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第二分散陀那经第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只毗诃罗山七叶树窟。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王舍城有一居士。名散陀那。好行游观。日日出城。至世尊所。时。彼居士仰观日时。默自念言。今往觐佛。非是时也。今者世尊必在静室三昧思惟。诸比丘众亦当禅静。我今宁可往诣乌暂婆利梵志女林中。须日时到。当诣世尊。礼敬问讯。并诣诸比丘所。致敬问讯。
时。梵志女林中有一梵志。名尼俱陀。与五百梵志子俱止彼林。时。诸梵志众聚一处。高声大论。俱说遮道浊乱之言。以此终日。或论国事。或论战斗兵杖之事。或论国家义和之事。或论大臣及庶民事。或论车马游园林事。或论坐席,衣服,饮食,妇女之事。或论山海龟鳖之事。但说如是遮道之论。以此终日。
时。彼梵志遥见散陀那居士来。即敕其众。令皆静默。所以然者。彼沙门瞿昙弟子今从外来。沙门瞿昙白衣弟子中。此为最上。彼必来此。汝宜静默。时。诸梵志各自默然。
散陀那居士至梵志所。问讯已。一面坐。语梵志曰。我师世尊常乐闲静。不好愦闹。不如汝等与诸弟子处在人中。高声大论。但说遮道无益之言。
梵志又语居士言。沙门瞿昙颇曾与人共言论不。众人何由得知沙门有大智慧。汝师常好独处边地。犹如瞎牛食草。偏逐所见。汝师瞿昙亦复如是。偏好独见。乐无人处。汝师若来。吾等当称以为瞎牛。彼常自言有大智慧。我以一言穷彼。能使默然如龟藏六。谓可无患。以一箭射。使无逃处。
尔时。世尊在闲静室。以天耳闻梵志居士有如是论。即出七叶树窟。诣乌暂婆利梵志女林。时。彼梵志遥见佛来。敕诸弟子。汝等皆默。瞿昙沙门欲来至此。汝等慎勿起迎,恭敬礼拜。亦勿请坐。取一别座。与之令坐。彼既坐已。卿等当问。沙门瞿昙。汝从本来。以何法教训于弟子。得安隐定。净修梵行。
尔时。世尊渐至彼园。时彼梵志不觉自起。渐迎世尊。而作是言。善来。瞿昙。善来。沙门。久不相见。今以何缘而来至此。可前小坐。尔时。世尊即就其座。嬉怡而笑。默自念言。此诸愚人不能自专。先立要令。竟不能全。所以然者。是佛神力令彼恶心自然败坏。
时。散陀那居士礼世尊足。于一面坐。尼俱陀梵志问讯佛已。亦一面坐。而白佛言。沙门瞿昙。从本以来。以何法教训诲弟子。得安隐定。净修梵行。
世尊告曰。且止。梵志。吾法深广。从本以来。诲诸弟子。得安隐处。净修梵行。非汝所及。
又告梵志。正使汝师及汝弟子所行道法。有净不净。我尽能说。
时。五百梵志弟子各各举声。自相谓言。瞿昙沙门有大威势。有大神力。他问己义。乃开他义。
时。尼俱陀梵志白佛言。善哉。瞿昙。愿分别之。
佛告梵志。谛听。谛听。当为汝说。
梵志答言。愿乐欲闻。
佛告梵志。汝所行者皆为卑陋。离服裸形。以手障蔽。不受瓨食。不受盂食。不受两壁中间食。不受二人中间食。不受两刀中间食。不受两盂中间食。不受共食家食。不受怀妊家食。见狗在门则不受其食。不受多蝇家食。不受请食。他言先识则不受其食。不食鱼。不食肉。不饮酒。不两器食。一餐一咽。至七餐止。受人益食。不过七益。或一日一食。或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食。或复食果。或复食莠。或食饭汁。或食麻米。或食稴稻。或食牛粪。或食鹿粪。或食树根,枝叶,果实。或食自落果。
或被衣。或披莎衣。或衣树皮。或草襜身。或衣鹿皮。或留头发。或被毛编。或著塳间衣。或有常举手者。或不坐床席。或有常蹲者。或有剃发留髦须者。或有卧荆棘者。或有卧果蓏上者。或有裸形卧牛粪上者。或一日三浴。或有一夜三浴。以无数众苦。苦役此身。云何。尼俱陀。如此行者。可名净法不。
梵志答曰。此法净。非不净也。
佛告梵志。汝谓为净。吾当于汝净法中说有垢秽。
梵志曰。善哉。瞿昙。便可说之。愿乐欲闻。
佛告梵志。彼苦行者。常自计念。我行如此。当得供养恭敬礼事。是即垢秽。彼苦行者。得供养已。乐著坚固。爱染不舍。不晓远离。不知出要。是为垢秽。彼苦行者。遥见人来。尽共坐禅。若无人时。随意坐卧。是为垢秽。
彼苦行者。闻他正义。不肯印可。是为垢秽。彼苦行者。他有正问。吝而不答。是为垢秽。彼苦行者。设见有人供养沙门,婆罗门。则诃止之。是为垢秽。彼苦行者。若见沙门,婆罗门食更生物。就呵责之。是为垢秽。彼苦行者。有不净食。不肯施人。若有净食。贪著自食。不见己过。不知出要。是为垢秽。彼苦行者。自称己善。毁訾他人。是为垢秽。彼苦行者。为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颠倒。是为垢秽。
彼苦行者。懈堕喜忘。不习禅定。无有智慧。犹如禽兽。是为垢秽。彼苦行者。贵高。憍慢,增上慢。是为垢秽。彼苦行者。无有信义。亦无反复。不持净戒。不能精勤受人训诲。常与恶人以为伴党。为恶不已。是为垢秽。彼苦行者。多怀嗔恨。好为巧伪。自怙己见。求人长短。恒怀邪见。与边见俱。是为垢秽。云何。尼俱陀。如此行者可言净不邪。
答曰。是不净。非是净也。
佛言。今当于汝垢秽法中。更说清净无垢秽法。
梵志言。唯愿说之。
