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官场老油子寒暄完,各自招呼自己孩子,一起往书院内走去。何为趁着这个档口马上转身,赶紧用手揉揉发涨的眼睛,心里暗探“这会是遇到对手了,哪里来的妖孽,居然能和自己对视这么久,完全不落下风。”
另一边杨圭硬挺着不让眼泪流下来,也直呼果真是个好对手。两个小朋友之间的幼稚举动,如何能瞒的过李师爷这种把察言观色,耍阴谋诡计当终身事业的人精眼睛。
李师爷看着眼睛红红的杨圭想道“果然是督抚家的人,小小年纪,争强好胜,看来日后督抚家后院怕是家宅难宁。”“不过自己一个外姓师爷,抱紧督抚大腿才是正事。”
因此也不点破,自己受正当宠的二房夫人所托,来给小公子站台,把自己的事做好也就行了。
弯身一礼,请杨圭与自己先行。
众人休息走廊往前,就是学堂里的正殿广场,铺着整齐的青砖,四周苍松翠竹,错落有致。有那早起的鸟儿,正拖家带口忙碌的转来转去,啾啾鸟鸣中,阵阵读书声清晰传来。
官塾每年年节后开始招收当年到年龄的学童,每年的学童各自编成一堂,由不同的夫子领着,从易到难学习;直至九年后,学有所成的参加县试,踏上科举之路;混日子的则被招入各衙署帮忙,有些别有所长的甚至可以被灵府看中,入灵府得传功法,加入侦缉司。类似前世九年义务教育,成绩好的上大学,学渣就去技校学个一技之长,然后早早的去打工谋生。
大明等级森严,士农工商各安其事,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一辈子只能打洞。何为感叹看来老天还是待自己不薄的,若是重生到个贫农家庭,怕是都要像余欢水一样开始劳作了。
因官塾都是招收的官宦家庭的孩子,每年人数也不是很多。自然用心教育,哪怕再渣,也比那帮泥腿子强。毕业后顺便安排个出路,也好给大明辛勤工作的官老爷们解决下家庭困难。
这些来蒙学之前,何老爷都一一告知过。何为还感叹,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是了,前世的领导不也是子女哪怕是个渣渣也都能开着豪车,载着美女跑到什么事业单位提前过上养老生活。何老爷也叮嘱何为与同窗们打好关系,要是不能像老爹我一样进士及第,以后说不得今天的同窗就是日后的同僚。
何为心想一帮小屁孩,自己随便拿个变形金刚,奥特曼什么的玩具,讲讲什么西游水浒故事,哪怕天生早熟的口味重的还可以讲讲《金瓶梅》。自己还不得让这些人眼睛里冒星星,迫不及待拜倒在自己的靴子前高喊大哥。
谁成想刚进门就跟人来了个深情对视,火花四溅。要是现在重生在英国,怕不是一部腐剧的剧本都有了。
看来优秀的人的人就像是黑暗中的萤火虫,在哪里都能被人注视到,自己果真有点主角光环,这杨府公子怕不是爽文里的一生之敌。
众人进到大殿里,只见大殿里除了几根殿柱,就是正对大门处的墙上挂了一幅两人高一人宽的夫子像,画像下站着两个身着青衫,头上发髻上简单插根木钗的夫子,一高一矮,身材匀称。矮的须发皆白,面容清古,正微闭双目,双手垂在腰带两旁;高的也是岳不群式胡须,年纪看上去四十来岁,正站在老者身后两步,双手叠在腹前。
众大人各嘱自己的孩子安静,然后拱手见礼:“孔夫子好。”
孔夫子这才张开微闭的双眼,回礼,声音清冽道:“今日都是各位大人家的麟儿进学之日,就赶快开始吧。”
又对众孩童道“老夫孔承学,日后唤我孔夫子即可,今日吾代圣人受尔等师礼,日后当把圣人之学传与尔等,望尔等莫负圣人教导。”
孩童中机灵的都躬身答道“是。”一众大人把束脩交予高个夫子手中,然后带着孩子分立两旁。
孔夫子侧身站在夫子像前,唤高个夫子拿来团蒲摆在夫子像前,按先来后到的顺序,让众孩童,行三拜九磕之礼。然后再问道一句“某某,今日进学所谓何事?”大部分都是答道“学好圣人之学,报效大明等等。。。”只是话语不同,应该是像昨晚何老爷叮嘱的一样在家里早就背好了的。
快到何为时,杨圭一直盯着何为,想看看这个娘亲所说的天才,到底会回答什么。
何老爷向前一步拱手对夫子道“这是犬子何为,今日开蒙进学,拜夫子为师,还请孔夫子训斥。”
何为有样学样,跪在团上对着夫子像行了三跪九磕的大礼。孔夫子问道“何为,今日进学所谓何事?”何为按昨晚何老爷叮嘱的道:愿承圣人之学,安天下之民,以报圣人教导,报皇帝恩情。
孔夫子点点头,让何为退下。
杨圭心想,果然是草包老子教的,与之前的人并无二致,还以为有什么惊世之志。心下不屑,看老子的。
轮到杨圭,孔夫子问道:杨圭,今日进学所谓何事?
