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林炎睁开双眼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黄巾军基本都是农民,虽然也操练,但是不像正规军那样规律,加上大战刚过,大家都好好休息了一晚。
昨天返回后,几十个伤兵被分在了十几个队伍中,林炎和另外两个伤兵一起被分给了狗蛋儿,林炎对这个小队长印象不错。
狗蛋儿的队伍共三十人,都是童子军,林炎应该算是最大的了,因为他个子最高。娃娃兵的武器都是简单的自制武器,木棍绑镰刀片和断刀剑,有的甚至是铁条磨的刃,只有狗蛋儿的武器是完整的匕首绑在长杆上。
也不知道狗蛋儿给他腹部敷的那东西是什么药,林炎只觉得腹部不痛了,而且奇痒无比,裹伤口的布也不再往外渗血了。起来后跟着其他人去领了一个烧饼和一碗肉汤,说是肉汤林炎却发现一块肉都没有。林炎担心是人肉汤不愿意喝,只是吃饼,吃的噎着了也不喝,噎的直翻白眼。
狗蛋儿看林炎噎的翻白眼,明白他担心什么,走过来说道:“喝吧,这是马肉汤,大人们吃肉,我们喝汤。”
林炎听他这么说,松了一口气,大口的喝了起来,明显没有放盐的肉汤林炎却觉得美味无比,两口就把一碗汤喝了一个精光。
这时,林炎才有机会给狗蛋儿郑重的道谢。他问狗蛋儿大名叫什么,狗蛋儿回答就是狗蛋儿,弄的林炎有些尴尬。
他以为狗蛋儿只是外号或乳名,在后世也有很多农村孩子用这样的乳名。林炎就问狗蛋儿姓什么,狗蛋儿只说了一个“张”字。
林炎就以张兄弟称呼狗蛋儿,并说感谢张兄弟救命之恩,不能以身相许来日定当折现等等。他这一番话说的狗蛋儿莫名奇妙,没有理他自顾自的走了。
林炎也想到了这么说确实有些不伦不类,于是自嘲一番啃饼子去了。
如此几天,林炎腹部伤口也不痒了,腿伤也不痛了。他见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飘着几多白云,这是林炎在后世从没有见过的清澈天空。
他认真的看了看四周环境,感觉这是一座放在后世只能算景点村的城市,之所以说是景点村是因为它有一圈城墙。
这城墙用没烧好的粗制土砖砌成,高有七八米,城墙宽三四米,也算高大。不过这在林炎眼中就只是小儿科了,因为他在西安上学,见过那可以容四辆汽车在上面并行的西安城墙,这城墙相比之下只能算是小儿科了。
城内居所也多是土木结构,民房商铺皆是如此,少有的砖瓦大房应该是衙门豪宅之属。
城内居民大多加入了黄巾军,没加入的也闭门不敢外出。官员士兵等公职人员被杀殆尽,商家富户被抢一空,所以也没有商业活动。总之,在林炎眼中,这样的城市简直毫无价值。
由于城墙不高,林炎看见远处有山,绿意明显,从气温判断应是夏天。山在太阳的反方向,那山应该就是北方。
弄清了方向,林炎回去睡觉,也不和其他人说话。他明白自己目前的第一任务是跑路,虽然记不清黄巾军占领宛城多久,但是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
这两天通过听别人谈话,他判断自己所处时间应该是黄巾军占领宛城这个时期。他记得后来孙坚带援军赶到,宛城被破,黄巾军被斩砍头数万,死伤无算。
“必须尽快离开!”林炎心说。
他躺在只用干草铺的“床”上闭目养神,集中精神测试各个器官,看有没有和小说中一样带着什么特殊能力穿越了,当然,测试的结果让他大失所望。
黄巾军又整编了城内新加入的居民,不知道有多少人反正规模着实宏大。他们吸收成员的方式也很简单,只要捐献家中财产,认同义军纲领,接受统一指挥都可以被接纳。
现在宛城内能看见的活动人员基本都头戴黄巾。黄巾军也有集中操练,只不过是几个简单的刺杀动作,也没有教官指导。
狗蛋儿带领的娃娃兵小队正是那天踩了林炎手的那个大胡子的部众之一,他手下共有五只这样的童子军。
