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1891~1934)原名刘寿彭,改名刘复;字伴侬、瓣秾、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他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1891年5月27日,刘半农生于江苏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05年,14岁的刘半农从翰墨林小学毕业,以江阴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由八县联办的常州府中学堂。在常州府学堂毕业前一年,出于对学校保守的教育体制的不满和失望,刘半农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放弃到手的大好前程,毅然从学校退学。
1912年,刘半农只身前往上海,经朋友介绍,在时事新报和中华书局谋到了一份编辑工作,并业余在《小说月报》、《时事新报》、《中华小说界》和《礼拜六》周刊上发表译作和小说。为了迎合读者口味,他给自己起了几个艳俗的名字,如半侬、寒星、范瑞奴等,而用得最多的笔名就是半侬。由于国文功底好,悟性高,再加上勤奋和才情,刘半农很快成为上海滩文坛上一个十分活跃的小说新秀,拥有了一批读者。他在5年时间里发表了40多篇艳情小说,内容包括言情、警世、侦探、滑稽、社会等等有闲阶级阅读的消遣小说,如《失魂药》、《最后之跳舞》等等,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小说月报》、《小说大观》、《礼拜六》等杂志上,受到许多读者的追捧。
1917年夏,刘半农从上海返回江阴,一方面在家中赋闲,一方面思考着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由于没有固定收入,他只好靠变卖家中物品度日,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就在一家人贫困潦倒的时候,他忽然接到了一封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寄来的聘书,正式聘请他担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授。随着一纸聘书,刘半农这个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一步跨入了北大这个全国最为显赫的高等学府。一个偶然的机会,醉心于通俗小说创作的刘半农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大受震动,决定与旧文学决裂,投向新文学。1918起,刘半农开始向《新青年》杂志投稿,表达自己文学改革的愿望。他署名时斟酌再三,觉得自己以前用那种香艳媚俗的笔名“半侬”十分可耻,毅然去掉了偏旁,改为“半农”,以示与过去决裂。1918年1月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应用文之教授》一文时,正式署名“半农”,从此“半农”成了他正式的名字。
刘半农到北大后,自知资历浅,所以十分勤奋,讲课很受学生欢迎,创作也十分活跃,但在北大这个学院派占统治地位的地方,像他这样一个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大学教授依然被一些人视为“下里巴人”,对他能否胜任教学工作常常表示怀疑。后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刘半农考上了公费赴英留学的资格,并于1920年2月7日赴英留学。
1921年夏,刘半农转学到法国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学院,1925年3月17日通过答辩后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刘半农在巴黎学习期间,还利用业余时间抄录了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所获敦煌文献104件,辑成中国敦煌学发展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敦煌掇琐》,回国后于1925年出版。
刘半农爱国正直,不畏邪恶。1934年4月,他不顾白色恐怖,与钱玄同等12人联名发出为李大钊烈士举行公葬的募捐书,并书写墓志和墓碑。1934年6月,为完成《四声新谱》、《方音字典》和《中国方言地图》的编写,刘半农冒着酷暑沿平绥铁路深入内蒙古一带考察方言方音,不幸染上回归热病,7月14日在北京逝世,年仅44岁。蔡元培为他撰写了碑铭。刘半农一生著有《半农杂文》、《半农谈影》及诗集《扬鞭集》,采编方言民歌集《瓦釜集》,还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