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敲门的时候就像是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你左等右等,好像看到他了,可就是还没到你家门口,于是你就想幸福老人来了该怎么着才能把他留在家里久一点,要不把腿打折,反正这么大年纪了,一天到晚的到处跑,看着也挺累。
现实是残酷的,在他敲响门的那一刻,好似你家的大门有些神奇的魔力,能让人返老返童,敲完门走的时候立马年轻了三十岁,身强体壮,步履矫健,速度快过博尔特,你拉都拉不住。
何为还没从这里居然出现了地球上才有的黄庭经的幸福喜悦中走出来就听见何老爷兴奋的给自己定下了名字,只觉得哪里怪怪的,至于哪里怪一时又说不上来。
本想问一问这本《黄庭经》究竟是怎么回事?又怕行为不符年龄,被当成妖怪。强忍下一探究竟的欲望,想来时日方长,待年龄再大点,对这个世界了解再多点,找好切入点才显的不那么突兀。更何况现在知道了这个世界有往日熟悉的事物,不管是什么原因,终归还是有机会去找到相关线索;“来日方长”何为暗暗道“当务之急是赶快了解这个世界的情况。”
何为本想赶快自己的独立行动,奈何虽然会摇摇晃晃的走路,但是在何夫人等人看来。自己任然是个弱不禁风小屁孩,经常是被抱在何夫人或小翠的怀中,兴致来了一帮人教小何为走路,在一帮莺莺燕燕中,从这朵红花怀中走几步又扑到那片绿叶怀中,
有时小翠小红等人带着何为玩的疯了,搞得何为烦不胜烦又奈何不得,只能使出杀手锏哇哇大哭,这时何夫人就会摆出主母风范,一顿教训,再抱起何为讲些民间传说,神魔鬼怪故事吓唬小孩子,只盼着吓的何为把自己抱的更紧些。。。
时光不会因为小何为的烦扰而停留,也不会因为何为想快点长大而飞逝,它自有本身规律。正如孔夫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期间何夫人怕小何为一个人孤单,会叫小翠去请乳母陈氏带着自己小孩来陪伴何为玩耍,由此何为也认识了这个世界第一个朋友,余欢水。因为刚出生一个月陈氏就被请来给何为哺乳,自小营养不足,个子矮小,说话也不利索,性格怕生,但是跟着何为有各种零食点心吃,从此就成了何为的小跟班,何为借着这个由头带着余欢水经常去到老爹的书房,开始了自己探索之旅。
何老爷因为新任督抚上任,整顿吏治,不能像之前一样混吃等死,出现在家里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加之事物繁忙政务不通,日子过得也是焦头烂额。因此何为大部分时间都是何夫人安安静静的带着,何夫人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不会教什么经史子集,只是把一腔的爱意都放在了何为身上,何为玩闹时身上擦出点印子都要眼中含泪内疚好长一阵子,衣物更是从几岁准备到成亲都穿不完。哪怕何为从来都没真心的觉得这是自己的娘亲,有时也不得不感叹母爱真是在哪个世界都是相同的。
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何夫人突然对何为道“赐儿,若是哪天娘亲不在了?你会不会想念娘亲?”
何为是谁,遭受无数家庭伦理剧洗礼的人想都没想就答道“娘亲说的什么话,自从儿子记事起,娘亲一直是这般花容月貌,好似传说中的不老仙女,哪里会不在呢。”
顺便可怜兮兮的嘟囔了句“娘亲是不准备要赐儿了么。”这话说的何夫人又是高兴又是惭愧“娘亲哪里有赐儿说的这么好,都是娘亲的不对,想是老了,越来越喜欢乱想,赐儿是娘的心头肉,娘亲哪里会不要赐儿。”
何为道“爹爹真是有福气,能娶到娘亲,以后赐儿也要娶个像娘亲这样的女子。”
何夫人打趣道“贫嘴,赐儿都想娶亲了,看来真是长大了。要不要娘亲去说个媳妇,也好让娘亲早点抱上孙子。”旁边的小翠也附和道“少爷这么小都知道要娶像夫人这样的女子,以后长大了还不知道要祸害多少良家女子”“不过少爷说的对,夫人自从来到何家感觉容貌一直都没有变化,夫人是不怎么出门,不然,不知道要羡煞多少贵夫人呢。”
何夫人“不过啊,赐儿也快到开蒙的年纪了,以后进士登科说不定还能做个阁老的乘龙快婿呢?”“待过了年节,赐儿就该去蒙学了,以后娘亲就不能经常陪在身边,赐儿要好好进学。”
