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 Stendhal (法国 1783—1842)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第一部成熟的作品
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的先河
司汤达的《红与黑》已显示了20世纪小说的方向,进入这本书中,我们就会感受到只有第一流的心理小说家才能给予的震撼,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富真实感的精神内涵。
——美国教授 费迪曼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法国文学的最杰出成就,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巴尔扎克、福楼拜、梅里美是其优秀代表。而司汤达则是其先驱人物,并因为他在小说中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出色表现而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他生前默默无闻,作品不被世人理解,而在死后却因其在作品中对他的时代的深刻表现和对人物心理的揭示而被公认为19世纪法国最有个性的作家之一,并成为法国最受欢迎的古典作家。
司汤达的著作不多,《红与黑》毫无疑问是其中最有魅力的,也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展现了当时的时代风云和社会现实。司汤达是心理描写大师,他善于在情节中用细致入微的笔法,并结合独白和联想的笔法来挖掘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种新颖的写法,开创了欧美现代派文学意识流小说的先河。作者凭借最高超的心理刻画技巧,成功地塑造了于连这个人物形象,使这部经典著作至今魅力长存。而它在1831年刚刚出版时反响却并不热烈,面对作品受到的冷遇甚至攻击,司汤达耸耸肩说:“30年后人们将要读我的作品。”事实正如司汤达的预言,《红与黑》被视为最具法国现代气质的著作,赢得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文学经典名著。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长篇小说《红与黑》是奠定司汤达在文学史上重要地位的巨著。而这部小说一直是读者和文学评论界注意的一个焦点。司汤达在这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于连的形象,使他笔下的这个人物成为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深刻地反映着法国社会新旧交替时期的观念更新,显示出司汤达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所具有的深刻性。
1827年,司汤达在《法院公报》上看到了一个名叫贝尔德的青年家庭教师开枪射击自己女主人的情杀案件的详细报道。不久,他就在这个素材的基础上加工改编,构成了巨著《红与黑》的基本情节。
华文精选
我并不请求你们的宽恕,我已没有任何幻想,死亡在等着我。它是公正的,我有罪,我企图杀死值得尊敬和钦佩的女人。德·瑞那太太一直像母亲一样地待我。我的罪是残暴的,而且是蓄谋已久的。因此我是应该获得死罪的。各位陪审员先生,即使我的罪过轻微,我看到有许多人也不因我年少而怜悯我,不惩罚我,他们惩罚我借以杀一儆百,这样使那些出身寒微,受贫穷煎熬的年轻人失去勇气,但他们运气好,接受良好教育后,可以自豪地混入有钱人称之为的上流社会的圈子里。
小说标题的“红”,是指红色军装,代表了拿破仑时代;“黑”指教士的黑袍,象征了教会恶势力猖獗的复辟时期。
故事发生在复辟时期。于连虽然只是一个小业主的儿子,但有着出人头地的决心。他从小就崇拜拿破仑,然而生不逢时,无法凭其才华立功疆场而获得远大的前程。在复辟时期,做教士是平民走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途径。于连根本不相信上帝,但是为了摆脱卑微贫困的地位,他开始发奋攻读神学。他首先跟随本地西朗神甫学会了拉丁文,并把拉丁文《圣经》背得烂熟。凭着这一本领,于连得到了神甫的信任,被推荐到维立叶尔城的市长德·瑞那先生家当家庭教师。不久与市长夫人发生了暧昧的关系,事情败露后被迫离开市长家。又由西朗神甫介绍,到贝尚松神学院学习。在这里,他投靠了神学院院长彼拉神甫,卷入了教会内部的宗派斗争。彼拉神甫受教会特务组织耶稣会排挤而离开神学院时,把他介绍给巴黎极端保王党的重要人物德·那·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于连的聪明才干很快又深得侯爵的赏识,并且他在侯爵策划的政治阴谋中充当了忠实的工具。与此同时,他与侯爵的女儿玛特尔又有了私情。玛特尔怀孕后,侯爵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准备给他一块地产使他成为贵族。正当于连踌躇满志之时,由教会特务一手策划的告密信揭发了从前他和市长夫人的不正当关系,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他气愤之下开枪打伤被教会特务逼迫写了那封告密信的市长夫人,最后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
整部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史,司汤达对他表现出充分的同情。以此为主线,司汤达广泛地表现了波旁王朝后期从外省到巴黎的尖锐的阶级斗争,赋予小说更深刻的社会意义,使《红与黑》成为一部复辟与反复辟斗争的形象历史。
经典导读
JINGDIAN DAODU
《红与黑》的魅力
小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余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映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于连生性聪颖、高傲、热情、坚毅,但又自私、多疑。在僧侣贵族当政、门阀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因出生平民而备受歧视。这种受压迫的地位使他滋长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启蒙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反叛性格。他立志要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才智建立功勋,飞黄腾达。但是在复辟时期,拿破仑式的晋身之道已被贵族阶层堵死了。
华文精选