佛言。彼苦行者。不自计念。我行如是。当得供养恭敬礼事。是为苦行无垢法也。彼苦行者。得供养已。心不贪著。晓了远离。知出要法。是为苦行无垢法也。彼苦行者。禅有常法。有人,无人。不以为异。是为苦行无垢法也。彼苦行者。闻他正义。欢喜印可。是为苦行无垢法也。彼苦行者。他有正问。欢喜解说。是为苦行离垢法也。
彼苦行者。设见有人供养沙门,婆罗门。代其欢喜而不呵止。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若见沙门,婆罗门食更生之物。不呵责之。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有不净食。心不吝惜。若有净食。则不染著。能见己过。知出要法。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不自称誉。不毁他人。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不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是为苦行离垢法也。
彼苦行者。精勤不忘。好习禅行。多修智慧。不愚如兽。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不为高贵,憍慢,自大。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常怀信义。修反复行。能持净戒。勤受训诲。常与善人而为伴党。积善不已。是为苦行离垢法也。彼苦行者。不怀嗔恨。不为巧伪。不恃己见。不求人短。不怀邪见。亦无边见。是为苦行离垢法也。云何。梵志。如是苦行。为是清净离垢法耶。
答曰。如是。实是清净离垢法也。
梵志白佛言。齐有此苦行。名为第一坚固行耶。
佛言。未也。始是皮耳。
梵志言。愿说树节。
佛告梵志。汝当善听。吾今当说。
梵志言唯然。愿乐欲闻。
梵志。彼苦行者。自不杀生。不教人杀。自不偷盗。不教人盗。自不邪淫。不教人淫。自不妄语。亦不教人为。彼以慈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无有结恨。遍满世间。悲,喜,舍心。亦复如是。齐此苦行。名为树节。
梵志白佛言。愿说苦行坚固之义。
佛告梵志。谛听。谛听。吾当说之。
梵志曰。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言。彼苦行者。自不杀生。教人不杀。自不偷盗。教人不盗。自不邪淫。教人不淫。自不妄语。教人不妄语。彼以慈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无有结恨。遍满世间。悲,喜,舍心。亦复如是。彼苦行者。自识往昔无数劫事。一生,二生。至无数生。国土成败。劫数终始。尽见尽知。又自见知。我曾生彼种姓。如是名字。如是饮食。如是寿命。如是所受苦乐。从彼生此。从此生彼。如是尽忆无数劫事。是为梵志彼苦行者牢固无坏。
梵志白佛言。云何为第一。
佛言。梵志。谛听。谛听。吾当说之。
梵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言。彼苦行者。自不杀生。教人不杀。自不偷盗。教人不盗。自不邪淫。教人不淫。自不妄语。教人不欺。彼以慈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无有结恨。遍满世间。悲,喜,舍心。亦复如是。彼苦行者。自识往昔无数劫事。一生,二生。至无数生。国土成败。劫数终始。尽见尽知。又自知见。我曾生彼种姓。如是名字,饮食,寿命。如是所经苦乐。从彼生此。从此生彼。如是尽忆无数劫事。彼天眼净观众生类。死此生彼。颜色好丑,善恶所趣。随行所堕。尽见尽知。又知众生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诽谤贤圣。信邪倒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或有众生身行善。口,意亦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终。生天,人中。行者天眼清净。观见众生。乃至随行所堕。无不见知。是为苦行第一胜也。
佛告梵志。于此法中复有胜者。我常以此法化诸声闻。彼以此法得修梵行。
时。五百梵志弟子各大举声。自相谓言。今观世尊为最尊上。我师不及。
时。彼散陀那居士语梵志曰。汝向自言。瞿昙若来。吾等当称以为瞎牛。世尊今来。汝何不称。又汝向言。当以一言穷彼瞿昙。能使默然。如龟藏六。谓可无患。以一箭射。使无逃处。汝今何不以汝一言穷如来耶。
佛问梵志。汝忆先时有是言不。
答曰。实有。
佛告梵志。汝岂不从先宿梵志闻诸佛,如来独处山林。乐闲静处。如我今日乐于闲居。不如汝法。乐于愦闹。说无益事。以终日耶。
梵志曰。闻过去诸佛乐于闲静。独处山林。如今世尊。不如我法。乐于愦闹。说无益事。以终日耶。