时不时来出母慈子孝,日子如流水般过去,何为通过自学慢慢的也了解到这个世界一些基本情况。奈何父亲虽然是个进士出身,但是喜欢求仙问道,书房里多的是些养气调身的道书,正儿八经的历史人文却不多,不过字倒是都认了个囫囵全。
此方世界叫大明,确实不是地球上的那个大明,此朝历一千三百多年,统治依然稳固,表面看没有丝毫动乱,就算是自己那个便宜老爹这样的草包六品在堂,治下也是古井无波,除了些妖魔邪教作乱,普通民众倒也安分守己。
大明也有专门处理这些类似事件的机构,灵府,不是附属大明,而是高人一等,若有事大明官府必须全力配合,就算是大明皇帝也如此。灵府遍布大明各道,府,县;据说灵府里的人都是隶属于某仙宗。难怪自己老爹中进士后十几年孜孜不倦的寻仙问道,还以为是心性高洁,原来老头子也是大大的坏。
年节过后,有天晚上何为正与何夫人上演母慈子孝的戏码,管家何一忠过来说老爷请少爷过去书房,何夫人问道是何事,何一忠道应该是开蒙的是事情。
西厢书房中,何老爷端坐书桌后,何为跪在桌前的团蒲上。何老爷面容严肃,声音威严道“何为,这几年来,因你娘亲宠溺,为父也未曾行过父道教训,可明日乃是你开蒙拜师之日,不同家中随意,切不可乱了尊卑长幼之礼,你可知道?”
何为道“知道了,父亲。”何老爷又道“吾且问你,读书所为何事?”
何为心想要不要起身站起,负手而立大声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又怕这个梗这便宜老父不懂,浪费表情,眼睛盯着何老爷那紧珉着的嘴唇,嗯,说不出的严厉。再看看桌上摆的那本《黄庭经》答道“读书当是为了学好圣人之学”顿了顿“若是能于修仙一事上有助力当是更好。”
何老爷一愣,知道被这小子耍了,这些年来何夫人也时常用这事来打趣自己,没想到的这小子现学现卖,实在是父道不纲。当下也破了功,起身走过去一把抱起何为,在屁股上轻拍两下笑骂道“臭小子,居然敢揶揄你父。”说着又转身回到椅子上,把何为放在腿上道“赐儿当是聪明,不过明日拜师时可能不能这么说,当年抓周时为父可是在外面说你见圣贤书而流泪,年仅周岁就开始学习识文断字了,这神童之名为父是吹嘘出去了,你可不能把你爹老脸给丢干净了。”
何为道“父亲,那明日赐儿就说进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老爷一惊
“这话是谁人教你的,你娘亲吗?”何为心想坏了,这世界可没有《礼记》。
何为道“这是儿子看了父亲在书房里的藏书,自己瞎琢磨的。”何老爷感叹连连,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自己看了这么多书怎么就没琢磨出这么些话呢,莫不是何家真得了个神童。。。
看着父亲脸上高深莫测的微笑,何为觉得时机不错,指着桌上的《黄庭经》道“父亲,这本书上的是什么字,赐儿翻遍藏书也没找到如此书般的文字,父亲是从何处得来,可知这上面也写的是什么?”
何老爷回过神来道“说起此书,那真是说来话长,当年为父中进士后,游历名山大川求仙,想拜进仙门,以后出山也不用当这后娘养的大明官吏,若能进入灵府谋个一官半职,那才是真正求的个出身。”“谁曾想十几年寒暑一无所获,最后在雾幽山东边的天师峰下得此仙书,正欲往天师峰寻得仙门,却得信你爷爷病重将殁,故而折道而返。”
“谁知因心急赶路,借雾幽山余脉近道而过,却差点受伤殒身,要不是你娘采药晚归相救,怕是没现在你我父子也不能在此叙话了。”回想往事,何老爷说到被救,嘴角都带上点幸福余味,怕不是被老娘救起的时候就已经谋划好要把这救自己的小娘子娶回家。
“这老不羞”何为内心暗想,又催父亲继续。
何老爷回味完幸福,摇摇头道“可惜后来,与你娘成亲,又有了府城职事,没能再去天师峰求仙。”“这数十载以来,无事也总拿出来参研,终归还是没有仙缘,不得其门而入。”
“当年,你抓周时抓的可就是这本道经,可见与你有缘,赐儿若是喜欢,为父今日就把它送你,不过仙道自有缘法,不可强求,不要像为父一样蹉跎了岁月。”
“今后,为父也就安心与你娘好好过日子了。”“听说各道灵府里都有仙门弟子镇守,可是为父位卑职低不得求见,不然,也可一了心愿。”
何为看着意兴萧索的老父陷入了沉思。。。。