少说话,尤其要紧的是,绝对不要说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我的幸福,值得我本人去争取的,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我昨天的生活的冷淡的抄袭。
若将政治带入幻想的快乐中,不啻在音乐会上鸣枪射击。
我的名誉就是我的财产,我仅仅为了它而生活。
就在这样的岩石底下,一株小树弯弯曲曲地生长。于连为了博取大家的赏识,明知毫无价值,却还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他那惊人的背诵能力让他跨进了维立叶尔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在那段时期,他与德·瑞那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
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始祖”。
——苏联文学家 高尔基
《红与黑》是我平生最受益的书籍。
——法国文学家 纪德
《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并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灵魂的哲学诗”。
——《外国文学史》
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了院长的青睐和宠幸。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特尔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德·瑞那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红与黑》英文版封面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著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郭宏安)
“英雄”于连
于连是司汤达呕心沥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整部《红与黑》的核心,离开这个人物,《红与黑》的魅力就无从谈起。
作为一种社会典型,于连属于法国大革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青年,在王朝复辟时期,是被排斥在政权之外的中小资产阶级“才智之士”的代表,这类人受过资产阶级革命的熏陶,为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所鼓舞,早在心目中粉碎了封建等级的权威,而将个人才智视为分配社会权力的唯一合理依据。他们大都雄心勃勃,精力旺盛,在智力与毅力上大大优越于在惰怠虚荣的环境中长大的贵族青年,只是由于出身微贱,便处在受人轻视的仆役地位。对自身地位的不满,激起这个阶层对社会的憎恨;对荣誉和财富的渴望,又引诱他们投入上流社会的角斗场。
也许20世纪的某一位评论家会从19世纪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发现贝尔(司汤达)的书,并且比我们同代人更公正地对待他们。
——法国文学家 梅里美
司汤达的作品是难得注明日期的,他的很多旧居已经成为全人类的财产,他的不少预言正在得到实现。虽然他在名气上落后于同时代的作家,但他如今已经超过了除巴尔扎克以外的所有人。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局限的,只有巴尔扎克和司汤达两个人。
——奥地利文学家 茨威格
《红与黑》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法国有专门研究司汤达和《红与黑》的学问——“司汤达学”和“红学”,还有专门研究该书的“司汤达俱乐部”。
——《法国文学史》
显然,于连并不是完人。他的感情并非纯洁无瑕,他的行为和思想充满矛盾。但正因为如此才是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更多地表现出的,是资产阶级个性中最有活力、最有进取性的一面。他属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那种精力充沛、敢作敢为、具有顽强意志和冒险精神的类型,这种人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对来世的恐惧,生活对于他们是一场残酷的搏斗,要么为荣誉、地位、财富及一切现世幸福而生,要么粉身碎骨而死。在《红与黑》中,这个人物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种种新观念的代表,他的对立面是腐朽落后的复辟势力。他以平民阶层的平等意识对抗封建等级观念,以个人价值对抗高贵的出身,他对自身的价值有充分的自信,并认为有权要求自己的社会地位配得上他的价值。他狂热地崇拜拿破仑,因为这个人的成功意味着等级制度的破产和个人价值的获胜。他高傲,敏感,时刻不忘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宁愿在家挨父亲的拳头,也不愿到贵族人家当奴仆,关心和谁同桌吃饭,胜于关心薪金的多寡。他的全部生活目标就是要摆脱低贱的地位,登上社会的顶层。这种不甘屈居人下的思想,支配着他所有的情感和行动。甚至他的两次爱情,最初也都是从“战胜蔑视”的心理出发的。他崇尚绝对的自由和独立,认为人应当拥有对自己的一切权利,个人的行为只需接受自己心灵的指挥,只要认为自己的目的正当,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因此,任何习俗和社会法规对他都失去了约束力。他只承认自我,只考虑自我,既不顾及传统,也不考虑“道德”。他只对自己负责。或者说,他心目中只有一种“道德”,那就是:肯定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为了肯定自己的价值去恋爱,为抗议对自己的侮辱而杀人,最后为保持自己的尊严而拒绝乞求赦免……总之,于连的全部心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一种以个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和那个行将灭亡的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也决定了他无可挽回的悲剧命运。作者以这个人物作为生气勃勃的平民阶层的代表,并以他的受压抑和抗议来揭示1830年七月革命的“因”。虽然这一类型人物作为个人并非不可收买,并非不会堕落,但作为一个被压抑的阶层,却注定是贵族社会的对抗力量,在他们当中总会不断产生丹东和罗伯斯庇尔。
于连之所以比一般的“个人”给予人更强烈的印象,显然不是道德力量引起的美感,而在于他是一种信念和力量的化身。特别因为周围充斥着“世纪病”患者的一片呻吟,这个形象就显得格外突出。他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个性,而是司汤达按自己的理想模式塑造的“英雄”。