佛告梵志。汝岂不念。瞿昙沙门能说菩提。自能调伏。能调伏人。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脱。能解脱人。自得灭度。能灭度人。
时。彼梵志即从座起。头面作礼。手扪佛足。自称己名曰。我是尼俱陀梵志。我是尼俱陀梵志。今者自归。礼世尊足。
佛告梵志。止。止。且住。使汝心解。便为礼敬。
时。彼梵志重礼佛足。在一面坐。
佛告梵志。汝将无谓佛为利养而说法耶。勿起是心。若有利养。尽以施汝。吾所说法。微妙第一。为灭不善。增益善法。
又告梵志。汝将无谓佛为名称。为尊重故。为导首故。为眷属故。为大众故。而说法耶。勿起此心。今汝眷属尽属于汝。我所说法。为灭不善。增长善法。
又告梵志。汝将无谓佛以汝置不善聚,黑冥聚中耶。勿生是心。诸不善聚及黑冥聚汝但舍去。吾自为汝说善净法。
又告梵志。汝将无谓佛黜汝于善法聚,清白聚耶。勿起是心。汝但于善法聚,清白聚中精勤修行。吾自为汝说善净法。灭不善行。增益善法。
尔时。五百梵志弟子皆端心正意。听佛所说。时。魔波旬作此念言。此五百梵志弟子端心正意。从佛听法。我今宁可往坏其意。尔时。恶魔即以己力坏乱其意。尔时。世尊告散陀那曰。此五百梵志子端心正意。从我听法。天魔波旬坏乱其意。今吾欲还。汝可俱去。尔时。世尊以右手接散陀那居士置掌中。乘虚而归。
时。散陀那居士,俱陀梵志及五百梵志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佛说长阿含第二分众集经第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于末罗游行。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渐至波婆城阇头庵婆园。
尔时。世尊以十五日月满时。于露地坐。诸比丘僧前后围绕。世尊于夜多说法已。告舍利弗言。今者四方诸比丘集。皆共精勤。捐除睡眠。吾患背痛。欲暂止息。汝今可为诸比丘说法。
对曰。唯然。当如圣教。
尔时。世尊即四牒僧伽梨。偃右胁如师子。累足而卧。
时。舍利弗告诸比丘。今此波婆城有尼乾子命终未久。其后弟子分为二部。常共诤讼相求长短。迭相骂詈。各相是非。我知此法。汝不知此。汝在邪见。我在正法。言语错乱。无有前后。自称己言。以为真正。我所言胜。汝所言负。我今能为谈论之主。汝有所问。可来问我。
诸比丘。时。国人民奉尼乾者。厌患此辈斗讼之声。皆由其法不真正故。法不真正无由出要。譬如朽塔不可复圬。此非三耶三佛所说。诸比丘。唯我释迦无上尊法。最为真正可得出要。譬如新塔易可严饰。此是三耶三佛之所说也。诸比丘。我等今者。宜集法,律。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诸比丘。如来说一正法。一切众生皆仰食存。如来所说复有一法。一切众生皆由行往。是为一法如来所说。当共集之。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二正法。一名。二色。复有二法。一痴。二爱。复有二法。有见,无见。复有二法。一无惭。二无愧。复有二法。一有惭。二有愧。复有二法。一尽智。二无生智。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欲爱。一者净妙色。二者不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嗔恚。一者怨憎。二者不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邪见。一者从他闻。二者邪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正见。一者从他闻。二者正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一者学解脱。二者无学解脱。复有二法。二因二缘。一者有为界。二者无为界。诸比丘。是为如来所说。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三正法。谓三不善根。一者贪欲。二者嗔恚。三者愚痴。复有三法。谓三善根。一者不贪。二者不恚。三者不痴。复有三法。谓三不善行。一者不善身行。二者不善口行。三者不善意行。复有三法。谓三不善行。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复有三法。谓三恶行。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复有三法。谓三善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复有三法。谓三不善想。欲想,嗔想,害想。复有三法。谓三善想。无欲想,无嗔想,无害想。复有三法。谓三不善思。欲思,恚思,害思。复有三法。谓三善思。无欲思,无恚思,无害思。