林炎他们跟着大队伍简单比划几下了事,随后又高喊一阵“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让林炎觉得这就是后世的传销组织。
童子军们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巡夜,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安排,可能是觉得孩子精神大吧,反正轮流巡夜是他们的重要任务。
狗蛋儿开始没叫他们三个伤员,后来另外两人自己提出要去巡夜,营房就只剩下林炎一个每天一觉睡到天明。如此几天林炎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于是就主动提出跟大家去巡夜。当然,除了不好意思外,他还想借机看看情况,为逃跑做准备,如果晚上有机会就趁机跑路了。
是夜,狗蛋儿的队伍被安排在丑时接替另一个小队巡逻城南区域。丑时大概就是凌晨一两点的样子,这一次林炎也在其中。狗蛋儿给他的武器是长棍上绑着半柄断刀,只有半边开刃,不过拿在手里安全感倍增。
狗蛋儿把大家分成三队,十人一路,排头打着火把,三队各相聚二十步为距在夜色中前进。可能是狗蛋儿刻意,正好每队一个伤员,林炎就跟在中间一路,狗蛋儿的队伍后面。
按说这宛城已被黄巾军占领,该收编的已收编,该干掉的也已干掉,城内并无危险,但是林炎还是忍不住的紧张。
林炎十分佩服这一群孩子,他们平均年龄十三四岁,却有着后世孩子无法比拟的成熟和自立。虽说在这个年代十一二岁当兵的比比皆是,但是在林炎心里这个年龄那就是刚上中学的小朋友。
巡逻途中林炎暗记道路还有人员分布,他个子高走在最后一个,左顾右盼别人也看不见。
他们经过南城门时,林炎看见城门紧闭,有人把守。城墙上火把明亮,他清楚的看见城墙上,两排士兵持枪而立,林炎第一感觉这些人是正规军。
城墙上的士兵统一黄色布衣,手上也是真正的黑杆长枪,金属枪头在月光下反射出瘆人的寒光,加上他们肃穆的神情,笔直的站姿,不用说林炎也知道这些是杀过人的战士,和城内的乌合之众完全不同。
这几天他在城内见到的黄巾军大部分武器简陋,镰刀,斧头,马叉,也有捡官军的制式武器。他们年龄上差距也很大,年轻人多但也有白发苍苍的。每一队大概百十人左右有一个领导,都是老兵,杀过人的眼神林炎感觉的到。
营区还有女人,基本都是年轻女子没有老弱病残,林炎并有见到小说中的随时奸淫现象,她们应该是家属吧,她们主要负责埋锅造饭。
像林炎所在的童子军小队就和别的队伍不同,是三十人一队,有些类似后世的排级编制。这样的队伍有多少还不清楚,只知道童子军全都是自制武器,他们这几天主要是巡夜,平时打仗是负责后勤还是当炮灰,还不知道。
总之,今晚城楼上的持枪黄巾军让林炎对这支农民起义军的认知大为改观,原来黄巾军并非全是农夫走卒,也有训练有素的士兵,而且看气场都是厉害角色。
林炎自从见到城墙上的黄巾枪兵后基本打消了晚上逃跑的念头,跟队伍巡逻完成后乖乖回营地了。
这几天,林炎也慢慢认识了一部分人,当然大多是巡逻时和他一路的那些。比如那个话多活泼的叫陈二毛,稍微有点胖的圆脸叫刘风,还有最小的那个,大概十一二岁的样子,叫臭蛋。其他人都脸熟,名字还记不住。
这一晚,林炎他们的巡逻时间是寅时,也就是三点到五点。他们巡逻区域是西门附近,林炎跟着队伍打着哈欠走在最后。
宁静的夜晚凉风习习,往日明亮的月亮也被云遮住了,四处漆黑。林炎突然觉得脚下有轻微震动,他一下清醒了几分。他没有开口说话,只是边走边捕捉那种震动。又走了几步,前面持火把的狗蛋儿突然停了下来,然后蹲下细听,他也感觉到了。
狗蛋儿听了一会儿开口道:“有敌情,快吹角!”
