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本科是中文系,硕博都是古代文学专业,但直到博士期间去日本留学才第一次看到足本《金瓶梅》,看的时候还有些心惊肉跳,生怕被别人看见以为我心思不纯,因为一直以来我接受到的观点都是《金瓶梅》是一部淫书,是一部不能摆上桌面的书。此后做了老师,专门讲授元明清文学,于是每年要讲一次《金瓶梅》,于是每年要读一次《金瓶梅》,每读一遍就替《金瓶梅》抱屈一回,所以我决定开一门关于《金瓶梅》的选修课。当我准备这么做时,很多人都嗤嗤,表情很暧昧,因为他们对金瓶梅的认识也停留在“淫书”二字上,大部分人只看到里面的性,看不到里面的情;只看到里面的肉,看不到里面的灵。
《金瓶梅》是一部好书。它用精确的笔法描写饮食男女的生活,如一幅幅工笔画,人物性格活灵活现,人物语言生动有个性,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能表现出人物个性的变化,表现出人物内心情绪的激荡。新婚一年快两个月的时候,孟玉楼会跟潘金莲一样“打扮得粉妆玉琢,皓齿朱唇,无一日不走在大门首倚门而望”,等待着西门庆的归来。一次次的等待,一次次的失望,她也在失望中渐渐冷淡了心思,此后在倚门而望的妇人中再也没有了孟玉楼的身影。有谁曾注意过她的等待,有谁曾关注过她隐藏的激情?作者注意到了。
生了孩子的李瓶儿深受宠爱,潘金莲只能雪夜弄琵琶在寂寞空闺中苦苦守候,回一次娘家,还是在春梅的要求下,西门庆才派人去接。潘金莲见到接她的平安儿,一连三问:“你爹在家?是你爹使你来接我?谁使你来?”每读至此,就有击壶高歌的冲动,作者是何方神圣,如同躲在轿夫中,三句话就将潘金莲千折百回的心思描摹得淋漓尽致。
如此好文,让我无论如何都要跟别人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以往学界对于《金瓶梅》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作者、版本等文献学研究,一是从历史背景角度的社会学研究。本书不研究作者版本,不探讨时代背景,不分析经济规律,不描摹市井风情,不作道德说教,不做翻案文章。只想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对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既是与其他同类著作相区别之处,同时也是以往研究著作稍显不足及欠缺的一面。小说的文本细读如何展开,可以有不同尝试,如情节、结构、叙事模式等等。我的方式是抓住人物,并且认为这是一个关键,因为离开了人物分析,所有的情节、结构、叙事模式等都会显得空洞。此外,人文学研究最为关注的应该是人,文学也因此而被一些理论家称为“人学”,但在实际研究工作中,这一重要的观念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注重人物分析,也就是关注人性在历史中的成长、变迁、扭曲,以此可以作为今人的镜子——在一个转型的社会中,在一个新旧观念混杂、冲突的世界中,如何警惕自身的堕落,如何保持人性的尊严。
在对《金瓶梅》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固有的一些观念提出疑问进行反思:西门庆只是一个淫棍、恶棍吗?他的形象前后有变化吗?潘金莲天生淫荡吗?李瓶儿是一个毫无罪孽的存在吧?宋惠莲为什么会自杀?王六儿为什么会有一个近乎美满的人生结局?陈经济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西门庆?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了解他(她)们的心路历程,可以摩画出他(她)们性格演变的过程及对其人生结局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世态人情。《金瓶梅》一书的作者怀着悲天悯人之心,描写了男男女女在各种欲望诱惑下沉沦卑微的人生,这足以让当代读者警戒自身,审视自己,重拾人格尊严,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本书的引文以梅节校订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台北:里仁书局,2007)为底本,偶有内容龃龉不通处,则引用秦修容整理会评会校本《金瓶梅》(北京:中华书局,1998)。之所以以词话本为底本,是因为我喜欢词话本中李瓶儿的出场方式,她在第十三回才正式登场,但在此之前作者用侧面描写、直接介绍的方法先让读者对她有一个了解,正式登场时又用了倒叙的手法,这样反复地熏染让人印象深刻,写法也别开生面,跟其他版本中让书中主要人物在第一回一古脑儿全挤上舞台的写法相比,更能体现作者对李瓶儿的偏爱。
甲午中秋于三一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