复有三法。谓三福业。施业,平等业,思惟业。复有三法。谓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复有三法。谓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复有三法。谓三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复有三法。谓三火。欲火,恚火,愚痴火。复有三法。谓三求。欲求,有求,梵行求。复有三法。谓三增盛。我增盛,世增盛,法增盛。复有三法。谓三界。欲界,恚界,害界。复有三法。谓三界。出离界,无恚界,无害界。复有三法。谓三界。****,无色界,尽界。复有三法。谓三聚。戒聚,定聚,慧聚。复有三法。谓三戒。增盛戒,增盛意,增盛慧。
复有三法。谓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复有三法。谓三相。止息相,精勤相,舍相。复有三法。谓三明。自识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尽智明。复有三法。谓三变化。一者神足变化。二者知他心随意说法。三者教诫。复有三法。谓三欲生本。一者由现欲生人天。二者由化欲生化自在天。三者由他化欲生他化自在天。复有三法。谓三乐生。一者众生自然成办。生欢乐心。如梵光音天初始生时。二者有众生以念为乐。自唱善哉。如光音天。三者得止息乐。如遍净天。
复有三法。谓三苦。行苦,苦苦,变易苦。复有三法。谓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复有三法。谓三堂。贤圣堂,天堂,梵堂。复有三法。谓三发。见发,闻发,疑发。复有三法。谓三论。过去有如此事。有如是论。未来有如此事。有如是论。现在有如此事。有如是论。复有三法。谓三聚。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复有三法。谓三忧。身忧,口忧,意忧。复有三法。谓三长老。年耆长老,法长老,作长老。复有三法。谓三眼。肉眼,天眼,慧眼。诸比丘。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四正法。谓口四恶行。一者妄语。二者两舌。三者恶口。四者绮语。复有四法。谓口四善行。一者实语。二者软语。三者不绮语。四者不两舌。
复有四法。谓四不圣语。不见言见。不闻言闻。不觉言觉。不知言知。复有四法。谓四圣语。见则言见。闻则言闻。觉则言觉。知则言知。复有四法。谓四种食。抟食,触食,念食,识食。复有四法。谓四受。有现作苦行后受苦报。有现作苦行后受乐报。有现作乐行后受苦报。有现作乐行后受乐报。复有四法。谓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见受。复有四法。谓四缚。贪欲身缚,嗔恚身缚,戒盗身缚,我见身缚。
复有四法。谓四刺。欲刺,恚刺,见刺,慢刺。复有四法。谓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复有四法。谓四念处。于是。比丘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内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复有四法。谓四意断。于是。比丘未起恶法。方便使不起。已起恶法。方便使灭。未起善法。方便使起。已起善法。方便思惟。使其增广。
复有四法。谓四神足。于是。比丘思惟欲定灭行成就。精进定,意定,思惟定。亦复如是。复有四法。谓四禅。于是。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灭有觉,观。内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入第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复有四法。谓四梵堂。一慈,二悲,三喜,四舍。复有四法。谓四无色定。于是。比丘越一切色想。先尽嗔恚想。不念异想。思惟无量空处。舍空处已入识处。舍识处已入不用处。舍不用处已入有想无想处。
复有四法。谓四法足。不贪法足,不嗔法足,正念法足,正定法足。复有四法。谓四贤圣族。于是。比丘衣服知足。得好不喜。遇恶不忧。不染不著。知所禁忌。知出要路。于此法中精勤不懈。成办其事。无阙无减。亦能教人成办此事。是为第一知足住贤圣族。从本至今。未常恼乱。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及世间人。无能毁骂。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皆悉知足。亦复如是。复有四法。谓四摄法。惠施,爱语,利人,等利。复有四法。谓四须陀洹支。比丘于佛得无坏信。于法,于僧,于戒得无坏信。复有四法。谓四受证。见色受证,身受灭证,念宿命证,知漏尽证。复有四法。谓四道。苦迟得,苦速得,乐迟得,乐速得。