换班时另一队给了一个牛角,在小胖刘风哪里,是用来发出警报的,可以吹响。
刘风拿起牛角还没吹响,西边城墙上便响起了更大的吹角声,声音这宁静的夜晚显得极为刺耳。
接下来城内各营火把亮起,城内部队调动,向西门奔来。
又是一声长长的声响从北边传来,下来是南边。
三个方向都响起了警报,这说明这三个方向同时有人攻城。
就在大伙儿左顾右盼窃窃私语时,狗蛋儿说让大家原地待命,他去问问头领。狗蛋还没走,远处一阵马蹄声,那个大胡子骑马带着几个人朝他们而来。
狗蛋儿连忙迎了上去,那个大胡子翻身下马,和狗蛋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什么,林炎等众人离得太远也听不见。没多久狗蛋儿就回来了,也不解释任务内容,只是喊了一声都跟我来,然后带着大伙儿朝西门赶去,那个大胡子在原地没动。
林炎不知道他们这些娃娃兵会不会被派上城墙,他只是想如何在这场必败的战争中能逃得一命。
来到西门时,林炎看到城墙上已经站满了人,前排持枪后面是弓兵,竟是整齐待发。城墙内广场前数千人黑压压一片,但最为显眼的是一队整齐的黄巾刀盾兵。他们用的虽是兽皮包的木盾,却是整齐划一在人群中如鹤立鸡群。
看到这情况林炎倒是大感意外,这和他想的完全不同,他以为这一群乌合之众会哭天喊地乱作一团,谁成想竟有备而战。
刀盾兵,长枪兵,弓箭手,这应该就是黄巾军的精英部队了。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让在场之人肃然起敬。
城楼上一个中年男人在发号施令,看样子就是统帅。不过以林炎目前的身份,也近不得前去听他说什么。
除了列阵以待的部众,林炎还看到有的部队负责往城门运送箭矢,石块,檑木等守城用品。
狗蛋儿让大家在此待命,他告诉大家任务是帮助前面的人救助伤员,还要搬运尸体及时清理道路。林炎觉得这是狗蛋儿自己编的命令,哪有让三十人负责这么多事的指挥官。不过他没有说出来,反正大战在即跑路才是硬道理看,那有心情管这闲事。
其他几队童子军也在原地待命,而且看那架势和自己这边是一样,也是每个小队的人都是分成三只十人队,这简直和后世的军队建制班相同。
战场没有给林炎更多猜测的时间,随着城外大喊声而来的是不时飞入城内的石块。幸好石块并不多,只是这漆黑的夜晚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突然掉下来一块把自己砸成肉酱。
城外厮杀声不断,城内不停地往城墙上运送箭矢。不知不觉中天就亮了,人在紧张和专注中时间往往过得很快。林炎他们还是没有行动起来,只是原地警惕。因为城墙上伤员并不多,前面数千人处理的井井有条,他们这些娃娃兵一时竟无事可做。
林炎的注意力基本都在天空,他担心自己被突然飞进来的石块砸死,其他人倒是没多大反应。
喊杀声持续到天大亮,林炎见城内并没有多大变化,运送物资的井然有序,城头上也换了一波士兵。伤亡人数也不多,起码他们的队伍还没轮到上去抬尸体。他也就慢慢平复了心情,不像开始那么紧张了。
林炎知道,宛城会破,这里的人绝大多数会死,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