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库勒是德国化学家。他原先学建筑,后因崇拜化学大师李比希而改攻化学,并在李比希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他有活跃的创造力,在化学结构理论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德国有座著名的文化小城达姆斯塔特。这里环境优雅,传统文化氛围浓厚。1829年,凯库勒就出生在这座小城。也许是受到传统的文化的熏陶,凯库勒从小就喜欢文科。
小凯库勒思维敏捷,思想新颖,能十分流利地讲4种外语——法语、拉丁语、意大利语和英语。尤其他的写作课独出心裁,常常令人耳目一新,多次受到教师们表扬。
有一次上文学课,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同学们当堂写作,下课交卷。课堂中,别的学生们都在苦思冥想,埋头写作,听不到一点声音。可凯库勒却呆呆地坐在课桌后望着墙壁,偶然在白纸上画点什么。文学老师在地上走了几次,看见凯库勒的纸上一个字母都没有,心中不悦。
下课时间就要到了,老师把凯库勒叫到黑板前,让他朗读自己的作文,同学们都在心里担心他出丑。只见凯库勒稳步走到讲台前,不慌不忙地把手中纸举到面前,然后竟出口成章地读起“作文”来了。听着他那美妙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利落的行文,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件事使老师和同学们出乎意料。从此,凯库勒的文学天才在学校出了名。
凯库勒虽然文才出众,但服从父亲意愿到德国西部的吉森大学去学建筑。在这里凯库勒第一次听到李比希的名字。高年级学生言谈中对这位化学家的钦佩和尊敬,引起了凯库勒的好奇心。一次又一次地听李比希的课后,使他迷上了化学,并产生了改学化学的主意。
真正使他坚定献身化学决心的,是一桩戒指失窃案。达姆施特市的赫尔利茨伯爵夫人的宝石戒指失窃了。这只戒指上有两条蛇缠在一起,一条是黄金做的,另一条是白金做的。后来,在伯爵夫人的仆人那里搜到一枚相同的戒指,那人声称早在1805年这宝贝就由祖上传下来到他手中了。
法院开始审理这个轰动一时的戒指失窃案了。凯库勒因住在伯爵邸宅的对面,而被传到庭作证。他清楚地记得伯爵夫人家发生火灾那天的情景。正是那天,伯爵夫人的宝石戒指丢失了,没想到在法庭上凯库勒也看到了化学大师李比希。法庭请他对戒指金属成份做了测定,将以他的结论判决。化学家宣布:“白戒指是用白金制成的,毫无疑问。而白金用于首饰业是从1819年才开始的。伯爵的仆人说这只戒指早在1805年就到了他手中,这是无稽之谈。因此,伯爵家的仆人的罪行是明显的。”
听了李比希的一席话,凯库勒更加敬重这位教授了。虽然作为学生,他曾多次听过教授讲课,但李比希却不认识这个崇拜他的学生。这次戒指失窃案,使他们互相认识在一个不寻常的场合,也加速了凯库勒弃建筑学化学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