复有四法。谓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圣谛。复有四法。谓四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复有四法。谓四处。实处,施处,智处,止息处。复有四法。谓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人心智。复有四法。谓四辩才。法辩,义辩,词辩,应辩。复有四法。谓四识住处。色识住,缘色,住色。与爱俱增长。受,想,行识中亦如是住。复有四法。谓四扼。欲扼,有扼,见扼,无明扼。复有四法。谓四无扼。无欲扼,无有扼,无见扼,无无明扼。
复有四法。谓四净。戒净,心净,见净,度疑净。复有四法。谓四知。可受知受,可行知行,可乐知乐,可舍知舍。复有四法。谓四威仪。可行知行,可住知住,可坐知坐,可卧知卧。复有四法。谓四思惟。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复有四法。谓四记论。决定记论。分别记论,诘问记论,止住记论。复有四法。谓佛四不护法。如来身行清净。无有阙漏。可自防护。口行清净,意行清净,命行清净。亦复如是。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又。诸比丘。如来说五正法。谓五入。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复有五法。谓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复有五法。谓五盖。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戏盖,疑盖。复有五法。谓五下结。身见结,戒盗结,疑结,贪欲结,嗔恚结。复有五法。谓五上结。色爱,无色爱,无明,慢,掉。复有五法。谓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复有五法。谓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复有五法。谓灭尽枝。一者比丘信佛,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二者比丘无病。身常安隐。三者质直无有谀谄。能如是者。如来则示涅槃径路。四者自专其心。使不错乱。昔所讽诵。忆持不忘。五者善于观察法之起灭。以贤圣行。尽于苦本。复有五法。谓五发。非时发,虚发,非义发,虚言发,无慈发。复有五法。谓五善发。时发,实发,义发,和言发,慈心发。复有五法。谓五憎嫉。住处憎嫉,檀越憎嫉,利养憎嫉,色憎嫉,法憎嫉。
复有五法。谓五趣解脱。一者身不净想。二者食不净想。三者一切行无常想。四者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者死想。复有五法。谓五出要界。一者比丘于欲不乐,不动。亦不亲近。但念出要。乐于远离。亲近不怠。其心调柔。出要离欲。彼所因欲起诸漏缠。亦尽舍灭而得解脱。是为欲出要。嗔恚出要,嫉妒出要,色出要,身见出要。亦复如是。
复有五法。谓五喜解脱入。若比丘精勤不懈。乐闲静处。专念一心。未解得解。未尽得尽。未安得安。何谓五。于是。比丘闻如来说法。或闻梵行者说。或闻师长说法。思惟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欢喜已。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隐。身心安隐已。则得禅定。得禅定已。得实知见。是为初解脱入。于是。比丘闻法喜已。受持讽诵。亦复欢喜。为他人说。亦复欢喜。思惟分别。亦复欢喜。于法得定。亦复如是。复有五法。谓五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诸比丘。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又。诸比丘。如来说六正法。谓内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复有六法。谓外六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复有六法。谓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复有六法。谓六触身。眼触身。耳,鼻,舌,身,意触身。复有六法。谓六受身。眼受身。耳,鼻,舌,身,意受身。复有六法。谓六想身。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法想。复有六法。谓六思身。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法思。复有六法。谓六爱身。色爱身。声,香,味,触,法爱身。复有六法。谓六净本。若比丘好嗔不舍。不敬如来。亦不敬法。亦不敬众。于戒穿漏。染污不净。好于众中多生诤讼。人所憎恶。娆乱净众。天,人不安。诸比丘。汝等当自内观。设有嗔恨。如彼娆乱者。当集和合众。广设方便。拔此诤本。汝等又当专念自观。若结恨已灭。当更方便。遮止其心。勿复使起。诸比丘。佷戾不谛,悭吝嫉妒,巧伪虚妄,自因己见,谬受不舍,迷于邪见,与边见俱。亦复如是。复有六法。谓六界。地界,火界,水界,风界,空界,识界。复有六法。谓六察行。眼察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察法。