从上述观点出发,司汤达笔下的于连必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正面英雄形象,代表着正义的呼声。尽管这位英雄我们今天看来未必伟大,当年在司汤达心目中却绝不渺小。即使这个人物的行为并非无可指摘,他却是作者所赞赏的那种勇于为自己的幸福去冲锋陷阵的人。他敢于蔑视封建等级和门当户对的婚姻,并以个人的价值及两次“不道德”的爱情对传统观念提出了大胆的挑战。(艾珉)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司汤达(1783—1842)
在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处于巅峰的时期,出现了一位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家,他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超前意识使他很难为同时代的大作家所理解,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甚至不承认他是一位作家。他就是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杰出的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锋人物——司汤达。
司汤达本名亨利·贝尔,于1783年1月23日生于格勒诺布尔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早年丧母,父亲是一个富裕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司汤达从小深受家庭的压制和束缚。而他唯一敬爱的外祖父则是一位启蒙思想的信仰者,在他的影响下,司汤达对启蒙思想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阅读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对卢梭尤其崇拜。
司汤达在童年时期经历了资产阶级大革命,并对其支持并向往。1796年,他到当地的中心学校读书,因为学校中很多老师都是革新派,使司汤达能够受到进步的教育。1799年,司汤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心学校,来到了巴黎,并在亲戚的介绍下在军事部谋到了一个职务。从此,他跟随拿破仑大军征战南北,直到1814年拿破仑失败。在此期间,司汤达阅读了大量哲学、历史和文学著作,逐渐形成了对社会和对人的基本哲学观点。他在文学上欣赏莎士比亚,开始有了现实主义思想。更重要的是,他亲身经历了拿破仑帝国的兴亡,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失业了。他愤然离开法国,去了意大利的米兰,直到1821年才回到巴黎。这期间,司汤达支持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关心意大利革命浪漫主义运动,并始终注视着法国的形势和变化。他还开始了写作生涯,第一部作品音乐家传记《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在1815年出版,1817年又出版了《意大利绘画史》和著名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同年,开始写《拿破仑传》。
司汤达回到巴黎后生活清贫,当时法国正处于复辟王朝后期,政治更趋反动,他从1822年开始发表文章对法国社会进行剖析,后来结集出版《英国通讯集》。1822年至1823年,他先后出版了心理分析论著《论爱情》和音乐家评传《罗西尼的一生》。1823年、1825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文艺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1827年,他的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问世。司汤达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创作经验,于1829年开始写作长篇小说《红与黑》。小说于1830年出版,标志着司汤达创作的最高峰。
七月革命之后,司汤达受政府任命到教皇下辖的濒海小城维达—维基雅当领事,一直到逝世。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写作上,1836年写作了《回忆拿破仑》,1838年出版了《一个旅游者的见闻录》。1839年,他的另一部反映复辟时期政治斗争的小说《巴马修道院》问世。还有自传性作品《自我崇拜回忆录》和《亨利·布吕拉尔的一生》在他去世后出版。另外,他还留下了多部没有最后完成的作品,其中包括揭露七月王朝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吕西安·娄万》。
司汤达于1842年中风去世,被安葬在蒙马尔特公墓。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司汤达另一部杰出的作品《巴马修道院》和《红与黑》一样,表现了由拿破仑时代到复辟时代这一时期政治风云的变幻、社会思潮的起伏以及它们在家庭内部的反映、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小说主人公法布里斯·台尔·唐戈仰慕拿破仑的伟大业绩,崇拜拿破仑,梦想参加祖国的解放斗争。然而时代变了,面对复辟时期严酷的政治现实,他只好按照本阶级的要求,走上了教会的道路。但是这与他的理想和爱好相距甚远,他用谈情说爱和游戏人间的胡闹填补内心的烦闷,最后悒悒死去。这个时代造成了他喧哗一时却毫无意义的一生。小说中精彩地再现了滑铁卢战役,表现出了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而在对人物的塑造上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巴马修道院》1838年出版后立即受到巴尔扎克的高度赞扬,是司汤达生前得到成功的唯一作品。
※※※※
狄德罗是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文学家,《修女》和《拉摩的侄儿》是他的两部代表作。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的主人公拉摩的侄儿一方面是个道德败坏者、无赖、懒惰者,通过他的话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不道德;同时又是个优秀的音乐家,他对音乐的见解表现出狄德罗自己的美学见解。他既是丑恶行径的实行者,又是丑恶行径的批评者、揭示者。小说生动地反映了封建制度下人与人的真实关系,并揭示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