将之称为凸点系统)。另外,普瑞尔还发明了一些工具,使打点更加快捷、顺畅。
当普瑞尔在巴黎启明青年学院公布这个新方法时,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使用不同字体,无形中会把盲人从正常社会中分化出来。虽然别人冷嘲热讽,普瑞尔却没有气馁,他对这个方法充满信心,并且不断改良打凸点的方法。
他17岁时从学院毕业,并且开始在那里教书。白天时他会用大凸字的书本授课,晚上回家后则全心全力地投入改良凸点系统。
普瑞尔20岁时,他的普瑞尔凸点系统正式完成了。他又设计了一些工具,可以用凸点来打字,他打字的速度几乎和一般人讲话一样快,他的凸点系统也能记音符和乐谱,因此盲人也能读乐谱。普瑞尔甚至把莎士比亚及其他古典名著用凸点系统打出来。
这个系统问世时,一般大众都不知它的价值,因此对它毫不重视;有人更报以极度埋怨的态度,因为他们担心原来的大凸字系统会被他的凸点系统所取代。不过普瑞尔并未因此放弃努力,仍继续热心地工作。不管到哪里,他都努力宣传他的凸点系统,并教导学生使用。
普瑞尔终年辛劳地奔波,终于积劳成疾,以致在43岁就去世了。当时欧洲很多地方已开始使用普瑞尔凸点系统。时至今日,这个系统在世界已经普遍为盲人所使用。
普瑞尔在他43岁生日后两天去世,临终时,他说:“人心是非常难了解的,但我相信我在地球上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说完不久,便含笑而终。
对于普瑞尔来说,他的人生之旅没有一步是顺利的,但他克服生命中的痛苦与压力,并且在15岁时就开始了他创造奇迹的旅程,最后终于成功地造福盲人,完成了人生的使命。
命运对于普瑞尔来说并不公平,但他在失明后并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当他开始研究凸点系统时遭到了别人的嘲笑、打击,他也没有自艾自怨、自暴自弃,而是积极改进阅读的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习性点拨
纵观普瑞尔的一生,他每走一步都碰了钉子,但普瑞尔并没有被这一颗颗钉子吓倒,而是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化解它,从而解除了自己和其他盲人无法阅读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