复有六法。谓六出要界。若比丘作是言。我修慈心。更生嗔恚。余比丘语言。汝勿作此言。勿谤如来。如来不作是说。欲使修慈解脱。更生嗔恚想。无有是处。佛言。除嗔恚已。然后得慈。若比丘言。我行悲解脱。生憎嫉心。行喜解脱。生忧恼心。行舍解脱。生憎爱心。行无我行。生狐疑心。行无想行。生众乱想。亦复如是。复有六法。谓六无上。见无上,闻无上,利养无上,戒无上,恭敬无上,忆念无上。复有六法。谓六思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七正法。谓七非法。无信,无惭,无愧,少闻,懈怠,多忘,无智。复有七法。谓七正法。有信,有惭,有愧,多闻,精进,总持,多智。复有七法。谓七识住。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识住。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识住。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识住。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识住。或有众生。空处住,识处住,不用处住。
复有七法。谓七勤法。一者比丘勤于戒行。二者勤灭贪欲。三者勤破邪见。四者勤于多闻。五者勤于精进。六者勤于正念。七者勤于禅定。复有七法。谓七想。不净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无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复有七法。谓七三昧具。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复有七法。谓七觉意。念觉意,法觉意,精进觉意,喜觉意,猗觉意,定觉意,护觉意。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八正法。谓世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复有八法。谓八解脱。色观色。一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嗔恚想住空处解脱。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度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度有想无想处住想知灭。八解脱。复有八法。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复有八法。谓八人。须陀洹向,须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阿那含向,阿那含,阿罗汉向,阿罗汉。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九正法。所谓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复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复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复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复有众生。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住有想无想处。是九众生居。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十正法。所谓十无学法。无学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方便,正定,正智,正解脱。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尔时。世尊印可舍利弗所说。时。诸比丘闻舍利弗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