杨圭高声答道:承圣人之学,当先修身明性,若有所成为皇帝所用,造福一方,功成当学夫子教化世人,让世人都承圣人雨露恩泽。
众人听的杨圭所言,都是暗暗颔首,心里骂道,自己怎么就没有个这样会拍马屁的儿子呢?
孔夫子也面露笑容道:“杨圭,这可是你自己所想。”
杨圭道“不敢欺瞒夫子,自学生识字以来,尝感圣人所谓有教无类实为真理,可而今世道,听父亲言道;四民各安其道,顷刻不能逾矩,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死气沉沉。。。。”
众人听的俱是大惊,就连李师爷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都异色连连。孔夫子道:“督抚大人也做如此想,哈哈。。。”
清古的脸上白须也跟着一起颤动,转而想到了什么,复又平静下来,亲自拉着杨圭退下。
转而对众大人道:“今后众学子就跟着陈功夫子学习,各位若无事就请回吧。”
又单独对杨圭道“日后学业若有不懂困难之处,在陈夫子处不得解答,可来寻我。”
说完,转身往内堂走去。
众人就是瞎子,也看的出孔夫子对杨圭极有好感,待一众大人各自叮嘱完自己家孩子在学堂用心学习,勿调皮捣蛋之后,各自离去。李师爷走时也面露思索之意,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何老爷叮嘱何为道:“散学后,为父让何六来送你回家,莫在学堂捣乱云云。。。”
何为感叹,这拍马的功夫着实厉害,不愧是督抚公子,家学渊源深厚。不过日后你若不来撩拨我,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如若不然,我不介意让你尝尝咱地球科学之光的厉害。
待众大人离去后,有些小屁孩还在泪流满面,抽泣着说,父亲,不要离开我,我不要上蒙学,我想回家,我想娘亲。。。。。。
何为看着怎么像前世幼儿园开学时的恐怖大片,陈夫子可没幼儿园那些会卖萌跳舞的美丽小姐姐幼师样有耐心,变戏法似的拿出根戒尺,赶着一帮小屁孩往内堂走去,看来经验丰富。
杨圭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何为可不想和这样的小孩子争宠,慢悠悠的跟在陈夫子屁股后面。
过得内堂的小门,就到了官塾学堂,类似后世教室,一间间隔开,每个学堂里坐了十几个学生。
一眼望去,夫子在台上讲的摇头晃脑,下面有的下巴一点点,一看就知道在打瞌睡;有的正襟危坐,就是不知道眼神望着哪里,这是在发呆的;有得双手放在长案下,这是在看什么不良小书的。。。。
真如前世课堂上一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那时在干嘛?何为想到,好像在写小纸条。。。
到的一间写着“乙”字的学堂门口时,陈夫子道:‘到了。’
陈夫子当先走进去,然后叫到,杨圭坐中间第一排,某某坐那里。。。
轮到何为时毫不意外,因为从小想早点长大,运动的多,吃的也多,发育的早,个子最高,坐到了学堂最后一排靠左边的窗户处。学堂里一共十二张长案,刚好横三竖四摆开,长案下面是个团蒲,众人抽出团蒲坐在上面等待发落。
陈夫子吩咐学工去准备教具及学习用具,也盘坐团蒲上面容严肃的看着下面众人,右手里的戒尺轻轻的拍打着左手掌心,好似大将军阅兵。下面一众小孩敬畏的看着,何为旁边坐的是个小胖子,等的一阵,许是觉得无聊,抠抠嗖嗖的从衣袖里拿出一个酥饼低头咬了一口。然后转头四处张望,看着何为盯着他,赶紧两口把酥饼吞下,见还盯着,右手放到桌下往何为这边伸了伸。
何为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不用。小胖子松了口气,把剩下的酥饼又藏回了衣袖,何为四处瞧瞧,看着坐在正中的杨圭端端正正的坐着,再看看旁边意犹未尽的小胖子,长叹一声,自己未来就要和这样一帮小屁孩混几年了,不由得想“这日子可该怎么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